登陆注册
13850500000006

第6章 日本传统妖怪(4)

河童的家族非常庞大,旁支也十分繁多。正如在“人类”这个概念之下细分有非洲人、亚洲人、欧洲人……一样,“河童”这一总称之下也有众多不同的类别。不同地区的河童不仅名称不同、面貌各异,法力也并不全然相同。比如说,河童的旁支“水虎”在家族中属于十分凶悍的一支,而且有化成液体的能力,其他河童却没有。日本近畿一带的人们把河童称为“川太郎”,从现存的画作中来看,川太郎大多装扮成渔夫模样,穿着长衫,拿着渔竿,背着斗笠。再如,カワッパ是一种小型河童,喜欢恶作剧;ネネコ是一种力大无穷的女性河童,在漫画《地狱老师》中曾出现过;ガワル则是一种粉色的河童……

据说,河童是由水神沦落而变成的。远古时代,河童曾经是水中的神明,后来,由于原始信仰在人们头脑中渐渐淡化,一些神明失去了崇高的地位,河童也不幸地蜕变成了妖怪。中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到了日本之后,沙僧总是被人们描写成河童,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明治时代之前,日本流传着很多关于“亲眼目睹”河童的传说,后来,人们就不再相信这样的说法了。和对人鱼的看法一样,人们对河童“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幻想出来的”有不同的说法。现在日本保留着两具据说是河童的木乃伊,另外还有河童的手掌骨,但他们究竟为何物,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河童的起源,有人说是江户时期的工匠左甚五郎制作的,原本是被赋予了生命的稻草人,后来变成了河童。由于左甚五郎曾随口说过一句“就让他们吃人的屁股吧”,河童们因此就有了这样的嗜好。还有人说河童原是阴阳师安倍晴明制造的偶人,为的是帮助自己斩妖除魔。后来,这些偶人被弃入水中,他们的子孙后世就变成了河童。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河童其实来自中国。据说,河童原来居住在黄河上游,就是那位在西门豹的传说中要娶亲的“河伯”。后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河童渡海来到日本九州的球磨川云仙温泉一带,在那里安居乐业,大量繁殖,据说“人”口达到了九千多。这些河童的头领被称为“九千坊”,常常领着小喽啰们到温泉村捣乱,引得村民们又恨又怕,但也无可奈何。后来,多亏了一个叫赤峰的和尚,引着河童跑到一座喷着热气的山,弄干了河童头上的水,才打败了他们。在另一个传说中,治退河童的和尚名为加藤清,他不仅用毒药、烫石头来对付河童,还聚集了一群山猿助阵。山猿是河童的天敌,因为据说人们看不到河童的时候,山猿却有可以发现他们的“火眼金睛”。河童被打败之后,乖乖地呆在了熊本县的筑后川,后来成了天宫中的一名小仆。

河童的神性敛去之后,在很多民间故事中被漫画化了。单看人们赋予河童的“神通”就能看出一二来。日本有一句俗语叫做“河童的屁”,意思是说一件事可以轻易办好。据说,河童有三个屁眼,从这三个屁眼放出来的屁,是对付敌人的强大武器。不仅如此,河童还可以乘着屁的力气上天。除此之外,河童的手臂也很厉害。他的两条胳膊可以自由伸缩,而且臂力过人。河童喜欢和人玩相扑是出了名的,还喜欢把河边的人和动物拉到水中,这一点和中国的“落水鬼”很相似。这些落入水中的人和动物,结局一般都很惨:要么被吸血,要么被河童从屁眼里把肠子拉出来。所以,人们常常用这样的故事来吓唬小孩子,让他们不要轻易靠近水边。在民间故事中,河童有时候爱到水田里捣乱,有时候又会帮助人们种田、收割。如果你在山里砍柴的时候遇见了帮你搬运木柴的小男孩,那他十有八九是河童变的。河童还有一个不良癖好:到厕所里摸女孩的屁股、吃男孩的睾丸……有时候,河童会不小心被人抓住,深受其苦的人们当然饶不了他,常常会砍断他的双手。好在河童的手还可以接上,但是为了讨回被砍断的双手,河童不得不向人们保证“今后一定不会再犯”,有时候还要每天早上给人们送来刚打的鱼,或者教给人们接骨秘方。尽管如此,在日本一些地方,还是保持着祭拜河童的传统。六七月份,人们会举行“川祭”或“水神祭”,祭品是河童最爱吃的小黄瓜。日本有种叫做“河童卷”的寿司,就是用寿司饭卷着小黄瓜做成的。河童最不喜欢吃的是祭拜过神明的饭,据说如果吃了祭拜过神明的饭,就会被打败。

在日本,每年的9月15日是“河童节”(也叫“白地节”),孩子们会在这一天扮成河童跳舞。关于对河童的祭祀,蔡春华在《现世与想象》中有这样一段分析:“河童虽然是祸害,但它一旦被制服,无论是成为镇寺之宝,还是成为水神的侍者,都体现了一种信仰观念的形态,即恶的东西尽管被制服了,但它往往也成为祭祀的对象,而不单纯是被征服者。祭祀意味着一种畏惧,它的前期积淀是对神的臣服,现实形态则是避祸祈福的期盼。”[10]不仅仅是对河童,人们对于其他的妖怪也抱有同样的心理。

河童像四五岁的小孩子那么大,有一张绿色的脸,嘴巴尖尖,皮肤光滑,背上有硬硬的壳,如果脱掉硬壳就能幻化成人。河童的两手和两脚各有三个指头,指间有蹼,对需要常常游泳的河童很有用。河童的发型是日本传统的“童花头”,头顶上有一个盛水的碟子,如果水流失掉,河童就会失去神通。有时候,河童还会从河里跑出来,向人们借碗啊碟啊之类的东西。由于河童的形态和酷爱调皮捣蛋的性格,这个妖怪与儿童似乎有种天然的联系。在一些故事中,河童是孩子们很好的玩伴。动画片《咯咯咯的鬼太郎》第19集《河童池的相扑大会》,就有河童与人类比赛相扑的情景。除此之外,河童有时也会用油炸豆腐、点心和酒来招待自己的狐狸、狸猫等朋友们,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又弹又唱,其乐融融。

到了近代,河童借助动漫的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与河童有关的动漫,最有名的就是日本妖怪学大师水木茂创作的《河童三平》了。这部漫画讲了一个与ガータロ河童长得很像的男孩子河原三平,在认识ガータロ之后发生的校园趣事以及后来一起去找妈妈的冒险故事。漫画出版后深受大家的欢迎,之后被改编为电视动画。曾经在卫视中文台热播过的《精灵小水怪》,就是这部动画片。

在日本,河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早已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日本有一种“河童药”(又被称为“治伤药”、“万能膏”、“命宝散”等等),是治疗骨伤的妙药。各地还有“河童杉”,指的是那些曾经用来捆绑淘气的河童的杉树。而“河童冢”、“河童桥”等等与河童有关的地方,也说明了这个妖怪是何等深入人心。

2.酒吞童子

酒吞童子又叫朱吞童子、酒颠童子、酒天童子等等,是日本最厉害的妖怪之一,有人还把他与九尾狐、大天狗所化的崇德天皇并称为“日本最厉害的三大妖怪”。酒吞童子体形健硕,熊腰虎背,据说有六米高,头上长着犄角,留着凌乱的短发。但是每当他在人间作乱时就会幻化成英俊帅气的少年,因此在日本也被看做是最俊俏的妖怪之一。外表清秀英俊的酒吞童子被称为“处女杀手”。他专门迷惑未婚少女,得手后把她们当食物吃掉。有时,他也会把一些相貌绝佳的少女囚禁在洞穴中当奴隶使唤。这种变态妖怪实在是比较可恶的类型,也许这个妖怪的产生是出自对少女的警戒之心,但其中是否也包含着对英俊少年的忌恨呢?也许。

酒吞童子曾是在京都赫赫扬名的“百鬼之王”。相传,在公元990年的平安朝代,居住在丹波国大江山上的酒吞童子带领一群恶鬼[其中就有著名的茨木童子和星熊童子],用铁作材料修建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宫殿,并常常夜入豪宅窃取财宝,顺便掳走妇女幼儿带回去煮煮吃掉。酒吞童子霸气十足,烧杀劫掠无所不为,毫无顾忌,后来连池田中纳言的女儿都掳走了。他的“壮举”终于惊动了天皇,经过阴阳师安倍晴明占卜之后,天皇派名震一时的源赖光去大江山征讨酒吞童子。

与源赖光同去的是四天王(渡边纲、坂田金时[11]、卜部季武和锥井贞光)和藤原保昌。一行六人出发之前去了清水八幡、住吉和熊野三处神社请求神的护佑,并在途中遇到了神社的三位神仙,得到了可以置对手于死地的毒酒和星兜。毒酒是使酒吞童子放松警惕解除戒备的诱饵。在源赖光的恭维劝诱之下,酒吞童子在大宴上豪饮,并显出了原形:原来他是一只身长3米多,红头发,头上长着两只角的鬼。被毒酒消减了法力的酒吞童子,在被源赖光砍去了头颅之后,还用飞舞的头颅向源赖光袭击。多亏了神仙所赠的星兜,源赖光才得以大难不死。斩杀了群鬼的源赖光救出被掳走的姑娘们,带着大批财宝班师回朝。这就是日本民间著名的“酒吞童子退治”的传说。

源赖光斩杀酒吞童子的那把“退魔剑”——童子切安纲也声名显赫,是室町时代的“天下五剑”中的一把,[12]由平安时代伯奢国的著名工匠安纲铸造。这把因斩杀酒吞童子而出名的宝刀在室町的将军家流传,据说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和家忠都曾使用过它,现在作为国宝被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内。

二、半神类

“半神类”妖怪,指的是那些由神灵蜕变、分化而成,但身上还保留着神性的妖怪。这类妖怪往往还拥有一些神的法力,在特定的时刻和场合还会像神一样保护或者惩罚人类,比如天狗、海坊主等。

1.天狗

天狗在日本不仅具有高深的法力,而且谱系繁杂、数量众多。据《天狗经》记载,日本共有十二万五千五百只天狗。中国也有天狗的传说,只是,日本的天狗和中国的天狗似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天狗,长着白色的脑袋,外貌像狐狸,叫声像猫,据说可以御凶。另外,《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还有一种名叫“天犬”的神兽,赤色,“其所下者有兵”。后来再提到天狗,人们最先想起的可能是“天狗吃月亮”,或者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已经渐渐远离原来的样子。而“日本视野中的‘天狗’,既不是印度佛典中‘流星’的意思,也不是中国视野里最初在《山海经》亮相的,那白脑袋、形状像狐狸、声音像猫叫的天狗,而有着鲜明的日本特色”。[13]确实,日本的天狗外貌和狗并无相似之处,和二郎神也没有什么关系。

和河童等妖怪一样,随着人们信仰和思想的改变,天狗的身份从古至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初的天狗是山里的神。在日本,最早出现的形象清晰的天狗是“鸟天狗”,也叫“鸦天狗”。他有像鸟一样的嘴巴和一对很大的翅膀,手中拿着一把团扇,可以在天空很快地飞,有时还会袭击人类。显而易见,对天狗最初的描述中包含着恐惧和敬畏之情。这其实是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情感。平安时代的天狗被认为是“流星”或“老鹰”,能迷惑人,还能预知未来。

佛教传入日本之后,天狗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今昔物语集》中,有天狗幻化为佛、僧、圣人或者附在人身上的记载。据说,如果僧人的功力不足,一旦被天狗附体,就会生病。后来,天狗的出现成了“天下大乱”的征兆,僧侣们还曾经为了驱逐在人间出现的天狗而与之斗法,并最终降服了他们。

天狗有很多分支。“鼻高天狗”出现在“鸟天狗”之后。据说,中国的天狗曾经向日本天狗求援,但日本的天狗却不怎么乐意,这段时期,正是“鼻高天狗”出现的时期。在日语里,“这个人鼻子很高”的意思,是包含了“他很傲慢”的意思的。而且,这一时期的天狗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不可侵犯的天神,而渐渐变成了妖怪,“天狗”一词也带有贬义的色彩。

此外,天狗有时还作为“怨灵”出现。传说,京都市上京区的“白峰神社”祭祀的是崇德天皇(1119~1164年)。1156年,崇德天皇在“保元之乱”中被谋反的人们击败后,流亡到赞岐(今香川县)并含恨死去。他死后,怨灵变成了天狗在人间作乱。他的样子被描述成“红脸、高鼻子,背上有翅膀的人”。

室町时代(1336~1573年)以后,天狗渐渐从“怨灵”变成了一种以“修行者”的身份出现的守护神,这是天狗从被佛教排斥到被接受的表现。这一时期,出现了“日本八天狗”。他们是:

(一)京都的爱岩山太郎坊。这是八天狗之最,在全国有八百个爱岩祭祀,他的前身是圣德太子的恩师。(二)滋贺县的比良山次郎坊,最早出现在《今昔物语》里。(三)长野县的饭绳山的饭纲三郎,这是各地饭绳系天狗的代表。(四)奈良县的大峰前鬼。大峰前鬼的妻子叫后鬼,两“人”是修行者的忠实随从,同时也把守着大峰山。(五)京都的鞍马山僧正坊。(六)香川县的白峰相模坊。(七)神奈川县的相模大山伯耆。(八)福冈县的彦山山丰前坊。

最终,停留在人们视野中的天狗有了一个基本被认同的形象:红脸、高鼻子、眼光锐利,手拿团扇(也有拿着金刚丈或太刀山的),背上长着大翅膀,身穿昔时武将的盔甲,脚穿传统高脚木屐,手脚的爪子都是长长的,随身带着隐身蓑衣,身形高大的男性修行者。[14]

同类推荐
  • 评剧

    评剧

    《评剧》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首先要把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作为本书的前提加以研究。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影、话剧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就三者的共性而言,作为艺术品,它们的艺术形态必须是完整的;就其特殊性而言,电视连续剧的形态与电影、话剧的形态有着质的区别。什么是电视剧的形态?“形态”一词,《辞海》解释为:“形状神态。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的形状或表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事物的表现形式”。
  • 铜鼓鉴赏及收藏

    铜鼓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本书是对电视艺术何以审美化生存的探讨。作者在梳理电视艺术审美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艺术审美化生存所涉及到的几个层面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探寻电视艺术的审美形态、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嬗变的轨迹;第二,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引入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角,探究其审美化生存的意义;第四,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第五,通过电视艺术的几种主要形态——纪录片、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现存问题来切实探讨电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第六,从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关系角度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热门推荐
  • 校草:恋上百变少女

    校草:恋上百变少女

    校草妈咪不爱他?我的爹地不爱我。苦命相连!一次车祸,让她忘记天下人。却巧当上英国小天后,忘值了。几年的煎熬,今夜终于忍不住!“你这个混蛋,你对我做了什么。”“一男一女,共处一室,你说呢。”校草喜欢前不凸,后不翘的丫头我?怎么可能!人家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人之下?”“她妈咪~”怎么会爱上我。“你没动过心?”“这个,那个,我先回家吃饭了!”
  • 十七岁警花的可爱男友

    十七岁警花的可爱男友

    又名《校园警花》———警界的传奇女警官金在希,在破了国际闻名的贩毒案件后,一纸文件批下来,让其即刻离职,重返校园。理由是她的年龄应该享受青春时光该有的纯真,而不是整天在刀枪火影里度过她的花样年华。对于从未进过校园的金在希来讲,这无疑是重大的打击。在泰雅高中,金在希认识了几个知心好友,也遇见了一个在她眼里跟表弟金载元一样可恶的男生,崔成赫!校园的生活就这样展开了。
  • 雪语冰言

    雪语冰言

    黑暗中醒来,周围的人那么熟悉。杂乱的记忆,尘封着怎样的秘密。血脉的封印,图腾代表什么意义。诡异的魂灵,无法被预测的命运。雪语,冰言,书写着不灭的传奇。
  • 异界行

    异界行

    无意之中发现眼睛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世界,而且可以和冥界进行交流,从而得到了进入冥界大门的钥匙‘玉冥镯’;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却没想到只有从别人身上才能得到提高,以为一个世界可以结束了,却没想到从另一个世界又开始了……
  • 忠臣良将舍命保江山:两宋兴衰

    忠臣良将舍命保江山:两宋兴衰

    两宋是指北宋与南宋两个历史时期。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天下无敌的蒙古帝在灭宋过程中足足耗费了五十年的时间,他们集大半个世界的力量大举进攻世界上最文明、最繁荣的国家——宋朝。宋朝是士大夫气节最盛的时代,当真是: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
  • 武帝传奇

    武帝传奇

    精通器药精炼的风炎武帝木青阳身死,三十年后,意外重生成为云水城的一名废物少年,从此开始逆天改命,与天下英豪争锋,强势暴走!
  • 仁王道

    仁王道

    我本人不会神通,但我可以施展所有法术。我有很多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是一个团队,我是带队的人。我的梦想是三界太平,人尽其才,众生安康。在崇尚武力的世界里,如此梦想或许有点不切实际,但这是我降临这个世界的使命。因为,我是下凡的圣子,我修的是——仁王道!
  • 活到天年:太阳养生祛病法

    活到天年:太阳养生祛病法

    我们都知道太阳运行的规律是东升西落,而且在天空中所处的位置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一天天,一年年,周而复始。同时,我们的身体随着太阳的轮回旋转,在一天的十二时辰,一季之中的二十四节气,一年之中的四季都有着不同的微妙的变化,探索研究这些变化,并跟随这些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和保养,是中医养生的精妙所在。 中医养生学的要点在于顺从自然,即顺从时辰转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气象的变化,以及……
  • 十三日备尝记

    十三日备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坏蛋

    超级坏蛋

    女人不坏,男人不爱。她刚满二十,却心机深沉;她青春动人,却把各色男人玩于股掌!爸爸被暗杀,妈妈成植物人,她这个混混老大的女儿毅然接手重任!看一个黄毛丫头如何游走在男人、商战和帮派之间,用令人吃惊的狠心和霸气,合并各帮,斗战商场,成为睥睨世界的超级“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