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0500000003

第3章 日本传统妖怪(1)

第一节 妖怪的传说

一、妖怪是什么?

说起妖怪,人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然而要想讲清楚妖怪到底是什么,又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古以来,关于妖怪的定义形形色色,真是一国有一国的说法,一时有一时的特点。

日本妖怪学研究大师水木茂先生在《世界妖怪事典》中说:

“孩提时代,我常常会想‘妖怪是什么东西?’,当时的那份赤子之心一直持续到现在,我至今仍在心里不断自问自答,但藉着对形状的持续钻研、涉猎,我才慢慢有了答案。

不论妖怪究竟是‘氛围’还是‘感觉’,如果没有往前深入探索,就很难捕捉到他们真正的样子。所以,我便试着将这样的‘氛围’和‘感觉’具体化为图像,如此一来,就好像真的捉到了妖怪,并懂了一大半似的。正因为过程如此有趣,我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捕捉妖怪当中,迎接了花甲之年的到来,而有关妖怪的自问自答也从‘妖怪是什么东西?’变成了‘外国的妖怪不晓得是什么样子?’。

在进行过各式各样的调查后,我发现国外的妖精或妖怪,本质上都是相同、并无二致的,这让我有突然找到朋友的感觉……

根据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精灵说》,我们可以得知:

灵魂,是栖于人类的一种灵的存在。

死灵,是栖于死者的一种灵的存在。

精灵,是栖居在人类以外的事物的一种灵的存在。

根据上述说法,我想妖怪这种东西应该是属于最后的‘精灵’吧!

在欧洲,人们称那些观察妖精、描述妖精的人为‘妖精学者’,但这样的说法应该是放诸四海皆准的。

某些人的眼睛可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透过这样的眼睛,我们才能发现妖精,也就是藉由‘高妖怪感度’人们的眼睛,我们才能看到不存在于现实的各种事物吧!

而世界是如此广大,更有着一般眼睛无法看到的世界呢……”[1]

正如水木茂先生所说,世界各国的妖怪,本质上都是大同小异,只是不同地方的人们对其称呼不同罢了。不管大家的叫法有多大差别,大体来说,人们说起“妖怪”时,指的就是那些不同于动物、植物和其他物品现实形态的“超自然”的存在。妖怪的模样千奇百怪,或许这正是一般人无法看到他们的原因吧!

那么妖怪与“神”、“精灵”、“幽灵”、“鬼”、“魔”等等又有何不同呢?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些“一般眼睛无法看到”的事物抱有很大的热情,并投入了很多精力去研究。

先来看看“妖怪”。中国志怪小说《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对妖怪的定义是这样的:“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由此可见,妖怪并不是生而有之,而是经历过一番变化之后才产生的。特别是在日本,妖怪的产生往往要经历很大的磨难。一般来说,妖怪主要是由那些不能修炼成仙的动植物、非生物幻化而成的,还包括一些修仙失败的人和动物。然而广义的妖怪,却是泛指一切有超能力或者法术的非神、非仙、非人的物体,即泰勒所说的“栖居在人类以外的事物的一种灵的存在”。妖怪的起源与神有极大的联系。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妖怪就是神衰落后的形象。妖怪与神同根同源,本来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只是到了后来,神渐渐分化成了不同的“等级”,妖怪也就诞生了。神的力量,在绝大多数的民族中都具有双重含义——既能给人们带来福祉,也能将世界毁于一旦,人力是无法干涉和改变的。因此人们通过祭祀来向神祈求幸福平安,并以各种各样的禁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免触怒神明。后来,这种混沌的敬畏之情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渐渐把神分为善的与恶的两种,把能护佑人们的仍称之为神,把能给人们带来灾祸的称为妖怪。在中国妇孺皆知的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悟空常常恨铁不成钢地训斥迷信的百姓:“这明明是妖怪,你们还把他当做神来供奉!”神与妖怪,分明已有云泥之别。

如果细分起来,妖怪大约可以分为妖、魔、鬼、怪、精五类。妖是妖怪家族中的主要成员,由动植物修炼而成,能幻化成人形,有法力,在白天和夜里都可以活动。魔的名称出自佛教,是“魔罗”的略称。魔其实是妖的一种,但与一般的妖比起来,他们法力更为高强,并且常常危害人类。魔与妖的不同点还在于,魔有可能是神仙走上邪路堕落而成,而不是由动植物修炼而成的。

“鬼”(おに)在中国和日本含义并不相同。中野美代子在《中国的妖怪》中说,日本把中国“鬼”字的字形与字义千变万化地混同起来,构成了日本独特的恐怖世界。比如说,对人死死纠缠不放的“阴鬼”就来自于中国的幽灵之“鬼”,后来变成了“幽灵”;“妖魔鬼怪”和“妖精”则失去了在中国时的本来面目,变成了人或者类似于人的动物。而从中国传入的“魑魅魍魉”,却变成了由山林之气幻化而成的妖怪。

中国的鬼是指人死去之后的灵魂,类似于日本的“亡灵”。然而在日本,鬼是妖怪的一种,他们模样恐怖、脾气暴躁、体力过人。有人把鬼、河童和天狗并称为“日本三大名妖”,由此可见鬼在日本的知名度。一般来说,日本民间故事里的鬼都很凶恶,知名度极高的酒吞童子就是烧杀劫掠,无恶不作。鬼的力气很大,面目狰狞,头上长着一对小角,嘴里有尖利的虎牙。他们一般住在山里或海岛上,占据着大量的金银财宝。日本民间故事《桃太郎》里就有桃太郎制服恶鬼满载而归的情节。根据外形和肤色的不同,鬼可以分为青鬼、赤鬼(红鬼)、黑鬼、牛鬼、犬鬼、一目鬼等等。鬼常常穿着坚韧的虎皮兜肚以抵御刀枪,手持带刺的铁棒。动画片《龙子太郎》中,就有常常侵扰百姓的红鬼和黑鬼。然而在日本民间,鬼也并非只会捣乱,而是有恶鬼和善鬼之别。恶鬼狰狞可怕,会让人遭殃患病;善鬼则能为人消灾避祸。这种信念,在日本的一些祭祀仪式上体现得十分鲜明。比如日本国东半岛的鬼会、药师寺的花祭、法隆寺的西圆堂鬼会等,都有戴着假面出现的“鬼”。拿日本国东半岛举办的鬼会来说,戴着面具的“鬼”会到村子中寻访各家各户,在村民们的大门口摇着火把唱特定的谣辞,唱完后进入村民家中在佛龛前念般若心经,随后便会享用各家各户为他们准备的美酒佳肴。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还要请“鬼”摸摸头或者身上有病痛的地方,为的是请“鬼”为自己消灾降福。

“鬼”还要在孩子们头上放数珠,代表对他们的祈祷和祝福。然而这只是祭祀的一部分,接下来“鬼”就不那么神气了。从村民家出来之后,“鬼”要在夜里的三四点钟回到寺院捣乱。这时,寺院中的僧侣会把他捉住,院主在其嘴里塞上一块“镇鬼饼”,之后“鬼”就安静下来了。在这个热闹有趣的祭祀过程中,百姓们对“鬼”的访问是真心欢迎的。然而尽管如此,“鬼”到最后还是难逃被驱逐、被降伏的结局。因为无论在什么场合,佛教诸神的法力都是最强大的,岂能被区区小鬼抢了风头?说来有趣,鬼虽然凶猛强大,但却最怕被人用红豆打。所以在日本民间,立春的前一天有“撒豆驱鬼”的习俗,“撒豆”也是在祭祀仪式上经常出现的内容。在过去,人们认为红豆、红豆粥和红豆饭可以避免瘟疫的发生,而人们又认为瘟疫的产生是由于“瘟鬼”在作祟,因此用红豆驱鬼的说法就这样产生了。在历史上,人们除了用红豆驱鬼以外,一些地方还会用大豆和干栗等农作物。在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农作物不仅仅是食品,还被赋予了神圣的力量。人们相信农作物中蕴含着灵力,因此在祭祀活动和一些民间节日中,农作物都是不可缺少的祭品。

怪:强调奇异、奇特,通常与妖连称,主要用来形容妖的长相非常奇特。怪大多具有较高的法力,白天和夜里都可以活动。

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指动植物在修炼过程中的状态,由于修炼尚未完成,他们的法力比妖要小;另一种主要是指非生物的物体修炼成人并具有一定法力,他们往往十分邪恶,而且对人有很大的危害性。[2]

神:日本号称“八百万(yaoyorozu,意为‘众多’)神仙居住的国家”。在日本人眼里,“凡是与大自然有关的力量,或人力不可及的特殊现象,通通可以祭祀为神。例如,某些地方称奔驰如电的野狼为‘犬神’,而在天空飞翔的乌鸦,于某个时代则被看成是神的使者。其他如巨石、神木、深山、瀑布、大海等等,均有神的气息存在”。[3]这形形色色的神,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神(比如日神、月神、海神、风神等等)和人格神(一般指祖先或者去世的人)。但是也有人在去世后被作为自然神来祭祀。在日本,人尽皆知的菅原道真就是平安时代的大臣,他去世后被人们奉为雷神和学问神,集自然神与人格神于一身。一般来说,日本的自然神没有固定的面貌,仿佛随时都可以变换形态,幻化成山川草木、水火云雨……像是在天地中自由流动的一种“气”(茂吕美耶语),虽无形无迹却无所不在。

幽灵(ゆうれい,):是指死者的灵魂以生前的模样再度现身人间。幽灵通常没有固定的形体,可以像气流一样自由变形。一般人用肉眼看不见幽灵,只有某些特定的人,例如死者的亲属、仇敌或是有“阴阳眼”的人才能看见。柳田国男在《妖怪谈义》中说,幽灵和妖怪的不同在于:第一,妖怪在固定的场所出现,如果避开妖怪出现的场所,就能够避免妖怪的侵害。而幽灵则不同,幽灵不像妖怪那样侵扰不同的人,而是常常缠住同一个人。并非所有的人死后都会以幽灵的姿态出现。据说,只有那些生前心愿未成、缘分未断的人或是怨恨难消、仇恨未报的人,死后才会变成幽灵,也就是日本人所谓的“怨灵”。由于他们对现世还有割舍不去的留恋或怨恨,即使肉体消失之后也还希望在世上生活,有的还会到处侵扰别人。第二,妖怪不像幽灵那样不问对象、以普通人为目标,而是常常要选择特定的目标。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幽灵画中,大部分的幽灵都没有脚,此后,“幽灵没有脚”的说法渐成定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幽灵都能自由地飘来飘去,随时随地都可以出现,并具有透视的能力,即使非常狭窄的地方也能轻易通过,如入无人之境。幽灵拥有独特的灵力,那些心怀仇恨的怨灵常常使用灵力杀人复仇。在日本,人们对怨灵抱有恐惧的心理,自古以来怨灵作祟的传说不绝于耳,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早良亲王、菅原道真和崇德天皇死后变成怨灵复仇的故事。对怨灵的恐惧还深深渗透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人们从不轻易讲死者的坏话,也不做对死者不敬的事,除此之外还要供奉和祭祀死者。

在日本,除了“幽灵”以外,还有“生灵”和“死灵”(しりょう)。日本“妖怪画鼻祖”鸟山石燕的《百鬼夜行绘卷·中篇·阳》中,就分别有“生灵”和“死灵”的图像。“生灵”是活人的灵魂。据说,活人的灵魂有时也可能离开躯体在外游荡。灵魂离开之后,肉体完全处于昏迷状态,不省人事。其实中国也有同样的说法,在《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活人的灵魂游离于躯体之外的情节,孙悟空更是擅长此道,经常将自己的肉体“定”住,而魂魄上天入地去做别的事。然而在日本,活人的灵魂飞离的现象常常发生在情绪较为激动、较为神经质的女人身上。如果一个女人长期被某种念头所困扰而无法排解和舒缓情绪,她的灵魂就会脱离躯体代替她去完成夙愿。因此,“生灵”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飞出肉体,而是有明确的目的。鸟山石燕笔下的“生灵”和普通女人在外貌上完全一样,正拿着一卷类似于书信的东西翻阅,一脸愁苦的表情。这大概是被丈夫的秘密恋情所折磨的女人,灵魂离开了肉体在探察丈夫的秘密吧!据说,带着嫉恨与嗔怒的生灵也可以进入别人体内,让别人身染重疾,这类人即使平日积累了功德也无法得到回报。但是,如果有人能够使他明白道理,改变自己的心意并从此不再纠缠病人,他就能够得到菩萨的原谅。

“死灵”是死人的灵魂。如果人在死的时候还怀有某种怨念,死后就会“阴魂不散”,想方设法完成生前的心愿。有时候,“死灵”还会附到活人的身上诉说自己的心愿,也就是民间传说中所谓的“附体”。在日本有不少死灵附体的传说。相传在宽文十二年(1672年),下总国有一位名叫累的相貌丑陋的妇女,被丈夫嫌弃,丈夫把她骗到山上并推下了悬崖。这场谋杀案被掩盖了十几年之后终于被人知晓。事件的起因是累虽然死了,她的灵魂却一直在痛恨和冤屈中挣扎,最后终于附在女儿阿菊的身上诉说了自己的冤情,揭露了丈夫的恶行。由此看来,不管是生灵、死灵还是怨灵,他们的形成都离不开凝结于心的怨念和执着。正是因为有了无法化解的心结,才能跨越生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死灵的执念比生灵强大得多,因此需要有法术十分高明的人去点拨,对其晓以大义,劝说他放弃恩怨纠缠,停止在人间作祟。

同类推荐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 西北风:文论集

    西北风:文论集

    本书分为回忆卷、论文卷、评价卷三个部分,收录张弛对父亲母亲及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及其关于歌词艺术特质、西部音乐文学、回族歌曲创作等方面的论文,以及李镜如、丁跃、张涧、荆竹等探讨张弛作品的评论文章。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春秋兵燹之刀剑封魔录

    春秋兵燹之刀剑封魔录

    和我的作者名一样,这是我开的一个小号,用大号发的话大概会被读者骂之前挖的坑都没填完又来挖坑了。更新不用期待,这从一开始就是个坑。书名和虽然霹雳兵燹之刀戟戡魔录很像不过和霹雳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大概),原本我是想起刀剑春秋这个书名的,可惜已经被人抢先了。具体简介我也没想好,硬要写的话那就是:穿越者、重生者统统都给我去死吧!别再来祸害土著了。废柴宅男就给我乖乖的宅在家里看新番,战争不是小孩子的游戏。毫无合理性的系统、主神、金手指、娘化都给我滚一边去!
  • 旧城的花落

    旧城的花落

    这些无声的注视,宣纸上再为你落墨勾勒成一个故事,谁为谁写着诗里的字句,你不曾读过只有晚风知道,我心的诉说而我只不过在这旧城里,等一朵花为我开落
  • 道徙

    道徙

    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似是而非的道德经,有着怎样的真相?当修行文明比科幻世界更像科幻世界,当每个普通的人交通工具都能飞天遁地,穿梭万界当科技文明比神话传说更像神话传说,当一艘低等飞船攻击威力都能破碎星球,毁灭位面当两个文明碰撞……这是无穷位面的传说,亦是天之道途,人之道途
  •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1939-1945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战争,也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较量。在这场以法西斯德、日、意轴心国为一方,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的同盟国为另一方的大战中,双方投入兵力兵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之广,作战样式之新,造成的损失之巨,产生的影响之大、之深、之远,都是前所未有的。本书精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个经典战役。翻开本书,你将亲身感受当年那一个个惊心动。
  • 公主进化史

    公主进化史

    秦康乐看看左边伪宠爱她的皇帝爹,在看看右边一群虎视眈眈的皇子,后面一群羡慕嫉妒的妃嫔,下面则是满口仁义礼法的大臣——真是满心的呵呵哒!谁说公主是富贵闲人的,给我滚粗来!某皇夫高举小旗,还有我帮你啊!
  • 傲娇小叔夺妻

    傲娇小叔夺妻

    闽家兄弟反目,关她什么事?为什么她要被骂是祸水?如果早知道那天会遇到闽家熠,周沫死也不会替人去军区演出。一见误终身,已经谈婚论嫁的男友提出分手。早就放弃她的周家又接她回去,没问她一句婚事就已经安排好了。“我答应。”她反抗得了吗?闽家和周家紧紧攥住了她的软肋。【片段一】周沫穿着洁白的婚纱安静的等着即将成为她丈夫的闽家大少闽家曋,然而遍体鳞伤的闵二少闽家熠捷足先登,冲上台先一步将戒指套进她手指:“沫沫,我们结婚了。”“你…”周沫惊讶的望着面前这个本该是她小叔的人,完全不明状况。【片段二】“我知道你委屈,本来这婚就是我抢来的,周沫,你心里一直记恨着我吧。”“我没有…”“你走吧,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这个家,不要也罢,我马上就回队里。”拉着行李箱站在门口的周沫进退两难,最终妥协,给剧组导演打电话说家里临时有事,不能参加去沈阳的话剧演出。而此时另一边的男人眼底得逞的笑意一闪而过。【片段三】夜里,粗粝的大掌直往周沫衣服里钻,周沫猛地弹起来怒喝:“闽家熠,你说过不会强迫我的!”男人面色为难:“我没强迫你,我是在强迫我自己…”“你,无耻!”“对,我就是强迫自己无耻…沫沫,我来了…”很快,安静的房内上演着一场激烈的饿狼扑羊的精彩大戏。
  •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本书阐述了十二时辰与人们健康的关系,揭示了十二时辰的养生奥秘。书中选取了大量历史名人的养生经验和养生故事,传达给读者丰富的养生信息。
  • 与天争渡

    与天争渡

    我只问天,何为道?天,无颜道。佛问:世界诸生,谁为佛?邵风言:皆为佛,则无佛。佛言:你与我佛大有缘,何不皈依我佛?!邵风怒斥:要我弃刀成佛,先待我仇刀抹血!我本俗人,天不容,地欲弃,人无情,心香三瓣不为佛,一瓣为花开,一瓣为花败,余下一瓣慰花魂!
  • 巅峰大娱乐

    巅峰大娱乐

    “林总监,柳天后的歌您写出来了吗?”“我现在没时间,告诉你,愿意等就等,不愿意等就滚蛋!”“林总监,新舞蹈您什么时候才能编排出来?”“你能有点眼色吗?没看我正和美女说话吗?先到一边等着去!”“林总监,对您的新电影,我们郑天王很感兴趣!”“我对他没兴趣,你给我告诉他,想进我的电影就自己来,跟我摆谱,如来都不行!”
  • 从失败中学习:改变你一生的励志故事

    从失败中学习:改变你一生的励志故事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个励志小故事,从好学上进、积极顽强、奋发图强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