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9900000017

第17章 张爱玲作品中广告的广告史料价值(3)

包装广告是用商品的外包装进行宣传的一种广告形式。由于商品与包装总是连在一起的,人们在购买物品时,自然就会注意到商品外面的包装形式,因此包装广告也是很能吸引人们眼球的一种广告形式。

张爱玲作品中的包装广告,如《连环套》中的“雅赫雅从对房里走出来,别的没看见,先看见崔玉铭手里拎着的小瓦钵子,口上黏着桃红招牌纸,和霓喜昨日在药店买来的是一般”;《创世纪》中的“南洋捎来的红纸封着的榴莲糕”;“这一天,她又带了一尊蛋糕回来,脱下大衣来裹住了纸匣子,悄悄地搬到三楼”;《小艾》中的“快过年了,桌上的一盆水仙花照例每一枝都要裹上红纸”;《十八春》中的“皮货店里总有一种特殊的气息,皮毛与樟脑的气味,一切都好像是从箱子里才拿出来的,珍惜地用银皮纸包着的”;“曼璐便把那纸包拆开了,里面另是一层银皮纸,再把那银皮纸的小包打开来,拿出一只红宝石戒指”;《怨女》中的“鸦片烟一天比一天贵,那黝黯的大糕饼近于臼形,上面贴着张黄色薄纸,纸上打着戳子,还是前清公文的方体字,古色古香”;《中国的日夜》中的“又有个女人很满意地端端正正捧着个朱漆盘子,里面矗立着一堆寿面,巧妙地有层次地折叠悬挂;顶上的一提子面用个桃红小纸条一束,如同小女孩头上扎的红线把根”;《谈吃与画饼充饥》中的“现在吃的坏到食品招牌纸上最走红的一个字是old fashioned(旧式)……旧式花生酱没有固定剂,而且招牌纸上叫人搁在冰箱里,可见也没有防腐剂”,“阿拉伯面包这爿店就有,也是回教的影响。一叠薄饼装在玻璃纸袋里,一张张饼上满布着烧焦的小黑点,活像中国北边的烙饼”。

2.外来的现代广告形式

中国外来的现代广告形式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进入的。在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广袤的市场。外国商人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他们的商品,把他们在本国常用的包括报纸、杂志、路牌、橱窗陈列等广告形式也搬到了中国,并大肆进行广告宣传。当时正在西方兴起的报纸、杂志、路牌、电影、霓虹灯、广播、橱窗陈列、展示广告等新型的现代广告形式也随之进入中国。中国传统商人并不十分看重广告宣传,最初的民族资本家也不青睐广告宣传,但在与洋商激烈的竞争中,一些民族资本家受外国商人的影响,也开始模仿使用新式的广告媒体和广告形式,我国近现代广告业也因而得到发展。

张爱玲的作品以表现上海、香港都市生活为主,当时上海的繁华远非香港能比,大量的外来广告随着外来商品涌进上海,是当时上海商业生活的一大奇观。中国广告界泰斗、中国广告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徐百益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洋杂处是上海的特征,而外来侵略者对上海不但进行政治、经济侵略,也进行文化侵略,而且此去彼往,川流不息。他们把近代的广告形式带进了上海,客观上丰富了上海广告的形象”。张爱玲作品中外来的现代广告形式主要有报刊广告、路牌广告、橱窗广告、霓虹灯广告、西洋画片。此外,公共交通广告、电波广告也有所关涉。这些广告的诉求以象征型广告为主,注重广告附加值的渲染,在精美图片和诱人文字的配合下,强调产品内在的情感吸引。

以报刊为标志的中国现代广告是由外商引入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但我国古代的报纸不登广告。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就有了原始形式的报纸——邸报,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起居言行、中央政府的法令、公报,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报纸广告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洋货进入中国市场后,外国传教士及外国商人办的报刊上也就出现了广告。

张爱玲父母长期订有《申报》、《新闻报》,耳濡目染,张爱玲从小就开始阅读报刊,尤其是对小报,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仅给小报写稿,还对小报发表过许多精湛、有趣的意见。1945年7月21日,她参加“杂志社”主办的“纳凉会”时表示“我一直从小就是小报的忠实读者”,认为“它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情趣,可以代表我们这里的都市文明”。在《到底是上海人(代序)》中还使用过《新闻报》刊登的广告:“《新闻报》上登过一家百货公司的开幕广告,用骈散并行的阳湖派体裁写出切实动人的文字,关于选择礼品不当的危险,结论是:‘友情所系,讵不大哉!’”。张爱玲笔下的主要报刊广告出现在《鸿鸾禧》、《多少恨》、《留情》、《小艾》、《红玫瑰与白玫瑰》、《十八春》、《必也正名乎》、《洋人看京戏及其他》、《烬余录》、《走!走到楼上去!》、《银宫就学记》、《华丽缘》等作品中。如《鸿鸾禧》中的“娄嚣伯……靠在沙发上休息,翻翻旧的《老爷》杂志。”美国人真会做广告。汽车顶上永远浮着那样轻巧的一片窝心的小白云。

“四玫瑰”牌的威士忌,晶莹的黄酒,晶莹的玻璃杯搁在棕黄晶亮的桌上,旁边散置着几朵红玫瑰——一杯酒也弄得它那么典雅堂皇”;《多少恨》中的“家茵拿了信进来,一面拆着,便说:‘大概是我上次看了报上的广告去应征,来的回信’”;《留情》中的“她想起前天不知从哪里包了东西来的一张华北的报纸,上面有个电影广告,影片名叫《一代婚潮》”;《小艾》中的“她们前一向因为看见报上有一种西洋药品的广告,说是搽在脸上可以褪掉一层皮、使皮层变为白嫩,就去买了来尝试”;《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娇蕊在楼窗口看见他站定了买一份夜报,不知是不是看电影广告”、“振保带烟鹂去看医生,按照报纸上的广告买药给她吃”;《十八春》中的“曼桢在报上找出那张影片的广告,向慕瑾说:‘最后一天了。我劝你无论如何得去看。’”;《必也正名乎》中的“我看报喜欢看分类广告与球赛,贷学金、小本贷金的名单,常常在那里找到许多现成的好名字。譬如说‘柴凤英’、‘茅以俭’,是否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茅以俭的酸寒,自不必说,柴凤英不但是一个标准的小家碧玉,仿佛还有一个通俗的故事在她的名字里蠢动着”;《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中的“不久以前有一张影片‘香闺风云’,为了节省广告篇幅,报上除了片名之外,只有一行触目的介绍:‘贞烈向导女’”;《烬余录》中的“缺乏工作与消遣的人们不得不提早结婚,但看香港报上挨挨挤挤的结婚广告便知道了”;《走!走到楼上去!》中的“报上这一类的寻人广告是多得惊人:‘自汝于十二日晚九时不别而行,祖母卧床不起,母旧疾复发,阖家终日以泪洗面。见报速回。’”;《银宫就学记》中的“报上的征婚广告里每每有‘愿助学费’的句子”;《华丽缘》中的“报上登出‘警告逃妻汤玉珍’的小广告,限她三日内回家”。

最早的路牌广告出现在19世纪的美国,之后传入我国。我国最早的路牌广告是车站路牌广告,根据平襟亚、陈子谦考证,中国人装置路牌广告起源于1911年,当时上海的“明泰”、“又新”两家广告社,雇佣漆匠在铁皮上替日本三头洋行绘写仁丹广告。而使用路牌广告最多的是英美烟草公司。到20世纪20年代,我国路牌广告已经非常盛行,有许多公司,如法兴、克劳、美灵登、华商、交通等,都把路牌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1921年成立于上海的“荣昌祥广告社”包办了上海每一条马路,以及沪宁和沪杭两路沿线的所有路牌广告,其创办人王万荣针对当时用铅皮做路牌广告成本高的缺点,率先使用“龙头细布”做路牌广告,“龙头细布”,即白纱布,布料粗、硬、结实,而且成本低,在白布上印黑字,就成了路牌。很快“荣昌祥广告社”便成为了上海最大的路牌广告广告公司,王万荣也就成了上海赫赫有名的“路牌广告大王”。据上海市公用局统计,1933年上海236处公共场所的广告牌已经接近4000平方米,其中政府机构设立的广告牌仅占20处,面积123平方米,而民用商业类广告牌占216处,面积3822平方米。

路牌广告竖立在街边要道口、房顶、铁路沿线、车站码头和风景区。因此路牌的特定环境是马路,其对象是在动态中的行人。“路牌广告有一个发展过程,开始是利用墙壁做广告,用油漆刷在墙上;后来这种路牌已不能引人注目,有的广告公司就将五彩印制的招贴贴在墙面上,其后又改用木架支撑,铁皮装置,油漆绘制”,“路牌广告的主要内容是香烟、药品和影剧讯息”。现在的路牌广告画面多以图文的形式出现,画面醒目,色彩鲜艳,文字精练,使人一看就懂,具有印象捕捉快的视觉效应。

张爱玲作品中最出色的路牌广告出现《多少恨》、《年青的时候》、《倾城之恋》、《中国的日夜》及《〈张看〉自序》中。如《多少恨》中的“迎面高高竖起了下期预告的五彩广告牌,下面簇拥掩映着一些棕榈盆栽,立体式的圆座子,张灯结彩,堆得像个菊花山。上面涌现出一个剪出的巨大的女像,女人含着眼泪”;《年青的时候》中的“汝良将手按在书上,一抬头,正看见细雨的车窗外,电影广告牌上偌大的三个字:‘自由魂’”;《倾城之恋》中的“那是个火辣辣的下午,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上落下,在水底下厮杀得异常热闹”;《中国的日夜》中的“周围许多缤纷的广告牌、店铺、汽车喇叭嘟嘟响”;《〈张看〉自序》中的“大广告牌上画的仿佛是流血的大场面,乌七八糟,反正不是想看的片子,也目不暇给”。

橱窗广告是现代化大百货公司出现后诞生的新型陈列广告形式。它“既是商品竞争的产物,又与玻璃制造工艺及声、光、电学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运用艺术手法和现代科学技术以实现其广告职能”。我国最早的橱窗广告的是1917年10月20日开业的“上海老先施百货公司”的橱窗陈列广告。20世纪30年代,开设在上海南京路一带的先施、新新、永安、大新四大百货公司的橱窗广告大放异彩。为了竞争,四家公司不惜花重金专门从港澳等地聘请专门人才来负责橱窗广告设计和商品陈列。此后,一些中、小商店也纷纷仿效,改门换厅,设置橱窗。这股潮流很快波及全国,橱窗逐渐成为稍具规模的商店必备的广告设施。

同类推荐
  • 借贷危机

    借贷危机

    借贷,资本圈特有的一种融资行为。2011年以来,在浙江省温州市引发了一场因为民间借贷而导致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借贷危机”。这是一个偶发性的事件吗?为什么中小企业不去借银行的钱转而去借利息高昂的民间高利贷?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资金链会突然断裂?中小企业的出路到底在哪?因温州引发的“借贷危机”会在中国蔓延吗?中国除温州外还有什么地方存在民间借贷触发危机的高危地带?对于这场“借贷危机”,我们该怎么办?您将在本书中找到你所要的答案。
  • 破坏性创新与在位企业执行困境的突破

    破坏性创新与在位企业执行困境的突破

    本书是关于研究企业管理技术革新方面的专著,书中包括了:企业执行力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破坏性创新的内容扩展与研究机会、本书研究的理论及方法基础、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执行力关键因素识别等内容。
  • 犹太人笔记本里的101个赚钱秘密

    犹太人笔记本里的101个赚钱秘密

    犹太人占世界人口总数不到0.3%,但却掌握着世界上30%的财富。人们不禁惊讶,为什么犹太人这么富有呢?他们是怎么赚取巨额财富的呢?这也正是《犹太人笔记本里的101个赚钱秘密》一书要告诉我们的。在本书里犹太人赚钱的秘诀,就在于其坚定的信念和对精神世界的执著追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掌握了丰富而系统的赚钱经验和智慧。【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请购买正版实体书阅读全部内容】
  • 巴菲特为什么看中王传福

    巴菲特为什么看中王传福

    本书以解构的形式,从巴菲特为什么看中王传福这个话题入手,立体式分析了王传福个人的特点、比亚迪技术的优势、管理的模式以及团队等吸引资金的因素,为读者深入剖析了王传福以及比亚迪在经济浪潮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与教训。
  • 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巴菲特思考的基本方式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付出的买价决定投资报酬率;其二,必须先能够合理地推算企业的未来盈余。巴菲特说:“投资企业,是购买它的未来。”“你应当投资于一家甚至连傻子都可以经营的企业,因为有朝一日,可能真会有傻子这么做的。因此我喜欢那种根本不需要管理仍能赚大钱的行业,它们才是我喜欢从事的那种行业。”年轻的巴菲特想要开一家公司赚更多的钱。如果他要获取复利的好处,他知道越早开始越好。
热门推荐
  • 你是对的

    你是对的

    只是疼痛,所以深刻;如若缘浅,何必深究。
  •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突然而来的赐婚,伴着清晰的梦境,入了轮回。洞房花烛,竟见了那一身久藏于心的皮相。费力的讨好,只求一分安守,却不想步步走错,没了退路。在这深宅府院,吞噬了七情,了却一颗玲珑心,却独独留下了蛇蝎。心狠上位的烟尘女子,纯真无邪的林家姊妹,一个当家夫婿,纷纷收了身旁。众人各房心思,身边还偏得个机灵小姑子,分分推着上前搅。一个又一个阴谋,一环又一环心计,等心明之时,早已由不得自己。和尚说,了了这众生之缘,方得回返之道。可眼见了这些,心痛,心狠,心惜,心绝,心念,又何能得来了却?“这一步,走出去万劫不复,退回来,则后患无穷。”鸟为食亡,人自相争,后院深宅,自来便不是安心得理之所。
  • 老天爷

    老天爷

    世界很大。魔族说:“我们神族要一统世界!!”妖族说:“我们要去找龙大爷!!”人族说:“吃好喝好,长生不老!!”夕阳下的你在奔跑,你不回头也听得到有人叫你空空。
  • 白雪乌鸦

    白雪乌鸦

    1910年冬至1911年春,哈尔滨爆发鼠疫,死亡数万人。《白雪乌鸦》就是根据这段史实创作的。作者以富于地域风情的笔调,讲述鼠疫流行时发生在哈尔滨平民百姓中间的种种故事,表达普通人在灾难中的生活常态和难以抗拒的惨烈的命运。根据真实历史人物塑造的华侨医生伍连德和官员于驷兴,虽然未施重墨,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白雪乌鸦》体现了作者既往的创作风格,不张不扬,一点一滴地把人物、故事和风情“晕染”出来,给读者留下绵长的回味。
  • 凤倾凰之情系三生

    凤倾凰之情系三生

    王何月颜,21世纪的金牌杀手,冰冷狂傲,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死在好姐妹的暗算下。不甘心!大概老天感受到了她的心意,阴差阳错,竟然穿越了!原主的记忆涌来,好吧,这是架空王朝,还没完!竟然还是关于斗气魔法的一片神奇大陆!丞相府的废材嫡女?天生废材?陷害过她的人,她一个也不会放过;想死?太奢侈了。生不如死?太便宜了。死无全尸?可以考虑。她从不信命,更不信什么轮回,她只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若是天要灭她,她便逆天改命罢了!想安排她的人生走向?可笑,选个死法吧。
  • New Collected Rhymes

    New Collected Rhy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里活

    花里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国大轮回

    三国大轮回

    一个孤僻的青年,固执地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幻想世界里。他一心想希望离开这个冷漠、虚伪、没有激情、没有荣耀的现实世界,作为深受‘××中文网’毒害的一员,他最钟情的离开方式就是――穿越!在一个雨骤风急的夜晚,他根据YY小说中描述的‘前人’经验实施了一号穿越计划,可惜计划失败,他的身体让雷电变成了一段焦炭。不过,天意弄人,最终他还是顺利地来到了梦想中的古代中国。在这个时代里,他抛开了一个现代人的心理枷锁,实实在在地结交朋友、开开心心地享受生活、快快乐乐地赚取财富。当然,在他的心里还始终藏着一个愿望……
  • 修真十书黄庭外景玉经注卷

    修真十书黄庭外景玉经注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文献丛刊清圣祖实录选辑

    台湾文献丛刊清圣祖实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