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8900000046

第46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功能变迁原因重释——兼论家庭信息功能变化对大众传媒的要求(2)

一、族长与宗族成员变成理事长与理事、普通公民

以燕翼围为例,以前的大家长制正以另外的形式留在人们的意识中,这就是理事制。赖镜珊是村民小组的组长、燕翼围自治委员会的负责人。这个负责人是公选出来的大家认为办事公正的人,这些职务是没有收入的。他的主要收入来自从事农业劳动。赖镜珊的主要职责是和另一个负责人一起看守围门,收取门票费,然后将这笔钱用来修缮围屋。燕翼围会定期召开户主大会,在会上赖镜珊要汇报这个时期围屋的财政情况,每个年度财政收支要公开一次,资金使用途径完全透明。这样的做法他们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了。

关西围的徐显良更加纯粹地扮演着“家长”的角色,不仅调解纠纷,也担任“舆论领袖”。赖镜珊和徐显良所处的位置,正像是过去宗族的“家长”一样。虽然“理事”和“负责人”是选出来的,可是围民选的仍然是过去的家长。他们的确觉得这些人最可信赖。

这种家长制与传统形式之间的不同还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家长制是通过宗族序列自然产生,今天的理事制则通过现代民主投票的方式确立,这种投票,以合法的方式对传统的家长制同时起着挑战和维护的作用。人们在心理上对家长制的留恋,可以看出是受到了围屋这种集体居住形式的感召,只要还住在围屋里,就希望有人“做主”。但是投票制的采用,则可以看做是现代社会秩序对传统秩序的冲击。

二、围屋公共利益与各家庭户的经济利益共存

以徐显良家为例,他有两份收入,一份是他在围屋“管理经济”,也就是收门票,围屋给他开的“工资”(提成),一份是他自己经营旅馆所得。两份收入不能混淆,徐显良的经营收入当然也不会分给同围屋的亲戚。门票收入的其他部分是围屋的“公款”,用做维修围屋等使用,公私之间的账目算得非常清楚。

再以徐显福家为例,徐显福想拿打工的钱修缮围屋。虽然围屋是公共财产,虽然徐显福是西昌围的嫡系,但是徐显福却没有权力、没有理由也没有可能要求全围屋的人集资修缮围屋,他只能自己掏腰包。徐显福说以前老围里也设过功德箱,希望大家一起捐钱来修围屋,但没有人来组织,围民的心不齐,最后不了了之。正像徐显良赚了钱没有人能跟他分享一样,徐显福花了钱,也没人跟他分担。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清楚地看到,虽然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围屋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主体。围屋的公共利益得到保护,个人的私利也得到保护。

90年代开始的打工潮席卷了赣南围屋并把一部分客家农民带到了广东,加剧了家庭人际关系松散化的进程。围屋农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围屋外出打工,不但在事实上成为一个“孤零零”的个人,几年的打工生涯也使得他们自己做主的意识得以强化。市场经济将人们之间的关系打散,既然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做主,小家庭的信息功能自然得到提升。

三、亲戚变成经济竞争对手

家庭经济功能的提升所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促使家庭开始担负信息功能。这里说的开始担负信息功能,主要是指某些信息特别是经济利益攸关的信息,开始只能在家庭内部传播,围民们不再愿意拿到围屋门口去共享。但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希望从外部得到更多的信息,搞好自己家庭的经济,这就涉及另一半的信息功能:从外界获取信息的功能。

以徐显福叔叔的女婿郑民胜家为例。郑民胜的经济状况显然比较宽裕,他的家庭收入靠经营木工生意。这种生意的客源主要来自附近的农村,人头熟有消息,生意才会好。这种信息,他显然是没有告诉徐显福的;而徐显福关于深圳打工的事情,也并没有完全与郑民胜共享。在经济利益面前,围屋之间、亲戚之间的信息渠道受阻,围屋的信息功能随着经济功能的下移变得越来越弱。

对信息功能变化及大众传媒角色的讨论

围屋中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与集体居住模式相适应的。同一宗族、不同家庭的围屋居民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生活在一起,信息交流的场所就是围屋的门口。围屋里的人有一个传统的生活习惯,吃饭的时候,端着碗走到那里,去听一听和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新闻。围民们关于婚丧嫁娶、农耕、经商、打工的消息大部分都从那里获得。更主要的是,集体经济使得围内各个家庭的经济利益维系在一起,个人在交换信息时就没有什么避讳。

市场经济、工业化虽然没有使集体居住模式瓦解,但家庭的经济功能和消费功能外移,使人际关系松散化。表现在,同一宗族的各家各户虽然仍然住在一起,但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各个家庭在经济上独立,子女独立于父母,同围屋的亲戚之间,更是明算账。因此围屋承担的经济功能中,不得不引入了“契约”的因素,契约的主体就是个人和小家庭。这说明经济功能的主体从围屋移回家庭。这是家庭经济功能的变化,而不是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信息功能发生变化。

我们所说的家庭信息功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与经济功能相适应,围屋的信息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围门口才是信息的集散地,几乎任何信息都在全围屋的范围内流通和共享。现在,经济利益决定了有些信息只能在围民的小家庭中传播,不能传给外人,如经商和农产品销售的市场信息等。另一方面,同乡的互相介绍和带领虽然仍是围民获取外出打工渠道的主要信息。跟随同乡外出,结果感觉“受骗”(包括与同乡一同被骗、同乡与其他人合谋等多种情况)的情况的出现,使得围民个人和家庭越来越重视独立地从外界获取信息,有的围民觉得“看电视有一点好处就是每年出门不会上别人的当了”。

90年代末开始,以广播为首的大众传播媒介开始在龙南县发挥传播信息的作用,并在农村家庭中逐渐普及开来。1999年开始实施的“村村通”(村村通广播电视)政策,使围民真正意义上接触到大众传媒。然而,面对围屋家庭“独立吸收信息”的需求,大众传媒在这个层面上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尽管有的围民觉得看电视会少上当,但是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没有一位围民能够举出一个例子,说明某个电视节目提供的信息对他是有用的。

这种反差提醒我们,大众媒介在农民生活中担任的角色与农民需要它(或者需要某种渠道)担任的角色之间存在差距。有观点认为:大众媒介进入日常生活,是导致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的分析也试图说明:在观察大众传媒与农民生活的关系的时候,有时不应拘泥于“家庭结构”这个形式,而应该从“家庭功能”这个更贴近日常生活的角度入手。

本文的不足在于:未进一步讨论家庭功能变化有什么影响和意义;对社会转型这一背景的理解也停留在表象,对这一背景的分解有简单化的倾向,削弱了立论的说服力和深度。这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瞿明安:《近代中国少数民族家庭结构及其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29卷(总第143期)。

胡亮:《由传统到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西北人口》,2003年。

潘允康、〔美〕约翰·罗根、〔美〕边馥琴、〔美〕边燕杰、关颖、卢汉龙:《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区位学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吕德才:《改革中农村家庭结构变动趋向的社区分析——前灌村个案研究之一》。

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江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和江西省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会联合课题组:《江西老区农村家庭结构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调查报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1994年。

和少英:《东巴教圣地纳西族的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中甸县白地水甲村的田野调查报告》,《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第17卷。

和少英:《东巴教圣地纳西族的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续)——中甸县白地水甲村的田野调查报告》,《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8卷。

史习舜、郑英杰、金达莱、黄海燕:《福建省畲族的家庭结构和婚姻状况》,《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第5期。

赵顺喜:《适应与变迁——工业化冲击下的中国农村家庭结构》,《浙江学刊》,1996年5月。

刘茂松:《论家庭功能及其变迁》,《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2月号。

陈铭卿:《对家庭结构类型的探讨》,《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6期。

何德宽:《家庭结构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第3期。

李双龙:《中国赣南客家农民的媒介接触特征》,《中国赣南客家居民的调查》,2001年3月号。

李双龙:《传播媒介农民的接触行为》,《东京大学社会信息研究所调查研究》,1999年第12期。

李双龙:《中国山区农村的传播生活》,日本武藏大学综合研究所,2000年12月。

万幼楠:《对客家围楼民居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作者工作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梁晓声一直坚持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出自己的作品,其中饱含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情怀,一直为大众所喜爱和尊敬。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作家、大学教师、读者等立场,对这个时代的文艺、文学等问题作了多维度的沉思。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热门推荐
  • 留雨入夏

    留雨入夏

    高中明争暗斗了三年的学霸舒静语和邵逸凡在十二个时区之外的加拿大再次相遇。学霸之争再次开启,两个人的关系却在相克相杀中日渐亲密留学生学霸的故事我不能说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但至少一部分曾是我亲身经历他们都太过优秀,优秀得让人望尘莫及但是,我们的青春里,的确都曾出现过这样让你仰望、让你欣羡的人
  • 国宝新编

    国宝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命中注定:跨越今生来爱你

    命中注定:跨越今生来爱你

    自杀未遂,重获新生,这是否是老天重新给的一次机会?前生,我不懂如何去爱,没有牵起你的手;今生,我会学习如何去爱,不再放开你的手。三生情缘,命中注定,无论前世今生,缘分都会让有情人紧紧相依,相守到老。【新文开坑,多多支持~】
  •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五岁之前,她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五岁之后,在亲眼看到父母在自己面前被人杀害以后,她成了无血无泪的人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她报了父母的仇,然后自己也举枪自尽了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穿越了成了一个一动也不能动的婴儿还有一个让她震惊的消息就是她的身份一个被人陷害的一国公主但是她却并不想回去四周都是恐怖的狼叫声就在她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她被一个怪老头抱回了一个林子后来她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医‘风老子’可是她只叫他‘疯老头’然后她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后来的二十年间,她最常听到老头一句话就是:“风无情,你这个死小孩怎么就这么冷血无情啊。”
  • 超级男秘

    超级男秘

    神奇的灵医术,神秘的身手,掘金得来的无尽钱财,少年郝浪身处丛丛谜境,女同事的逆推,纯情萝莉的死追,来看病的女人,样样拿手!却淡定的和女子医院里的白衣美女们拉开了快活人生的大幕……
  • 这样做,你可以成功

    这样做,你可以成功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自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充实自己,努力学习对自己的业务,主动提出改善计划。
  • 星际航海王

    星际航海王

    宇宙是一个神奇的广袤领域,拥有着数不尽的矿藏星球和各种文明。来到了这里,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去收服与占领,那么一切,就都是你的!所以,来吧,到广阔的宇宙中来吧,得到常人得不到的,享受别人不敢想的……于是,一个叫做林奇的少年,立志要成为,星!际!航!海!王!(一天两更,中午10点到12点,晚上20点到22点。)
  • 枪神纪之枪神天团

    枪神纪之枪神天团

    枪神的道路,枪神来走;枪神的追求,枪神去寻;枪神的逆转,让我实现;枪神的世纪,有我谱写!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面临更大的危机---邪恶科学家的变态实验使得部分动物变异,邪恶组织的暴动。。。于是有一种人顺应时代的呼唤横空而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组织--特工天团,他们都向往着加入枪神天团,因为那象征着巅峰的力量!人类的荣耀!
  • 大帝国之风雨湿征衣

    大帝国之风雨湿征衣

    君子于役,不知期。【青梅竹马、异世征战】世人只道嫁给王爷风光无限,却不知嫁给他,却是世上最苦的女人。苦,是无尽的相思之苦,将这一头的青丝,一寸一寸熬成了白发。山河破碎,帝国将倾。国仇家恨,自由与尊严。他,拔剑而起,从此征战一生,马踏天下,谱写了一代传奇故事。十年之后,清风明月,江山依旧。回顾往昔,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来过、活过、爱过。
  • 剑月诸星

    剑月诸星

    剑,横扫八方,诸雄臣服;月,造梦造神,万星来贺。剑与月,今日共和,血与泪,洒满天穹!!斗胆建个群417271162,与尔等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