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8900000004

第4章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政治理念与社会实践(3)

具体到广播电视而言,这些理论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讨论的:一是公共广播电视的存留等问题,二是媒介控制问题。英国广播电视业具有公共服务的传统,在新的形势下却受到了质疑与冲击,形成了第一条主线,即围绕公共广播电视传统存在的问题而展开的自由市场和公共服务之争。市场自由主义一派认为以BBC为首的公共广播电视体系实际上是被一些精英所左右,同时也难免受政府压力的影响,而且还有现行的治理方式官僚化等问题。因此,公共广播电视实际上不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而真正的公共服务就是在一个没有扭曲的市场中由充分竞争所带来的,媒介政策的核心目的就是促使媒介竞争或建构一个有利于充分竞争的环境。这一派的自由市场理论倡导放松规制,解除官僚制的影响,让消费者自由地选择。而社会市场理论、媒介发展理论和市场多元化理论则都是基于肯定自由市场逻辑并试图匡正市场失灵,以维护公共利益。社会市场理论将强烈的自由市场取向与加强政府规制融为一体,认为市场是媒介组织存在与构建良性产业格局的最好方式,但基于公共利益的政府规制必不可少;市场多元化理论试图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来扶持弱势媒介机构,以促使媒介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媒介发展理论则是基于保护整个欧洲公民的认同感,遏制美国媒介产品的垄断,主张政府推动技术发展与应用和贸易保护主义。而公共服务一派则认为媒介关注的不应只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应是社会需求,应当建立完全独立于政府、商业的新公共服务模式。尤其在越来越私有化的趋势下,公共广播电视在服务民主需求、提供富有文化价值的内容和促进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这是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而以威廉姆斯和基恩(Raymond Williams,John Keane)为代表的激进理论者则认为当建构非市场、非国家的媒介机构(non-market-non-state institutions),并依据不同的受众和服务去规制市场。争论的第二条主线是媒介控制问题,主张家长主义媒介法的实际上就是赞成政府为了防止色情、暴力内容和保护隐私权而对媒介进行干预,而推崇自由主义媒介法的正好持相反的看法,认为应减少控制与检查,呼吁媒介与言论自由。其实这不过是自由市场观点的另一个版本而已,这种自由意志观极易沦为商业媒介巨子的自由而非公民的自由。这些争论体现出,在自由市场逻辑主导下的复杂而多变的媒介市场格局中,媒介政策将如何平衡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集团间的关系,当塑造怎样的公共利益观和如何保护之。这期间主要的冲突就是自由市场价值观与公共服务价值观之间的交锋,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理论又是混杂在一起的。

总之,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点看法:首先,尽管自由市场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是巨大的,但是,英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传统与公共体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政策变迁是一种渐变的过程。无论如何变化,独立于政府与商业之外是其本质属性与准则,而这种独立又体现为一种非政治化的、公民参与的和多种利益集团的共同协商与平衡。其次,尽管上述关于媒介政策的讨论有相对明确的分野,即自由市场与公共服务两派,但在许多现实情况下,自由市场与公共服务政策却是相互交织的和相互依存的,并非相互隔绝、泾渭分明的。这是因为当今极少有非公即私的社会或经济制度,很多都是具有私有或公有特征的混合制度。比如,竞争性市场是典型的私有制度的象征,而一旦建构了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个人无论对其建设和维护是否支付费用都可以自由使用。同样,任何市场如果没有各种公共制度的支持,都是难以维系下去的[〔美〕埃莉诺·奥斯特洛姆著,余迅达等译:《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6月版,第31页。]。再次,在当今世界媒介市场格局下,广播电视产品与服务的产供组合方式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即无论是传统的自由市场体制,还是公共体制,乃至国家体制都不是解决现实问题和提供服务的唯一方案。由此广播电视政策也不应只是囿于一隅,应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关注的核心应当是由谁来决策以及如何组织各种与媒介有关的活动与行为。最后,媒介政策的变迁实际上是一种有关公共价值理念的变化历程,或者说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体系是媒介政策变迁的重要根由。

英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理念与实践

一、BBC的公共服务理念

成立于1922年的BBC原本是一家由许多无线电制造商和财团共同投资的、旨在获取商业利润的公司,即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由邮政局(the Post Office)负责管理,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收音机税收和执照费(license fee),但是处于草创阶段的BBC在收入来源、管理与赢利模式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当时的邮政局于1923年组建了以赛克斯为首的独立委员会(Sykes Committee)对公司的财政状况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发布了报告,两年半后克劳福德委员会(Crawford Committee)也发布了有关BBC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基于此,BBC于1927年改组并获得皇家宪章,即改名为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company和corporation虽然一字之差,但公司的性质却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由商业机构转变为公共公司,成为垄断性质的公共公司(public service corporation),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是公民的信托,直接授命于皇家行使其职能,力求独立于政府;公司的资金来源于公民缴纳的执照费,以保证其不受商业力量的左右,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为所有公民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服务。那么这些公共服务应该包括什么呢?BBC首任总裁瑞斯认为大众并不知道真正需要什么,知道想要什么的人是很少的,而知道需要什么的人就更少了。因此,BBC提供公民应该需要的,而非其想要的,把人类最优秀的知识、创造和成就传播给尽可能多的英国公民[Reith,John(1924),Broadcast over Britain,London:Hodder,p.34.Hutchison,David(1999),Media Policy:an introduction,Oxford:Black Well Publisher Ltd.,p.34,p.20.]。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BBC的基本公共服务理念:一是从服务范围和宗旨上而言的普适性;二是治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上的独立性,以免受商业和政治权力的左右;三是服务提供上的高质量化,不是迎合受众或公民的需求,而是提供精英阶层认为是无害而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

二、BBC公共服务理念的发展

从1927年开始,英国公共广播组织与管理结构有三大基本原则,即垄断、执照费模式和独立的公共管理机构[Paulu,Burton(1956),British Broadcasting:Radio and Televis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p.12.]。直到1951年劳埃德(Selwyn Lloyd)发表了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1949年当时的英国工党政府组建了以经济学家贝佛瑞吉(William Henry Beveridge)为首的委员会对BBC进行审核,于1951年1月公布了调查报告(Beveridge Report),建议维持BBC垄断地位、延续BBC宪章和执照费模式(但审核期限为五年)。随后,同年的7月工党政府就此公布了白皮书,认可了贝佛瑞吉报告。在1951年贝佛瑞吉委员会发布报告的同时,其成员之一劳埃德也提交了一份少数派报告,只是当时没有被工党政府采纳,后来却成了支持成立商业广电机构游说者的重要理论依据。]

明确反对BBC继续垄断英国广播电视业。此后,当时的保守党政府于1951年和1952年发布了两份白皮书,旨在结束BBC的垄断地位、成立商业电视台,到1954年7月电视法案(The Television Act 1954)出台,英国首家商业电视网——独立电视台ITV正式建立,并于1955年9月开播,英国广播电视业由BBC垄断的格局被打破了。不过,从政策安排上来看,ITV除了采用商业运营模式之外,无论在治理结构还是在服务宗旨上几乎都是BBC的一种翻版。[参见1964年电视法案(The Television Act 1964),该法案是在1954年和1963年电视法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Retrieved at July 15,2005,from www.terramedia.co.uk/law/broadcasting_laws.htm。]尽管ITV在成立之初秉承了公共服务的传统,但是商业机构最大和本质的目的是获取高额利润,其节目制作的主要意图是为广告商制造受众。为此,1960年6月,皮金顿委员会(Pilkington Committee)对整个英国广电产业格局与节目内容发展趋向等问题进行了调研,于1962年6月发表的调研报告批驳了ITV所倡导的“公众所需即我们所要提供”的观念,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假民主和假象而已,只是把公众当做大量的同质化的受众看待而已,这无疑低估了公众的品味,导致低俗化。1963年政府出台的电视法案采纳了该报告的建议,强化ITV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职责。自皮金顿报告发表,特别是娱乐性的BBC 2开播以来,BBC和ITV的竞争步入了平稳时期,双方互相影响,却又互相依存,步入了双头寡居时期。这种双方相安无事的格局到20世纪70年代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不满,一方面这两个垄断机构变得越来越保守和自负,越来越迷恋于谋求和保护自己的利益,从而阻碍了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与富有创意和艺术性产品的供给,未能很好地反映日渐多元化的英国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各党派政治人士、研究机构、学者等对当时电视节目内容存在的问题和公共责任感不强等提出了许多批判意见。[Franklin,Bob.(2001),British Television Policy:A Reader,London:Routledge,p.9.]此外,随着格林内达媒介公司(Granada Media)等节目制作公司的发展,对节目制作独立性的要求也日渐高涨。为此,经过近三年的调研,安南委员会(Annan Committee)于1977年2月发表了关于英国广电业未来发展的报告。其核心目的和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维护英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传统,广电业的管理应由独立的公共权力机构负责,这些机构必须独立于政府,从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对节目内容负责。二是要促进广播电视业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打破双头寡居的格局,建议成立一个实行商业化运营模式的公共服务电视频道,即C4(于1982年成立)。三是要保证广电机构编辑的独立性,免受政治、既得利益集团的左右。可见,在安南委员会看来,为公共利益服务是英国广播电视业的基本和重要职能,进一步拓展了瑞斯所提倡的为全体公民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服务的信条,即延伸公民的利益范围,为公民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服务,也就是报告中所言的丰富性(enrichment)。这意味着公共利益不再仅仅是将公民作为一种同质性的大众来看待,而是要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多种文化需求,为此在政策安排上就要促使产业结构和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加强对内容的规制。

总的说来,从赛克斯报告到安南报告,由BBC垄断到双头寡居,BBC的公共服务理念以及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传统得以形成、发展、传承。当然在不同时期政策安排上的表现是不同的:(1)在英国广播电视发展初期,采取皇家宪章、执照契约与执照费收入模式使得BBC免受政治和商业力量的干预,保证了BBC的独立性,而垄断的形式促使广电技术得以有效推广,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利益。(2)处于竞争格局中的BBC和ITV皆负有公共责任,这不仅能确保大量本土节目内容的高质量化,而且也可以促使产业格局的平衡与节目内容的丰富,以满足公民多样化需求,即多样性。

同类推荐
  • 甘肃近代社会史

    甘肃近代社会史

    该书是本着区域社会研究的展开而撰写的,是社会史研究的子课题。它以微观的视角,去叙述历史,剖析历史,关怀历史,对某一时期的区域社会进行叙述、诠释和研究。它主要探讨甘肃近代社会的存在状况如何,各部分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近代化的社会因素出现后,这些传统社会的各种存在状况是如何嬗变的,它的变化轨迹如何等问题。甘肃地域广阔,各地的子社会系统在许多方面又有很大的差异。本书叙述甘肃这一地理范围内的基本社会存在状况,廓清其在特殊时期的演变轨迹,对甘肃近代社会进行全面的叙述、了解和分析。分析各种社会存在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以便从微观上更生动、更理性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理解社会。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热门推荐
  •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餐樱庑随笔

    餐樱庑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四叶草的花海

    tfboys四叶草的花海

    简介: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注定了两人无法安心的未来。直到两人都爱上了对方,却因为一场游戏的演变,成了分手。得来了失踪。一年后,再次见到她。却成了自己在娱乐圈的敌人。那样冷酷,那样陌生。那场分手,她同样走上了这条娱乐圈的不归路,同样是当红明星。却成了自己的敌人。那一场雨,注定了这次爱情不能坚持到最后吗?“当初为什么要和我分手?”“因为......”“王俊凯,若时光倒转,请再爱我一次。好吗?”用尽了所有力气,流下来最后,一滴眼泪......殊不知数千年前,他们早已相识并相爱,时光倒转,却还是错过......请再爱我一次,再次我一次……
  • Of Commerce

    Of Commer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五行之盗者一生

    五行之盗者一生

    村头的河边坐着一位90多岁的放羊老人,一眼看上去和普通老人差不多,谁能够想象得到这位老人是五行之一的木家传人呢,谁能够想象的到这位木家传人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
  • 英雄联盟之聚义苍穹

    英雄联盟之聚义苍穹

    我只是个热爱LOL的普通高中生,天知道一次普通的比赛让我变身成为德玛西亚之力,我在学校里,在生活中寻找和我一样可以变身的伙伴……堕天使和死神等同时来到了地球,地球面临着重大浩劫,苦逼的我肩负寻找伙伴的使命,保卫地球而战!
  • 宋建隆详定刑统 宋刑统

    宋建隆详定刑统 宋刑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蚁族:北京生存日记

    蚁族:北京生存日记

    来京刚满一年的北漂青年车厘子,励志告别“火柴盒公寓”。她打算整租一套三室一厅,做二房东,并为此押上了全部积蓄。就在找房成功,交付订金的第二天,车厘子丢了工作。一手租房子,一手找工作,车厘子的“滑铁卢七月”就这样开始。在这个过程当中,车厘子遇见了挣扎浮沉在北京的各色人等……林林总总,众生百态,共同组成了一个漂泊者眼中的北京。
  • 《全能杀手玩转天下》

    《全能杀手玩转天下》

    媚,21世纪全能杀手,一次任务失败,穿越到异世一名妓女身上,且看她如何玩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