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8900000030

第30章 “至关重要的新闻”——从2007广州“两会”报道框架看政治媒体化(2)

研究方案

本文运用媒介框架理论探讨我国媒体在政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媒体与政治的关系趋向“政治媒体化”。媒介框架理论既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也是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基础。因此,笔者首先对媒介框架理论作一简要概述。

成为媒介框架理论基础概念的“框架”一词来源于著名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在1974年的《框架分析》一书。他这样为框架定义:“左右我们对事务,至少是社会事务的主观认识的组织原则。”[Goffman,E.Frame Analysis.1974,pp.10~11.]转引自张宁:《日本媒体上的中国: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0页。]几年后,传播学家塔奇曼(Tuchman)参考高夫曼的概念,首次将“框架”一词用于大众传播学领域。她的理论主要是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探讨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类型化问题,因此又被称作“新闻框架”。媒介框架理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媒介框架”(media frame)的概念首先由吉特林(Gitlin)提出,他认为,“媒介框架是有关认识、解释、提示,或者有关选择、强调、排除的持续的样式。”媒介框架理论的要点是,媒介的报道中一般都含有某个特定的认识框架,媒体用这个认识框架选择、定义、评论各种信息,受众在接收媒体报道的同时,也接收了报道中的框架,并按媒介框架形成自己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张宁:《日本媒体上的中国: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吉林人民出版社,第6页。]与议程设置理论不同的是,媒介框架理论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被媒体报道重视的议题,还包括非重点议题以及被媒体忽视的议题。这也就是媒介框架理论与属性型议程设置理论的不同之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舍费尔(Scheufele)对媒介框架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他将媒介框架的效果研究分为四部分,即:(1)框架构成研究(frame building);(2)框架设置研究(frame setting);(3)受众个人层次的框架效果(individual-level effects of framing);(4)媒介工作者层次的框架效果(journalists as audience)。[Scheufele,D.A,1999,“Framing as a Theory of Media Effects”转引自张宁:《日本媒体上的中国: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吉林人民出版社,第9页。]本文在框架设置的层次针对媒体在报道中采用的报道框架的类型和内容进行研究。

下面将着重介绍一下本文研究的方案设计:

“两会”在中国政治上的作用主要是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并选举新一届人大、政协以及政府领导人职位,与西方的政治选举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的“两会”报道自然与西方的政治选举报道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借鉴Rhee运用媒介框架理论研究有关政治选举的媒体报道[Rhee指出在有关选举的报道中含有两种媒介框架:战略框架(strategy frame)和议题框架(issue frame)。战略框架是指媒体从政治选举中候补者的选举战略、选举活动的效果和个人利益角度出发的报道,重点在于选举的成败;议题框架则是指为受众提供有关选举的公共政策、社会问题和对策的报道,重点在于提供选举信息。在中国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中,议题框架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本研究主题的特殊性,设计一套适合自身研究的媒介框架抽出手法。

1.作为分析对象的报纸

本研究选择广州三大报业集团旗下的主流纸媒《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作为取样对象,分析时从具体版面(如《广州日报》标有“2007广州‘两会’专题报道”的版面)上找出相关议题的新闻,进行样本分析。样本总数分别为:《广州日报》115篇;《南方日报》103篇;《羊城晚报》165篇。

2.取样时期

2007年“两会”召开期间(2007年1月20号至2007年1月30号),同时根据各报纸的报道时间作相应调整。

3.计样方法

(1)统计“两会”报道新闻

先从各个报纸的相关版面选择有关“两会”的报道新闻,一条新闻标题代表一条新闻。

(2)确定议题

从新闻标题中抽出带有方向性的议题,如对《广州日报》的《新兴辖区公交盼改善》和《农民最盼公交车日日能入村——本报记者分赴广州东南西北中采访倾听百姓对‘两会’希望》的“两会”报道抽出议题,即为“抱怨公交普及范围问题”。

4.报道框架的抽出

由多个议题集合而成的观点框架即为报道框架。根据上面抽出的议题进行分类、归纳,这样可以将分散的议题按照逻辑关系集合为特定的报道框架。

参照Rhee进行的政治选举报道框架研究,将广州“两会”报道按照下面两个基准进行分类:

(1)与“两会”会议议程及选举事项有关的议题集合

这个集合包含对“两会”会议安排、参会情况、会议决议、候选人介绍等方面的议题。媒体主要起到公之于众的作用,不加以叙述说明。

(2)关于公共政策、社会问题的讨论及对策的议题集合

“两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即是让广大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议案、提案提出。由于这些议案、提案往往是关系民生的话题,因此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往往给予大量篇幅跟踪报道。

将上述两个议题集合再作内容方向性的分类。在这里预备了18种参考框架,这18种参考框架都是从历年“两会”报道(包括全国和地方的“两会”报道)中提炼出来的,可以看成是“两会”报道的基本框架,作为报道框架抽出的参考框架。

①经济发展框架

②反腐倡廉框架

③教育框架

④就业框架

⑤医疗框架

⑥住房房产框架

⑦安全框架

⑧社保框架

⑨治安框架

⑩交通框架

[11]环保框架

[12]文化框架

[13]城市发展框架

[14]弱势群体框架

[15]农民框架

[16]立法框架

[17]会议议程框架

[18]选举框架

其中,前16种框架属于第二类议题集合,而后2种属于第一类议题集合。当然,除了这18种框架之外,自然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框架,在分析时归入“其他框架”。

最后,将确定的议题参考这18种框架归类,确定各自所属的框架。

5.统计框架使用频度

将三大报纸在各个框架上的使用量进行统计,并汇总整体框架使用量,得出框架使用率。

研究结果

通过对《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有关2007年“两会”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后,得出三大报的基本报道框架的使用情况,下面对三大报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汇总得出总体报道框架使用情况。

一、《广州日报》有关2007年“两会”的报道框架

报道框架:框架使用量,框架使用率

会议议程框架,15、13.0%

选举框架,14、12.2%

教育框架:7、6.1%

城市发展框架:9、7.8%

经济框架:6、5.2%

交通框架:18、15.7%

反腐倡廉框架:4、3.5%

住房房产框架:6、5.2%

医疗框架:3、2.6%

弱势群体框架:6、5.2%

文化框架:3、2.6%

治安框架:5、4.3%

环保框架:4、3.5%

安全框架:2、1.7%

社保框架:7、6.1%

立法框架:3、2.6%

其他框架:4、3.5%

(由于同一新闻中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报道框架,因此报道框架使用率的数量合计可能超过100%)

通过以上的框架分析可以得出:《广州日报》在2007年“两会”报道中,关于会议议程、选举事项和公共政策、社会问题的两类报道中,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会议议程和选举事项的报道框架基本上呈现平衡态势;而对于公共政策、社会问题的讨论及对策的报道框架使用率上则相差甚远。

在关于公共政策、社会问题的讨论及对策的报道框架使用频度上,交通框架的使用率(15.7%)占压倒性优势;其次是城市发展框架(7.8%)位居第二;教育框架和社保框架以6.1%位居第三;使用最少的四种报道框架分别是:安全框架(1.6%),医疗框架、文化框架和立法框架(皆为2.6%);框架使用率介于中间的分别是:经济框架、住房房产框架、弱势群体框架(皆为5.2%),治安框架(4.3%),反腐倡廉框架、环保框架、其他框架(皆为3.5%)。

二、《南方日报》有关2007年“两会”的报道框架

以下将省略研究过程,直接给出研究结果,研究过程参照《广州日报》报道框架的研究。

报道框架:框架使用量、框架使用率

会议议程框架:9、8.7%

选举框架:11、10.7%

教育框架:6、5.8%

城市发展框架:8、7.8%

经济框架:3、2.9%

交通框架:18、17.5%

反腐倡廉框架:3、2.9%

住房房产框架:10、9.7%

医疗框架:4、3.9%

弱势群体框架:5、4.9%

文化框架:1、1.0%

治安框架:5、4.9%

环保框架:11、10.7%

安全框架:5、4.9%

社保框架:3、2.9%

农民框架:4、3.9%

立法框架:4、3.9%

其他框架:3、2.9%

《南方日报》作为省委党报,对广州市范围的“两会”的报道不及《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而将报道重点集中在对广东省范围的“两会”的报道上,因此抽取的样本数少于《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

根据上述统计的数据显示,选举框架稍多于会议议程框架,但仍未打破平衡态势;公共政策、社会问题的讨论及对策的报道框架使用率仍不平衡。

在关于公共政策、社会问题的讨论及对策的报道框架使用频度上,位列第一的仍是交通框架(17.5%);其次是环保框架(10.7%);住房房产框架以9.7%名列第三;框架使用率最少的是:文化框架(1.0%),经济框架、反腐倡廉框架、社保框架和其他框架(皆为2.9%);介于中间的分别是:城市发展框架(7.8%),教育框架(5.8%),弱势群体框架、治安框架、安全框架(皆为4.9%),医疗框架、农民框架、立法框架(皆为3.9%)。

同类推荐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本书结合当今教育规律与中学生特点,系统地阐述了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模式,成功教育的经验与发展,中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建构等。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热门推荐
  • 上古世纪之我是一个海盗

    上古世纪之我是一个海盗

    上古世纪之我是一个海盗。我是一个海盗,但我并不想做一个海盗。第一人称,不喜勿喷。
  • 老婆带我修真

    老婆带我修真

    现代修仙界,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人人自危。突然假死躲避自己的父母是修真中人,从未谋面的未婚妻从父亲的仇家手中救下自己,张凡踏上寻找父母的道路,这里有无数惊险的秘境,无数美女围绕在张凡身边,可张凡的未婚妻会让张凡得手吗,
  • 千金重生记

    千金重生记

    她作为富家千金,父亲是当今世界上颇有成就的转基因学家,仰仗着其学术上深深的造诣,所以在当今社会里也是非常有名的;她是家中独身女,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好学而且记忆力超群。貌美如花,很多才俊都被她所折服。正当他学业有成准备回国为社会出力的时候,一场车祸意外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 异度迷影学院

    异度迷影学院

    迷影学院,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校园,一个据说只收取精英中的精英为学生。
  • 面对面还想你

    面对面还想你

    小说由对生活感到绝望的城市教师邵瑞到桃花峪支教起笔,通过以燕百合为代表的三个农村妇女在二十世纪悲剧性的命运和感情纠葛,反映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民的焦灼、无奈和奋争。同时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乡村的变革与动荡、追求和幻灭,在灵与肉的交织中,揭示了大变革背景下的美丽与丑陋、人性中的善恶、失落与救赎等。
  • 至尊专宠:一等傻妃倾天下

    至尊专宠:一等傻妃倾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黑道女皇,一朝穿越成沐家痴傻的大小姐。爹不疼娘不见,还有一堆绿茶婊来找麻烦。好,马上就让你们这群有眼无珠的人见识见识啥叫天才!废柴?白痴?你见过废材白痴一夜之间修炼到橙级灵师的吗?喜欢玩毒?别客气,姐也喜欢,小心姐分分钟玩死你!刚穿越就遇到皇子弃婚?没关系,追姐的人可绕地球三圈!用魂级丹药来吸引姐?不稀罕!你觉得姐会告诉你姐每天当糖豆吃的是帝级丹药吗?不过谁来告诉我,说好的呆萌蠢王爷呢?怎么变成腹黑大妖孽了啊!?
  • 仙府道途

    仙府道途

    破剑烂宝,原石废料,有多少要多少!在仙府里,这些都可以转化成昂贵的炼器材料。
  • 吞魔战记

    吞魔战记

    紫幽大陆,魔人四起,烽火连天不休。看落风如何斗魔平乱,尽在《吞魔战记》!
  • 华丽的背后

    华丽的背后

    讲述一个叛逆少女在人生当中的一波三折,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碰到了知心朋友。但知人知面不知心,却卷入了谎言当中......
  • 良辰相逢未婚时

    良辰相逢未婚时

    许方佳觉得自己该是恨顾子渊的,是他让自己多年青梅竹马的感情,猝然间不值一提。但是这双手虽不断带给她痛苦,却也曾拉她出地狱。爱情和仇恨同时燃起火种,彼此的过去如附骨之疽,而那一千万的交易所附加的,不仅仅是报复的快感,还有更多的空虚与伤害。如果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如同风帆恋上灯塔,那当千帆过尽,可否共度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