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8900000022

第22章 网络时代电视舆论监督的困境——以CCTV《新闻调查》为例(1)

石力月

央视国际网站(www.cctv.com)如此介绍《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时长为45分钟,每周一期。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这档开播至今已经11年的电视栏目是中国电视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电视舆论监督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因而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分析文本。

然而,任何一档栏目的发展轨迹都不可能是单一朝向的线性延伸,曲线的起落、栏目的兴衰与诸多因素相关,微观至具体运作,宏观至整个传媒环境。《新闻调查》是一档享有盛誉的栏目,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业务领域,尤其是对它成功之处的探讨和经验总结。但事实上,无论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目前的《新闻调查》都已不在其黄金期了,历史的地位并不能遮蔽种种问题。当然,有些是主观造成的,有些则是客观使然。本文不专门从体制本身展开分析,仅从三个层面就该栏目在网络时代的生存状况分析折射电视舆论监督的困境。

将网络作为一种竞争媒介来展开论述是通常的研究取向。但事实上,即使抛开一些体制性的因素不谈,这种研究取向也不足以解释电视舆论监督的“困境”之所在。它仅能从相对表象的层面提供一种相对孤立和静止的分析,对于媒介所依托的社会背景及其与后者之间的关系却是缺乏解释的。所谓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主要是以包括网络在内的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广泛运用为核心的,从这个层面上讲,将网络作为社会背景来观照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大众媒介的生存与发展是一种区别于常规的非二元的研究视角。同时,现实的复杂性在于,困境并不仅仅由媒介间的竞争与对立造成,也可能恰恰是由融合与协同造成的。这些在以往的研究中少有论及,本文将试作一析。

网络作为社会背景

虽然对于“信息社会”的概念,至今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或者明确的看法,但是这并不妨碍网络应用的扩散及其愈加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范狄克(Van Dijk)认为,现代社会正处于向网络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种逐渐强化媒介网络关系的社会模式,逐渐取代或填补面对面沟通的社会网络。’社会的网络结构是与中心—边缘式的大众社会结构相对的,它包含了几个彼此重叠的、跨越横向和直向范围的传播。这样的网络能够同时担负排除与联系的功能。传统的大众媒介也呈现类似的结构,但却是包含而非排斥的。”[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03页。]

1994年,中国联入国际互联网,1995年出现商用互联网服务,1996年拥有网民20万左右。不管怎样,“网络社会”的概念应该与网络的大规模应用相连,而网络的大规模应用则必须至少追溯至商用互联网的启用。也就是说,在1996年《新闻调查》创办之时,中国最多也不过处于迈入网络社会的初端,依然以中心—边缘式的社会结构为主,传统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仍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因此,作为深度调查类电视栏目的先驱,《新闻调查》的诞生多少有些“横空出世”的意味。另外,如诸多研究文章表明的那样,创办之初的《新闻调查》聚集了当时中国电视界最优秀的一批电视人,业务层面的精湛也就顺理成章了。

之前对于《新闻调查》的评价都有这么一条——“央视新闻改革走向纵深的一个标志”。既然与“新闻改革”相连,那么就需要追问它究竟改掉了什么?《新闻调查》以及之前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是早先中国电视荧屏上不曾出现的节目样态,然而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业务层面的创新,而是直接与国家媒体的自我认知相关。它们的出现表明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国家媒体在纯粹的宣传本位之中注入了公共媒体的因素,对自身的功能与使命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所谓改革,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

而这样的改革,对于当时中国社会典型的中心—边缘式结构意义重大。因为“新闻媒介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结构相一致,尤其是它反映了社会控制的体系”[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29页。]。(Siebert et al,1956:1)学者吕新雨认为,“在中国,媒体是国家权力的一部分,所以它在这个意义上不应该成为利益集团的工具,而《新闻调查》坚持的不过就是这种权力的公共性。所以它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上,那就是中央电视台作为一个国家电视台,它的公共权力是应该服务于公众的。而一个公共权力服务于公众,这是一个社会正常运作基本和正当的要求,也是一个国家媒体所应当承担的道义。”(在《新闻调查》十年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从无到有,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强势媒介所具有的公共权力在一个中心—边缘式结构社会的显现必然带来巨大的反响,由此所爆发出的能量不断地推动着《新闻调查》的开掘。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新闻调查》的辉煌恰是在这个中心—边缘结构社会里,国家内部的需要与社会现实的需要凝聚而成的合力所成就的。

然而,网络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分化,它所标榜的是“去中心”。当网民数量呈几何数不断膨胀,当网络无处不在,中国社会的中心—边缘式结构就渐渐地发生了变化。这与诸多社会学研究结果——9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分化才愈加明显——也是基本吻合的。当然,笔者以为,中国社会的变化与范狄克对西方世界的描述并不完全吻合,前者的复杂性在于原有的中心—边缘式结构并没有完全瓦解,而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结构也并没有完全建立,这是一个转型的过程。另外,社会分化的同时又存在新的社会聚合,从而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

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自90年代以来,一个拥有了社会中大部分资本的强势群体已经成形。构成这个强势群体的,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三部分精英不仅已经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结盟关系,而且具有相当大的社会能量,对整个社会生活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传媒更多地受整个强势群体的影响。”[孙立平:《19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的三大趋势》,《天涯》,2004年第2期,第170页。]

首先,社会分化程度的加深对于相对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个政治经济的过程中,国家/社会存在一个自身的考量与调适。一方面,积极推进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其商业应用;另一方面,谨慎地利用网络进行民主化实践。将网络与民主相连,是伴随着前者投入商用以来一直存在的声音。不管它是否尚待推敲,但确定无疑的是,国家从未明确否认过二者之间的联系。但是作为传统大众媒介的电视,扮演的角色与网络是有区别的。这倒不是否认电视与民主的关系,但是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电视的权力明确内属于国家权力的一部分,它对于国家权力的维护与服从是第一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对于集中的国家权力的考验,任何对于集中权力的强势群体的挑战,都可能收紧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空间。近年来《新闻调查》的舆论监督环境并不太好,某些选题的可操作率下降,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这点。

其次,暂且不论社会分化是不是一定导致公共利益的分化,但是导致媒介观照下的某些公共利益的被遮蔽是可能的。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信息传输的成本、效率及“受众的需求”开始变得重要,信息作为商品的特性凸显。不论这种现象对或不对,好或不好,但至少存在这样一种现实:商业诉求与公共利益诉求并不总是一致的,即便它们有一致的部分。

同类推荐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电影编剧的秘密

    电影编剧的秘密

    本书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在书中,两个热爱电影的人像聊天那样纵论电影,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谈话的方式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之不但让人觉得过瘾,还会使人油然产生一种信心,对编剧技巧跃跃欲试。作为创作示范,书后还附有芦苇从未发表的电影剧本《赤壁》。如果你热爱电影,又曾萌发过写作剧本的冲动,不时还对拍电影当导演想入非非,那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也许,你在阅读中还会产生独享秘笈的快感,甚至有一种被大师点拨的幸福。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青春不解释

    青春不解释

    闪闪惹人爱的女主安舞汐在寻找4年前的谜底时,遇见了与答案“一字之差,半面之缘”的萌萌哒同桌,与哥哥成为知己的神秘面具女生,邪魅张扬的程煜勋,早就芳心暗许的青梅竹马许枫,经历了震惊与颓废,,欣喜与淡然,终究解开谜底。“叫你别总出去疯,黑成个碳了吧”“要你管。”惊天动地又平凡的生活开始啦!
  • 网游之以剑为生

    网游之以剑为生

    江湖,从来都不是弱者的天堂。血与泪,是这个地方永恒的故事。
  • 争宠小佳人

    争宠小佳人

    呜呜呜....都是好奇心害的啦,“微凝姐被你害死了呜呜呜.....”别人都是穿越成代嫁王妃来,皇妃啦,皇后什么的,可我到好,我是代你穿越了,可怜我远在新加坡的老爸老妈啊!还因为我是回来看表姐戴微凝的.....事情是这样的,我表姐是在半年前出的车祸,结果就成了植物人,一睡就睡了大半年结果半个月前突然醒了。这个消息一下振奋了整个家族。但是自从她醒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忧心重重,以泪洗面,还一直自言自语的说什么“对不起,都是微儿的错,原谅我.....”这下可苦了我了,一脸黑线以为俺就叫微儿,我妈妈是她妈妈的妹妹,可她们都嫁给了姓戴的。所以我戴微儿,我表姐戴微凝。我姨妈就不远千里,报销吃住,路费加倍给的诱惑我回国,也不管刚大学勉强毕业,找工作四处碰壁的我同不同意就逼我老妈把我扔上了飞机。哎!谁让老爸经商失败啊,要靠姨夫的帮助呢?其实姨妈是听说表姐的那句“都是微儿的错”以为车祸和我有关,才叫我会来的,而姨夫却是觉得我们年龄相当,可以帮助表姐恢复。终于到了,是司机来接的我,我想是因为都在照顾她吧。我以为会去医院,可没想到是去的表姐的新家,山顶别墅啊!我小时候也住过类似的,可老爸.....哎!“姨妈,我到了”刚到客厅就大声的喊人,可姨妈,却神神秘秘的从楼上跑下来生气的看着我。“小声点,你害的微凝还不够啊?”什么?搞错的吧我可是你们不远千里请的“心理导师”啊,我从13岁移民后可是第一次回来啊!我害睡了啊!等我更姨妈解释清楚后,她才半信半疑的同意我上楼看表姐,听说她可是谁也不理也不说话的,我们这么久不见了,小时候感情也不咋样。担心啊担心!轻轻推开门,床上的人儿,脸色苍白,目光呆滞,很瘦,看着就叫人心疼。“姐...是我。微儿啊!我来看你了。”一直把我当空气的人,在听到薇儿是居然看向了我。“薇儿?!我错了吗?”“什么?”没有回答只是摇头。目光依然呆滞却闪着晶莹。许久当我正想转身走的时候。“你相信穿越吗?”平静。“什么?”“过去半年我穿越了,是灵魂穿。”平静。“什..什么?不敢相信。“我负了三个男人,我害了他们,我该死。”平静。“姐,你是说....”如果我能再回去我想重新来过,可我不敢,我不知道怎么选....”“选爱你的和你爱的啊!”我信了。毕竟现在流行嘛。“你看着个”表姐递过来一块玉。可我没想到,我的手刚一碰到它就没了知觉........
  • 三分管人 七分做人Ⅱ: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三分管人 七分做人Ⅱ: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本书分为“成大事者,内圣而外王”、“其身正,不令而行”、“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三篇,收录了311则管理智慧。
  •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阐述了企业管理中的权力问题、决策问题、创新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人性问题、沟通问题等内容,是一本管理者智慧的枕边书。
  • 重生为后:名门将女无双

    重生为后:名门将女无双

    她爱了一生护了一生的男人却亲手将她推上了断头台,再睁开眼时,她不再是那个被猪油蒙蔽心眼的蠢女人!重回八年前那个选夫婿的前夕,这次她一定要睁大了眼看清楚,绝对不能再上那个歹毒男人的当!歹毒男,既然你与我只是做戏,那我便让你唱独角戏!痴心汉,前世负了你的情,这一世我一定好好补偿,上天入地,唯爱你一人!万里江山,只配做她囊中之物!傲睨天下,谁敢与她争锋!?
  • 游泳的狮子,扑火的鱼

    游泳的狮子,扑火的鱼

    本书是小说。25岁的狮子座女主角,是一个在事业上卓有成绩的公司中层。这位骄傲的天之娇女爱上了单位新入职的双鱼座下属,火相的狮子女和水相的双鱼男互相吸引,但是却又水火不容,他们的结局,其实早就已经注定。
  • 魔法使之夜:橙色之夜

    魔法使之夜:橙色之夜

    TM世界的短篇小说,应该说是很多年前笔者刚开始同人写作时就有的构思,可惜半途而废了,所以大家看看就好
  • 星海废土

    星海废土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废土》悲伤邂逅之后,发奋崛起,要还以自己敌人以颜色看看。可是怯懦,自卑的他真的能够完成这一切么?他有能否在游戏和现实中找到自我的定位呢,看林浩带你走进《废土》的离奇世界,带你领略真实的网游,以及那无尽的悲伤.........
  • 斗战邪僧

    斗战邪僧

    劫雷所化,傲视苍穹!棍掌与手,天地可灭!缥缈残魂,永世轮回!左握雷炎掌天地,右执魂法控生死!佛号三生,普众生、灭众生、战众生!从由劫雷所化的初胎,到众生仰慕的狂僧,从无缚鸡之力到掌日月星辰,最终成就一段神话,神可战、人可灭、鬼可渡。看雷岩如何一步一步成就斗战邪僧之名!元武内陆境界为:武者,斗师,灵师,灵宗,武王,灵君,武尊,灵帝,武圣,昊皇,枯真。(每段分为四品,低阶、中阶、高阶、圆满)元武内陆法器为:铁器,玄器,灵器,道器,圣器。(每段分为四品,低阶、中阶、高阶、极品)元武内陆武技为:黄,玄,地,天,圣。(每段分为四品,低阶、中阶、高阶、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