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8800000059

第59章 中国维基网站发展原因之初探(3)

“宽容”、“妥协”、“共识”这三个概念不是相互分离的,在多数情况下,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这三个理念背后传递的是同一个信息:维基在国外赖以成功的理念,在中国缺乏滋养它的文化土壤。维基在中国扩散缓慢的原因,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中国文化对于不确定性和不明确性有较高的焦虑,对多种观点并存的忍耐程度较低。

上面提到的“唯我独尊”、“一争高下”、“少数服从多数”或许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特点,而这和维基的理念——“对多种观点的认识和接受”、“争论是为了合作”、“对少数观点的尊重”是有冲突的。Geert Hofstede的避免未知指标解释了这二者冲突的深层原因:两种理念的冲突,源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对于不确定状况的焦虑、对多种观点的包容能力。维基网站赖以发展的“宽容”、“妥协”、“共识”理念,是美国文化“对不确定性的较低焦虑、对多种观点的较多包容”的体现。维基网站在中国扩散缓慢和中国文化“对不确定性状态的较高焦虑、对多种观点的较少包容”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稀缺“包容”精神,这致使国内很多维基网站只是学到了维基百科的“形式”,却没有学到维基百科的“精神”。这种“只得其形,未得其神”的状况,可以提供这样的启示: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技术上的瓶颈,也不是政治监管的阻力,而是维基网站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理念在中国文化中的缺失。

3.民族性格:集体协作、分享意愿的不足

个人主义这项文化指标用于衡量一个社会对个人或者集体成就以及人际关系的强调程度。个人主义指标得分较高的国家更强调个人主义以及个人权利。个人主义指标得分较少的国家多为集体主义国家,注重个体与家庭、群体之间的强连带关系,以及对群体责任的承担。中国在个人主义指标上的得分是20分,这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亚洲平均水平。该项得分表明,中国是一个高度的集体主义国家。

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从字面上理解,为维基倡导的“集体协作”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然而,仔细剖析中国的“集体主义”,却发现此“集体主义”和维基倡导的彼“集体主义”相差甚远。

武坚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困境》中这样剖析中国的“集体主义”: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以狭隘的自我利益为中心、在强大外力压迫下生成的功利性集体主义(或者说是“外在胁迫性集体主义”)。维系功利性集体主义的纽带不是超越个人狭隘利益的理性自觉或者宗教(道德)情怀,而是强大的外部压力(诸如生存困难、权威压制)。一旦外部约束力量消失或者失效,被压抑的狭隘自我中心情结和利己本能就迅速膨胀,从而迅速地从功利性(外在胁迫型)集体主义者退化成为狭隘利己主义者……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由于传统中国社会的集体情结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而不是个人理性或者超越性信仰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与其说是一种注重共同利益的集体主义,不如说是一种只关注家庭利益的家庭中心主义。因此,杨国枢认为,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以“家”为单位的,超出“家”或“家族”的范围,中国人就变得没有什么集体主义可言了。当代中国式集体主义的内在本质——功利性、强制性。[武坚:《当代中国的文化困境》,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5533。]

从这个角度审视,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并不等同于利他主义、协作主义,相反,它带有利己主义的倾向。中国高度的集体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高度的利己主义。一旦超出“家”或“家族”的范围,集体主义就会分崩瓦解。

(1)集体协作:与“单打独斗”民族性格的矛盾。

维基作为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它需要众人的力量进行编写和维护。“从内容创作的角度来说,Blog是一种个人媒体或者也可以称‘独媒体’,Wiki是一种‘众媒体’。Blog是种个人或小集体创作的工具,而Wiki是种更大的集体创作的工具,是可以汇集集体智慧的工具。”[邹景平:《从Blog到Wiki》,《中国原创教育》2006年2月。]正如一位维基使用者所言:“Blog突出的是个性化,它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做起来;维基追求的是公信力,它需要众人的力量才可以做起来。”[邹景平:《从Blog到Wiki》,《中国原创教育》2006年2月。]

维基发展所需的集体协作,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相符吗?国内建立最早、影响力最大的百科类维基网站创始人和站长如是说:“(在中国)大家喜欢各占山头,有能力的人想突出个人价值,显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或许有它值得提倡的地方,但对于维基网站“汇集众人智慧和力量”的协作方式,却是不利的。这位维基网站的创始人补充道:“这种大家各自为政的局面,到了最后就应了那句老话:‘一个人是龙,两个人是熊,三个人是虫’。”

维基体现了“利他主义”、“协作精神”:通过集体创作、维护,来建造人人可以参与、人人可以获益的内容。维基要求的集体主义,是超越了“家”、“家族”的集体主义,也就是超越了中国文化中以“家庭利益为中心”的集体主义。在“家”、“家庭”范围以外,中国文化更强调的是个人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在访谈中,一位从事媒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也提到了民族性格与维基精神的差异:“中国人单打独斗的民族性格和维基网站要求的集体创作精神是截然不同的。”

或许,从当下国内博客的欣欣向荣与国内维基步履维艰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因素在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博客张扬个性、提升个人形象,它发出的是“我”的声音,体现的是“我”的价值,更符合人们崇尚自我的社会心理;而维基标榜的却是匿名与合作精神,个性化不是它的主要追求目标,信息的完整性、充分性才是维基真正关注的,它发出的是“我们”的声音,体现的是“我们”的价值,这不仅对人们标榜自我、崇尚自我的社会心理提出了挑战,也对“利己主义的集体主义”文化提出了挑战。

(2)利他主义与功利主义之争。

在访谈中,笔者对每位访谈对象都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具备了维基所要求的技术、知识能力,你愿意参与维基的编写工作吗?”各位访谈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颇为引人深思。

回答基本上以“不会参与”或者“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参与”为主。访谈者对此最常见的解释是:“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编写内容,还有一大堆自己的事情要处理。”

在访谈中,笔者对三位大学教师做了深度访问,尝试倾听以知识积累和传播为职业的专家学者是否会参与到维基的编写中。一位大学教授肯定了参与维基编写的价值,但承认自己不会去写,因为自己的工作太多、太忙:“如果我有一个秘书,能把我积累下来的知识贴到维基上面去,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但我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自己去做,实在没有时间。”

另一位大学教师则直言不讳,表示不会参与撰写,认为维基撰写是“闲事”,这位受访者坦诚地回答:“在中国文化传统下,专家学者不会参与到维基编写中,自己的工作都处理不完,哪里有时间放在维基上面呢?而且,使用维基的人也不多,参与维基写作不能帮助自己树立个人价值观。”当被问及什么有助于树立个人价值观时,这位受访者认为人际接触的力量要远远胜于网络接触的力量:“比如给学生上课、和同行接触,这些都要比维基更有价值。”

第三位大学教师对维基有很高的评价,也少量参与过维基词条的写作,他是这样阐述对维基的复杂感情的:“维基是很有社会价值的,但是现实中我的工作压力很大,很多事情都顾不过来,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维基编写上。”这位访谈者做了进一步解释:“这是和个人价值观有关的,如果人们认为参与维基写作对贡献知识是有价值的,即使忙也还是会写的。”

在上面的回答中,持有“不会编写”或者“很少编写”的访谈者提到了两个原因:“自己的事情”、“工作的压力”。这类人群倾向于把自己的事情认为是重要的,而相比之下,维基写作则不是那么重要的,甚至是“闲事”。这背后可能是这样一种价值观的缺乏:“利他主义”的不足。正如第三位大学教师所言:“维基的参与写作是和个人价值观相关的,如果认为维基写作对贡献知识是有价值的,即使忙也会参与的。”作为一位网络研究学者,这位教师认为每个人在媒介消费上,都会考虑“投入—产出”比,当投入大于产出时,个体就会减少对该媒介的使用。毕竟,“持有付出不求回报理念的用户,在中国比较少。”一位维基网站的创始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3)分享:单向还是双向的?

“(如果)我用维基,更多的是浏览获取信息,而不是参与编写内容”,访谈中很多维基普通使用者和潜在使用者如是说。或许,在这种使用行为背后,蕴藏着这样一种价值判断:“能分享其他人的东西,这对我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这对我不是很有价值的。”国人对于“分享”的推崇,更多是对分享他人的成果的推崇,而不是对自己的成果贡献出来分享的推崇,这种单向性的“分享”,和互联网所推崇的“共享”是不同的。

不过,看得多、写得少这种尴尬不仅仅是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世界各地;不仅发生在维基网站,很多web2.0网站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境况:贡献内容的用户远远少于浏览内容的用户。中文维基百科的奠基人在接受访问时介绍了一个美国人总结的有关web2.0用户的规律:“在100个注册用户中,8~9个人贡献内容,1~2个人才是活跃用户,其余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他还补充,“中文维基百科目前的注册用户21万,但活跃用户也不到1000人。”三位国内维基网站的站长也表示了相似的看法,并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大多数用户都是内容浏览者,只有少数才是内容创造者。用一位维基站长的话来说:“不论中国还是美国,这个比例都差不多。”

不过,在活跃用户与非活跃用户的比例上,中国和国外没有太大区别,这并不等于维基在发展上国内和国外没有区别:在中国,参与维基内容创造的用户在整个网民中占的比例还是远远低于国外的。

上面提到的“单打独斗”、“忙自己的事”,是中国集体主义功利本质的表现,它们和维基精神中“集体协作”、“分享意愿”构成冲突。由此看来,维基是否能成为未来中国民众所认同和广泛接受的一种方式,不仅要面对政治监管方面的挑战,更要面对民族文化带来的挑战。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评忆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评忆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评忆》比较全面系统地评述了党的九十年,这些评述有助于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从更加宽广的视野,全面了解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和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我们党及其领导人的深刻思想和崇高风范,并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与宝贵经验。
  • 了凡处

    了凡处

    中国传统的官员,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我们现在的官员体系里,官员的人文素养缺乏整套的体系。但是在中国传统的结构里面,修身正心的体系,是主流的体系。本书从了凡的为官之道、从政之风来看了凡的实践主张,以期给我们当下如何为政,提供一个传统优秀官员的借鉴。
  •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公务员培训系列丛书)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公务员培训系列丛书)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针。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是培养高素质国家干部队伍的需要,是领导干部加强世界观改造,拒腐防变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
  •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公民联合体理论是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内核,经验及其模式是公民联合体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模式在经验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们是不可混淆的。个人总是追求经验的统一性,只是在不同时刻统一的具体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学与现实始终保持距离才能丰富思想源泉,规避利益驱使与诱惑。哲学追求从整体上理解经验,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短暂的条件。如果政治哲学仅限于思考政治问题,就会沦为政治的奴隶。
  •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关系的研究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关系的研究

    中国政府层级结构、法律地位、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当前改革政府层级体制的突破口在于地级市。但是,中国现行的行政层级体制和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将地级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制度化甚至法律化了,省级政府已经很难对市县政府的权力和利益作根本性的调整,地方政府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动力不足、权限不足甚至是合法性不足的多重困境。因此,中国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必须走出权力收放、无序博弈的局面,从整体上、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体制,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职责权限,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使地方政府逐渐从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转化为地方公共利益的“合法代理者”。
热门推荐
  • 爹地,妈咪要转正

    爹地,妈咪要转正

    陌生的房间里,她被男友送给豪门代孕。一夜荒唐,她成了出轨的贱女人。转身,她出走五年,再次回来,已然是光芒万丈。生活原本平静,小奶包揪住帅的人神共愤的某总裁,“这是我妈咪,长得漂亮又有才。不如你娶回家吧。”“还附赠一枚可爱的我噢?”小奶包卖萌说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海纪辑要

    海纪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诛天废少

    诛天废少

    一场传承让身在地球的他,进入了蛰界,一片混乱中多少次死里求生!荣获圣宝,显露光芒,却被人算计,四面楚歌。必死之局!如何逃生!初次征战,却遭最亲密的兄弟背叛。看着黑暗中慢慢显现出的俩个身影,众人都不敢致信的张大了嘴。“老大,好久不见”来人微笑着。误入魔殿,却发现惊天秘密,到底谁对谁错。“也就是说我们从一开始修炼时,就错了。”萧木子脸色出奇的难看。军队强者不断被杀,杀手竟然是……“林峰你这个恶魔之子,焚烧!焚烧!”众人叫喊着。“哈哈哈哈,我林峰不但要与世界为敌,还与天道为敌!”林峰披头散发疯狂的大笑着。天可逆,道可破,我林峰不认输!
  • 爱的泪雨

    爱的泪雨

    小时候他拿着一条薰衣草的项链,女孩走到他的面前,可他却不敢给女孩看见,因为他不够强大。第二天,男孩走了,而女孩子却一直在等待男孩对她说。。。。。
  • 青春时一起走过的路

    青春时一起走过的路

    这一部是我的第一部小说,虽然可能不及大神的作品,但我会继续努力的,喜欢大家能给我最好的评价!谢谢
  •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ibrary

    The Libr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隔壁住萌神

    我家隔壁住萌神

    她在街头捡到了一个失忆的男人,都说雏鸟睁开眼睛第一个见到的就是妈。于是他就非得赖在她身边不走了!还希望她能帮忙找回记忆?!好啊!早点找完你就可以早点走了是吧!大不了找个人帮你催个眠,说不定什么都搞定了!结果傲娇男主居然打死不肯催眠!行!陪你找记忆!可为什么越找越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更大的迷?不是吧男主!你是哪个平时时空跑出来的灵魂?~!当然最主要的是,自己好像是被赖上了!
  • x战警

    x战警

    主角本是一世家公子哥,败完家产后赶上穿越。可喜可贺。我认为,不出意外主角一定能平安幸福的过完霸道的一生。可该死的作者非要添油加醋,他偏偏让主角进入正值二战的x战警世界。多么无情的人啊?试问哪个现代人能在那样残酷的战场生存?可作者非要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让主角遇见了不装逼就会死的金刚狼,,,,于是一场冷战与热武器战争共同展开。。。看林然如何混迹漫威世界,走上成神之路。(非日常文)注:主角不是神,他甚至比我们都要懦弱。所有的配角我都希望捏造出各自的性格,特点。主角不会开后宫,甚至也不会有女生无缘无顾爱上主角。我只希望尽量不要毁掉x战警这个题材。
  • CEO的契约游戏(全本)

    CEO的契约游戏(全本)

    第一次见他,她是为了她的化妆品代言,但是当她半天都等不到他时,有些生气地离去,却不想亲眼目睹他在电梯内上演限制级的画面,让她对他没有一点好感。男人果然是只为下半身思考的沙文主义种猪。她扬起天真无邪的笑脸问身边的秘书:“你确定这里是总裁办公室,而不是动物园么?”“动物园?”“是啊!因为只有动物才会随时随地的表现出自己的本能啊!”这个该死的女人,竟敢说他是动物,他一定要好好惩罚她!就在同一天,他被母亲逼婚,而结婚的对象竟然是她。他答应娶她,只是为了惩罚她;她嫁给他,却是因为母亲的遗愿。新婚之夜,她递给他一份契约书。“以后我们各过各的,谁也别干涉谁的私生活!”耻辱,绝对的奇耻大辱,新婚妻子竟然这样对他,他一定要将她收服,一定要让她爱上他只是这同时,他的一颗心似乎也在渐渐沉沦……芭芘——原名方落雪,是当代著名的偶像歌手,却洁身自好,在污浊不堪的娱乐圈中靠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大批歌迷的追捧。可是在遇到那个冷总裁之后,她的人生似乎开始逆转。冷少骅——冷氏集团总裁,身价过亿的黄金单身贵族,却视女人如衣服,只是供他发泄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