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7500000023

第23章 行走在不同的社会角色间(2)

做,还是不做?已成为承担着不同社会角色的职业女性内心拷问的真实写照。因为,不论媒介女性在工作时如何地风风火火,到了一定的阶段,她们必然要面对一个男性无需考虑的问题,那就是成为母亲。从家庭走向社会,从职业女性成为工作母亲,职业女性面临的这个选择,很难做。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在事业和生活的旅途中,都难免受到社会环境、社会习惯、社会观念的影响。成了家的女性往往被分成三类:舍己为家的生活型、全心工作的事业型、还有生活和事业都想要的兼顾型。很显然,有相当数量的女性会选择最后一种。理由很简单,一方面,女性要自立、自强、赢得他人的尊重,就应该有事业上的追求;另一方面,在女性柔软的心底,总会需要一个温馨的家以及相爱的家人,或许这样的人生才算完美。那么,与很多职业女性一样,从事新闻工作的许多女性当然也想拥有这样一个美丽人生。

然而,从职业角色的种类划分来看,媒介女性应属于“自致角色”,也叫“进取角色”、“获得角色”或“成就角色”。也就是说,它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才能获得,且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做保障。

有一段话这样描述新闻记者这份职业——如果她很有事业上的野心,那最好不要从事护理类的工作;如果她独立性太强,那对婚姻就不要有太高的期待;如果她精力充沛、富有好奇心,且勇敢又忠诚,那就去当记者吧。为了自己的志趣,她一定会在生命的长河中努力打拼,谨慎地对待每一次风浪,即使,有时也会被重重地摔倒。

看过上面的文字,我们了解到了做一名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执著、勇敢、独立、忠诚,也体会到了做这一行要面对的艰辛和危险。

在通常的情况下,女性用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即比男性少,因为生育、家务劳动、早退休等等因素,让女性感到了时间上的紧迫和精力上的不足;那么,对于有着上述职业期待的媒介女性而言,在这样的压力下再想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谈何容易!

☆多拉·里贾纳(Dora Dibney):“无论已婚还是未婚,女性应享有工作的权利。”

二战期间,担任CWPC主席的多拉·里贾纳——人们也称她为格兰特·赖特夫人,(那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她和丈夫生活在不列颠哥伦比亚一个遥远的海滨基地里。)但只要是在工作的状态下,她永远都是多拉·里贾纳小姐。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性,她的成功不靠任何人,全凭自己的努力奋斗。她是唯一一名获得英国新闻部邀请得以采访战后美国的加拿大女记者。

或许,多拉·里贾纳独立坚强的性格,源于她年少时的坎坷经历。

十岁时,多拉·里贾纳跟随父亲来到了加拿大温尼伯。一年后,父亲却撒手人寰,继母返回英国,将她孤身一人留在了加拿大。

多拉·里贾纳知道,她要凭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于是,她靠打小工,做女佣,干跑腿的差事,供自己读完了高中。毕业后,她在《曼尼托巴自由报》找到了一份电报编辑的活儿。后来,到二战爆发时,她已经成为一家报纸的发行人。

即便如此,还是有同行评价她“丝毫没有女强人的感觉,只是一个工作着的女人。”

玛丽-罗斯·图科特Marie-Rose Turcot:“已婚女性继续工作,是自私的一种表现。”

Marie是一名未婚女性,为法语电台撰写节目脚本。她认为:“对于那些借口自己有商业头脑和经商能力,不理会家庭,而执意工作的女性;对于那些心里只想拥有远离家务的自由,而不愿承担起妻子和母亲角色的女性,不要奢望自己能与正常的社会环境相调和。”

显然,媒介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发生了冲突。难怪有人说,家庭、儿女、还有健康,对于一个女记者的发展,阻碍是太大了。

1931年和1941年在加拿大工作的记者、编辑、撰稿人的婚姻状况:

·未婚的媒介女性,数量在增加;

·已婚的媒介女性,数量在减少;

·鳏寡/离异的媒介女性,数量在减少;

·媒介女性的总体人数在增长。

1997年,据罗宾逊提供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从业的女记者当中,已婚者占65%,而在男记者中,已婚比例高达81%。在结婚的人群当中,有三分之二的女记者没有孩子,而只有三分之一的男记者没有孩子。在有孩子的从业记者当中,只有14%的女记者有两个或者更多,而在男性当中,则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有两个或者更多的小孩。要处理好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对于任何已为父母的人来说都很难。

在天平的一边,是她们热爱的新闻事业,使她们难以割舍。为了打磨出一篇好稿子,她们挑灯夜战;为了能想出一条好导语,她们可以彻夜不眠;为了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她们可以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不懈怠。

莉莲·福斯特(Lillian Foster)为《多伦多电信报》工作45年,直至去世前,她还在伏案工作;

贝茜·高恩·弗格森(Bessie Gowan Ferguson)先后在汉密尔顿的《旁观者》、多伦多的《邮件与王国》以及《环球与邮报》工作。她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她可以一生从事她喜欢的新闻事业。

科拉·辛德(E.Cora Hind)同样是把新闻工作当成毕生事业的女性。她说:“除了工作,我一无所有。时间不允许我进行社会交际。”在科拉·辛德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二字,而且她憎恶这个念头。在她去世前的一个星期里,她还在工作。

已到了古稀之年的安妮·马修森(Annie Mathewson),为报社工作了50个春秋。对于退休,她也没有什么概念。作为城市版编辑,她几乎从未休息过。在这份对待工作的热情中,我们了解到安妮·马修森除了对工作的一份责任以外,经济上保持独立是她生活的准则。

同样,玛丽亚·劳森(Maria Lawson)也不愿停止她手头的工作,CWPC授予她“加拿大工作最久的女记者”称号。

在天平的另一边,是她们挚爱的家庭,又怎能轻言放弃?!在没有充裕时间和充沛精力的保障下,她们如何找到事业和生活中的平衡点?

200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Laraine T.Zappert出版了自己的新书《做出正确的选择:看职业母亲如何成功接受生活、家庭、事业的挑战》(Getting It Right:How Working Mothers Successfully Take Up the Challenge of Life,Family,and Career)。书中,Zappert博士公布了一份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以了解做母亲对职业女性造成的影响,接受调查的是斯坦福大学300多名正在攻读MBA学位的女学生。

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女性认为,既然做了母亲,那么在工作方面,女性一定会有所妥协;可也有48%的人认为,做了母亲的职业女性,更能掌握好工作的节奏;此外,还有相当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母亲会在人际交流和情绪管理上表现得更加成熟,这对日后的职业生涯极有帮助。

无疑,这样的调查结果会令职业母亲们信心大增。在面临家庭和事业的选择时,在处理职场压力和子女养育的关系时,不会再感到软弱无力,无所适从。

在此,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现如今在加拿大,自由撰稿人的队伍越发迅速增长起来,成为人数增长最快的一支生力军。其工作特点为独立、灵活、随意、不稳定、易受伤害。那么,早在20世纪初的加拿大新闻界里,女性自由撰稿人的数量就要比男性多。在有偿雇佣的女编辑、女记者、女撰稿人当中,约有四分之一是自由撰稿人;而在有偿雇佣的男编辑、男记者、男撰稿人当中,自由职业者仅占八分之一。可以理解,相比之下,自由撰稿人的时间较宽松,关键是日常安排也较灵活,因此这类工作对于又想工作、又想照顾家庭的女性来说,颇具吸引力。据加拿大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在所有从事兼职工作的劳动者中,女性占了70%,且这个比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西门菲沙大学(Simon Fraser)从事政治学和女性研究的马乔里·格里芬·科里(Marjorie Griffin Cohen)教授认为,在如今的加拿大劳动力中,女性占了48%,且大多处于育龄阶段。如果社会缺少这样一个群体的就业参与,那么加拿大的经济生活简直无法运转。

事实上,在今天的加拿大,人们正充分利用互联网站这个平台,将自由撰稿人这个身份推而广之,为已婚妈妈重返社会,兼职就业寻找机会。有一个网站的名字稚气十足,叫做YUMMY MUMMY CAREERS。在该网站的主页上,表明了其服务的宗旨,即帮助已婚妈妈平衡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现在,在这家网站登记注册的有几十家公司,公司老板们都表示事先已知道自己的招聘对象均为已婚妈妈。他们认为,已婚妈妈的工作时间比较灵活,愿意做兼职,愿意在周末工作;工作时,她们待人热情,与人沟通容易且融洽。

还有一些公司还向这些已婚妈妈保证,只要工作完成,且保证工作质量,就可以晚来早走;如果孩子生病了,可以请假带孩子去看病;每个月有一天照看日,可以在那一天安排需要办的事;可以帮助忙碌的职员送取干洗衣服、洗车;遇到特殊情况,还可将孩子带到办公室来,连洗手间的台子都是可调节的,等等。维利亚·麦尔斯(Victoria Miles)就是这样幸运的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7岁,另一个仅有1岁半。

研究者们认为,女性步入社会,扮演一定的职业角色,实质上是在重新分配社会权利与资源,是无意中动摇着男权社会的根基。那么,两性在感受冲突、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也是从不平等走向平等的过程,其中必然要经历女性从单纯的家庭价值向社会与家庭双重价值的转变。这样看来,在此之前职业女性所面临的种种选择以及由此生成的无奈和不安,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必走的路了。

2006年8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美国版的主编克里斯蒂娜·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发表了一篇名为《女性:经济增长的“隐形”发动机》的文章,文中提到:职业女性是二战以后推动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是市场经济的力量,将女性推到了拥有强大权利的位置上。

强调这段话,只是为了给在职场中奋斗的女性们一点力量和鼓励,用这些饱含积极进取意味的文字,让职业女性能暂时忘记选择的两难,忘记现实工作中仍然存在的矛盾和不公。

同类推荐
  • 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

    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

    本书从创新理论、经济理论、教育理论等论述了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总结了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机制、模式、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前景提出了对策。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从党报所处的发展环境入手,全面分析党报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探究党报群众工作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党报群众工作的改进思路。
热门推荐
  • 臣服

    臣服

    小小少年资质平平,却因为家传的宝玉而踏上修炼之途,登上修炼的最高境界,和那些一代宗师相比肩,让我们一起见证他是如何在修炼之途上叱咤风云。
  •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是著名作家王海椿的作品自选集,所收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清雅婉转,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选入作品集的多数文章是广受青少年喜爱的经典篇章,历久弥新。作品的题材涉及成长、情感、励志、传奇、世态,情节扑朔迷离,结局出人预料,在挑战读者想象力极限的同时,更能引发读者的心灵的震颤和久久的回昧。
  • 末世抉择:生与死

    末世抉择:生与死

    【读者大人好,由于我即将上学,又因为学校是住宿式的,更不了了,给位请放心,放假后就会一天五更】赵胤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了4级的冥丧尸,在门口收留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又与两位男子叫住她的命运何去何从?是遭受全体背叛,还是全体的信任?当他们知道自己是丧尸,又何有反应?是抛弃她吗?她知道自己每走一步,面对的都是生与死的抉择!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硅谷禁书3(下)

    硅谷禁书3(下)

    一个被窥视了千百年的成功大秘密,凝聚查尔斯·哈尼尔一生心血的巅峰巨作,20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个人潜能开发著作,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弃学从商的神秘之作,全美最有影响力的潜能开发奠基性著作,统御宇宙的最大法则。
  • exo爱就这样盛开在这

    exo爱就这样盛开在这

    移坑至新浪微博@美腻如贤,看最新修订版————在千庭析的内心深处住着一位纯洁无害的少年—边伯贤。他们约定一起毕业,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他离开了她,来到了韩国开始属于他的明星旅途。她为他抛弃一切追随。正以为我们可以永远在一起时,转折点中再次出现,爸爸病危,承担几亿家产。她放弃了:她的梦想以及她唯一的爱人。再次归来,征途艰难。不知你是否还爱我,待我如初?加作者QQ1647187863,么么哒。。。。可以叫作者大大,小熙or染柒。
  • 抢来的王妃不好当

    抢来的王妃不好当

    她只是一个小小的网络写手,一不小心掉到她尚未构思好的小说里,成了一个邪魅王爷的准王妃,而且还是靠强权硬夺过来的那种?丫丫的,她就是再不济也不用霸王硬上弓吧?皇后的面子不好驳,她潇洒的笔一挥,一纸休书递给他,“王爷,你被休了!”咦,她可是给他机会让他和他的爱人双宿双飞啊,他咋就不愿意了?
  • 拒爱豪门:首席的隐秘星妻

    拒爱豪门:首席的隐秘星妻

    那一年宋家破产,父母不堪重负双双自杀,为了生存,她和一个男人做了承诺。那一年她年满十八,为走进娱乐圈,她兑现了承诺。然后,她演了她人生的第一部电影,女一号,却成绩平平。他是曼城家世显赫的陆家嫡孙,是商界惊才绝艳的风云传奇,他有与之匹配的世家女友。她是曼城半红不紫的嫩模女星,是演艺圈没有票房却片约不断的‘传奇’人物,她是他金屋藏娇的唯一情人。他们的关系,限定于情,却无爱。有一种习惯,叫做宠你,然后渐渐的,上了瘾。陆湛东说,我这一生,只走错过两步。第一步,我让那个叫宋欢沁的女孩走进了我的世界。第二步,我把那个叫宋欢沁的女人推出了我的世界。
  • 梨花恨

    梨花恨

    大江东去,淘尽人性,一场抗战,颠覆多少国人运命。滇东北,云贵高原封闭之地,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同样经历着他们的国恨家仇,一点一滴如同一山一水,深藏和掩埋鲜为人知的一幕幕。滇东北屈指一数的大户——麦家,庭院深深的爱恨情仇正在这场战争中一步一步上演……
  • 魔血小萝莉

    魔血小萝莉

    血族的她,年仅8岁,不知道从哪里来,不知道亲人是谁,不知道怎样生活下去。拥有魔法的她,孤独的她,仍然要顽强地生活下去。一个恶魔或者一个天使在她身边会怎样,一个全能的机器人在她身边会怎样,命中注定的事情会怎样。。。。。。选择这条路,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