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7500000021

第21章 加拿大媒介中的女性(4)

从就业情况看,女性原住民要想找到一份带薪的工作,可能性会比非原住民的女性小;即使找到了,收入也会低一些。2001年,15岁及15岁以上的女性原住民中,有47%找到了工作,而同等条件下的其他女性,就业率在56%;2000年,她们的平均年收入在12,300元左右,比其他女性的平均收入少了约5000元。

接下来,了解一下为原住民受众服务的“原住民公共电视网”(又简称APTN)。1999年,该电视网投入运行,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为加拿大南部及北部的800万用户家庭服务。他们使用英语、法语以及15种土著语言,播出有关原住民的新闻、时事、纪录片、戏剧、儿童片、教育节目,甚至美食类节目等。

作为APTN的王牌节目——《全国新闻》(National News),在为其工作的12名记者和3名制片人中,女性不占少数。比如,既当记者又做主持的唐纳·史密斯(Donna Smith),制片人兼主持人的雪莉·麦肯齐(Cheryl McKenzie)以及麦德琳·阿尔卡瑞卡(Madelene Allakariallak),等等。这些新闻女性的共同特点是:都有着多年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有的在加拿大广播公司和加拿大电视台工作过,有的曾多次获得全国的新闻奖项;更重要的是,她们当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原住民,可以讲流利的土著语言,可以自然地理解和反映原住民受众的需求和希望。

五、天助自助者

夏洛特·惠顿曾说过:“正是通过媒体这股强大的传播力量——比其他任何一种渠道更有效的力量,将妇女问题,妇女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使妇女儿童权益能得到崭新进展的所有信息和知识,带入加拿大的女性世界之中。”在她看来,媒体在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和平等地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然,在媒体中工作的女性也应受到关注。如果从事新闻传播的女性本身能拥有自由和自主的权利,那么,对于加拿大妇女的整体进步而言,会有非常积极和明确的意义。

100多年前,在经济动力的驱使下,加拿大报社接纳了女性的介入。从此,对于自己,她们多了一种职业的选择;对于社会,她们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她们要让更多女性的声音为整个社会所听到,即使她们像芥子粒般渺小。

100多年的新闻实践说明,一代又一代的加拿大媒介女性秉承着对新闻事业的理想,凭借自身的坚强和勇敢,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就。在由男性主导和控制的媒介中,她们充满了向上生长的力量,像一株向日葵,在阳光的照射下昂然屹立。

诚然,即使在拥有了现代传播技术的今天,在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媒体里,男性仍占据了主导和控制的地位,女性依然在艰苦地前行。不过,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一天,当女性在媒介有了一定的决策权,那么公众看到的,一定是一个更加丰富、充满活力、真实可信的女性形象。期待那么一天,当女性更多的参与媒介的管理和经营,那时的媒介一定会更具活力和平衡的张力,那时的社会会变得和谐许多。

我国著名作家冰心老人说,唯有自尊,才能深刻认识自身价值;唯有自信,才能不畏艰难,勇于直面人生;唯有自立,才能获得独立人格;唯有自强,才能最终迈向成功。作为在媒体中不断跋涉的加拿大女性,在呼吁社会赋予其平等机会的同时,也加强着自身的媒介素养和知识储备,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以坚定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和事业赋予的每一次挑战。

正所谓,天助自助者。

加拿大女性传者:杉迪·里纳尔多

新闻是一座火山,不是一条冰河。

——杉迪·里纳尔多(Sandie Rinaldo)

杉迪·里纳尔多是加拿大著名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主播,也是加拿大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播每日新闻的女性。

1950年,杉迪出生在多伦多,1973年,杉迪从约克大学毕业,获得艺术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加拿大电视网(Canadian Television,简称CTV)工作。像所有的新来者一样,杉迪从初级助理开始做起。不过,她的进步很快,一年后,她便做到了制片人助理,然后是制片人,同时还成为了“W-5”新闻调查节目的特约记者。

1975年,杉迪参与了一个制作团队前往纽约,在那里她们制作了电视片《纽约的破产》(The Bankruptcy of New York),后来该片捧得了一项新闻奖。

1976年,她被调到加拿大电视台的《加拿大之晨》工作,担任新闻节目的制片人,专门负责报道联及各省的时政新闻。一年后,她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加拿大之晨》新闻报道的主管记者,先后主持了多次现场新闻报道,如埃及总统萨达特遭到暗杀,“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被谋杀等等。

1980年,杉迪升任《加拿大之晨》的新闻主播,她也因而成为加拿大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播每日新闻的女性。从1981年开始,杉迪·里纳尔多与劳埃德·罗伯特森(Lloyd Robertson)两人轮班,担任每周末晚间加拿大电视台新闻的主播;1985年,她又被任命为周末晚间11点钟播出的加拿大电视台全国新闻的主播,同时兼任高级主编。几年后,她被调去负责地方新闻,担任高级新闻总编。在1989年至1991年间,她又成为CFTO电视台现已称做CTV Toronto,隶属于加拿大电视台电视网的多伦多电视台。每日世界新闻的主播之一。

杉迪是懂得感恩的,她一直对唐·卡梅伦(Don Cameron)——帮助她进入传媒界的老师——充满感激。她说:“是唐·卡梅伦的决定,女性得以进入编辑部。他给了我们太多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不忘时刻提醒我们,一定要把新闻工作做好。”

“在媒介工作的女性要想证明自己,必须要比男性干好一倍。”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坚定的决心和耐心的打磨,杉迪认真对待着她的每项使命。她把新闻比喻成火山,因此,她对每条新闻的报道都充满激情。尤其是在报道极具挑战性的新闻时,她更是自信满满、游刃有余。一次,她正从以色列出发前往埃及旅游,在从特拉维夫至海法的高速公路沿线,发生了一起恐怖主义袭击事件。这条新闻也随即成为她为加拿大电视台制作的第一条现场报道。

杉迪的节目总能给电视机前守候的观众带来惊喜。她看待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总是与众不同,她也总能把一个明星的不同侧面呈现给大众。比如,她与加拿大著名女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做的一期节目叫《伟大的母爱》,节目中她把席琳的母亲特雷莎请到现场。再比如,她对加拿大著名演员约翰·坎迪(John Candy)和阿曼达·马歇尔等明星的采访,也各有巧夺天工之处。

她到过美国首府华盛顿,报道乔治·布什的就职仪式,她见证过柏林墙的倒塌,还主持了有关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的报道。

从温哥华到布里多尼海角,从埃及到中东,杉迪一路走来,一路收获。她一直都以这些新闻工作经历而骄傲,她的希望是能把更多的国家味道和国际味道融入她的新闻广播。

在杉迪的眼中,新闻就像是人们每天从新闻制作的沙河中捡拾起的一粒粒珍珠。她把新闻定义为“一个能影响到新闻之外的人的事件。”但毕竟新闻就是新的,就像新鲜的贝壳一样,它有着有限的生命。

然而,仅凭工作业绩是不行的,女性职位的提升往往要受到男性控制的阻碍。和大多数女记者一样,杉迪也没能冲破“玻璃屋顶”的限制,她也遭遇到过挫折。不过,这些挫折并没有影响到杉迪的工作热情,她反倒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她热爱的新闻事业中去。

然而,谈到最艰难的采访,杉迪总是以一幅自我嘲讽的口气说“往事真的不堪回首”。杉迪回忆说,那是在1979年采访身着奇装异服的克雷格·拉塞尔。为什么会如此困难呢?在节目中克雷格出乎意料地恭维了她的指甲和她口红的颜色,然后他更是“劫持”了整个节目。杉迪大笑说,“我根本无法控制场面。最后,我只得靠后坐着,看他表演。”

杉迪的新闻报道获奖无数。例如:她曾获1990年最佳新闻主播奖的铜奖,1991年入选最佳新闻主播奖决赛的资格。同样是在1991年,获得了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现场新闻报道最佳报道奖的第二名。1999年,杉迪的周日广播节目,因她出色报道了瑞士航空公司111航班的空难,而获得了RTNDARTNDA,即The Radio-Television News Directors Association——广播电视新闻指导委员会,成立于1946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专心致力于电子媒体新闻事业的专门机构,其成员遍及30多个国家。RTNDA奖旨在鼓励那些在电子媒体领域,在新闻采编和报道方面有着出色表现的新闻人。该奖每年颁发一次。奖,同年,她还和劳埃德一起,在国际电影电视节上,因联合报道了袭击魁北克的冰山风暴而获得最佳新闻广播奖的第三名。

同类推荐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师生关系能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学生喜爱并佩服老师,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热爱并尊重老师,就会听从你讲的道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如果教师错了,也要自我批评;“有错就改”是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就要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教育,教师有错也不例外。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兼综百家”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一辑·第九卷)

    “兼综百家”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一辑·第九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热门推荐
  •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要求。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顺势而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 皎洁如斯

    皎洁如斯

    女子为干净纯洁之物,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在上大学的这段期间,不用为工作担忧,不用为……种种事情所牵绕,自是轻松愉悦,自在快乐。浪漫的青春,必少不了旷世的爱恋,三个女孩所遇到的,有没有你所期盼的呢?
  • 炮灰的爱情

    炮灰的爱情

    甘甜甜穿越进一本书里了,表示很无奈,还是个炮灰?表示更无奈!不过剧情已经没我什么事了,就安安静静地在冷宫做我的美女子吧!可是,“喂!那个炮灰皇帝你怎么阴魂不散啊!!!”某男恬不知耻地说道:“娘子,相公亡国了,求包养!”某女一听差点一口老血喷出去,大怒道:“宫琉璃,你是猪吗?”ps:新文开坑,请多多指教!
  • 天降神谕

    天降神谕

    少年傲然在心存死念时,得到天机珠,才知自己竟是创世神转世。从此踏上修炼之途,一路收集前世宝贝,怀拥前世红颜,携生死兄弟,败尽天下英豪。我造之物,不可染指。我创之世,不可改动。染指则毁,改动则灭。
  • 贴身修罗

    贴身修罗

    黑暗世界最强战神回归都市化身一名保镖,这都市迎来的将会是什么?
  • 求爱101次,言少别灰心

    求爱101次,言少别灰心

    “喂,言先生,虽然我们已经是夫妻,但你这样不好吧?”“有什么不好?你是我光明正大扯了结婚证的老婆,我这样有什么不对吗?”“那个……就算这样,可我也只是心理医生,看不了男科。你……还是请便吧。”
  • 虚空九域

    虚空九域

    天地初开,衍生混沌,混沌化九源,为宇宙本源之气,九源之力相互制衡,维持天地运转,诞生了九个广袤的空间,名为九域,其中人域因人才辈出最为著名。九域本可以相互穿梭,但由于未知原因,九源之力人之源突然消失在了天地之间,人之源的消失,破坏了九域平衡,人域开始日益衰落,降为了低等空间,其他域通往人域的通道被关闭,只有人域中实力足够的人才能前往其余八域。这时候主角的横空出世,无意中了解到了人之源消失的原因……打破了千万纪元的平衡……原来这一切都是宿命么……
  • 封神之轮回

    封神之轮回

    一念封身,二念封魂,三念封因果,四念封轮回。封神一脉,封众神之欲望,为天地所不容,且看平凡少年,打破天地桎梏,踏上封神之路。
  • 关于善恶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善恶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在生活中到处都写满了善与恶。本书涵盖了修身养性、社会交往、朋友与敌人以及成功激励的格言,让读者朋友们在人际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以便在社交场合应对自如,犹鱼得水。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