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5000000021

第21章 青少年网络自恋及其被控制(1)

当沉溺于网络的时候,你可知道,网络空间的你是别人设计好的程序。

一、青少年网上的自我表现

青少年进入网络感到了无限的自由,所以总是尽情地把自己的才智在网络中发挥,总想在虚拟空间中塑造自己的形象。在网络文本环境中,他们不会像在现实状态下那样营建自己的形象和地位,无论是他们磁性的声音、迷人的笑容还是传情的眼神都无法让别人感受和体会到。除了他们自己设计的网站可以让别人亲临体验,他们能驾驭的留给他人印象的主要工具就是传递思想的键盘和鼠标。“印象驾驭理论”之父高夫曼深信,每个人都会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采取他们所认为的与环境相符的策略。他们在设法给他人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驾驭和完善自己的形象。但是毫无疑问,他们不会让别人知道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所以,高夫曼将此形容为“一场潜在的信息竞赛,是隐藏、发现、错误呈现和重新发现的无限循环”。

网络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任意地改变自己的名字,但是人们很少这样做。其实,虚拟空间的遨游并非是变化不定的,相反,网民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身份和个性表现形式。

与现实一样,网名表达着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个人的希望或者个人的经历等,同时,网名可以表达一个人的心情。研究青少年自我中心性格的心理学家戴维·艾金德认为,青少年沉浸于自我想象中,还错误地以为别人也会加入这种沉溺。艾金德还发现,这种自我中心的特点是充满了假想的观众。在生命的这个时期,许多青少年都高估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关注,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形象有过度的自我意识。

当青少年创建个人主页时,尽管软件工具给人们提供了一些信息,比如点击次数、浏览访问者的网址等,实际上人们并不晓得会有多少人看,也不晓得人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所以,网络给了青少年一个与观众相脱离的舞台,这里没有观看现场演出的观众、鲜花与掌声,不知道观众在哪里,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有多少人,态度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不过这并不会打消他们演出的兴致,因为互联网不确定的观众和巨大的空间的存在,让他们有理由想象观众的身份、状态、情绪和反应。在如此情况下,青少年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而,总是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

互联网的这个特点,使得青少年愿意投入时间为假想的观众修饰他们的在线印象,无论欣赏自己言语的观众是成千上万还是一个没有,他们都可以想象互联网已经把自己的作品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所以他们会在同学录上精心修饰自己的措词,把自己的近况、心情表达出来,但是,他们不知道有多少同学会看他们的帖子。如果哪天见面,某个同学说到了他们在校友录上的事,他们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果没有人提及他们的言论,他们只能自我安慰了——别人也许看到了,认为不错呢!事实上,他们的发言已经被更多的帖子淹没了。

很多青少年不惜花上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做一个Flash,把其所有的幽默细胞都贡献出来,把所掌握的技术都用上,精益求精,把最满意的作品挂在网上,想象着一个个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的样子,仿佛听到人们赞许的声音,仿佛看到伯乐识出千里马的激动表情。网络掩盖了观众的反应。有益之处在于青少年有了自己的空间发表自己的作品,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假想的成就,从而平等地从正面肯定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但是,其不利之处在于青少年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而使自己停留在虚拟的世界里,甚至走向以我为主的极端,过分地欣赏自己,从而发生心理上的扭曲。

二、青少年网络自恋

2005年“芙蓉姐姐”成为网上最火暴的网络明星。人们可在网上随处看到她那超级自恋的文字,如“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我总是很焦点。我那张耐看的脸,配上那副火暴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材,就注定了我前半生的悲剧”等。“芙蓉姐姐”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走红,不仅成为网络上的一个热门人物,就连平面媒体也屡屡报道。

自恋是变态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是由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来的。“自恋”就是变态地爱恋自己。网络使青少年的自恋心态得以扩大化地发挥,呈现出各种新的特征:

1.自恋角色:我的网名我做主

网名和名字都有代号的作用,其最大的区别在于网名的随意性。现实中,我们的名字具有固定性,多数是有寓意的,青少年网名则更加具有理想化、个性化、自我化的色彩。根据透射原理,网名是反映网虫倾向的重要指示器。“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是他们对自己网名的态度,非一“名”惊人不可。在网络里彰显自己欲望、表达自己意愿的网名简直铺天盖地。“帅”是对人的一种夸奖,用“帅”字为网名的有:“帅得惊动联合国”、“毛主席夸我帅”、“帅得不敢上街”、“帅得拖网速的男人”。还有借用知名人物的名字的,例如“韦小宝”、“不是空中小姐,是蓉儿”等。从这些网名中我们可以觉察到网虫想象自我的一种透射。

2.自恋台词:我的语言你永远不懂

网络的发展可以说是网络语言出现的必要条件。青少年网虫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改造了汉语和英语的一些词汇,并把文字和图片、数字、符号等进行连接和镶嵌,于是就出现了符号型、数字型、谐音型等带有明显的互联网时代特征的网络语言。这样能够解释网络语言具备简捷的特点,但却无法解读网络语言个性化、幽默、风趣、寓意的特征。其实,对青少年来讲,网络语言更重要的是一种自恋性语言。

任何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群体都会创造并坚守着他们自己的语言,并借此作为标称他们身份的文化符号,网络语言就是带着这样的文化符号特征而得以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的。青少年网络语言的产生不需要所有人都明白,只要他们自己会意、理解就可以了。他们中间流行这样一道考题来鉴别等级:“泥表酱紫PMP,小心偶给泥彩色笔。8147,偶只是粉想让你开心。偶有事,=。”这段文字的准确意思是:“你不要这样拍马屁,小心我给你颜色看。不要生气,我只是很想让你开心。我有事,等等。”您是不是觉得满头雾水!青少年在自得地给你扫盲之余会奚落不懂这些语言的人为“菜鸟”之类,他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

3.自恋内心:张扬自我

网络活动主要有聊天、网恋、网游、博客、播客等,这些活动都彰显着青少年的内心,张扬着自我。(网络聊天、网恋、网游,前面有专门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博客:自恋展台。博客英文为Blog,就是个人在网上的一个日记或私人空间,用以抒发自己的感受、看法。据统计,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中国博客数量有1600万,2006年已达到6000万。

随着个人网络技能的逐步提高,许多青少年不但使网络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希望网络为自己提供个性张扬的空间,除了聊天、交友、游戏外,他们还以申请个人博客或制作个人主页等多种形式在网络上修饰自我,展现自我的风采。制作个人主页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并未普及,但博客不同。博客是一种依靠网络的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由于具有丰富的娱乐形式和自由的个人表达方式,使用博客成为青少年人群竞相追逐的一种时尚。

“博客中国”的发起人方兴东说:“博客的首要功能在于自我展示。在博客出现之前,人只意味着一个IP地址。就好像一句话说的,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博客起码改变了这一切,人们可以利用博客让大家更了解自己。”同那些写手博客、作家博客不同,很多青少年博主因为没有出色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只能发布一些个人生活的描述和感想或者贴贴照片,虽然点击数寥寥,但他们自得其乐,玩得兴趣盎然。

在知名网络社区“天涯社区”的“天涯相册”专区,“疯狂自拍”栏目被放在最显著的位置,照片的数量远远高于“亲亲宝贝”和“美女写真”等其他栏目。喜欢自拍并在网上贴照片的动力,是源自青少年网虫内心的孤独和强烈的表现欲望,自恋是他们在压抑沉闷的关系中建立自尊、自信的一种方式。

播客:前后台展示。播客一般人可能不熟悉,但是可以把它看做是博客的“升级版”。如果说博客是个人的网络报纸,那么播客就是个人网络电台和电视台。由于提供的信息量大,播客很有代替博客的潜力。2006年我国播客数量达到近50万。

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想象、平面等特点,为人们所压制的潜意识提供了表达与释放的机会。一方面,网络是人的“自我”得以“真正”和“真实”体现的工具。从后现代主义和批判主义理论来看,人们疯狂地拥抱着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从网名、签名档到语言,再到他们网络上的种种行为,无不体现着与现实社会的对抗,也无不体现着他们“本我”的表达、显露与个体的张扬。在“群龙无首”的网络中,每一个网虫都摆着桀骜不驯的姿态,高举着“我是网虫我怕谁”的自恋招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但是另一方面,人毕竟是现实的人,再美好的虚拟自我也要回归到现实自我中来。这就带来了一个矛盾——在网上,人们可以用符号替代现实中的面具,达到一个本真的状态;在现实中,人们又不得不重新戴上面具,应对各种矛盾。如果说,网上与网下只是一个角色转换的问题的话,那么,一旦网上的虚拟人格固定下来,就可能排斥现实人格,形成病态的自恋型人格。

正因为这样,许多网虫迷不自知,痴迷于网络聊天、缠绵于网恋、忙碌于博客、沉溺于网络游戏,患上网瘾,形成自恋型人格。网络自恋虽说可以增添人对自己的信心及对生活的信心,但过分地自恋让人不能适应现实生活,导致自卑、自弃。

三、网络霸权、网络控制、“数字鸿沟”

1.网络霸权

网络社会建筑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知识共享之上,它具有向世界每一个角落辐射的强大力量,现在已几乎没有多少地方能置身于这种辐射之外了。互联网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消除了人际交流的地理障碍。互联网将我们带入全球传播时代,全球网络传播中主要的意识形态是全球主义。网民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各种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统一性和共通性正不断增强。

但是互联网也造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和文化的侵略。即便在网络环境下,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仍然存在,国际文化传播中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和本体化的意识形态。如果各地区、各民族都希望以自己的习惯和价值观来引领网络信息的走向,必然会产生一些价值冲突。这些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存在,而网络在促进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了这种意识碰撞发生的几率。在全球化的接触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民族偏见、民族歧视、民族仇恨等偏执的民族情绪,在网络传播的推动下,会使本已存在的民族冲突更容易激化,新的民族对抗心理更容易产生。

各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一些国家或地区间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方面也存在着差异甚至对立,当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相遇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信仰、风俗、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可能会发生碰撞,不同国家的网民们可能会对同一网络信息根据不同的评判标准作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评判。

由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在发达国家开始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平台上争取文化主动权的活动往往处于被动应对的局面。在网络世界中,掌握信息技术优势的大国具有更大的文化和政治的影响力,对各种文化特性具有更强的侵蚀作用。

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新干涉主义”大行其道,提出要“建立以国际干预对付独裁国家的国际关系新框架”,按照西方国家的价值和法制观重构国际关系体系。此举直接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造成冲击,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精神产生腐蚀。而在网络上,各式各样的宣传、报道、游戏等无一例外地混杂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倾向、价值观以及道德认知。西方文化推崇的个人自由主义和全球观念严重地冲淡了发展中国家公民的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具有潜在性。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潜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网上的“语言霸权”。这种语言的霸权,青少年是很难自觉地意识到的,也是很难觉察的。而这种影响时刻都在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对青少年造成一种控制,网瘾就是一种控制。

由于互联网最早诞生于美国,所使用的语言、技术最早也都源于美国,这有利于一些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在全球推广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以至于网络文化逐渐形成一种英语文化势力。目前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90%,法语内容约占5%,包括中文在内的其他语种的内容只占5%,不懂英语几乎很难在网上交流。人们在学习、使用电脑时,必须学习英语,英语甚至成了一些非英语国家推广普及计算机技术的“瓶颈”。

同类推荐
  • 人生的忠告(影响人一生的文章)

    人生的忠告(影响人一生的文章)

    本书是“影响人一生的文章”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60篇古今中外启迪人生智慧和忠告生命的经典篇章。这些文章皆出成功人士、文化名人等名家之手,凝结着人生的智慧,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读者学习人生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有帮助。同时,编者有机结合文字、图片和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让读者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美感享受和思想启迪。
  • 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本书为广大青年朋友勾勒了一幅经典的职场路线图,能让大家少走不少弯路。该书从设计职业目标、做好前期准备、把握求职攻略、初入职场信条、快速融入团队、成为上司心腹、牢记职场禁忌、寻求突破发展等方面为你出谋划策,以助大家在30岁时事业上有所斩获,让人生少奋斗十年便能获得成功。
  •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对于金钱,我们首先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风险无处不在。”那么,究竟什么是风险呢?《名人金钱哲学》将会给我们介绍一些中外各界名人拥有的金钱哲学观,并告诉我们什么是风险,在金钱的投资里,风险扮演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另外还为我们全面解读金钱哲学。只有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 修心(MBook随身读)

    修心(MBook随身读)

    《修心》以弘一大师的著作、演讲稿为基础,针对无常尘世中万千的人和事,从日常生活、德行操守、为人处世、修身养心等方面入手,帮助读者看清人生迷局,冲破精神藩篱,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超脱。现代人往往有知识、会做事、能赚钱,但却不快乐,求功利、谋富贵、贪安乐,却总难圆满。究其原因,就在于内心的浮躁、不安定、没有依托。
  • 培养青少年树立榜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树立榜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
热门推荐
  • 毕业后开始恋爱

    毕业后开始恋爱

    令人深省的社会,令人无奈的社会,不敢正视的社会。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 我不是你的Superstar

    我不是你的Superstar

    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却那么冰凉。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白月光,照天涯的两端。在心上,却不在身旁。路太长,怎么补偿……
  • 邪王狂妃:逆天腹黑五小姐

    邪王狂妃:逆天腹黑五小姐

    【万更】阴姬家族废物小萝莉,被亲娘毒害,亲爹抛尸荒山野岭。再次睁眸,眼底怯懦褪去,寒光乍现,人人惊惧。既然是自作孽,不可活,就休怪她下手狠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前半辈懦弱不堪,遭人欺凌,日后定要反转乾坤,嚣张之名天下知,谁与争锋!
  • 漫漫导演路

    漫漫导演路

    叶凡想不到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竟会回到18岁那年,这一年香江刚回归。还未从现实中反应过来的他却惊奇的发现,脑子里竟有来自未来的电影、电视剧、漫画······【这里说明一下:本书不涉及任何政治因素,也没有映射任何东西···只是简单的讲故事,有些自以为是的人就不要想多了】
  • 六字咒王经

    六字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灭邪主

    不灭邪主

    绝情剑尊君文,一代雄主,却因一桩陈年旧案而牵扯,卷入无穷无尽的追杀,但最终寡不敌众,乃至功力耗尽,难以为继,身死道消。一朝醒转,发现重生三百年前的凡世,而过往那些凝固的记忆,一一醒转。这一世,他不想在做一个绝情之圣的剑尊,而要纵情驰骋天下,要像阿三哥那样潇洒的邪主。万派千宗,为吾折腰;回首宇内,唯吾双雄!列位,诸君与吾一道,目标是星辰大海……对不起诸君。因为内签事件,已经转移,创世正式停更。
  • 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是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下,结合重庆当前实际,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提出的新时期发展纲略,是在充分总结、吸取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对原区域发展指导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完成胡锦涛总书记“314”重托、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平台。
  • 致命床伴

    致命床伴

    一个自小家破人亡的她带着与自己有着命运纠葛的好友任水含吃尽苦头,那个女人说只要她加入组织就帮她治疗任水含,她毫无犹豫地点头答应。从此以后,她的世界陷入了一大片荒芜的黑暗。
  • 下嫁公主不如妾:斗夫

    下嫁公主不如妾:斗夫

    冷宫公主下嫁状元,他说她不配,固执的将她拒之门外。是天定姻缘还是命中劫难。三天上青楼两天不归家,婆婆要纳妾,公公要休她,小妾要逼她,斗夫斗妾斗婆婆,铁腕乾坤,公主闹革命,绵羊急了也变狼,她从来不是善类……
  • 乘云曲

    乘云曲

    武之巅者:力可裂虎豹、柔可化飞燕;无形无相、无我无他。道之巅者:炼虚以合道、合道了神境。翻江覆海、劈山裂地。一个乡野小子如何以武入道,以道通神。看他如何以一末流弟子身份跻身于众修真者之巅!当他登上云端、睥睨苍穹,‘了境成神’那早已关闭的神境之门是否会向他打开?飞龙乘云,腾蛇霁雾,万般神通,各有造化。法宝、灵兽、武斗、神通。婆娑世界、爱恨情仇,尽在《乘云曲》小九力作,欢迎各位大大点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