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4500000016

第16章 司法实践与理论探讨(3)

2.当事人由于报案的证据不足,先启动民事诉讼程序,待通过民事诉讼保全到对方的证据后再向公安机关报案——吴某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

案情简介:吴某等人原是甲公司从事数字机顶盒研发的工作人员,该项目研发成功后,吴某违反保密协议的约定,将该项目的源代码保留在自己的移动硬盘中,并将其带到新应聘的乙公司处,并利用甲公司的技术为乙公司开发数字机顶盒。由于甲公司无法取得乙公司侵权的证据,且其掌握的证据未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故甲公司先向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该院根据甲公司的申请,对乙公司涉案物品及技术资料进行了证据保全,甲公司遂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由检察机关向有管辖权的基层法院提起公诉,上述两个案件现仍在审理当中。

知识产权案件具有取证难的特点,权利人在发现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以后,往往很难取得对方侵权的证据,而刑事立案的标准又较为严格,除需要证明拥有某项知识产权外,还需证明该项权利被他人侵犯,并已经达到了追诉标准,这种立案标准对权利人来说确实非常困难,然而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却要宽松许多,在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中尤为如此。在实践中,有的权利人会先提起民事诉讼,借助法院通过民事诉讼来固定相关证据,待证据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后,再向公安机关报案。因此,此种类型的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越来越多,也给司法机关带来了不少难题。以上述案件为例,法院在审理该案时,遇到了如下问题:

第一,对于已经进入刑事程序的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民事程序是否应该中止?对此问题,很多法官及学者都认为,知识产权案件具有民事侵权的成立是构成刑事犯罪的前提,也就决定了处理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时不应该适用“先刑后民”的原则,而应当适用“先民后刑”的处理方式,故在审理刑事案件的同时,该民事案件也可继续进行审理。这种认识造成了实际上的“刑民并行”,极大地增加了产生相冲突的判决的几率。

第二,刑事案件的侦查机关需要向受理民事案件的法院调取相关证据时,法院应当依何种程序进行处理?本案中,由于甲公司没有取得乙公司涉嫌的物品及技术资料,故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调取了该中级法院在民事程序中保全的证据。对此,乙公司在民事案件中提出,法院为民事案件保全的证据在现场进行了封存,为了配合刑事案件的侦查,法院将该证据拆封并提供给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已拆封的物品、资料不能作为鉴定的检材,根据已拆封的物品、资料得出的鉴定结论不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

第三,很多知识产权案件需要鉴定,在实践中,“刑民并行”的处理方式必然导致两个法院对同一事实问题进行鉴定,两个法院在鉴定机构的选定、鉴定结果的告知方面存在障碍,如何处理?如果委托同一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则会浪费司法资源,如果委托不同的鉴定机构,则会导致在鉴定结果不一致时,法院之间无法进行协调。

第四,在上述案件中,如果甲公司并未向公安机关报案,该中级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发现吴某等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该如何处理?1998年《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根据该规定,法院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应当主动将案件材料移送公安机关,但是,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应当保持中立的地位,由法院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从而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实质上超越了法院的职能。

(二)法院的现行做法

对于上述第一个案件,受理该案的法院基于该案的主犯韩某已经被法院依法判决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其和贾某的犯罪事实已被法院确认,不受理将导致兆伟公司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等理由,受理了兆伟公司提起的民事诉讼。在该案审理的过程中,法院知识产权庭的法官根据刑事案件确定的韩某和贾某的犯罪事实依法作出判决,而没有再对该案的事实进行审查。对于已经经过刑事程序处理的又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法院的通常处理方式是不再审查刑事判决中已经确认的事实,理由有三:一是为了节约司法资源,避免对同一事实进行重复审理,二是基于法律规定生效的判决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审理的依据,三是为了防止因审查而导致两份判决认定的事实产生冲突。

对于上述第二案例反映的当事人先启动民事程序的情况,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通常不会主动移送公安机关,基于的考虑是:第一,对于怎样移送,移送给谁等问题,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移交的程序不清楚,且移送以后,民事案件是应该继续审理还是驳回起诉亦不明确;第二,法院的审判任务较为繁重,如果移送程序过于复杂,势必浪费不必要的精力;第三,由法院移送公安机关,待公安机关侦查结束以后,经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又回到法院,可能会引起“有罪推定”嫌疑。

(三)分离诉讼模式中三种处理方式的利弊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分离诉讼模式下,应当依据什么标准来处理两个单独的诉讼,是摆在司法机关面前的一个难题。由于对究竟是“先刑后民”、“先民后刑”还是实行“刑民并行”不明确,且三种处理方式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又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导致法院在处理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时思路不清晰。所以,三种处理方式孰优孰劣,应当如何适用,是解决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混乱的关键因素。

1.“先刑后民”的利弊

“先刑后民”处理方式体现了公益优于私权的原则,在行为人同时侵犯社会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利时,首先追究其对社会的责任是法律的应有之义。先追究行为的刑事责任,可以迅速打击犯罪,惩处犯罪嫌疑人,起到教育和威慑作用。特别是在处理由相互交叉的两个法律事实引发的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时,由于民事案件的处理需要以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为依据,更要求“先刑后民”。因此,应当坚持“先刑后民”处理方式。但是,在现有的审判模式下,“先刑后民”在处理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原因是,确定权利人的权属状况和对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与侵权人的产品或技术进行比对是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最重要的特点,以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为例,法院首先应审查是否存在商业秘密,该商业秘密属于谁,然后再通过将侵权人的产品或技术与该商业秘密进行比对来认定是否构成侵权,而在传统审判模式下,刑事审判庭可能会忽视对知识产权权属及侵权成立与否等问题的认定,注重对犯罪行为及结果的审查,导致在没有确认权属及侵权成立情况下即作出了有罪判决,例如,在吴某等人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案件中,检察机关仅提供了吴某等人窃取商业秘密的证据以及涉嫌侵权的产品,却没有将该涉嫌侵权的产品和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进行比对。如果审理的法院据此作出有罪判决后,在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却发现权利人的知识产权并不成立,导致的结果要么是出现两份相冲突的判决,要么是导致两件错案。

2.“先民后刑”的利弊

支持“先民后刑”处理方式的观点认为,知识产权犯罪均是侵权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同一行为判令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上再科以刑事处罚的问题,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处理的首要前提是对权属、侵权能否成立等民事问题的判断,应先由具备专业司法能力的民事法官就侵权与否作出判定,再在刑事案件中对侵权造成的损失大小作出是否构成犯罪的判断,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实现诉讼效益最大化,因此,在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中,“不能实行‘先刑后民’,反而只能实行‘先民后刑’,才符合案件的特点和审判规律”。笔者认为,虽然“先民后刑”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规律和特点,但在司法实践中却会产生以下问题:首先,刑事程序中不存在着诉讼中止的制度,而刑事案件的审限又比民事案件短,要实行“先民后刑”,只有在民事程序结束以后方可启动刑事程序,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民事程序成为刑事程序的前置程序?被害人未经民事程序确权,公安机关是否就不能立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先民后刑”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事实上很难实施;其次,“先民后刑”不能适用于相互交叉的两个法律事实引发的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最后,“先民后刑”会造成刑事案件事实上无法取证,只能根据民事案件的证据进行裁判的窘境,民事程序中不存在强制措施,被告很可能会在民事案件的进程中毁灭、隐匿罪证。

3.“刑民并行”的利弊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程序互不干扰、同时进行,刑事案件中可以对犯罪行为人采取强制措施,民事案件中可以保全证据、实施诉前禁令,为权利人提供多重保护,但是“刑民并行”最大的问题在于,由于两个程序并行,刑事程序和民事程序又存在很大的差别,导致出现不同判决结果的几率增大,此外,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均需要查明事实,甚至会就同一事实进行两次鉴定,造成了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结论:完善分离模式的建议——“三审合一”的审理模式

如上分析,由于“先民后刑”存在着立法技术上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刑民并行”又极有可能导致法院间的判决相冲突,故“先刑后民”的处理方式仍应为较好的选择,但应该进行适当的修正使之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首先,应当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实行“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由知识产权专业法官和刑事审判庭的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可以保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处理的正确性,避免对其后的民事案件产生不利的影响。经过调研,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广州市天河区、深圳市南山区和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等三个基层法院于2006年7月1日起作为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审合一”审判方式改革试点法院,集中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的蒋志培法官对“三审合一”审判方式的改革也予以了肯定,指出“将法院涉及知识产权的民事、刑事和行政审判职能统一于一个审判部门,避免以‘大民事’‘大立案’‘大执行’冲淡和分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量,影响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充分发挥”。

其次,对于已经进入民事程序的案件如因同一事实又开始了刑事程序,即使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对民事案件的处理有直接的影响,法院也仅应中止对案件的实体部分的审理,但是不应停止程序事务方面的工作。例如,在上述情况中,民事案件的证据交换和开庭审理应当中止,但证据保全、调查取证、调解等程序性事项应继续进行。同理,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又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法院应当受理,并进行程序性事项。但上述设想在司法实务中如何操作,仍需进一步探讨。

再次,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被告涉嫌刑事犯罪的,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告知原告可以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由原告自行启动刑事程序,而非主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避免法院超越审判职权。

最后,在刑事程序中如需要民事程序中保全的证据的情况下,法院应当规范证据移交的程序。例如,通知当事人到移交证据的现场进行见证,并通过制作见证笔录等方式使程序更加完善。

五、小结

法院在现行处理机制下审理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时之所以存在着上述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除现行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自身不完善外,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和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规律也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机制,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统一知识产权刑事和民事案件的审级,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部门,实行“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是完善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的前提。在处理模式上,可以沿用现行的混合式的处理模式,但应进行必要的规制,明确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坚持“先刑后民”的处理原则,设计更能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制度,才可以使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机制更加规范。

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组织法》述评

郭寿康、李剑

2007年3月28日,台湾地区公布了《智慧财产法院组织法》,决定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审理有关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本文拟介绍该法的主要内容及争议观点,旨在为中国内地正在进行的关于知识产权专门法院设立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些研究参考的资料。

一、立法缘由及过程

基于公、私分离的二元理论,台湾地区目前采用民事、刑事及行政诉讼“分轨并行制”,即民事、刑事诉讼分由普通法院的民事、刑事庭审理(三级三审制),行政诉讼则由行政法院审理(二级二审制)。此种诉讼制度的设计,在处理专利、商标纠纷时,通常同时涉及权利效力和侵权赔偿的争议,而侵权的成立与否又以权利的有效存在为前提。

因此,在行政诉讼就权利有效性争议确定之前,有关侵权的民事诉讼通常会面临诉讼程序中止的问题,诉讼程序的繁冗导致诉讼救济的不及时。而且,相同诉讼主体就同一权利客体引发的纠纷分别由不同的审判庭依据各自不同的诉讼程序进行,亦会造成司法资源的耗费。为改善上述问题,应将关注点置于纠纷解决的一次性,而不宜过分强调公、私二元制。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无疑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架构支持。

如何设计有效的司法机制保护知识产权,已不仅仅是司法资源的分配问题,更是整体经济利益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的加强,经贸自由化和科技发展成为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两大力量。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法律制度,越来越为各方所重视。知识产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诉讼纠纷不断发生,不仅造成诉讼成本的增加,甚至演化为实行贸易保护的工具之一。虽然国际条约的签订使各方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逐步趋同,但法律的执行仍依赖于司法机关的完善。

同类推荐
  •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司法工作者的思维技巧

    司法工作者的思维技巧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带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祖国大地繁花似锦,经济建设热气腾腾。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描绘了宏伟的前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平等竞争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市场经济越是发展,越要加强法制建设。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者应该成为市场经济的“保护神”。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为市场经济清障排淤,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执法工作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 危险情感:郝红颖律师法说情感罪案20例

    危险情感:郝红颖律师法说情感罪案20例

    本书以作者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主讲过的精品案例为蓝本。内容围绕父母、夫妻、子女之间发生的案件纠纷等展开,反映了当今时代人们家庭婚姻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离奇故事。
  • 火星人和金星人的秘密花园

    火星人和金星人的秘密花园

    本书综合了心理学中关于男女因性别不同而在心理上不同的观点,并把男女在交往中的心理以分类的形式对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男女在交往、婚恋及夫妻关系上的心理差别,讲述了应如何了解异性心理,如何适应对方等,尽管作者试图用一种调侃的语气来阐释这些差别,尽管这些技巧开始时也许显得有些做作,但最终会变得非常自然。它们只是我们已使用了数百年的社交的语言技巧的延伸。作者并不试图去引导什么,也不试图让读者在看完此书后有什么“理论指导”,但是这本书对提高男女一般交往以及婚恋男女生活的质量,正确处理好青年男女的恋爱等问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听律师讲故事

    听律师讲故事

    本书与一般的法律知识读物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本书内容涵盖婚姻家庭、继承、劳动纠纷、合同、房屋买卖、侵权以及行政诉讼等等方面,可以说基本上覆盖了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为的方方面面,一些日常遇到的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以典型案例的形式,以案说法,举一反三,通俗易懂,即便是没有任保法律基础的普通百姓,也能很容易的读懂。故事性强,趣味性强,有很强的可读性:为了避免枯燥的法律说理,本书选择的都是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既注重全面涵盖法律知识,更注重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使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也受到了法律的熏陶,真是一举两得,以逸待劳。
热门推荐
  • THE SKETCH BOOK

    THE SKETCH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少的秘密恋人

    邪少的秘密恋人

    人人都道他是风流的邪少,纨绔子弟,不务正业,但对她却是宠爱有加,千依百顺,连她自己都是这么以为,但在一次意外的聚餐后,她才知道,他对她的迁就,做尽恩爱情侣,只是为了保护背后的心上人……
  • 旷古仙侠

    旷古仙侠

    盘古、女娲、伏羲、燧人,太古五帝七十二天君,强大如厮,却都无声消失在时间长河中。冥冥中主宰一切的,究竟是什么?
  • 太古战帝

    太古战帝

    万年前一代霸主以【霸道】冲击问鼎之境失败陨落,万载之后凭借一丝问鼎意志重生的他,看到的却是徒子徒孙林立的墓碑和衰败的宗派,而穿胸而过的圣兵也将其昔日陨落的矛头指向了昔日的爱徒。三年为限,是道死身灭还是手刃逆徒重登绝顶……万年前的背叛,又或者隐藏着惊天的阴谋?
  • 逆天法师

    逆天法师

    法师逆天,其乐无穷。当遭遇魂魄剥离,行尸走肉一般的人生,何不逆天而战,名留青史!俱往矣,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
  • 数学:追踪数学发展

    数学:追踪数学发展

    本书分为数学历史、数学成就和数学名家等三部分,介绍了数学的萌芽与奠基、数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古典数学发展的高峰、发现并证明勾股定理、发明使用0和负数、内容丰富的图形知识等。
  • 火辣王妃炮王爷

    火辣王妃炮王爷

    性格倔强的她陆小蔓,穿越时空遇到了坏脾气的王爷,两人为了各自的目地结成了临时婚姻,各种矛盾从这里开始,两人就像两座活火山,一触即发,却又在打打闹闹中情谊渐长,到底是谁先动了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际穿越从2001开始

    星际穿越从2001开始

    本书基本设定是星际争霸+时空走私的结合体.知道秦灭六国为何留下一个几度被灭而又复国的卫国吗?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代绝世美人杨贵妃香消玉陨在马嵬坡上,两年后,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马嵬坡死而复生吗?一个500多万人口的国家拥有100万军队,秦人的国力怎样支撑?秦始皇的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阿房宫为何会人间蒸发?是否是项羽点燃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火,这座恢宏的殿宇在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呢?……一切的问题皆有答案。本书已与起点签约更新绝对有保障!
  • 对联话

    对联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常心计

    妃常心计

    山河国破,她流落异乡,身份迷离。翠微苑中,他情深相对,却终是另有目的。宫闱深深,皇子多情,又不能生死相许。此生彼世,究竟为谁,一曲引得樱桃破。本妃心计,不为权谋地位,只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