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3100000051

第51章 后记(1)

您读到的这本书,其主体是我在201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传播与国运——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在出版之际,我又进行了必要且简要的精心修改,基本反映了2007~2010年间我在浙江大学一段时间内积累的理论思考和学术主张。尽管其中还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我愿意在此公开发表,以接受更多人的检阅、修正,以便再版时锤炼、提升。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邵培仁教授多年来给予我在学业、生活、思想等多方面的关爱和在学术道路的点拨指引、悉心指导。我相信我这短短三年的博士生岁月中凝聚着一段无比深厚的师生情谊,其实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还真诚感谢这些年来给我诸多鼓励、期许、帮助、关心的浙江大学各位老师;同时,我还要对相互切磋的诸多同学表示感谢!是你们大家,给我带来了灵感、快乐和一种让我今生难以忘怀的归属感、幸福感、满足感。另外,我还要对在四川实地考察期间予以我热情帮助的四川大学的诸位老师同学表示谢意。对我的父母、家人及整个社会、国家和亲朋好友、所有关心和爱护我的人,我也常怀感恩之心。唯有努力进取,才能不辜负这份爱。

追怀历史足迹,珍惜今日生活,感念幸福源泉。

下面,借此机会顺便报告一下其中的写作过程和点滴体会。可以说,此作从其创意、选题到最终完稿,似乎冥冥之中,有着某种命运的力量在左右着。

现实世界中涉及新闻传播领域的问题,比比皆是,有许多问题都可以拿来做博士论文题的。我们选择博士论文题目,完全得之于一次师生的雅集。在2009年1月初,邵导与我们同届的四位门生,聚集在一个环境雅致的茶馆,将100多篇的美国传播学博士论文题目一一进行了仔细审读,认真发掘大洋彼岸的传播学博士究竟在做什么题目,能否给我们以启发。每拿到一个题目后,就评价一番,有的题目的选题角度好,有的题目的表述结构值得借鉴,有的文章摘要所透露的研究思路很有启发,在反复比较和鉴别中,好几个与中国当下的现实生活、国家战略紧密相关的题目就跳了出来。这最初草拟的几个题目,相对来说都非常宏大,具有一种历史眼界与世界情怀。我选择的题目初定为《媒介革命与世界强国的更替——传播视野中西方衰落与东方崛起》或者是《媒介革命与帝国兴衰》,有点类似伊尼斯的《帝国与传播》的气魄。

然而,在这个题目涉及的研究领域下面,我发觉展开研究和写作还存在一些逻辑上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考虑,即便能论证媒介带来的技术变革可以促进A帝国的兴盛,但是同样的媒介也可能造成B帝国的衰落,两者之间似乎没有本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或直接的逻辑关系,毕竟,在同一种媒介技术环境下,既有兴盛的国家,也有衰落的国家,因此,很难进行论证。经过进一步严密的思考,决定把论文的题目调整为《媒介兴衰论: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这样就可能避免过多陷于对世界历史的回顾反思分析,而能相对集中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中,把握住传播学学术研究的主体话语。在经过两个月的开题报告准备后,在3月初,我的开题题目又一次做了调整,改为《系统效应:传播、媒介兴衰与国家命运》。这是考虑到:由于国家兴衰背后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运用传统新闻传播学的方法,难以驾驭如此宏大的论题,所以,在这个开题报告的版本中,我主要增加了方法论上的内容,即从复杂性科学的系统思维模式与传播学相结合的视角来考察传播、媒介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在随后的开题论证会上,上海大学的戴元光教授以及其他专家教授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各位专家的看法比较一致的是,希望我对于博士论文题目做进一步精炼,以集中在解决一个主要命题上面。

这其实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着的难题,一时间,对于如何展开研究,我找不到特别好的解决方案。研究方向还是基本明确的,在这个领域里,我陆续展开了搜集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工作。由于考虑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于我们国家命运的影响至关重要,其间发生的种种传播现象有可以作为研究案例的,于是,在2009年暑期期间,我对四川地震灾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到访了汶川、北川、绵竹、彭州、什邡、都江堰、茂县、安县、广元等地,基本上是围绕着此次大地震发生的龙门山山脉转了一圈。有些时候是采访宣传部官员、媒体记者编辑,有些时候是访谈一般群众,有的地方是乘车到达,有的地方要徒步行进,翻山越岭,深入到地震灾后现场。这次考察对于我确实有不小的触动,身临其境,感怀良多。归结到一句话就是,地震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力固然触目惊心,但中国抗灾重建的恢复力、创造力更让人震撼,中国社会的动员方式、组织力量及传播机制在这次地震的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从四川这块土地上感受到中国崛起的一种内在伟力!

在广元考察完后,当时由于连日暴雨,有一段铁路发生山体塌方,成都到西安之间还无法顺畅到达,我就选择坐汽车往北行进。经过汉中,在号称大熊猫之乡的秦岭腹地的佛坪小住了一晚。酷暑的夏夜,在佛坪县城小镇,却相当凉爽,山涧清泉透亮,有大渠导引,整个地方仿佛有种世外桃源之美。我对这个小镇印象不错,只是没有见到国宝大熊猫。据说,此地发生过大洪水,后来拨款兴修县城,才成了现今的模样,还有一部电影与该县同名。

之后,我从佛坪出发,穿越秦岭,到达西安。

思考着论文的题目,发觉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需要考察——那就是延安。我认为延安是当今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出发地,中国现在通行的诸多战略、制度、思想、意识形态、管理体制等等(包括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媒介制度等)其实都孕育生发自延安,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命运在延安时期就逐步开始铸就。所以,我专门赶赴延安,看到了宝塔山、延河水,到访了凤凰山、杨家岭、清凉山、鲁迅文学院等革命遗迹圣地。延安一地,似乎有种西北的强悍民风,连在公共汽车上的偶尔被我看见的一次吵架也非常的惊心动魄。我不知怎么感觉非常强烈,是否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也从中吸纳了延安的地域文化,带有了某种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凤凰山的窑洞是毛泽东写《论持久战》的地方,杨家岭的大礼堂是中共七大毛泽东致《两个中国之命运》开幕词的地方。这两个文献,在我看来都对中国后来的国家命运起着重要的作用。导游带领我们参观的时候,说起《东方红》曲调的由来,就不由自主地唱起来,让我莫名有很多感慨与激动!

这就是延安,这就是圣地!

同类推荐
  •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从党报所处的发展环境入手,全面分析党报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探究党报群众工作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党报群众工作的改进思路。
  • 玩味

    玩味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 语文杂记(大家小书)

    语文杂记(大家小书)

    本书收集了詹伯慧先生二十篇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小短文,文章深入浅出,内容涉及语言文字规范、普通话与方言、语言与交际、文字(简繁字和方言字、字书)等。
  •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热门推荐
  • 中华谚语(第一卷)

    中华谚语(第一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驱鬼记

    驱鬼记

    这是个人灵共存的世界,,即使是现在也有鬼的存在,公元388年.....
  • 光魔传

    光魔传

    千年前,人类得以主宰神龙大陆,斗气、魔法和神术的主旋律下,帝国征伐不断,且看大陆今日秘辛
  • 倘若一切都来得及

    倘若一切都来得及

    从童年到长大成人,我们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尽管很多人在我们的生命的某一段中华丽演出,但不一定能陪我们到最后。我们要慢慢在这些说你好和说再见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在遇见和离别中感悟到更多东西。
  • 护青哥

    护青哥

    农村忠厚诚实的胡长青因在大集体时年年当护青员被村里人给起外号叫护青哥了。他的愚钝。他的对护青工作的认真,令人折服却又令人啼笑皆非,后来,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独木不成林的护青哥的日子该怎么过?
  • 科学家眼中的可怕未来

    科学家眼中的可怕未来

    未来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是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的问题。在这本书里,科学家为我们预设了诸多不可思议的猜想。比如,科学家预言,50年后人可以从动物身上移植器官,还可长生不老;1000年后,人有可能变成“大怪物”;几百万年后,男人可能消失,而地球也可能走到尽头……这些都可能变成现实吗?我们在预言中找寻答案。预言,有可能是谎言,但也可能会成为现实,就像达芬奇曾在绘画中预言过今天的飞机和坦克一样。预言不是迷信,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猜想。读懂预言,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人类的命运和那个未知的世界。
  • 魔月赤云

    魔月赤云

    某学生因为私自触碰他人物品而被送往异世,所以我们不应该不经别人允许碰别人的东西
  • 天降萌宝:毒女医妃

    天降萌宝:毒女医妃

    “这位公子,看你印堂发黑,四肢无力,定是长期纵欲的后果,让本姑娘为您开一贴药,保管药到病除!”某女看着男人鼓囊囊的腰包,贼心四起。某男上下打量了某女一番,不屑的努了努嘴:“爷我从未碰过女人!你这个江湖游医,骗旁人罢了,竟然骗到爷这儿来了?看爷我不掀了你的摊子!”某女献上一副讨好的笑容:“公子您别生气啊!那就让我免费为您算上一卦吧!看看您什么时候才能娶妻?”男子立刻招呼身后的护卫一拥而上:“来呀!把这姑娘给爷绑回去!今晚就成亲!”【简介无能,请看文】
  • 天神皇

    天神皇

    十万年前.本座可以救你们。十万年后.本座照样可以毁灭你们。我是神但我只是一个分身。说我堕入魔道但我为了你们凡人却被轮回十万年。呵呵呵呵呵呵呵。主角轮回成一个屌丝。没事。看他怎样逆袭高富帅。拳打老师。校花。萝莉。御姐。no!no!no!这都不算啥。天照是他女仆。雅典娜是他小三。看主角怎样在都市修修仙泡泡妞。
  • 小心孩子这样问你:巧妙回答孩子的260个雷人问题

    小心孩子这样问你:巧妙回答孩子的260个雷人问题

    对于3~6岁的孩子而言,那些看似幼稚、好笑或者令人瞠目结舌的问题恰恰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情感的开始,也是他们与父母沟通的重要途径。对此,父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书针对孩子最常问的260个问题,首先点出父母最容易做出的错误回答,然后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告诉父母该如何巧妙、科学地回答孩子那些令人赧颜的雷人问题,从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亲子关系,为孩子认识世界、发展身心健康、扩大认知能力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