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2500000042

第42章 世界主要传媒集团发展史(3)

沃特早期的动画创作是从堪萨斯城开始的。他的第一部动画片叫《小红帽》,不过这次尝试失败了。后来他拍摄的另一部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获得了成功,一位纽约经销商花1500美元购买了《爱丽丝漫游仙境》,并承诺以相同的价格购买12部。1923年,沃特与其哥哥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工作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20世纪20年代,动画片刚刚在好莱坞起步,只是用来做黑白无声电影播放前的热场,每部只有十多分钟,并没有人看好,但沃特对这个行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随后的3年里,华特成立了一个由谈判、创意、绘画三个环节组成的团队。1927年初,他们开始为环球制片公司制作幸运兔奥斯华系列的第一部——《有轨电车的风波》,这部电影给环球公司和发行商带来了巨额利润,但却没有给迪斯尼带来利润,而且还增加了经营风险。1928年2月,发行人高价买通制作奥斯华几乎所有的幕后人员,可以继续推出奥斯华这一品牌,但却不是沃特的了。沃特·迪斯尼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开始重视版权。

随后,沃特·迪斯尼创造了另一个卡通主角——这就是后来全世界知名的米老鼠。米老鼠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创作成型后,迪斯尼马上为其安排拍摄《飞机迷》和《飞奔的高卓人》,两部影片虽然没有引起轰动,但反响不错。重要的是,沃特通过这一次设计,学到了电影业的经营方式。

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电影面临从无声到有声的变革。沃特看到了有声电影的未来,决定在新片中进行技术革新给影片配乐。他利用不同的声音效果来配音,制作了米老鼠系列的第三部并拍成了有声卡通电影——《汽船威利号》,这部卡通电影1928年11月18日在纽约市的殖民大戏院隆重首映,反响非常热烈,沃特·迪斯尼公司也因此一鸣惊人。

不过到1931年,迪斯尼公司依然是名大于实,他们面临着利润率不高、流动资金不足等经营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沃特看到了米老鼠米奇潜在的价值。他利用特许经营方式出售米奇使用权,通过收取版权费增加经营收入。衍生品的开发与版权贸易改变了公司的困境。从1932年到1942年,迪斯尼公司收入的10%来自有偿转让动画人物所得的版权费用。动画作品的商品化一方面让迪斯尼公司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也对公司的形象宣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米老鼠系列《花儿与树》由迪斯尼推出,迪斯尼因此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放映合同纷纷而至,这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财富和荣誉。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电影业不景气,电影院被迫一次放映两部长片,很少放映短片,而当时的动画都是不足8分钟的短片,沃特从中看出了商机,决定制作动画长片电影。1935年初,迪斯尼开始拍摄《白雪公主》,该片获得了空前成功,票房收入达800多万美元。之后,迪斯尼建造了20层的制片大楼,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沃特在拍摄新片时很注重技术革新,而技术革新则意味着成本上升。1940年,《木偶奇遇记》上映,虽然得到了影评家的肯定,但制作费用高达260万美元,并没有给公司带来预期的利润收入,而且银行中断了迪斯尼的贷款,加上原有债务及当时世界大战的局势,迪斯尼再次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迪斯尼和其他几家公司联合,于1939年12月正式上市,向公众募集资金。上市解决了迪斯尼的流动资金问题,也为迪斯尼向多元化的娱乐王国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此后,迪斯尼进一步推出了《幻想曲》(1940)、《小飞象》(1941)和《小鹿斑比》(1942),此时的迪斯尼已经是动画界的老大,不断创新仍然是它的特点。1940年拍摄的《幻想曲》首次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立体音响来拍片,还引起了美国军方的关注。迪斯尼开始与政府合作开辟国外市场。

20世纪40年代初期,欧亚各国都在打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为了使自己免于战火,非常重视与中南美洲的关系,沃特与美国政府一拍即合。1941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沃特花了6周时间走访了中南美洲各国,与当地热爱米老鼠与唐老鸭的民众见面,以睦邦交,顺便拍摄了当地的风土民情,回来后制作了两部类似纪录片性质的动画电影——《致候吾友》和《三骑士》,这两部电影是迪斯尼海外题材的初次尝试,推出时美国已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参战之后,迪斯尼一半的员工都去当了兵,片厂也被美国政府借去作军事用途,替政府拍摄宣传短片。由于战争,迪斯尼无法制作长片,而迪斯尼又必须维持公司的运作,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迪斯尼想了一个办法,把一些短片组合成长片。1942年《小鹿斑比》问世,直到战争结束,迪斯尼推出了六部动画电影。由于战况逐渐乐观,加上迪斯尼在二战期间帮美国政府拍了不少宣传影片,因此,迪斯尼的员工相继都被派回迪斯尼协助拍片。有效的战时战略,为迪斯尼获得了良机。

在创业阶段,迪斯尼的经营活动有三大特点:第一,以动画电影为主。动画电影利润高(如《三只小猪》利润高达80%,而《白雪公主》也有75%的利润),但风险也大,导致迪斯尼公司的经营不稳定;第二,商品业务是公司业务的补充,虽然利润少,但收入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电影业务造成现金流短缺的问题,强化了公司形象和稳定性;第三,开拓了世界市场,为电影业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战后的黄金时期(1945~1966年)

二战时期,迪斯尼用弹性的生存策略迎来了战后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首部代表作是1950年的《仙履奇缘》,片中的主题曲被视为反战的代表作。这一时期,迪斯尼动画几乎拍遍了所有童话题材,都取得了重大成功。

同时,迪斯尼也开始尝试以前从未涉及的领域:纪录片和真人主演的电影。1950年的《金银岛》是迪斯尼影史上第一部完全由真人主演的电影,而1964年的由真人及动画合演的电影《欢乐满人间》,则让迪斯尼一举获得奥斯卡13项提名、5项得奖,成为迪斯尼发展史上的巅峰。

除电影业外,沃特还将自己的视角伸向其他领域。1955年,加州的迪斯尼乐园正式开幕。为了给这个公园做宣传,迪斯尼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ABC)专门买下了一个时段,每周播出一集《迪斯尼乐园》,利用电视为迪斯尼做宣传的这个时段一直播了26年,期间换了许多名字,1990年结束时叫《迪斯尼精彩世界》,内容也不再只是介绍迪斯尼乐园而已,还包括迪斯尼动画、迪斯尼公司的介绍,有时还会播映一些早期的作品,或者专门在电视上首播剧情片。

《华尔街日报》1958年的一篇文章评论称,据迪斯尼的计算,它多年来共创造了大约2000多个虚构角色,而统计显示,有超过140家美国公司和700多家外国公司正在凭借其中大约50个角色的影响力帮助迪斯尼赚钱,上一年即1957年,这些营销活动让迪斯尼获得了200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

沃特晚年的重点放在了筹划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乐园上。1966年,沃特去世,预示着迪斯尼第一个黄金时代的终结。

三、停滞探索期(1967~1984年)

沃特去世后,他的哥哥罗伊回到公司掌权,公司形成了分别由“沃特派”组成的艺术创作生产委员会和“罗伊派”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在这两个委员会的指导下,迪斯尼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从1966年的1.16亿美元增长到1971年的2.5亿美元。1971年,罗伊去世,沃特派开始执掌公司大权。

这一时期,迪斯尼公司的核心产品——动画电影陷入困境。在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迪斯尼只推出了四部动画片。由于其核心领导固守所谓沃特理念,导致迪斯尼公司的票房收入一路下滑,1979年只有4030万美元,是10年内的最低,在七大制厂中排名最后。在此期间,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沃特的女婿罗恩·米勒在1983年拍摄的《美人鱼》。1983年,迪斯尼制片厂亏损500万美元,整个制片厂濒临破产。

随着动画片的减产,迪斯尼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主题乐园。在国内,沃特晚年醉心开发的“未来之城”拖延至1982年10月才开业,开发费用高达12亿美元,是当时预算的3倍,整体设计与沃特的设想相去甚远。所以,迪斯尼公司授权日本成立东京迪斯尼乐园以增加公司的营业收入,1983年,日本的迪斯尼乐园建立。由于是第一次建海外迪斯尼乐园,迪斯尼公司的决策保守,授权费只是门票收入的10%及其他餐饮等收入的5%。彼时正是日本经济腾飞的时候,日本迪斯尼乐园大获成功。而迪斯尼乐园火暴的同时,公司本部的利润却不高。

这时候也是迪斯尼内部派系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斗争的一方罗恩·米勒,主张将经营重心转向不动产的投资,删减创意部门;另一方小罗伊·迪斯尼(沃特·迪斯尼的侄子),则认为如果删减创作部门,公司只会变为沃特·迪斯尼的纪念馆,动画电影是迪斯尼的基础,没有白雪公主,没有灰姑娘这些动画人物,也就没有了迪斯尼乐园。理念的差异阻碍了迪斯尼的发展。

在内忧外患中,1984年,迪斯尼面临一次严重的收购危机。由于迪斯尼公司的股票价格不断下跌,投资者获得了恶意收购迪斯尼公司的机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公司股东之一的小罗伊与其他股东联合,以迪斯尼公司出资收购的方式,收购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化解了这次危机。但这次危机也使迪斯尼的矛盾激化,米勒一方最终辞职。小罗伊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家族式管理造成的危机,决定聘请专门的职业经理人艾斯纳(Michael Eisner)担任公司总裁,这是迪斯尼新辉煌的开始。

四、复苏振兴的艾斯纳时期(1985年至今)

20世纪80年代,迪斯尼曾一度被认为是已失去前景的企业。不过,1984年艾斯纳成为迪斯尼总裁后,公司又开始了二次辉煌。1984年,迪斯尼公司的总收入只有14亿美元;1998年时,其年收入达180多亿美元,增长了10多倍;到了1999年,迪斯尼公司的市值已经从原来的30亿美元激增到700亿美元。公司创下了连续14年20%的年增长率和18.5%的年资产回报率的佳绩。而这种成就主要来自于艾斯纳的以下有效策略:

1.提升核心业务——动画片的竞争力

全球化的视角、对技术的追求和对衍生品的开发,是迪斯尼提升核心业务的三大法宝。

这一时期,迪斯尼制作了《阿拉丁》、《狮子王》、《玩具总动员》、《花木兰》和《昆虫的一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动画片。迪斯尼发现,必须从全球各种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中寻找新的和有趣的题材人物,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影片流于雷同,同时可以减低制作风险。在这段时间,迪斯尼努力将外国文化改编成美国的及全球性的文化产品,例如改编自神话的《阿拉丁》和《大力士》,取材于历史传奇故事的《风中奇缘》和《花木兰》,改编自名著的《钟楼怪人》和《泰山》等等。同时,迪斯尼也勇于尝试原创故事,如《狮子王》和《太阳王国》等等。这些丰富多元的题材,其基本动力是追求全球市场。为使文化产品能打入美国乃至全球市场,异国的文化产品必须在被美国化的同时普世化,如加入爱情和幽默成分。与此同时,迪斯尼还尝试将市场策略本土化,在海外做广告时用当地的著名影视明星来为动画片配音。如《花木兰》的粤语版,就起用了成龙、陈慧琳担任配音。迪斯尼非常注意顺应时代潮流,通过不断创新、调整,尽量使自己的动画形象符合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口味,从而赢得了受众。

因为有完善的电影制度作保证,迪斯尼的电脑动画技术日益进步。在《美女与野兽》、《阿拉丁》时,迪斯尼还只是用电脑绘制场景而已,到了《狮子王》,迪斯尼开始将电脑动画技术用在有生命的动物身上,到了《钟楼怪人》则直接将其用在人物身上,1995年与PIXAR公司一同推出一部完全用电脑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之后,又继续推出了《虫虫危机》。长期以来,迪斯尼的制作技术世界一流。

迪斯尼也注意开发自己经典形象的后续价值,从而通过延长产业链为公司带来利润。例如迪斯尼替自己的经典动画片开创新的出路,如改编成音乐剧、冰上表演、电视影集等,或是直接就以录像带推出续集,一些续集不直接打票房,但在录像带销售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

此外,迪斯尼还成立了好莱坞和正金石两家子电影公司,以拍摄动画片外的更多角度的电影。

2.扩建迪斯尼乐园,提升服务品质

主题公园是迪斯尼的重要赢利部门,也是品牌扩张的载体。迪斯尼公司一方面完善美国本土的两个迪斯尼乐园,增加产品附加值和配套产品;另一方面继续在全球扩建迪斯尼乐园。由于日本迪斯尼乐园的失策,等到1992年在巴黎建迪斯尼乐园时,迪斯尼公司就坚持40%的分红。这为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

迪斯尼公司全球主题公园比较

同类推荐
  • 河西教育史

    河西教育史

    本书论述了从远古时期到2005年河西地区的教育史,主要内容为各个时期的学校设置,教材选用,教育管理机构以及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宗教文化现象,成为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主旋律和贵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贵州本土文化……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本书内容包括:成为高素质的农村教师、做无悔的奉献者、在业务上胜人一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等。
热门推荐
  • 奸臣不易做

    奸臣不易做

    别家的奸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为什么她这个奸臣却当的像个被搓扁揉圆的受气包子?
  • 雄途天下

    雄途天下

    肉体,幽蓝,仙路,圣途,涅磐,轮回。六重境界!皇族后裔少年借邪恶诅咒入道,成名天下,一步步重建分裂了五千年的帝国王朝,创下五千来从未有过的辉煌!为了逆转生死,他踏上追求轮回天生的道路,一步步踏上颠峰最后终于打开轮回之门!
  • Phantastes

    Phantas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王

    十王

    他看破长生的修炼之道,洞悉背后隐藏的阴谋!他所向披靡,在全新的世界里开天辟地,封神伏魔!他手握八荒战斧,运用世界的力量,在大千世界中独占鳌头!他是龙界的不朽主宰!
  • 麻辣老师

    麻辣老师

    杨威是宫廷菜十九代传人,在一次为了解救华夏美食危机之后却意外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一个背负着食神之名的男人,游走在大学校园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趣事?我是一个厨师,一个厨子,一个老师。PS:本书绝无郁闷情节。
  • 我的猫咪魔王

    我的猫咪魔王

    从小抚养她的哥哥,因保护她而离去……这成为了她无法跨越的心魔。各项指标都优秀的她,但有一项却无法面对,那便是开枪……杀人。因一场直面内心恐惧的测试、危在旦夕的朋友,她不得不扣下手中的扳机。但却没想到,她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来到了未知的异世,有在暗处的敌人,却也有可以交心的朋友,更有她不敢奢望的家人,所以她无所畏惧……对了,还有一只猫咪陪着她行走异世,一路欢乐,不离不弃。当然这都是后话,谁能告诉她,她家的猫咪怎么这么傲娇,无视主人?但是,哼哼你再傲娇也只是一只猫,大不了不给你饭吃,看你还怎么傲娇……某猫的内心独白:你所谓的饭只不过是我的零食,笨蛋!
  • 血色塔罗

    血色塔罗

    本是纨绔子弟的方程,在家破人亡后,被人暗杀黑暗的小巷。在死亡的漩涡中挣扎清醒过来的方程,居然发现自己回到了八年前,祖父刚刚身死的那一刻。他不知道自己是黄粱一梦还是周公梦蝶,他只是知道一点,他不想让已经经历过的事情,重新再发生一遍。他发誓要改变方氏家族的命运,首先就要先改变他自己的。塔罗,取自埃及语的tar(道)和ro(王)两词,含有“王道”的意思。因此,“塔罗”本身也就是指身为王者的判断力。名为塔罗的命运之盘已经转动,一个愚者,妄想挑战天命,能否成为王者呢?
  • 谁的安好有晴天

    谁的安好有晴天

    女孩子天生有一项技能,结交闺蜜组成小团体,这个小团体里面的成员不一定相互之间都完全掏心掏肺,但是却怎么都散不了。如今的闺蜜之间已不会如当初读书时候那样无话不谈,但也一定是可以交心的,当然谈的最多的、出现最频繁的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八卦。娱乐圈的八卦、同事之间的八卦、朋友的八卦,另外,仿佛约定俗成一样,只要闺蜜聚会谁没有出现,那就聊那个没有出现的人的八卦。至于为什么会八卦,没人知道也没人想知道,反正这就是女人和女人的好朋友——闺蜜之间的故事。
  • 魂经

    魂经

    人有三魂七魄,天魂在天,位于天牢,为天神所收押,天魂有失则人无气运,乃人之元神。地魂在阴曹,为地府所管,地魂有失则不得轮回,乃人之阴神。命魂在身,为生命之根本,命魂有失则性命不保,乃人之阳神。修炼之道,聚合三魂,从此不入轮回。茫然无知的少年,被迫踏上魂修之道,死亡如影随形,最大的愿望就是活下去。身边的一切,仿佛被人操控,我究竟是谁?记忆中的事情,可以相信吗?我真的是我吗?
  • 如果这是宋史1

    如果这是宋史1

    本书从宋太祖赵匡胤充满传奇和争议的一生说起,全程解析大宋王朝的建立以及帝国初期的历史迷局;把中国五代十(十一)国各个朝代的更替,每一次政权纷争,一个个历史疑案,一一罗织在轻松幽默的解说之中。使一部长达三百年的煌煌宋史,在侃侃而谈中,尽解一切真相,尽得其中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