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2400000004

第4章 国际传播概述(1)

“交流”是现代人诸多渴望的记录簿。它召唤的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在这里,人人敞开心扉,说话无拘无束……

——约翰·彼得斯

本章要点

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

国际传播的基本特征

国际传播的功能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实践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国际的信息需求日益增加,国际传播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传播学领域里的一个分支,发展迅速。

第一节 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

国际传播由“国际”和“传播”两个词汇构成。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理解和认识这个语汇。如从学科和学术的角度来理解,国际传播应该是传播学的一个研究分支;而从人类传播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它则是国际社会沟通和交流、国际受众获知信息的主要渠道。本书主要从后一个角度对国际传播这一概念进行阐释。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一)国家与国际社会

国家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行为体,也是国际传播概念和实践之所以成立的基础。根据国际法的规定,成为一个国家必须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定居的居民,固定的领土,健全的政府组织和完整的主权。国家之所以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极为重要的、最为活跃的作用,关键在于它既是稳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体,又拥有主权,有能力和手段平等参与和决定国际事务。国家的职能是保护本国免受其他国家的侵犯;保护国内每一个公民免受他人的侵犯与压迫;举办个人或少数人不应办或不能举办的事务。这些职能都给予了国家异常丰富的内涵和特色。

在国际事务中,国家利益是各国制定政策、参与国际事务的出发点和归宿。一般说来,国家利益包括:国家安全权益,即国防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主要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人民生存和不受侵犯的权利;国家政治权益,即独立自主管理内政外交的权益,维护各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影响的权益;国家经济发展权益,即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提高的权益;国家文化发展权益,即发展自己文化的权益;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互利的权益。

因此,维护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利益,充分发挥主权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并从中谋取正当利益,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国家既是国际传播存在的基础,也是国际传播的主要信息发出者。而所有的国际传播渠道与国际传播受众,也都从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国家。在信息高度发达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对于国家来说变得愈发重要。

各主权国家进行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平台,这就是所谓的国际社会。2001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战争时这样宣布:“我们受到世界集体意志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集体意志的来源或者其指代的范畴可以理解为我们说的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是指由不同的行为主体按照共同认可的利益与机制组成的共同体。这个概念涵盖着从低到高的几个发展阶段。国际社会是与国家及其社会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范畴。国家既是构成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而国际社会是比国家更抽象的范畴,它是涵盖所有国家及其社会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

国际社会的特点与国内社会既有相似之处亦有相异之处,有相对集中的权威中心,有相对一致的利益诉求。国际社会的行为体现为国家、地区和全球性组织等共存的形式。各主体的利益定位不再仅仅局限于自我利益,它们同时也关注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

同国内一样,国际社会也有着它特有的利益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建立满足人的基本安全要求的秩序,以保障正常生产与生活;反对暴力解决争端,主张法律等有规则的解决方式;必须体现公平原则,不能是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人权、人身自由、个人尊严、思想自由得到充分的尊重等等。以上利益要求与原则是国际社会形成的基础,也是衡量国际社会发展程度的基本指标。

国际社会要求建立一个全局意义上的“国际安全”。这种国际安全的内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次:保障经济安全,保证全球市场的正常运行;反对突发战争,因为战争无论是国际战争还是内战,都极易把不同国家卷入,从而导致战争升级,破坏整个国际社会的体系与秩序;反对核扩散及大规模的常规武器扩散,因它可能造成国际间的暴力扩散,从而威胁整个国际社会的稳定。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扩散。

国际社会的形成、发展本身就与国际传播互为因果,国际社会反过来同时又是国际传播进行的有机平台。因此,国际社会中的成员正是国际传播中的不可或缺的行为主体。

(二)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各种形式的传播和各种传播形态,前者如新闻传播、影视传播、网络传播等,后者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它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狭义的国际传播是指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关于广义的国际传播的概念,传播学者莫拉纳说:“我曾把国际传播定义为:包括通过个人、群体、政府和技术在两国、两种文化或多国、多种文化间传递价值观、态度、观点和信息的研究探索领域,同时是对促进或抑制这类信息相关体系结构的研究。”

对于狭义的国际传播,国内新闻学界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定义。刘继南教授将国际传播定义为“特定的国家或社会集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面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受众所进行的跨国传播或全球范围传播,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综合实力的一个局部具体体现。”程曼丽教授认为国际传播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

此外,还有学者给予过诸多的论述,如:

所谓国际传播,即特定的国际社会组织或集团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传统媒介如报纸、期刊;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音像制品、互联网)进行的跨越国家边界、跨越国家传播体制的交流。

国际传播是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各种信息的跨国、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国际各国各民族互为传受主体的广泛的信息交流。

国际传播是指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不同文化体系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指个人、团体、政府通过各种手段转移信息及数据。

国际传播是一个调查和研究个人、群体、政府(利用)技术(如何)传递价值观、观念、意见和信息的领域,是一个关于在不同国家和文化间促进或阻止信息交流的机构组织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分析传播渠道和机构的研究领域。此外,国际传播还探析人类得以开展传播的相互认同的内涵。

国际传播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即国际媒体)并以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主体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

简言之,国际传播就是跨越民族、国家、国界的传播。

尽管定义尚未统一,但从这些定义中不难看出,即便是狭义上的国际传播,也不完全等同于大众传播。国际传播与一般的大众传播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国际传播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即传播者和受传者一般分属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因而具有对外性、跨国性和国际性的特点;其次,国际传播在传播的功能上主要是强调其协调作用,即通过国际传播达到不同文化民族和国家的个人、组织之间的沟通、理解与协调;最后,国际传播利用大众传播的所有手段和工具,根据其特殊的传播对象而更为强调传播的内容和效果。

具体地说,国际传播的基本观察单位是国家,所研究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所进行的信息扩散、新闻传播、文化交流。

综合以上对国际传播所下的各种定义可发现,我国学术界对国际传播这一概念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都是从狭义角度来理解国际传播这一概念:把国际传播理解为一种通过各国大众媒体而展开的国际信息交流;它的主体单位是民族国家和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所关注的焦点是国际信息传播对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些重大领域(例如国际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国外学者较多采用广义的国际传播定义,把所有跨越国界的传播都列为国际传播,并包罗了个人、群体和国家等主体以及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

本书认为国际传播是国际传播主体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国际受众进行的跨越国境的信息传播与交流。

二、国际传播的外延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际传播,在明确了国际传播的含义之后,还需关注和国际传播密切相关的几个领域。

(一)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是指各国际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和跨国组织等)之间在国际社会的总框架内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国际政治突出的是政治关系,并以国际政治关系为主纲,将其他形式的国际关系串联起来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国际系统。国际政治强调的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是国际政治的基本形式。

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总体上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国际传播和国际政治同处于国际社会的大系统,同属于国际关系的大范畴;其次,国际传播必然会对国际政治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受到国际政治的制约;最后,国际传播的参与者较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广泛,所有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都参与了国际传播,而且更多并非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个人和组织也参与了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的日益深化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更主要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国际传播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传播加深了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成为避免国际冲突和调解分歧的主要方式之一。当今世界,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在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不可避免。因此只有通过信息和文化的积极的交流与沟通,才能了解对方的具体状况以及深层次的要求,进而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促使国家间关系正常、和平发展。

自上个世纪末冷战结束,到本世纪的头十年中,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依然存在,东西方世界在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仍然深刻影响着国家间的关系,这种状况导致世界某些国家或地区上的对抗和冲突。然而在一个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国家间的直接对抗和冲突只能导致两败俱伤,破坏世界整体的和平,从而有损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避免这种矛盾冲突影响国家间友好关系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加强国际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加深对彼此利益和要求的了解,通过谈判和协商来寻求双方的最大利益,从而维护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2010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美国的斡旋下,恢复了搁置已久的和谈,这其中,国际传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国际传播是各国关系顺利运转的润滑油和加速剂。

第二,国际传播增强了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适应并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国际传播使国际行为主体在更广泛的范围中和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到利益的共性,创造了国际合作的前提和必要性。同时,国际合作的过程本身也必然是一个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国际传播使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利益需求的国家间的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向纵深发展。当今人们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如环境问题、跨国犯罪问题、毒品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粮食危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仅凭单个或数个国家是无法真正解决的,它需要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国际传播提高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物质能力和人类的凝聚力。例如,2010年巴基斯坦发生洪水,数百万民众流离失所,生计受到严重损害。经由有效的国际传播,中国、美国、欧盟、阿拉伯国家等都给予了巴基斯坦人力和物力上的援助,帮助其国家渡过难关。国际传播的作用,可见一斑。

同类推荐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有效德育:基于实践的探索

    有效德育:基于实践的探索

    第一编,“培养社会的脊梁”就是希望通过对实践的历史分析使人们明确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从而从根本上找到德育工作的关键抓手。这是解决中国德育问题的理论基点。第二编,“学校德育的管理策略”主要通过解剖学校德育工作,表达自己的思考脉络:德育的成功固然需要现代德育理念的指导和工作思维的创新,但真正使德育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使道德概念转化为人的素质的,最终还是落实到科学的德育管理上。第三编“班主任专业成长及其管理”就是想通过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班主任,使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们能够更好地找到提升德育工作质量的途径,使所有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能够更有效地工作。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读懂村庄,读懂中国!学者熊培云心血之作,写作时间跨越十年,备受各界关注。他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堪称熊培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热门推荐
  • 热血高手

    热血高手

    自人类踏上文明的征程后,武力渐渐淡出人们的视角。然而,修炼并非在这一刻终结,每一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位英雄。当天地变色之际,高手纷纷出世。==========================================pS:欢迎读者大大们的收藏、书评、推荐票与打赏O(∩_∩)OPs:读者一群{qq}:185290843【暗号:读者】
  • 爱要多长才算久

    爱要多长才算久

    夜是等待的驿站,悸动的心绪,在夜晚缠绵。纷繁的心绪在黑夜中梳理。窗外,星光灿烂。静夜的风、静夜的雨、静静的夜晚融在守候的希望里!没有你的夜晚,用心听你留在远方的思语,千里万里之外,仍有一首歌为我为你同唱。请和我一起守候在夜里,这是爱的起点也是爱的回归……
  • 京夏学院

    京夏学院

    天下异能者无奇不有,大多是操纵元素的人,这里要讲的,是一个先天被封印,后天因为意外觉醒的异能者,掌控者!在一定的区域内,他就是神!可以掌控一切的元素能量,但是他所需要的能源在地球上根本就没有,是天才还是废材?宇宙中航行中是否能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最后又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请看
  • 霸道总裁:萌妻翻身把歌唱

    霸道总裁:萌妻翻身把歌唱

    苏陌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也要面临被逼婚的场景。可是当全身捆成粽子,嘴上贴着绷带的帅气总裁被快递到家的时候,是接收还是不接收……
  • 绝世魂主

    绝世魂主

    洛城,方鲁镇。传说中有一种古魂瞳,奇异而又神奇,世人一直在寻找古魂瞳的存在。七年的时间,他曾是一个受人嘲笑与白眼的瞎子。如今,他重见光明,不再是受人耻笑的瞎子与被人收养的弃儿。七年的黑暗时间,他沉寂,他隐忍,他独自承受黑暗的痛苦。七年后的破茧,练就古魂瞳,成为地位之高的符师,成为族人的领袖...乱世之中的英雄,绝世中的魂主,掀起了一方狂潮...只为俯瞰众人,成为最强者。乱世英雄,儿女情长,情深薄寡,谁是他心中的佳人……
  • 我命逍遥

    我命逍遥

    天道混乱,帝君不敌,下界寻求希望;群英四起,大陆动荡,谁人独领风骚?暗流涌动,劫数将至,一片末世之景;神缺少年,自命逍遥,乱世危局演绎无上传奇!
  • 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

    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兰辞

    玉兰辞

    一个穿越,纠缠的是前世今生的情分。一个女人,缠绵的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荣辱。“玉儿!”他静静的说,没有以往的的玩世不恭,“我会等你爱上我!”傻瓜,我早就已经爱上你了!她苦笑,也只能在心里默念。“皇上,臣妾十八岁嫁与你,又给你生了一个皇子。虽然皇上无心将他立为太子,但臣妾只有你一个丈夫,福临也只有你一个阿玛。皇上,您真的不顾我们十几年的夫妻情分吗!”此刻,玉儿声泪俱下,不怪他,只怪她当年选错了人。皇太极一生的爱都倾注在海兰珠身上,他将心给了海兰珠,而玉儿,只不过是和亲之路上的一颗棋子。他们几个,到底谁是谁非。有些事,即便知道错了,也无法挽回吗?
  • 强兵之逆战机甲军团

    强兵之逆战机甲军团

    暑假去海滩游玩的叶飞扬被漩涡卷入海底,意外获得上古传承,成为一名古武者。随后,僵尸肆虐全球,人类岌岌可危,强势回归的叶飞扬力挽狂澜,带领逆战机甲军团大战僵尸,最终在邙山与僵尸王进行终极一战,大胜之,僵尸自此被人类逐一歼灭,地球重归和平!
  • 一剑荡九天

    一剑荡九天

    洪荒破碎,天道九分。九天之下,蕴育了九种文明和九大修炼体系。黄天之下多为古武,苍天之中尽是修真!又有十二大星空圣使,各自掌握着一种逆天神通!且看主角如何从一个毫无修为的普通人,到一步步的将九天,尽数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