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2300000022

第22章 国际传播的核心竞争力(1)

本章要点

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媒体核心竞争力的组成

媒体核心竞争力与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第一节 媒体核心竞争力

一、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与管理学,可以概括为,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资源和能力,它对本企业价值巨大,是企业做得最好,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学到的、独特的、稀缺的优势。通俗地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由来已久。它可以上溯到1925年的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了企业知识基础论。后来,伊迪丝·彭罗丝在《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发展和阐述了这个思想。此后,这个理论逐渐发展,但直到1957年才有研究者将企业的能力定义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组织的能力或者特殊能力”,这可以看做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肇始。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因为该文所阐述的理论,较其他理论更好地解释了成功组织竞争优势长期存在的原因。

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使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类独特的技能和技术,是企业获取或配置人力资源、核心技术、声誉,形成并能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从获取方式的不同,可将核心竞争力分为四类: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业务与核心运营能力。哈默在1994年发表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一文中重申了这一观点,并列举了核心竞争力的三种类型:与市场进入相关的竞争力、与整合相关的竞争力以及与功能相关的竞争力。专业的咨询公司麦肯锡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体中根深蒂固的、相互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现代核心竞争力研究表明,一个组织的所有竞争力,来源于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能够确保竞争优势动态持续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常被描述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难以模仿”或“竞争优势”。许多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包括四个方面,即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创造品牌和运用品牌的能力。这些方面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

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指在媒体胜过竞争对手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它是媒体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众多传媒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那些资源和能力,其特点是优越性、独特性和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延展性。

二、媒体核心竞争力的组成

(一)品牌

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品牌建设。“品牌”概念源于经济学,是指某种产品与服务的名称及其标识,用以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现代意义的品牌内涵,是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全部体验,既包括物质体验,更指精神体验,它向消费者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传媒品牌的内涵包括了受众对传媒品牌的认识、忠诚以及对传媒品牌核心价值的认同。判断传媒品牌的标准,应该有十个方面的属性,即具备品牌核心价值,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品牌定位科学有效,鲜明的品牌个性,正面的品牌联想,拥有品牌忠诚度,有保障的品质,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接触率,适当增长的广告收入。对于受众而言,传媒品牌是一种经验、保证与承诺;对于对手而言,传媒品牌是一种制约与进入障碍,强势传媒品牌留给对手的机会很小,成为制约对手进入的壁垒;对于传媒品牌自身而言,品牌是一种心理契约,这份契约存在于受众,要求提供相应的有品质保证的传媒产品;从整体而言,传媒品牌的背后是核心价值和建立在核心价值基础上的文化。如CNN、DISNEY、MTV所表现出的正是美国文化中自由、乐观、冒险、进取的特质。受众接受一个传媒品牌意味着对某类核心价值的认同。独特性是品牌最突出的特征。把品牌概念引入传媒领域,就是要在搞好节目策划创作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包装和推介手段,树立起强势品牌,以达到提升竞争力的目的。媒体品牌意识可以归纳为:以培植一批具有相当数量和较大影响的名牌栏目和传媒英才为龙头,对内以其为原动力来拉动精品生产和机制改革,实现媒体生产要素的重组和最佳配置;对外以其为吸引力来强化媒体辐射功能和公信力,追求目标效益最大化,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评判媒体的品牌价值,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衡量,但有几点主要标准必须涵盖其中:

一是信息可信度和社会责任感。媒体的信息传播内容与客观事实要相符合。刊登虚假或失实的报道,会对媒体的信誉造成严重伤害。这就要求媒体记者本着对受众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报道新闻;也要求媒体从业人员不能避重就轻,必须将事实真相如实展现在媒体受众面前,而不是取其细枝末节。

二是对于事物的判断力与预见力。打造传媒品牌,必须通过有效的信息产品和优质服务逐渐形成。媒体要力创知名度高、个性独特的品牌栏目,培植名牌主持和传媒英才,向受众提供高质量的资讯服务。传媒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要先于普通受众对进行中的事件做出预判断,展示事物可能的进展方向,进而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对受众的社会认知、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三是媒体人员的素养。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树立鲜明的品牌意识和品牌观念,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强烈的信息意识,能够理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提炼,使无序信息变成有序信息,形成信息的有效传播。传媒从业人员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新闻事件和重要信息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进行客观分析和理解,进而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四是受众的忠诚度。媒体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声誉,受众接受该媒体信息的行为稳定,并且对其传播内容和价值产生情感认同。这就要求媒体提高传播内容质量,方便受众接触媒体信息,并强化受众对于特定栏目的价值认同,从而增强受众对该传媒品牌的情感忠诚度。

总之,传媒品牌如同媒体的形象,是受众对于媒体的系统评价,是其外在传播形式与内在传媒素养的综合,标志着一种特殊的文化品位和人文追求。品牌对于媒体的市场扩张和资本扩张极为重要。综观我国的媒体市场,大小媒体无一例外地都在努力建构经营自己的传媒品牌。

对媒体而言,打造和经营媒体品牌,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了解受众。进行细致的受众市场调查,强化节目内容和节目包装的针对性。二是精办节目。精心打造名牌栏目,通过系列形象宣传,使之成为媒体的招牌。三是吸纳人才。创造条件培养风格各异的节目主创人员,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打造个性品牌,利用品牌的辐射效应,产生品牌裂变,形成规模效益。四是推陈出新。对于严重老化或不适合受众需求的品牌,应当及时给予调整,以创造新的品牌。五是科学评估。通过市场调查、节目运作、节目考评等机制,建立品牌管理机制,确保品牌的长盛不衰。

对媒体而言,实施品牌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提高节目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目前,我国传媒环境已经从资讯极度匮乏的阶段发展到信息过度膨胀、媒体竞争硝烟四起的时代,大报小报纷纷走上报摊,电视广播栏目迅速增加,网络媒体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这使得媒体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为了赢取市场份额,传媒必须具备鲜明的个性,这就要求媒体必须具备独树一帜的品牌。传媒品牌的提出,可以帮助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以名牌媒体为龙头进行传媒业重组,可以拉动我国传媒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重新洗牌。

二是开发和巩固媒体的受众资源。受众对传媒品牌的理性认识至关重要,传媒能否打造出受众认可的品牌,是决定其能否争取到受众更多注意力的关键。现今的受众面对的是信息高度膨胀的传媒时代,大多数信息消费者都会受到在海量信息中进行选择的困扰,而品牌可以提高受众做出选择的效率,帮助受众有效识别和选择信息。同时,品牌便于受众对传媒产品质量进行合理监督。媒体的品牌营销策略则能不断巩固受众资源,培养消费群体对媒体的忠诚程度,为传媒赢得更多受众,使媒体从中获得相应利润。

三是媒体获取稳定的高额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新闻作品外,媒体生产的其他产品基本上都是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成为媒体配置产品和获得利润的主要手段。在目前的传媒市场环境下,品牌含量越高的频道、知名度越高的栏目,广告价位就越高,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提高媒体的品牌地位,增加传媒产品的品牌价值,是媒体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必胜砝码。

同类推荐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本书讲述成语故事,并把联系得上的现实串起来,让读者记住成语,熟知许多典故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古典红颜、古典病人、高人异士、好男人·坏男人、另类视野五部分。
  •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国际传播受众理论、方法和实务的专门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有三大特点:一、对中外国际传播受众的概念、特点、研究演进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二、详细介绍定量与定性受众调研方法,并对互联网受众测量和调研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三、总结归纳国际传播媒体受众工作的特点、原则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动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受众研究、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或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 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热门推荐
  • 传授三坛弘戒法仪

    传授三坛弘戒法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承欢殿

    承欢殿

    红墙宫闱重檐思绪蔓延回首承欢殿一切虚名荣华都化作云烟曾经刻骨痴缠的画面物是人非难重演所有恩怨悲欢在雪夜终结淡看秋叶飘落阶前一曲长门怨君不见任玉容泪干不复昔日笑颜赐死怀中的圣眷刹那间漫天风雪冷眼看红颜决绝胜断弦殿中弱水三千的誓约终究敌不过谗言琴音犹未绝奏不出从前
  • 风翔万里
  • 如果医生免疫力低下

    如果医生免疫力低下

    本书介绍了免疫力如何决定人体健康,提醒人们关注免疫力下降的身体信号,让人们通过打疫苗和给器官排毒等给免疫系统积极正面的影响,引导人们从饮食、睡眠、运动和心理四方面入手,向细节要效果,掌握生活中有效提升免疫力的窍门,从而构筑均衡免疫力。
  • 林则徐大漠履险(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林则徐大漠履险(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以林则徐专门记述这段经历的《已巳日记》为线索,以历史演义的手法表现了林则徐在浩瀚的大漠与神秘的绿洲中的种种奇遇。情节曲折跌宕,人物特异,风情民俗另类,是一部集文学性、知识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长篇历史小说。
  • 梁遇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梁遇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读梁遇春的散文,不论是青春冲动、少年意气,还是略带沉重的沧桑之叹,都不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就是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汉,举杯对月,入火而舞。
  • 绿玉皇冠案

    绿玉皇冠案

    选自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包括《绿玉皇冠案》《斑点带子案》《五个橘核》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人胜。以跌宕起伏的情节、缜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心理分析,给读者呈现一个冷静、智慧与勇气并存的神探福尔摩斯。
  • 云杯

    云杯

    他,是最年轻的模特缪斯,同时也是一个天才作曲家。他的歌曲、他的声音,他走秀时的气场甚至于平时那冷淡空灵的气质,无一不是吸引众人眼球的原因。然而他曾爱过的人,却不爱他。他,同是年轻有为的模特,长相与性格不符的他,常常苦恼于那副略显凶恶的面容让人误以为他是个不好惹的黑道老大。他们相识于模特这个职业,又亲近于那意外的一夜。
  • 皇后

    皇后

    为了采集数据,邵敏随组来到一千年前的世界。却不想阴差阳错,邵府小姐被带上了时空仪,她被领回了太傅府。痴情种子老皇帝追随爱妃仙去,留下了爹不疼娘不爱的正太小皇帝。作为权臣的孙女儿,邵敏无需步步惊心的宫斗,轻松进宫当皇后。谁知从此就过上了惨遭正太蹂躏的悲惨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朱砂引之绝色妖妃

    朱砂引之绝色妖妃

    身带异能,绝世容颜,天生命硬。是好运?NO,是噩运!本以为解脱,竟穿越成了不受宠的晋王侧妃,厄运依旧如影随形!既然如此,那就让她独自淡泊一生吧!珠宝首饰,锦衣玉食轮番上阵,王爷准备重新宠爱她?王爷,小女子还想多活几年,授受不起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