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1800000010

第10章 问题意识: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四大“紧箍咒”(5)

二、进入中国的跨国传媒公司的“行为”

持有上述观点的人似乎不在少数,但持有上述矛盾思维方式的人则应该不会太多。该文的论述似乎告诉我们,国际传媒大亨控制的跨国传媒公司都是严于操守的君子,而且,是较少意识形态攻击性的。我们认为,对这些跨文化传媒公司的评价还不够“客观”。从诸多的事例来看,这些传媒公司似乎不仅尽量不表现出意识形态的攻击性,而且还百般迎合中国政府: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为了进入中国的市场可谓煞费苦心。1998年,默多克旗下的哈柏·柯林斯出版公司取消出版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写的回忆录;2001年,在上海正在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默多克请求中国政府准许他们在上海举办一个媒体最高层会议,并邀请百余家国际大型综合传播公司的CEO出席,以示对中国市场的好感和关注。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默多克一再声明他支持中国主办奥运会,并希望中国申奥成功(姜飞,2005,p.16)。另外,进入到中国的传媒集团还以我国民间文化故事为资源,进行商业性投资,这看上去传播的不仅不是西方意识形态,还对中国古典文化运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阐扬,用美国维亚康姆公司(Viacom)总裁雷石东(Sumner M.Redstone)自己的话说,我进入中国是要把中国音乐介绍到国外去,是挖掘中国音乐的素材、歌手,经MTV国际化包装,再通过MTV的国际化推销网络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果然有这样好的资本家在世界范围内阐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努力帮助几代国人实现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想?

事实并非如此乐观。进入中国的传媒集团到中国民间摄录音乐、舞蹈,制作光盘销售。甚至将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商业性使用,如美国好莱坞将民间传说花木兰改编成电影,日本人将《西游记》改编成动画片。他们不仅没有征得中国相关机构的许可,甚至歪曲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符号的本意。花木兰由一个优雅、坚定、孝顺的美丽女性变成了一个热衷于打杀的变态狂。更有甚者,外国机构和个人不择手段获取中国传统工艺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改造后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产品销往中国,反而称中国有关单位侵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进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评估后,一些周边国家将源于中国的或与中国共有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申报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并获得了成功。这不仅损害了中国的文化尊严,也冲击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产业。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家园。我们不知道如果听任西方对中国传统资源进行解构性建构的话,我们的后代是否需要对《西游记》或《花木兰》重新考古以确认到底是中国文化还是美国文化。中国越来越像信息社会的原料供给国。就像工业化的全球分工一样,发达国家永远在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这种做法既避开政策的限制,又泯灭中国对于西方文化渗透的警惕,利用丰富的资源赚取利润。文化生活习惯和文化群落的保护与延续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许多重要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传历史、表演艺术、风俗习惯、节庆礼仪等,都是文化认同的结点和标志,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底线。这样的底线如果在跨文化传播的商业逻辑掩盖下遭到侵蚀和毁坏,不仅使民族历史延续的谱系失去,而且将使民族情感失去了着落点,将为外来文化提供新的生长点。而且,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的历史和文化逻辑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脱离人类文化发展的正常逻辑而将人类引向动荡的未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商业文化裹挟其控制全球的意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凭借科技优势以及由此构建的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秩序,推销、宣扬和传播西方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并通过“恶意贬损和摧残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力图使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是失语就是褪色,或者被边缘化。”(姜飞:2006)事实证明,文化的话语权在当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共识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发展前景的根本。

当前进入中国的跨国传媒集团就拥有这样的技术优势,并在扩展着自己的话语影响力,不管是国家传媒集团还是跨国传媒公司,其背后的依托都是不同于我们的文化表述方式和价值指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话语方式。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禁止的是“烟”,不管这个“烟”是从哪个国家,通过何种渠道进入的,这是问题的实质。当一种文化已经大规模强势地君临我们头上,消弭我们本土文化的基本生长点乃至在国际范围内的话语权力的未来,我们还在探讨这些文化哪些是自律的君子,哪些是恶意的小人时,就和区分谁是好意地将鸦片输送到中国和谁是“恶狠狠地将灭亡中国挂在嘴上”而将鸦片输送到中国的人一样,其中所折射出的视野、思维上的问题和对实践的误导可见一斑。“鸦片”就是我们看待“禁烟”问题的判断底线,同样,侵蚀本土和世界文化生态并剥夺弱势文化话语权也是我们看待跨文化传播的底线,我们需要这种“底线观”。它很微妙,处理不好的结果,不是指鹿为马,就是缘木求鱼;不是刻舟求剑,就是画地为牢;不是好高骛远,就是削足适履。

当然,我们也应重视跨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但从历史的逻辑来看,如果有谁现在说历史上的东印度公司只是一个经济组织,是来和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发展贸易的,并不具有侵略性,相信产生这种共鸣的人会少之又少。那么,同样,如果有谁说电视、报纸只不过是提供给我们信息的工具,不具有侵略性,学术性地评价,我们只能说,目前还是有一定的争议。但未来就奠基于现在。有一点似乎无需过多提醒,即,跨文化传播的双方并非总是战场上绝对的敌手,文化双方总是在彼此影响中互相提升和促进的。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当平等的文化自我进化的渠道被殖民主义打碎后,跨文化的传播实际上就占据了文化交往的主流,而这样的跨文化传播中,西方的强势文化将战场上的逻辑搬到了文化领域,在当前的世界上似乎上演着强权即真理的戏剧,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文化正常交往、彼此影响、互相提升的主题,而变成了文化殖民主义。这样的文化交往现实,相信是世界上任何崇尚平等和民主的国家和人民所不愿意看到的。

三、跨国传媒公司在苏联的“行为”

已经有大量事实表明,苏联解体过程中跨国媒体的跨文化传播作用巨大。

苏联时代也曾是个新闻大国,作为冷战对垒的主角之一,苏联的新闻传媒事业一度空前繁荣。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德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便纷纷登陆苏联传媒市场。

最先吸纳外资的,当属久负盛名的《真理报》。作为苏共中央的机关报,在苏共于1991年8月被强行解散后,失去财政拨款,报社陷入困境。1992年,一家希腊公司与《真理报》联合组建了“真理报国际股份公司”,其中希腊公司持有55%的股份,另外的45%为报社所拥有(后由于合作破裂撤资)。

自由欧洲电台是1949年由美国国会资助设立的,是冷战时期西方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宣传工具。1984年6月,《自由欧洲电台研究资料》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集团试图弥合两代人的鸿沟》的文章,文章认为,通过宣传,“东欧比较年轻的一代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传统的社会价值越来越不抱幻想”,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非但没有消失,相反,它在青年一代身上“找到了沃土”(孙丹,2003)。而到了1991年“8·19事件”之后,鉴于自由欧洲电台在“事件”中的美化表现,叶利钦于1991年8月27日签署了向该电台提供优待政策的第93号总统令,特许该电台享受众多特权,如允许“自由欧洲”电台在莫斯科开设常驻分部并可在俄境内设立记者站;“自由欧洲电台”的记者采访不受任何限制;确保其“自由从事新闻工作”;可以自由使用俄国内转播服务设施等。这种优厚的国民待遇使“自由欧洲”电台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自由生长,到2002年,仅莫斯科一地,自由欧洲电台的听众就达到13万人。

1984年,英国《泰晤士报》发表题为《父亲与儿子》的文章,写道:“如果我们教会了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这种精神上的毒害,给共产主义的未来建设者们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孙丹,2003)。1991年10月,英国广播公司同俄罗斯广播电台签署了有关协定,由俄方在莫斯科转播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评论和专题等节目。另外还有欧洲加号电台,总部原来设在法国,后迁至莫斯科,受众群是俄国爱好音乐的知识界人士。

在俄罗斯曾最有影响的商业电视台独立电视公司1995年虽然宣布不再向银行贷款并实现资产上的独立,事实上却接受了美国一家名为互联新闻(Internews)的传媒公司的资助。2001年,在俄罗斯知识分子中颇有影响的杂志《星火》也被美国的一个基金会出资暗中收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彼时,美、英、德、法等西方资本均已经进入俄罗斯媒体。

如果说中国有关苏联解体的分析有时莫名其妙地被认为是被戴上眼镜写的,那么,我们就来看俄罗斯人自己是如何对这段历史进行自我反省的。两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利西奇金和谢列平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一书中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是如何在苏联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进行了全面的揭示。该书的译者徐昌翰先生在序言中介绍说,该书第一版于2000年1月出版后,一万册立即一抢而空。书中的思想观点受到俄国科学院的学者们、国家杜马和联邦院左翼和右翼的政治家们、俄联邦总统办公厅及政府的官员们、实际工作者和普通百姓的高度重视,引起极大兴趣。随后立即再版,又是一抢而空。

该书揭露了这样一段史实:

1948年8月18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了20/1号指令——《美国对俄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这项指令揭开了一场本质为新型战争的序幕,信息成了武器,作战的目的则在于按一定方向改变社会意识。战争的任务在于使社会意识对周围世界形成虚假的认识,以利于进一步操纵控制该国居民及其管理精英(B.A.利西奇金,л.A.谢列平,2003,p.1)。

列·费·伊利乔夫在1963年苏共中央全会的报告中说:

前不久美国新闻社社长公布了一份颇有意思的资料:通讯社今年的预算增加到1.2亿美元,来年还将增加2600万美元。通讯社现在105个国家共设有239个分社,“美国之音”广播电台每周用36种语言播音达761小时。通讯社拥有数千名职员。通讯社社长表示,参加这场意识形态斗争的还有400万每年赴海外旅游的美国游客、100万现在国外的美国军事人员及其家属和3万多名美国传教士。再加上好莱坞电影、连环画册等(B.A.利西奇金,л.A.谢列平,2003,p.182)。

同类推荐
  •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分为政策之思,价值之辩,富贫之觞,教育之考,文化之思,时事随笔等几部分,分别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各阶层的矛盾。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白话老子·列子

    白话老子·列子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阐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无名无形”是万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
  •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现行党和国家的公文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积极体现当前公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效用。本书没有一开篇就介绍各类具体公文的写作与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较多的文字讲述了公文的含义、作用以及特点、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阅读了这些文字,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夯实公文写作的基础。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之后,再进一步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起草格式,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热门推荐
  • 决绝陆崖

    决绝陆崖

    这是一个被诅咒的世界,里面存在的,是更多的挣扎。无尽深渊中嘶咆,泣血。你的信念可以持续多久?你是否还能抓握着什么?因为失去了很多,所以我们也会痛苦着,思考着孤奀扶沉浮晓,凸延期绵,惜荼秃芜。娇渡愍游幽咀,貌染燃域,涓溪煮绯。坠瘫渊忌顾咽,挣泊浊喘,扎眨止呼。忧诺拓思塑未,漾摆急陡,醒丝觉泯。似狂风渡暗醉涌,如腾浪奔泳。长嘶纱煞,独寄思丝。要静宁,锁帘怜。奀缺舵堵,淤即故。想破封重铸,惜叹岩域。望未逐寂泯,安得岸平。
  • 心灵绿洲

    心灵绿洲

    本书是广州市协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成果,内容涉及:人格心理、学习心理、生活心理、发展心理四方面。
  • EXO之霸气女遇上高冷逗必男

    EXO之霸气女遇上高冷逗必男

    女主叶雨茶。男主吴世勋,男二边伯贤他们会产生怎么样的剧情呢
  • 孟子字义疏证

    孟子字义疏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职男友

    全职男友

    悲催的陈翔肺都气炸了!明明是为了救人,却被当成流氓!他华夏古武傍身,想要什么女人没有?可是谁知道这个女人,不按照剧本出牌!当她男友,陈翔还觉得委屈坏了呢。不能像之前逛夜店,不能随便看别的女人,就连上床都得等她批准……
  • 血旗袍Ⅱ:人皮刺绣

    血旗袍Ⅱ:人皮刺绣

    校园后山的一座孤坟,斜插着一副红棺,一半掩埋在土里,一半裸露在外。一个女生,静寂深夜独自前往,打开棺盖,棺中竟躺着一具身着红色旗袍的女尸,双眼和脖颈上细细密密地缝着黑色的丝线,她入了魔似的抱起女尸,脱下她的绝美旗袍,穿上。几天后,她离奇暴毙。而死亡也自此接踵而至,同寝室女生相继出事,旗袍诅咒席卷校园……
  • 主角与作者的进化论

    主角与作者的进化论

    当我们的主角征服一片天地后,故事才真正开始。这是关于主角与作者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大雾)
  • 都市杀手行

    都市杀手行

    杀人偿命,亘古不变!佣兵混黑道?谁比谁厉害?苏晓背负着血海深仇建立自己的黑金帝国,黑色王朝!人命如草莽,金钱为粪土!只为了一个信念,保我中华!报我血仇,扬我尊严!血剑出,杀歌起,血光现,阎王见!
  • 营销造势Ⅱ:公关策划的策略、技巧、案例

    营销造势Ⅱ:公关策划的策略、技巧、案例

    本书内容分三部分:谋术篇 营销技术与市场趋势,谋略篇 攻关策略与造势思路,谋势篇 营销造势实战攻略。
  • 穿越之白玉情缘

    穿越之白玉情缘

    “老板,来清蒸鲤鱼,红烧鸭爪,玉米排骨汤,好吃的通通都给我上”“姑娘,吃那么多,你不怕胖吗?”“你看我胖吗?”这个白玉是什么东西,从小就随身携带,不会是定情之物吧,想想就有些小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