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1600000020

第20章 活跃的边界线:城市空间的(2)

后现代的观念与方法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研究城市文化以及媒介文化。城市就好像一个大屏幕,其间相互分离的图像经过媒介的拼贴,消除差异,又不断地制造差异。媒介的集群化发展趋势,使得城市中的信息成批涌现,城市的拼图越来越频繁地被制造出来,文化、艺术、经典变得大众化和商业化,而且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大型传媒集团的手中。

建立在媒介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基础之上的媒介集群,对城市传统意义上的权力边界形成了挑战。按照媒介资源的强势与弱势的对比,世界中的城市景观也有了层次之分。西方经济发达、商业程度高的大都市,传媒业也极为兴盛,于是纽约等大城市的文化状况、消费方式以及地理面貌成为典型,并事实上影响甚至改变了其他城市人们的生活。媒介产品往往反映的是人们所持有的一系列价值观,当这些价值观处于信息传播流程的强势地位,就将控制传媒产业,并影响媒介对世界景观的反映与建构。建立在资本融合基础之上的媒介集群与经济发达的城市相结合,必将形成巨大的能量,不仅成为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它们还可以对城市文化进行更为多样的描述,其广为延伸的触角,本身就能构成城市的一大景观。这些商业化的媒介集群极大地强化了媒介的话语权力,并建构了种种生活方式和象征性的空间,同时不断地吸引人们进入这种由媒介文化建立起来的现实与构想交织的世界。

第二节城市的空间体验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空间予以关注。城市的每一个空间,都在与其他空间的关系中进行恰当定位。而每个人身在其中,通过眼观身受,获得了对于城市的体验。媒介在其中产生的作用,又使得城市空间以及各种关系成为更加复杂的现实。当代城市往往被描述为一个奇妙的混合体:电子技术把城市理性化,变成纯粹的可计算的坐标方格,但城市的现实又经常是混乱的、杂乱无章的……计算机网络的无形地图和污染、衰败的物质空间始终交织在一起。城市通常被视为由建筑物构成的一个生命有机体,有着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新陈代谢的自然过程,还具有性别与身份之分。城市给人们带来的最为直观的感受,最终都会形成形形色色的视觉经验,因为不管用何种方式,看与被看都是每个城市中人的既定角色。我们可以决定观察事物的视角,但无法避免自身成为他人视线中的景象。而城市,便是这样的一个主观与客观,想象与现实交织而成的存在物。

一、城市空间秩序

在现代城市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是空间秩序。虽然空间的边界已不如过去那么清晰,但每个城市中的人被归入分散的空间。每一块城市的土地都有专门的用途,而人们也被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而划入不同的类别。比如工人、移民、少数族裔、中产阶级、贫民、富豪等等,人们不仅在各自所属的区域内生活,日常的行为也被限制在一些特定的区域。

琳·洛夫兰德(L.H.Lofland)认为,现代城市与前工业时期的城市有着极大的不同,其中一方面就在于区分群体身份方式的差异。前工业城市受外表秩序支配,人们所穿戴的独特服装与徽记被用作区分其社会等级和职业的视觉凭证。城市生活的有序性依靠的是人的外表特征,它被用来标志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反,现代城市空间秩序则占据支配地位。

各种区域与专门的分工相关,根据阶层、种族、年龄等等进行归类,而外表和穿着不再作为社会身份的固定标志。人们的活动地点比他们的衣着更有意义。穷人、富人、知识分子、精英人物等等都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并以此来表明身份与地位的差别。她举例,同性恋选择在同性恋酒吧出现,而不是一定会穿着粉色皱领衬衫;精英人物不一定身穿丝绸,而是常常出入于迎合其奢侈消费的商店或餐厅……现代的城市,人们的身份越来越与地点和空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在这些空间中所应当遵循的规则,通过各种信息的传递而不断得到强化,以至于对于人群的归类,空间的秩序都成为人们的共识,一旦进入某个场所,就会按照其中的行事方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媒介在这个空间归属的认知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正是依靠媒介信息的传递,让人们获得了关于空间的感知,那些既定的或者潜在的规则在媒介中得到充分展示。

一般而言,对于社会成员身份的确认和归属,在城市中会有明显的标志物进行标示,但也存在一些隐秘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物或地点的外观判断,出入其中的是什么样的人群。商场、餐厅、酒吧有不同的功用,也接纳不同身份的人,同时由于其定位的差异,筛选和接受不同的消费对象。除了这些一目了然的空间信息以及明确的地理场景标志之外,人们还会依赖各种媒介来获取更多信息,以确定各人所属的空间位置。

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媒介以及媒介产品,使得空间的划分更为细致。在以媒介为中介的城市空间中,由媒介传达的空间归属观念,能够被更多人共享。大众传播媒介为人们提供了对他人身份和形象的认知方式,我们可以在报纸、电视中不断看到关于精英阶层或普通市民的相关描述,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工作环境、消费场所与水平构筑起迥异的空间状态,通过文字、图像或声音进行广泛的传播,这便成为不同的人群确认身份和行事方式的依据之一。例如形形色色的商场就被认为是女性的空间,而且商场的货品本身加上媒介的渲染,会激起她们非理性的物质消费欲望。

对于城市中人群的生存空间而言,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场地,而是信息流动的模式。传播媒介中承载的信息,正是人们用以定义现实社会中地理空间的重要线索。因此,我们可以不依赖城市的建筑或围墙来圈定人们的空间位置,而是从媒介的信息中建构社会空间,并规范社会行为和交往准则。大众媒介为我们带来的是对城市空间的体验,虽然这种体验并非完全与现实相符,但它毕竟制造了与现实相近的图景,为人们提供了种种观察的视角。

当然,媒介对于空间秩序的作用也有两面性。一方面,媒介通过信息的传递不断强化人们对特定空间的占有,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模糊原有的空间边界。尤其是在电子媒介与网络出现之后,对于物质地理空间的依赖减弱,更多的信息可以共享,并且通过网络,人们还可以跨域边界,而进入他人的领地。例如在网络世界中,身份可以虚拟,空间可以重建,每个人只要拥有上网的条件,便可以在网络中拥有一种身份与空间,还可以建造众多的社会关系。

二、模糊的边界

人类在生活中,往往会建立或寻找属于自己的固定群体生活空间。比如修建围墙、门窗,或进入某个社团,希望通过在空间中圈定一个边界来确立自身的位置。边界可能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区域隔离开来,也可能作为两个区域之间的缝合物,将各种关系结合起来。因此,对于边界的划分在城市空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划定了范围,同时也成为人们与外界交流与接触的依据。在每一个边界之内的场景与居所,都限定了行为所依照的准则。应当承认,边界的设立是为了维护一定区域的秩序,人们以此将城市划为各种功能不同的空间,并确定自身的行为规范。在特定区域内,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者目的的人们在此聚集,形成一个固定的信息区域。例如设立在城市中的公园,便是在喧嚣的环境之中开辟的一个幽静的去处。公园周围高高耸立的围墙,则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景阻隔开来。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设施取消了围墙之类的分界标志,而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比如围墙的拆除,消除了空间的阻隔;阳台的设置,将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界限模糊化。这样一来,城市中的空间流动就更为便利,人们彼此的交流更加通畅。所以,边界的设立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周围环境和人们需求的影响。城市空间的发展必将导致扩张的欲望和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人跨越原先的边界局限,而转变生存的空间与状态。

城市的空间边界,除了因为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建筑和外观设计上有所突破之外,还必须考虑到文化、社会以及媒介的影响。工业文明对城市的影响,除了对城市物质空间的改变,还对城市的想象空间中边界的消解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因为各种陌生的、外来的事物不断进入城市,从而产生新的要求和欲望,于是人们需要的是更为多样化的空间想象力,将城市视为开放的系统。各个领域间清晰的物质边界不再是确定人们行为和身份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城市文化中,矛盾、暧昧、不一致等等,是城市中的客观现实,如塞莱斯特·奥拉奎加(C.Olalquiaga)所言,后现代的城市具有无边界的形象,而且后现代的扩张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在一起,层次被消解,边界被忽略,人们对城市的体验也逐渐受到影响,身体逐渐转移为电子,缺席转移为在场。所以媒介技术对于城市而言,其提供的感知方式进一步模糊了原来的空间领域。在媒介所呈现的景观中,我们可以看到超越物质地点的各种场景组合在一起。信息的接收地与发生地不再重合,而且隐秘的个人空间,公开的共有空间,都失去了明显的界限,物质的边界被弱化,而制造了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秩序。

空间被认为是一种建立在意识与无意识经验之上的局部的、相对的地理学。我们并不能肯定,我们所持有的对于空间的某种认知方式,就一定比其他方式更为正确与合理。因为所有的空间构造都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添加了主观的因素。于是,当我们绘制边界清晰的城市地形图时也需要注意,这些关于城市空间的描述,会不断地受到新的挑战,使得城市的版图随即发生变化。在物质层面上,城市不断扩展,占据了从前的市郊、乡村,从而需要重新定义城市的边界,重新绘制城市地图。在心理层面上,尤其是当我们对于城市的感知是基于主观意识之上的时候,个人的心理因素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城市空间的呈现。原本边缘化的存在可能会成为中心,原来的城市中心,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被边缘化。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价值观与理解方式的差异,会关注完全不同的城市景观与文化。所以,对于空间的使用或者描述,还要受到文化的影响。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指出,交流过程中对空间的使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因为不同的文化导致人们对空间的不同感受。例如美国人会先考虑视觉和听觉,而阿拉伯文化中,除了视觉与听觉之外,嗅觉也很重要。从总体上说,文化上占主导地位的感觉,部分地决定了该文化使用空间的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空间的安排和布局会截然不同。所以,在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交织的城市中,主观的想象空间可能比经过科学测算的空间更有意义。

三、空间的对峙与跨越:公共与私人

根据戈夫曼和洛夫兰德的定义,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不特定的人群可以接触和进入的地方,例如街道、公园、广场等等;与公共空间相对的是那些限制进入的和只有受到邀请才能进入的私人地点,如家庭、办公室等。

私人空间使个人的生活和隐私受到保护,公共空间的设立又为人们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城市空间中,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分隔,确保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公共领域之间的相对独立,互不侵扰。这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构成了城市空间中的重要景观。

通常情况下,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对立,不仅有物质的标志,比如开放与封闭的建筑物,而且还有心理上的区别,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方式差异。例如在公共空间中人们与他人产生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需要遵守既定场所的规则规范;而在私人空间,人们可以享有隐私权,行为也相对自由。城市,可以看作是一个由众多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交织而成的复杂区域,二者之间的边界时而分明,时而模糊。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传播技术的进步,人们得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公共与私人空间界线日益模糊,两者的相互入侵,不断改变着相互关系以及力量的对比。以电影院为例,它作为一个城市中的消费场所,是允许人们共享的公共设施,但人一旦进入其中,就开始了私人的观影过程,人们彼此遵守既定的秩序,互不干涉。在更多的情况下,形式多样的大众媒介对于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作用,往往更为隐秘,使得两者不再像从前那样泾渭分明,而成为复杂的社会现象。

同类推荐
  • [当代]学习理论流派发展与教育论著选读

    [当代]学习理论流派发展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热门推荐
  • 魔道独行

    魔道独行

    红颜哭我便怒与天为敌又如何,拔刀一挥血洗一城那堪世人怎么说,为爱之人与世为敌,这等痴心,这等气魄,天下男儿谁人能做到?为你入魔是对是错没想过,只可笑你却和我分你右我左,好男人常有,但懂男儿心的女人却无,所付出的一切,是对是错?真的没想过。看好男儿为心爱之人魔道独行!
  • 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南宋末年奸佞当道,朝政腐败。南宋面对着前有金的军事进攻,后有元的武力吞灭的形势,国势飘摇,岌岌可危……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正式即位为皇帝,并开始实施南下攻打南宋的计划。公元1279年,在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统一全中国。《改朝换代那些事儿丛书:宋末元初那些事儿》让你回味宋末元初那段历史,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感受时代变迁,感受历史人物的风采。
  • 文坛教父

    文坛教父

    天下文章一大抄!我们不生产字,我们都是文学界的装配工。“红叶巨,最近文学界出了不少青年才俊啊,随随便便当天销量就几十上百万,比起我们当年也不逞多让啊。”一大把年纪的于辰正躺在摇椅上摇了摇手,“老了,老了……让他们年轻人去折腾吧。”“世界文学协会最近准备举办一场文学盛宴,以文会友,选出一位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师……””扶老夫起来,老夫还要再…再抄!“
  • 灭绝道

    灭绝道

    金戈铁马,纵横千里云天下。美人一笑,十万江山皆如画!得道者,枉天地,修炼者,逐云霞!这个故事便是从凤凰山开始....
  • 魑魅人间

    魑魅人间

    虽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但齐峰的代价也太大了,亲人、朋友都因他无辜地陷入万劫不复。况且当初他毫无恶意,他只是秉着良心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到底有何孽缘?他又该怎么办?
  • Gulliver of Mars

    Gulliver of Ma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书剑长安

    书剑长安

    两年前,莫听雨横刀赴北地。两年后,苏长安负兵往长安。天地太大,众生如介子。江湖太深,处处伤人心。刀,剑,书,友,又是几许春秋。喜,怒,哀,乐,究竟因何缘由。大道二两三钱半,舞剑吟诗话离愁。人生哪能尽如意,对酒当歌几时休?
  • 冷王盛宠,一品驭兽妃

    冷王盛宠,一品驭兽妃

    她是丞相府愚钝草包小姐,人人欺侮;他是当朝最尊贵冷酷的皇子,惊才绝艳!一道赐婚圣旨,她装傻充愣各种拒绝,他霸道应下强势迎娶……众人耻笑,却不知:草包蜕变,废柴变天才。婚后遇太后查房,两人配合,演出一场鸳鸯戏水,结束后,她笑:“表演完毕,王爷请回。”他轻笑:“上了本王的床,就不要想着下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阴合阳

    阴合阳

    这个世界上,光怪陆离的事件总是存在着很多。见鬼、黑蛟、家神、神山、鬼洞..这些无法用科学来证实的事件无一不被人类统称为灵异事件。有人亲身遇见过,有人却只是道听途说。相信的,便意与为真,不相信的,便意与为假,说到底,这信与不信,皆是取决于自身罢了..
  •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神咒经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