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1600000015

第15章 城市的观看之道(5)

一些影片为了突出故事情节而弱化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一些影片则更强调城市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偷自行车的人》,是以罗马这座城市作为故事发生地,而且所有的镜头都是在罗马街头拍摄,没有一场戏在摄影棚里完成。跟随着影片中父子俩找寻遗失的自行车,观众可以看到20世纪40年代的罗马城市景观。而且在那个年代,意大利的城市经济危机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秩序混乱,于是在影片中便出现了“偷车”与“寻找”这样的故事。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实则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再现。就像巴赞所说,“选择自行车作为悲剧的贯串物既符合意大利城市生活特点,亦具备时代特征,因为在当时,机动交通工具既少而且贵。”电影在父子俩的寻车过程中,对罗马这个城市进行了扫描,通过街景、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展示出更深层次的社会状况与道德地理。在这个城市中,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极度痛苦,地位地下,生活贫困。自行车并非贵重的物品,却是那个年代罗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偷车和寻车的人,事实上都是处在城市的同一阶层,他们的困境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在电影里,一些城市里的机构例如工会,对待男主角之类的失业工人的恶劣态度,天主教会组织中的教友盛气凌人的口气,以及对待需要帮助的人那种冷漠的姿态,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城市生活中的残酷现状。《偷自行车的人》用拥挤的罗马街道和一个简单的故事表现了复杂的城市状况和阴暗的社会现实。

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一书中谈到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早期电影:《马路天使》、《桃李劫》和《十字街头》等,都是以上海作为城市背景的电影作品。在《马路天使》中,运用了大量表现上海街景的镜头,包括摩天大楼、车流拥挤的街道、霓虹灯、咖啡馆和舞厅等娱乐场所,极为直观地再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所受到的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另外一方面也表现出当时的西方电影产业对中国电影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改编自当时美国的一部同名影片。而在《十字街头》中,同样也有上海的城市景观,只是不像《马路天使》那般颓废。

电影《三毛流浪记》中,上海仍然作为故事发生地,它是富人们的天堂,橱窗里商品琳琅满目,街边却有乞丐和穷人无家可归,这样的街景在电影里贯穿始终,既是剧情需要,同时也是旧上海城市景观的真实再现。

这些对比性的景观,深刻地揭示了城市中尖锐的阶级矛盾与社会问题。与繁华热闹的大都市不相称的,是衣着褴褛的流浪汉。在剧照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种社会和地理景观的鲜明对立:居于画面突出位置的是有钱人家的女佣,相中了“三毛”给女主人当儿子,而在她的身后是等待卖身的小乞丐。后面的背景画面,则是商店的橱窗,带有明显的西式风格。这样的空间关系,足以表现出上海这座华洋杂处的城市在其光鲜的外表下所无法掩饰的社会不平等。

2006年创下票房佳绩的一部中国国产电影《疯狂的石头》,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其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一个城市——重庆本身的特质密不可分。在这部喜剧片里,重庆的街道、高楼、轻轨、寺庙等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一一呈现。由于剧情和角色表现的需要,为了表现城市中下层人群的生活,影片主要的镜头集中于旅馆、小巷、码头、破旧的小区楼房,甚至是公共厕所等场景,并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遍布高楼大厦繁华的城市景象。

在电影中所出现的一些画面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重庆的城市地理特点。重庆是山城,在影片中就有这样一个场景设置:男主角与搭档的一辆面包车因未能停稳而顺势向下滑行,撞到一辆宝马车,形成极强的喜剧效果。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情节,就能够很生动地表现出重庆的地貌特征。在图3.4的剧照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顺势而上的重庆街道。

电影,作为一种观看城市的媒介,它既能够以影像来客观记录城市中的景观及相对的空间位置关系,也可以从这些物质的外表中深入表现人物关系以及城市中的社会现状。观众能够在电影里看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地景、街道、建筑,以及各种地名。城市的景观是故事的重要背景,是电影不可缺少的组成。电影也依靠各种光影的组合,来表现不同的城市空间和某种独特的意象。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作品《柏林苍穹下》,则是用大量的黑白镜头刻画了满目疮痍的柏林城市景象,一方面突出当时的政治背景,另一方面借以描写人类孤独哀伤的内心世界。影片借助坠入凡世天使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黑白的城市,以及冷漠焦虑的人群。图书馆、马戏团、柏林墙等等,都是柏林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点,是影片中天使曾经驻留的地方,在画面的组接变换中流动,并结合影片对人物内心的剖析,展现出一个被异化的城市空间,也揭示了拯救与被拯救的电影主题。影片中的柏林街景大多数时候都呈现出破败的样子,吻合当时的德国所受到的战争影响和国家分裂的状况。值得一提的是,《柏林苍穹下》的整部影片是灰色的基调,因为在天使的眼中,柏林以及柏林人都处在一种冰冷单调,没有归属感的状态之下。但在影片的最后出现了彩色的画面,意即天使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最后变成凡人,从而真正进入了人类世界,此时的城市也就变得井井有条,而不再是散乱而破碎的空间。

在图3.5的剧照中,我们看到的是天使卡西尔在柏林的一座高楼上,远处是城市中林立的楼群与建筑物,笼罩在浓浓的雾色里。近景的人物孤独迷茫,远处的城市落寞冷清,人类面对偌大的城市却不知身在何处。而图3.6的画面,是两个天使走在萧条的柏林街头。远处的围墙印迹斑斑,街面杂草丛生,

图3.6电影《柏林苍穹下》剧照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个疏于管理的城市,灰暗而困顿。整部影片大多数的镜头都是对类似景观的表现,同时也结合当时的时间背景,通过人与人的交流、人与环境的互动、人在城市中归属感的寻求等内容,在城市与人之间构筑起复杂的空间关系和意义。也正是由于影片以一个具有鲜明政治含义的全球化城市——柏林作为背景,并在不同时空之间实现交错与跨越(天使生活在一个永恒的时间与空间里,而人类则有着自身不同的被各种等级、关系所构建的社会时空),加上独特的摄影和剪辑技巧,使得《柏林苍穹下》拥有了更深远的意义,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与《柏林苍穹下》的写实不同的是,一些影片将虚构的城市作为表现的空间。虽然影片中的城市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它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对真实城市的反映。例如电影《罪恶都市》(Sin City),根据同名漫画改编。在这个故事中里,具体的城市已经被虚化,而只剩下一个被极度风图3.7电影《罪恶都市》剧照格化的黑色城市背景。充满了暴力、混乱、反叛,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城市中的罪恶和阴暗面。尽管镜头中表现的是抽象和虚构的影像,却将城市的另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城市没有色彩,没有阳光,没有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极为紧张,警察与暴徒没有差别,都极端地使用暴力来保护或破坏一切。虽然在真实的城市中这样的现象并不普遍,却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在电影里被放大,用较为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而已。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已经无法在这个城市中生效,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只能依据个人的道德判断。尽管这是一个虚拟的城市空间,也能够通过暴力和血腥来体现人性的光芒。也许有人会觉得电影中的城市太过诡异和黑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过残酷和冰冷,而且除了大量肢体暴力镜头之外,更多的是心理暴力的刻画,但这些事实上都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在影片中被突出表现而已。我们可以将《罪恶都市》里的城市看作是任何一座真实的城市,因为它所描绘的就是真实存在却被人们忽略的种种状况,只是电影用一种残酷的方式把那些隐藏在深处的秘密空间揭露出来了。迈克·克朗也在《文化地理学》中简要分析了另一座未来城市的景观意义,即弗里兹·朗的电影作品《大都市》。该片刻画了一个未来城市的复杂景观:已经成为日常交通工具的私人飞机在摩天大楼间穿梭飞行,高楼之间有错综复杂的桥及道路相连,一切都呈现出极其繁华和忙碌的景致。全新的城市空间和生活节奏掩盖之下的是黑暗的劳动方式。

(三)电影海报与城市

电影作为一种活动着的影像,为人们制造的是瞬息万变的视觉体验。

为了延伸与拓展它的意义,电影与出版文化进行了结合,通过电影海报表现出来,共同培养城市人群的观影习惯与审美趣味。当“看电影”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文化仪式和日常生活方式之后,便会出现大量的电影文本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以电影为内容的海报,就构成了另一种视觉媒介,并融入电影院等城市建筑之中,一方面传递影像信息,另一方面成为城市环境媒介的一部分。

图3.8电影《三毛流浪记》宣传海报电影海报的一个特点在于,它作为一种对影片内容的精炼化的表达方式,需要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和文字符号来进行呈现。这个过程也带有鲜明的主观性,通过符号化的背景、人物来表现经过提炼后的某些观点。这些平面的视觉方式与电影中的活动影像构成一个互动的媒介空间。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内容的提炼,运用的是浓缩的视觉和文字符号,再现电影中的关键性要素。

尤其在一些与城市有关的电影中,海报运用视觉语言将某些符号要素予以表现,例如在《三毛流浪记》的电影海报,居于画面远景位置的是上海的城市建筑,十足国际大都市的风格,尽显繁华与现代,既交代了故事背景,又与画面

的中心人物——衣着褴褛的三毛和他的伙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地表现出上海这座城市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层级的划分。当时的海报多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创作,宣传海报尽管手法简单,也能够生动地表现电影的主题以及故事背景。

电影《柏林苍穹下》的海报,可以看到剧中的天使卡西尔站在城市的高处,远处是柏林的城市建筑群,与孤独的天使的形象形成对照。天使俯瞰下的柏林,色彩单一,冷漠荒凉,是一个欲坠的城市空间。天使身上的一对若隐若现的翅膀,提醒着人们他的身份,以及他所处的空间与人类空间的差异。

电影海报对于电影而言,是影像信息的延伸,也是一个包含最大信息量的媒介。它能够用最精炼的形式揭示人与人、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电影《春光乍泄》讲述的是一对同性爱人,为了逃离世俗的眼光和社会的压力,远离香港来到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寻找两人感情中最单纯的快乐。不像在熟悉的香港那样,他们在这个城市抛开了压力和负担,以为图3.10《春光乍泄》电影海报

会为他们岌岌可危的爱情找到更多的出路,但最后发现,虽然环境不一样,两人之间的关系仍然不会发生太多的改变。布宜诺斯艾利斯,南美洲的这个城市,相对香港而言,在地球的另一端,是遥远而陌生的,对于电影主题的表现而言,再恰当不过。两位男主角需要通过离乡背井验证彼此的感情。城市中的小酒馆、旅店、屋顶天台等等,都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这个城市充满的是燥热和不安的情绪,衬托出两个人感情的脆弱。在海报中,两名男主角站在旅馆的天台上,涂满沥青的地面,因为太阳灼热的温度而被烤化了,远处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拥挤的楼房。在灼热的城市中,更显出两人的寂寞。

从这些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电影中的影像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定格的电影海报来予以呈现。海报是浓缩的符号,足以表达最重要的信息,并对观众产生一定的观影影响。我们可以在海报的视觉影像中看到不同的城市景观,如上海、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当然这些城市形象的表现与不同的电影主题与格调相关。

除了能够用平面的方式展现电影里的城市要素之外,电影海报本身就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它用简练的文字、浓缩的影像符号,与电影院这个载体组成了生动的视觉空间。此外,它还通过更多样的形式(如电影杂志、网络、户外媒体等等),来塑造和反映城市的样貌。总之,通过各种真实的或者虚构的影像,电影与城市之间构筑起了虚实相生的互动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是物质地理的,还与政治、道德及文化相关。而且从这些主观与客观交织的影像中,城市才能更深刻地被人们所认知。毕竟藏于街道、建筑、公园等景观之下的,是城市更为复杂的空间关系和社会现实,需要用一个个的电影故事和蒙太奇来充分讲述。在不同的电影当中,城市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特质。例如同样是罗马,在《偷自行车的人》中,它充满了经济困顿、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在电影中人们所看到的是破旧的建筑、衰败的街道和冷漠的人际关系,出现在画面中的人也是贫穷的、卑微的下层民众;但在电影《罗马假日》中,则是充满了美好浪漫元素的爱情之城,镜头所到之处,也是阳光明媚的街景和城市风貌。所以,城市的各种面向,可以经由不同的电影故事、拍摄角度和叙事方式来展现。而这些不同的景观都是真实的,只是叙述者的主观感知有差异,以至于传递出不同的影像讯息。

同类推荐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给知识分子、人民大众以道德信仰和人生价值指引是徐贲的一贯特色,不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个人政治参与,徐贲所提出的问题以及给出的解决办法,都是发人深思的,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在本书中,徐贲从人的良心的角度阐述公民知识和道理的启蒙,倡导私德和开启公德,从人性和人心开始的心智启蒙,到宪政引导民德,逐步达到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本书系统、细致地梳理了“表达自由”的学理脉络,并结合媒介融合的生态特征论述了其生存的可能性,提出“媒介融台为体,表达自由为用”的观点,并提出“技术前提论”以取代“技术决定论”,指出在法治社会中,表达自由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权利前提-媒介融合则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技术前提。作者关于表达自由,媒介融合及博客自媒体等内容自有心得,而展望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表达自由的实现前景,更显出其对社会进步所持的理性态度和人文情怀。
热门推荐
  • 逆道途

    逆道途

    道之一途,或逆或顺。顺者为天地之道,当无己志;逆者当主宰己身,天道灭而神魂不灭,众生殇而无己殇。一念为逆,永不低头,若天道众生不容,那便逆道为途,成就我之逆命。
  • 圣纪之年修改版

    圣纪之年修改版

    一个父母双亡的少年,在周游大陆的时候遇见大陆最年轻的术师,他的生活将因此被改变......
  •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强杂役

    最强杂役

    警校退学的马小兵见义救人,却误入地府,接受了阎王指派,找回私逃地府的阎王女儿。阎王女儿在阳间建了一座花芳园,各色美女聚在此地,马小兵用计成为园中杂役。美女诱惑、黑道凶魔统统向小杂役袭来,且看小杂役如何应对,收美女,胜邪魔。
  • 星盘重启

    星盘重启

    星盘大陆历经数万年变迁,人类终于式微,中央计算机主脑高塔“父”统治了全世界,机械政权不断朝着星盘内核衍生,要将这个造物主的培养皿停止运作,并且抹杀所有的生物,化为荒芜世界,保存所有数据,等待流浪于星空中的造物主归来。故事的主角阿卡在计算机世界中许下了一个孤独的心愿,从而释放出了修正程序——人造之神黑石。少年与救世主在机械的铁血统治世界里相遇,这一次,他们的使命是将控制程序“父”顺利停机,并重启星盘,还给人类一个美好的世界……
  • 江氏伤科学

    江氏伤科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一直以来,张小娴对爱情的精辟解读,教我们学习如何爱。她以女人的柔韧,以唯美、知性,充满灵气的话语,给我们带来思考的灵感、和对爱情的领悟。她给我们描绘出了初恋的青涩,失恋的痛苦,和经历过后的成熟。 本书告诉读者,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或许是幸福,也可能是痛苦。但毫无疑问的,每个人都在爱情中得到了成长。曾经最痛的地方,已经长成了最强大的地方。它叫人学会独立,独立,是为了爱的有尊严;美丽,是为了能让他可以一眼在人群中找到你。得体的打扮,优雅的谈吐,勤奋的工作,甚至居家的本领,都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这些似乎都在为迎接一个人做准备。这些也是张小娴笔下的爱情传递出来带着暖意的青春正能量。
  • 妃你不夺:蜜宠妖蛮蛊妃

    妃你不夺:蜜宠妖蛮蛊妃

    猛然惊醒,发现变成孤魂野鬼,愤愤不平找阎王,软磨硬泡才换得一个婴孩之身,可谁来解释下,她胸口的刀疤,和黝黑的肤色是怎么回事?!亲娘附体,任命诛杀亲爹,莫名其妙的,她被卷进了三界的神魔之战。斗狠?卖乖?装可怜?还想骑到她头上?也好!送你一只小虫玩玩罢!皇城第一魁娘?呵呵,不好意思,被她废了。上古剧毒的食人神兽?人家现在是她的宠物!还有那个美到没朋友“姐姐”,都说会负责了,为毛她还要紧追不舍,屡次三番地要弄死她?!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末世之轮回时代

    末世之轮回时代

    一场光雨揭开了人类进化的序幕,一艘来自异星球的飞船带来了一段来自鲜为人知的秘辛。(预言:当彩色的光雨划破天空,沉没的大陆重现世间,我们将迎来一场末世浩劫。)代表正邪两大阵营的天语者,不语者即将围绕着【魔晶】展开新一轮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