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0000000005

第5章 广播媒体主持人的基本素质(2)

主持人要具备根据主题和实际情况组织适合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举个例子说明:某个节目请到一位德高望重、但是年岁很高的专家做访谈,主持人见到老专家后,既可以说:“看到您精神矍铄的样子,真感到高兴。”也可以说“看到您精神这么好,身体这么硬朗,真感到高兴。”两种表达内容都可以,但是如果是一个电视栏目,第一种说法更为合适一些,因为“矍铄”这个词偏书面化一点,电视栏目有字幕,即使没有字幕,还有老专家的画面——一个精神很好的老人,健步走上舞台——各个层次的观众基本上就知道“矍铄”的意思了。但如果是广播节目,似乎第二种表达内容更适宜一些,因为广播只能用声音来传达内容,用书面气息较浓的语言可能造成个别听众的不理解,所以说“精神好”,又补充说“身体这么硬朗”,实际上是主持人把老专家的精神面貌通过语言描述,传达给听众,这样听众就会有人物的形象感。

再举一个例子:在某广播节目结束时,主持人想请参加节目的歌唱家演唱一段,他应该怎么说?说:“请您展示一段,让我们的听众欣赏一下。”这个说法完全可以。但是也可以换个词语:“请您演唱一段,让我们的听众欣赏一下。”这种说法也可以。其实仅仅是“展示”和“演唱”一个动词的不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则更倾向于后面的说法,因为“展示”大部分时候是指平面作品,而且“展示”有点主动表演的意味在里面。如果请参赛选手“展示”才艺,就比较贴切,因为选手就是要主动表现自己。但是如果请“歌唱家”“演唱”,这里面有一个主持人“请”、歌唱家“应邀”的过程,那么这个演唱有点“被动”的意味,所以用“请您演唱”更加适宜,同时也比较符合歌唱家的身份。

这么说有些咬文嚼字,我万万没有掉书袋的意思,只是举一个稍微“极端”的例子,为的是说明中国语言搭配方式之精妙——同一个含义,用不同的词语,就会产生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当然,主持人不是语言学家,把内容说清楚是主持人语言表达的目标,在清楚表达的基础之上如果能用更为贴切的元素表达,则更上一个层次。

上面举了两个“极端”的例子,着实是为了说明在语言表达的内容层面,是需要主持人用心去思考的。如果“说什么”没有弄清楚,那主持人还能“说什么”呢?总体来说,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在表达内容方面要达到如下几个要求:

第一,在语言表达上尽量采用经过加工的口语,力求平实、生动,少说套话。

第二,用语要规范、合乎主题环境,用语的感情色彩要明确且得体适度。

第三,主题要明确,一段话的内容要集中,换言之,主持人思路要清晰。

第四,特别是广播媒体主持人,用语尽可能生动,主要是语感方面要真诚、亲切。

主持工作对主持人的具体要求,不论是语音语感方面的,还是表达技术层面的,或是表达内容方面的,实际上都建立在主持人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上,所以,对专业基本功的训练要引起主持人足够的重视。

2.专业知识要丰富

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主持人而言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通过学校的学习和训练来掌握主持节目的专业知识;第二阶段,与媒体平台结合,特别是真正主持节目的时候,从工作中直接领悟和积累专业知识。

第一阶段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是在学校或在学习阶段获取的,我们称之为“播音主持学科知识”,比如发声方法、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情声气结合、准备稿件的方法、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节目主持理论……这些知识是主持人必须掌握的,是从业基础。

播音主持专业教材教授的理论知识,我们不再重复。

第二阶段的专业知识是我们要论述的重点。在具体岗位上习得的专业知识大部分是自己“悟”出来的,每个人“悟”的角度和程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由结论引导的具体的主持态度和呈现风格也就不同。这个阶段,也就是“具体实践阶段”,主持人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能够从与电视媒体的比较中,认识到自己服务的广播媒体的特性,尤其是广播媒体传播的“伴随性”和“服务性”特点。除此之外,“专业频率细分”下节目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的知识也是主持人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

(1)认识广播媒体的特性

主持人要从与电视媒体的比较中认识到广播媒体对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以及广播媒体传播的特性。

电视媒体依托“画面和声音”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而广播媒体没有画面,只能通过以有声语言为主的声音进行传播。

电视节目是综合包装的产品——构建画面的元素有舞美布景、灯光、观众、节目情节、表演者、字幕等,甚至主持人有专门的形象设计师、服装师、化妆师等,构建音响的元素有有声语言、特殊音效、环境音效等。可以说电视媒体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是与多种表现手段配合出现的,这种传播方式弱化了观众对主持人的语言面貌的关注。而广播媒体主持人则主要依托有声语言跟观众交流,在交流手段比较单一的情况下,主持人的语言面貌被“收音机”给放大了,它成为衡量广播媒体主持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广播媒体主持人的语言基本功更为重要)。

我们还要认识一点,如果某些受众单纯需要声音,或是只能由声音来陪伴,广播媒体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我们在观察受众收听广播的状态时发现,绝大部分人在收听时还在干别的事:开车、干活、散步……因为广播不占用受众的眼睛,使受众“干活”与“收听”不冲突。有人会说:在看电视时,也可以干别的事情,虽然不能开车、散步,但干点家务是可以的。没错,这就是受众的选择问题了。还有人会说:开着电视只听声音也可以。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保证:只要某个人在电视旁边,绝不会只听电视的声音,而不去看屏幕。除非他是为了创造某种纪录而刻意管束自己的视线。

举一个例子:某一位嘉宾参加电视和广播两种形式的访谈节目。

在电视节目中,说到动情处,嘉宾落泪。电视主持人此时一定会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因为他知道,摄像肯定已经把画面推到嘉宾的脸部特写。嘉宾落泪的镜头经过特写画面的渲染是会感动观众的,主持人不用出声音,只要保持沉默,把这种情绪的渲染交给画面去处理就可以了。观众在看节目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落泪的特写画面,不用主持人说话,就会受到感动。如果一位观众在忙别的事情,突然听到电视里没有声音了,自然会抬头看一眼电视屏幕,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嘉宾说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没有声音了?这就是电视的传播特性:声音和画面各有各的功能,组合起来产生效果。那广播节目呢?同一位嘉宾,说到同样的地方,落泪了。广播节目主持人一定要马上进行解说——“嘉宾落泪了,我们相信这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同样会让很多人感动,但是坎坷是一笔人生的财富……您说是吗?”因为嘉宾不说话了,主持人再不说话,听众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主持人要马上用语言填补时间,并且给嘉宾调整情绪的时间,以便继续进行话题。

如果一位听众在收听节目,他根本不必转移视线,因为主持人的声音就告诉了他节目出现了什么状况。

同样类型的节目,放在不同媒体,就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拥有不同传播特性的媒体,各自服务着有不同需求的受众群体——这就是虽然电视兴起,却不能取代广播的根本原因。

做一个假设,如果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只能收听到声音,面对“电视的声音”和“广播的声音”你会选择哪个?如果你选择前者,恭喜你,你将会十分的郁闷,因为你听到的内容是残缺的,由电视画面表达的内容你是无法“收听”到的。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似的假设。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目前我国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地方越来越少。受众选择哪种媒体,完全由受众个人的需要和喜好决定。当然,受众选择的多样化也给包括广播媒体主持人在内的所有主持人带来了“压力”。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按照媒体传播特性和规律做出更多优秀的节目,才能被更多的听众或观众所喜爱。

(2)广播媒体的“伴随性”

主持人要认识到“伴随性”是广播媒体的一大优势,由此要不断调整语言状态以符合广播媒体的整体定位。

我们发现,电视屏幕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除了家庭电视以外,还出现了安装在楼宇内的小电视屏、户外的大屏幕等,需要排队或等候的地方一般都有电视来给等待的人消磨时间——电视屏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共空间里。

在家庭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情景肯定有,但是一家人一起听广播的情景现在很难见到(这并不代表广播媒体没有人接受,我们看看广播媒体占有率的市场调查就知道,广播媒体现在发展得很好)。

酒店的包间里有电视,一群人聚餐的时候没有人会仔细看,但是电视也开着,为的是“热闹”,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获得声音,为什么酒店包房里不播放广播节目呢?

在车上,车里有一到两人的时候,广播总是开着。车里一旦超过三个人,广播大部分时候是关掉的。

那么,现在的听众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才听广播呢?

在车上,某位司机在听广播;

在家里,某位家庭成员边干家务,边收听广播;在单位,某位白领一边浏览网页,一边在网上听广播;在路边,某位大爷边散步边听广播;

在宿舍,某位学生躺在床上听广播……

通过这些观察,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在独处的时候听广播,小型收音机、手机、mp3……越来越多的便携设备让广播离听众越来越近,耳机的大量使用让声音直接进入听众的大脑,甚至连“空气的传播”都省略了。由此可见,广播的伴随性越来越强,它主要为“个体”服务。在与电视媒体共存情况下,广播更多的是被受众主动选择接受,换言之,是听众主动选择接受广播。

而电视呢?在公共空间(比如餐厅包房)、在多人空间(家庭)、当然也在个人空间(一个人在家)……主要在为“群体”服务。人们已经下意识地把电视当做“休闲填充物”——不看电视好像缺点什么。在这种潮流文化心理影响下,电视对于受众,接近于半强制性的传播。

电视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不管它是为群体服务,还是为个体服务,它和受众之间必须要有距离。电视机的尺寸越大,观众离电视就越远,否则会造成视觉疲劳,进而产生近视眼。这种由于物理原因或技术原因造成的电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逐渐转变为传播心理上的距离——即便观众再喜欢某个节目,这个节目跟观众也是有距离的,不管是空间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跟受众产生距离是电视媒体的缺点。但是,广播媒体通过技术手段和内容改善,日益缩短和受众的距离,特别是心理上的距离,已经成为它的优势特色之一了。

综上所述,让我们看看这几个关键词:“个体”、“私密空间”、“主动接受”、“需求”以及“休闲”——这些关键词共同注解了广播媒体的一个优势——“伴随性”。

广播媒体伴随性的实现主要依托两个方面:技术层面的和内容层面的,这两个层面对主持人均有要求。

先来看看技术层面。直播技术、短信方式和网络应用实现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零距离”互动。电视节目大部分是“录制播出”,电视节目即便是直播也必须按照预定好的流程进行,几乎是要避免临时的改动。而广播节目大部分是“直播”。这就决定了广播媒体在“观众交流”方面比电视媒体更具有实时、直接、互动的效果。电视节目主持人要依据审定通过的稿件来把控节目录制的进程,而广播节目主持人则要在当期节目的主题之下,根据电话、短信、网络留言等观众即时参与方式,寻找更具有听众关注度的话题进行语言的组织,根据听众“热议”的话题深入交流下去,以便使节目更具有实时交流的效果。以北京交通广播的名牌节目《一路畅通》为例。

《一路畅通》节目的直播间设在交管局指挥中心,节目播出时间正是早晚车流高峰时间。《一路畅通》的主持人可以直接看到指挥中心的电子大屏进行实时播报,哪里堵车,哪里可以绕行,哪里有交通管制措施……所有交通信息都是即时的,给驾车听众带来了丰富的实用信息。

而且,《一路畅通》节目每期设置一个话题,由听众发短信参与讨论。话题的选择上,与交通有关的《新手特色》、《我的泊车经历》、《副座你在做什么》;与家庭生活有关的《爸妈语录》、《我的拿手菜》;与政府政策相配合的《我家的节水高招》、《停电经历》等等。这些话题很好地引导和稳定了司机的情绪,疏通了心路,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也让听众从被动的收听者变成了一个参与者。

电视节目由于受到技术限制,还没有大规模采用直播形式。但是,广播的直播技术已经趋于完善,广播的“直播”已经相当普遍,再加上“短信”、“网络”——主持人一边在电脑上挑选短信、在节目论坛里搜索话题,一边主持节目,跟听众达到实时交流。这种“伴随性”是电视媒体在现阶段无法比拟的。

同类推荐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名师解惑丛书)

    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名师解惑丛书)

    本书主要通过各种案例训练青少年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青少年朋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美女的护花邪少

    美女的护花邪少

    叶飞云,华夏最隐秘的腾龙组织队长,杀戮世界的绝对王者,是无人超越的传奇,被人尊称为龙王。为了寻找初恋的下落,他重回淮扬市,却没有想到将这座古城搅的天翻地覆。龙游都市,叶飞云照样能谱写一曲传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道圣魂

    武道圣魂

    龙武大陆数亿年的历史,从神魔时代到妖灵乱世,从龙族盛世到大陆末代,这是一个谜之世界,龙皓就诞生在龙族消弭后的万年之日。宇宙有多浩瀚,多少位面成为了末日的地狱,在探知生命的路上会有多少未知等待着。他做到了让神魔归位,唤妖灵现世,振龙族复兴…这些又是为何?一场大战持续万年,硝烟弥漫着整个洪宇。当世界崩塌时,他用自己的身躯撑起天地;当星球荒芜时,他用灵魂重铸星球之魂。战斗在热血中,极限在超越中,情感在升华中,故事在缔造中。挥手间的乾坤灭,伊人前的伤心泪,龙族归来吧……
  • 1234

    1234

    封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反封建反迷信的社会小青年,直到一个一个计划的实施,一场社会权利暴力的迫害,一位浑身都是迷题的人的来到,封璟发现,这个世界和自己想得竟然有如此多的不一样,一座被人刻意拆分的地宫,一场年代跨度之大的恩恩怨怨,就此拖你进入万劫不复的人生,
  • 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

    《人生智慧课: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是青少年感悟人生真谛的成长智慧书,中学生睿智做人做事的青春启示录。做事凭借方法,总有经验可循;做人贵在品质,全听心灵指引。要做好事,必须先做好人,因为美好的德行总是与高贵的灵魂相伴而生。成长的路途上,我们悟懂了做人的智慧,就必能更加快乐卓越地成长。
  • 欢喜冤家:坏坏大小姐

    欢喜冤家:坏坏大小姐

    她胆大似虎,初入江湖敢去逗采花盗玩;她胆小如鼠,一大群仰慕的人围上来,脸白了,手软了,浑身冒冷汗。不凭武功,照样横行江湖——少侠叫哥哥,美女叫姐姐,顺带奉上可心小礼物,玉大小姐处处有人护着,宠着,就算恶魔当头,就算茶里有毒,全是小case。跟着少侠查案,养眼,外带有人付账。一个人单独在外,她娘的面子很好使。偶尔伤心难过,必得一熊抱,十二时辰温柔加体贴的看护。这个江湖,除了她娘时不时来“嗡”几声,挺好玩的!
  • 宠妻中请勿扰

    宠妻中请勿扰

    夏当归裹一身破烂衣服走进那幢冒着死人气的别墅,半个月后重顶柯南光环,要么她到哪儿哪儿就有命案,要么命案在哪儿她就去哪儿。唐景枫长腿交叠摸着下巴,眼前形形色色犯罪嫌疑人,他剑眉轻挑呵气如兰,从此光荣成为罪犯的眼中钉肉中刺,桃花还没来得及开就谢了。他说:宠妻中请勿扰。她说:推理中请勿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十方圣域i

    十方圣域i

    来自星系各地十位主角,由于各种原因来到圣域。徐鹏,夏普,许汶,玄冰,陈斌,阮鸿,冷明月,王小白,林华,曹龙。他们历尽艰辛,成就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他们相互争斗将圣域一分为十。灵域,魔域,玄域,水域,天域,冰域,剑域,魂域,血域,鬼域。开创了十方圣域。
  • tfboys之绮户流年

    tfboys之绮户流年

    “哎呀!什么破石头竟然敢跘本小姐!哼哼!不想活啦。。。”正当她准备继续骂下去的时候,一句富有磁性的声音打断了她:“小姐,你没事吧?”二货女主一抬头就看到了一幅精致的面孔。“额,没事。”说着,便拍拍屁股爬了起来。(话说这货为毛看到帅哥都没反应呢?我告诉你啊:其实这货已经很收敛了呢,要放在平时她肯定会破口大骂滴)看着这位帅哥,一朵邪恶花在女主眼里盛开:最近老妈老是逼着我去相亲,要是带一个帅帅哒的男朋友回家她不就没话说了吗,不过这也太唐突了!他会不会认为我是一个随便的人呀?算了算了,再不疯狂就“惨”了。“这位帅哥你愿意做我男朋友吗?”“好啊。”“哇塞~你同意啦!”“叮铃铃。。。”“呼~原来是个梦!”
  • 都市之傲视八方

    都市之傲视八方

    人一生只能窝窝囊囊的活着么?人生在世,就要好好的在这世上走一遭。你以为人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会想么?那你错了,在这世上,还有一种异能。莫一年的一个春天,一位名叫陈善的年轻少年,自幼在少林寺修习武功,被那里的住持心得喜爱。在过半年时间,陈善将完成了十年修习武功的时间,虽有一丝不舍,而心里却是满怀期待,回到家里。自己的美好人生也即将要开始了,心里有着激动。而另一方面,刚行离开之后,少林寺突然来不速之客,把那里的人,一个不剩的杀掉。而有幸,有一名小僧,离开了这里。这一切,刚好是为了陈善所铺的路,必须要自己走完。爱情,友情,亲情,仇恨,恩怨,朋友,魔化人应有尽有。这一切都要自己去经历。
  • 一起又看流星雨

    一起又看流星雨

    暑期最热偶像剧原著来袭,云海与雨荨的爱情又起波折!失忆的云海邂逅蒋媛,两人擦出火花,雨荨如何打败这头号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