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9800000072

第72章 日本数字阅读功在电子图书(1)

如果从1999年电子图书国际财团在日本率先开展电子图书实验算起,电子图书在日本已有10年历史。如果从2000年专家预言电子图书将颠覆日本出版业算起,电子图书在日本已有9年历史。如果从2002年日本开始统计电子图书算起,电子图书在日本已有8年历史。如果从被日本人称为“电子图书元年”的2004年算起,电子图书在日本仅有6年的历史。

然而,时间虽短,但电子图书的发展却在不断加速,销售额100%、150%甚至200%地增长。从陌生到认同、再从认同到喜爱的读者与日俱增。为此,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围绕电子图书的发行、使用和保存,于2008年至2009年展开了全国性的调查。

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出版内容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在日本越来越受到关注。

特别是2007年,有关电子图书的新闻层出不穷,日本图书馆界为之躁动不安。

2007年11月,东京都千代田区立图书馆开始提供电子图书租借服务。也是在这一年的11月,纪伊国屋书店与OCLC在其学术系列电子图书服务NetLibrary上搭载和书(日本式装订的书)内容的业务在各大学图书馆开展。某些专业图书馆把著作权保护期未满的日语电子图书通过互联网提供给读者,等等。

另一方面,像“魔法i蓝度”等通过互联网提供便携式服务,发表的便携式小说被以年轻人为主的读者广泛接受,在网络上下载次数多的便携式小说反过来被出版成纸介质单行本图书。据大牌图书交易公司调查,2007年、2008年文艺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几名,其“雏形”几乎都是便携式小说。

据每日新闻社“第61次读书舆论调查”显示,在实际阅读便携式小说的15岁女性中,“使用手机阅读”的占51%,“直接阅读纸介质图书”的占49%,前者多于后者。

据每日新闻社和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共同进行的“第54次学校读书调查”显示,“使用手机阅读”,小学生为5%,初中生为8%,高中生为33%。与此相对,“使用出版的书本阅读”,小学生为10%,中学生为28%,高中生为13%。十分明显的是,与“使用出版的书本阅读”相比,高中生“使用手机阅读”要多得多。

据日本印象R&;D社出版的《电子图书商务调查报告书2008》显示,截至2008年3月,面向PC的电子图书和便携式电子图书,除了电子图书销售平台之间的重复销售以外,达到15万种。面向PC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72亿日元,便携式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283亿日元,合计为355亿日元。日本印象R&;D社进行这项调查始于2002年。2002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10亿日元,2003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18亿日元,2004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45亿日元,2005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94亿日元,2006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182亿日元,2007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355亿日元。另据该社的初步统计,2008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600多亿日元,2009年第一季度电子图书销售超过200亿日元。电子图书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已经不言而喻。

因此,从总体上把握电子图书的发行、使用和保存状况,对日本图书馆界而言势在必行。

本次调查的方法是邮寄、回收问卷调查表。调查对象有日本图书出版协会会员出版社、日本出版流通对策协议会会员出版社、国立国会图书馆员工以及电子图书公司等。

调查结果

(一)出版社系列电子图书的出版状况本次调查对日本图书出版协会会员出版社以及出版流通对策协议会会员出版社邮寄的问卷调查表,名称为《关于日本的电子图书流通、使用、保存的状况以及电子图书意识的调查》。

1.电子图书的出版状况截至目前,一直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为27.1%,曾经出版过电子图书而现在没有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为1.2%,一直没有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为71.8%。可以看出,一直没有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占压倒性的多数。不妨认为,电子图书的出版状况与出版社擅长的图书出版领域关系不大,但与出版社的出版规模有关系。也就是说,年出版新书品种多的出版社,几乎都要出版电子图书。

2.电子图书的出版成绩正在出版电子图书或以前出版过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制作电子图书提供的媒体中,“CD-ROM、DVD-ROM等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占63.9%,“面向PC”的占40.3%,“面向手机”的占31.9%,“面向ΣBOOK、LIBRIé等电子图书专用终端”的占19.4%,“面向游戏机(DS、PSP)、iPod”的占9.7%,“其他”占12.5%。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在联机系列电子出版物的出版中呈上升趋势。

3.提供电子图书的初始年代关于出版社提供电子图书的初始年代,提供“CD-ROM、DVD-ROM等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大多是在“1997年以前”,而在“2006年以后”开始提供的出版社比较少。“开始面向手机提供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大多在“1998年至2003年”或“2008年以后”。“开始面向电子图书专用终端提供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大多在“2004年至2005年”,之后提供电子图书的出版社没有。“开始面向游戏机、iPod等提供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大多在“2006年以后”。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电子图书阅读终端正在从传统的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或电子图书专用终端,向手机、游戏机、iPod等转移。另外,“开始面向PC提供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大多在“2006年以后”,而“1998年至2003年”和“2004年至2005年”开始提供的出版社几乎一样多。

4.2007年1月至12月追加提供品种数2007年1月至12月,出版社追加提供的电子图书品种数,“面向电子图书专用终端”的平均为32.5种,“面向手机”的平均为26.1种。

5.目前正在提供的电子图书品种数2009年,出版社正在提供的电子图书品种数,“面向电子图书专用终端”的最多,平均为324.4种;其次是“面向手机”的,平均为189种;然后是“面向PC”的,平均为170.4种。

这就是说,现在与纸介质图书出版不同,联机系列电子图书在提供品种数上超过便携式系列电子图书。

6.出版社最关注的电子图书媒体出版社最关注的电子图书媒体,第一是“CD-ROM、DVD-ROM等便携式电子出版物”,第二是“PC”,第三是“手机”。

7.主要内容领域除了“其他”之外,出版社提供电子图书内容领域,最多的是“非虚构文学作品”,其次是“虚构文学作品”、“连环漫画”和“写真集”等。

8.内容的原来形态与内容的电子化出版社提供电子图书内容,一般要改变内容的原来形态。在“面向手机”和“面向游戏机、iPod”中,大多使用“为出版制作的电算组版/DTP数据”。在“CDROM、DVD-ROM等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和“PC”中,最多的是“从纸媒体的数字化”。从以上各种媒体来看,与内容原来的形态已经不同了。

9.向产品最终用户提供的电子版内容的格式出版社向产品最终用户提供的电子版内容的格式,最多的是“PDF格式”,其次是“文本格式”、“HTML格式”、“XMDF格式”、“BOOK格式”、“连环漫画冲浪格式”、“FLASH格式”、“便携书房格式”等。

在出版社使用媒体中排名第一的“CD-ROM、DVD-ROM等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和“PC”中,“PDF格式”使用比例最高。在“面向手机”和“电子图书专用终端”中,“XMDF格式”使用比例最高。由此可知,采用的媒体不同,格式也就不同。

10.向产品最终用户提供的电子版内容的保护方法在出版社向产品最终用户提供的电子版内容的保护方法中,最多的是“复制的限制式禁止的设置”,其次是“使用方法、使用期限的限定”等。许多出版社“没有采取特别的措施”。按照百分比计算,有10%的出版社没有采取内容保护的任何措施。

11.内容的有偿与无偿有关出版社电子图书内容的提供,“有偿提供CD-ROM、DVD-ROM”的占94%,“有偿提供面向PC”的占88.9%。这就是说,有偿提供的出版社占压倒性的多数。

12.预测可以作为商务模式的电子图书目前,预测可以作为商务模式的电子图书,出版社比较谨慎,回答最多的是“希望围绕CD-ROM、DVD-ROM积极展开”和“希望围绕面向PC积极展开”。对于“其他”,回答的则是“静观”、“不清楚”和“感到怀疑”等。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CD-ROM、DVD-ROM等便携式系列电子出版物”或“电子图书专用终端”的回答中,回答“静观”的比例大于回答“希望积极展开”的比例。相反,在“面向PC”和“面向便携式电话”的回答中,回答“希望积极展开”的比例大于回答“静观”的比例。由此可见,出版社“目前”和“未来”追求的商务模式是有差别的。

13.对电子图书关注的状况还没有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占被调查出版社的64.5%,由此可见出版社对进入电子图书领域持谨慎态度。

同类推荐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 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热门推荐
  • 这个世界太喧嚣

    这个世界太喧嚣

    寺内初见,他们都是孩童。他并不知,当他把那只雪狐轻轻抱起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已经牢牢纠缠在了一起。静静相伴,但儿时的诺言是否还能紧紧相记?不知不觉,他们已慢慢朦胧懂事。在他们第一次产生隔阂,却又因不舍而最终选择不弃之后。人妖殊途,该来的终究还是躲不过。“云空,你还是不肯将她交出于我么?”他,头也不回,默默牵起她吓的有些苍白小手默默对其道:乖,闭上眼睛,等我一会儿。她乖巧的点了点头,便闭上了双眼。不知过了多久,当她再次将眸子缓缓睁开的时候,面对她的却是一片血海...
  • 穿越之女配翻身

    穿越之女配翻身

    她出身卑微,难道就一定要成为别人的属下和陪衬?十岁那年,曾经是女配的她断然拒绝王家公主的招揽,不再成为众星捧月的星星之一。她勇敢地追逐圣洁冷漠的祭司,家庭事业两不误。成功给予努力的人,她最终将成为一段传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青藤之慕

    TFBOYS青藤之慕

    这一行人的青春,充满了“我喜欢你”。喜欢,终究不是爱。喜欢是一个人的执念,而爱是一个人的放手。世界上最伟大的不是爱,而是守护呢!他,永远是她的守护星,无论天荒地老。懵懂的青春里,总是有无知的渴望,让你去犯错,折磨你,让你痛苦。站得越高,望得越远,伤得越深。
  • 上古世纪之风醒

    上古世纪之风醒

    所谓的种族仇恨,所谓的历史真相,所谓的幕后黑手,这些我通通都不感兴趣。我只关心的是神之庭院里是否真的有能治愈我母亲所需要的东西或者方法。所以,但凡有人敢阻拦我进去的,我都会视之为敌人。而作为我的敌人,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死!那么你现在要阻止我吗?
  • Swan Song

    Swan So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驯养幼齿妻

    总裁驯养幼齿妻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蛮元双神道

    蛮元双神道

    破关失败,重生在一个痴傻小子身上,他不再是号称万年来最接近神的男人,也不再是令人谈虎色变的血镰杀圣,昔日光辉已经随着神罚的消散而逝去。“败了一次又如何,这一世,我还是要斗破苍穹,成就至高神道!”看着自己前世的强大尸身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下化为光点消散,少年立身红尘凡俗之巅,却是淡然一笑,不以为意。
  • 徐霞客传

    徐霞客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混沌至尊

    混沌至尊

    天地朽而吾不朽,日月灭而吾不灭。高手,是用来鄙视的。天才,是用来践踏的。强者,是用来垫脚的。神魔,是用来摧残的。屠戮强敌,杀灭神魔,战天斗地,争得只是那一线生机,成就那永恒不朽。
  • 魔兽战神15:妖神祖地

    魔兽战神15:妖神祖地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第一百世,战无命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要为自己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