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5200000013

第13章 有关动物的电视新闻报道的理念及方式(1)

——人与自然相和谐观念的渗入

李沂蒙

摘要:与现代文明相伴而来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资源枯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终将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

由于社会观念的转变,有关动物的电视新闻走了一条数量上由少到多,理念上越发地凸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道路。它受到观众广泛的欢迎,并反过来对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进行了普及和宣传。

本文主要结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探析动物类电视新闻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方式中,“人与自然相和谐”观念的逐步深入。具体结合动物类电视新闻报道的实例,通过不同内容题材的新闻探讨其报道理念的变迁,并且通过电视的声画语言来分析其报道方式中凸显出的平等、尊重之处。

本文还将透视一些动物类电视新闻快速发展中的不和谐之处,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动物类电视新闻、人与自然、和谐、报道理念、报道方式引文

1.“有关动物的电视新闻”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是经典的新闻定义。如此看来,新闻从定义开始,便出现了动物。而近30年来,由于社会观念的转变,有关动物的电视新闻在电视新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有了成为一种新闻题材类别的趋势。此概念包括所有与动物相关的电视新闻,例如报道的主体是动物,或者新闻的表现主题与动物相关。此前,有学者将“有关动物的电视新闻”称为“动物类电视新闻报道”或者“电视动物新闻”,而国外更是有TV Animal News的说法。下文中将“有关动物的电视新闻”简称为“动物类电视新闻”。

2.“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概念

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张载在《西铭》中曾说过的“民胞物与”也正是如此,即凡人皆是我的同胞,凡生灵物种皆是我的友人。孟子也认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在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即社会的不和谐,以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这具体表现在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种类在逐年增加。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人类的生存发展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保护人类安身立命的自然环境,这终将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

动物类电视新闻的发展概况及成因

(一)动物类电视新闻的发展概况

媒体对动物类电视新闻的报道有着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21世纪后涨幅更为明显,报道理念越来越凸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动物类电视新闻在我国的发展脉络比较清晰。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媒体对于动物类电视新闻的报道是屈指可数的,大多是“从征服自然的角度出发,报道的是人类降龙伏虎的英雄业绩,展现的是人类在动物面前的强者形象”。例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对除“四害”的报道。这时动物形象的出现是为了衬托人类的高大,以满足人类想要征服自然的野心。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新闻报道的角度发生了改变,涉及保护、关爱动物的报纸、电视、广播新闻逐渐增多,电视新闻以其快速、现场、直观、形象的立体化传播形式,在各种媒介的动物类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而中央电视台的专题节目《动物世界》为中国观众打开了一扇引人注目的自然之窗,进而推动了动物类电视新闻的发展。此后,我国开始更多地播出由自己编发的动物类电视新闻,而不只限于从国外购买翻译的节目。“标志着动物类电视新闻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的转变,当以新闻《抢救大熊猫》为分水岭。中央电视台率先把动物新闻引进了新闻专栏。在1988年4月,《新闻30分》又历时一个月跟踪报道了打击盗猎藏羚羊的一号行动。”发展至今,已经有不少新闻栏目将动物类电视新闻视作其不可或缺的内容组成部分。例如在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时间》、《朝闻天下》、《新闻社区》,地方台的《晚间新闻》、《新闻连连看》等栏目中,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动物类电视新闻。而在中国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每年关于该年生肖动物的新闻报道数量会直线上升。

国际上动物类电视新闻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我国类似,也是走了一条数量上由少到多,理念上越发地凸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道路。不过西方媒体的这一转变较我国要稍早7~8年,大致始于70年代。

(二)动物类电视新闻迅速发展的必然性

长久以来,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始终扮演着征服者和主宰者的形象。“文明社会的进程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是一种堕落,一种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的纯朴道德高峰的堕落。”人类采取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对自然界展开了近乎疯狂的毁灭性开采与掠夺。正因为当时人们的普遍价值观是要征服自然,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动物类电视新闻中,人总是扮演着不败的王者角色。

如此的发展模式虽然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也破坏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恩格斯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与现代文明相伴而来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资源枯竭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人类意识到必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模式。

这样的时代背景呼唤出更多昭示着人文关怀的动物类电视新闻。“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生态意识的重要指标是看其主要媒体对动物的态度,精确到平均一天发了几条相关消息。动物类电视新闻蔚然成风,与其说反映了生态意识,不如说反映了文明意识,它是社会进步交响乐中的绿色音符。”动物类电视新闻具有良好的报道契机,并且体现出电视新闻时效性概念中的“时宜性”,即报道题材适合当前形势的需要。“主题、立意是新闻的灵魂,新闻要对具体事实有宏观的观照,高瞻远瞩地把事物放在全局的形势下比较衡量,判定其意义所在。从新闻的指导性,即其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出发,选择主题一定要具有时代特色。”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类只有在解决了衣、食、住、行之后,才能从事精神的、文化的生产活动。”动物类电视新闻大量出现也得益于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这使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进一步思考如何让今天和明天、如何让自己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过得更好。

另外动物类电视新闻不仅拥有很有意义的题材,而且容易充满趣味性和情感因素,并且较容易展现出漂亮的画面色彩和开阔的景象,从形式、画面上也具备吸引观众的条件。这是动物类电视新闻受到广泛喜爱的原因之一。

当今动物类电视新闻所涉及的题材及报道理念

动物类电视新闻中可以细分出几种较常见的内容题材类型,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着共通的报道理念,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选择新闻报道角度直接关系到报道的客观效果,好的报道角度可以增强新闻价值。

例如近20年来,关于动物放生题材的新闻数量在逐渐减少。在以前,人们多是为了信仰和福祉或是作秀而放生。当时电视新闻也是对动物放生大加褒奖。于是就出现了一只乌龟一天被放生三次的现象。而当今的电视新闻媒体并不是对此一味地大唱赞歌,而是对“随意放生野生动物不但违法,而且容易引发诸多问题”进行正确的宣传和引导。这体现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动物类电视新闻在题材和报道理念上的变化。

当今动物类电视新闻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公布怪现象、新发现

新闻价值要素包括新鲜性,是指报道内容要有新意,它是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标志之一。奇异现象能吸引注意力,激发人们的兴趣,还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公布怪现象、新发现的题材在动物类电视新闻中出现得较早。人类对于动物始终存在好奇心,尤其是对于奇怪的物种或现象存在窥视心理。例如经常会出现某地展览狮虎兽的新闻,镜头从多角度全面地展现这一奇异物种的体貌,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

这一题材的新闻进步的一点在于,它已经不是单纯的猎奇,而是配合背景资料以扩充新闻内涵,普及科学知识。“奇趣新闻报道价值之所在,不在于猎奇,而在于围绕奇趣事物而引发的知识传播。”其报道理念上也并不像从前那样一味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

例如《公鸡下蛋》、《罕见怪鸡长鸭脚》、《日本培育出不怕猫的老鼠》等新闻在讲述了现象之后,还请到专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道理,或是在阐述了新发现之后,介绍该发现在科学研究上的重大意义。而在《“沙漠米老鼠”长耳跳鼠录像首次公布》等新闻中,在观众满足了好奇心之后,解说词不忘提醒大家:“该物种已被列入濒危物种的行列,希望节目的播出可以唤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和保护。”又如在《冰箱中冷藏两天神奇野鸭大难不死》中,解说词最后说道:“这段神奇的经历使它成了当地的小明星,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这样的经历不要发生在其它野鸭身上。”这起到了平衡的作用,避免了只是为了博取观众一笑或者一惊的情况。

(二)突出展现情感关怀

电视新闻能引起观众的多层次参与,即以传播者的所知、所见、所感引起受传者的共鸣、共识、共见。观众因视觉而产生心理上的参与感。思想参与是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参与。它是指观众在看新闻时,喜怒哀乐的情绪被屏幕形象调动起来,并由情感而引发思考。爱森斯坦曾说过,“画面把我们引向情感,又从情感引向思想”。

“为增强电视新闻可视性、贴近性和感染力,电视新闻界越来越重视在取材报道中捕捉能激起观众情感因素的兴奋点。”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观照新闻事件,并且带有创作激情地将报道做得富有人情味,这样才能够调动观众的观赏情绪,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1.展现动物之间的亲密情感

对于动物之间亲密情感的关注,实则应和了现代人对情感的美好追求与憧憬。

每天生活在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之中,面对生活中纷繁琐碎的事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困惑,无不使人们对于在人性中难以发现的美好情感与品性充满了憧憬。有研究指出动物具有令人吃惊的理解能力和相当宽广的情感频带,这一点已经通过生物学、动物学以及行为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得到了证实。类似于《狗妈妈每天渡江喂养受困幼崽》、《黑天鹅为锦鲤喂食》、《小狗当上虎妈妈》、《小猪一家的幸福生活》等新闻,使人们仿佛回到了儿时读着动物故事书,了解世间真善美所在时简单纯净的心境。

例如新闻《海獭手拉手》受到了广泛的喜爱,人们都觉得这是海獭在享受甜蜜爱情,事实上这只是海獭的一种生存方式——为了避免在汹涌的海水中被冲散,群居对它们来说很重要。即便动物的一些行为是出于本能或是某些人类无法解释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从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这类题材的新闻中有着更丰富、更具有叙事能力的画面,以及更少的解说词。观众会更多地通过画面来读懂一个个温馨的故事。在《狮子收养羚羊天敌竟成“母子”》的新闻当中,不需要解说词来说明它们“母子”之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只是画面上狮子与羚羊之间的眼神以及它们行走时的默契就可以把这种情感讲得很透彻。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动物情绪、情感的表达,这会使得观众的心情也为之波动,于是产生了电视外心灵上的参与。那些动物之间的“喃喃细语”使人们膜拜于上苍造物的神奇,朝圣于不同种类生灵演绎的朴素丰厚的生命之美,并且无可回避地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信念所影响。所谓和谐变成了一种参与感受的过程和氛围。关注这一题材动物类电视新闻的观众多是出于对动物深挚的爱,所以他们很容易成为固定、有连续性的收看观众。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家长不要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而应该主动引导让孩子们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人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洛克指出,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等,也要学点儿工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
热门推荐
  • 祸爱三生:嗜血夺天下

    祸爱三生:嗜血夺天下

    他是睥睨天下的冷酷世子,爱情于他而言不过一颗棋子,需之则用,用之则弃,毫不可惜。她是惨遭灭门的相国千金,爱情是她赖以生存的唯一信仰,为他而生,为他而死,心甘情愿。他将她三生的命盘都掌握在手中,她为他一次次慷慨赴死,奋不顾身。三世重生后,她活在他的如画江山里,他一手江山,一手美人,却不知该何去何从……
  • 绝世魂主

    绝世魂主

    洛城,方鲁镇。传说中有一种古魂瞳,奇异而又神奇,世人一直在寻找古魂瞳的存在。七年的时间,他曾是一个受人嘲笑与白眼的瞎子。如今,他重见光明,不再是受人耻笑的瞎子与被人收养的弃儿。七年的黑暗时间,他沉寂,他隐忍,他独自承受黑暗的痛苦。七年后的破茧,练就古魂瞳,成为地位之高的符师,成为族人的领袖...乱世之中的英雄,绝世中的魂主,掀起了一方狂潮...只为俯瞰众人,成为最强者。乱世英雄,儿女情长,情深薄寡,谁是他心中的佳人……
  • 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

    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

    摩根家族被称为“金融世家”、“华尔街的朱庇特”、“金融界的拿破仑”,甚至“美国无形的政府”,可以说,今后全世界可能再也不会有哪家银行能像摩根财团那样强大,那样神秘和富有。它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方向苹著的《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以详实的资料、流畅的笔法和精到的点评,为你全面解开这个号称“华尔街拿破仑”的摩根家族发家史、成长史和衰落史,透露了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人生智慧,揭示了摩根家族强大、富有的秘籍,可以使你从中汲取商业经营智慧。
  •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柔情少爷俏新娘

    柔情少爷俏新娘

    看到他的第一眼,她震撼到了,好完美的男人;他冷冷地看着她,没有一点温度,她开始后悔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但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他便一把推到她:“女人,你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她错愕,连忙解释:“不是不是……我是来采……采……”他薄唇邪魅:“采蜜么?”
  • 百花小说:天空那颗最亮的星

    百花小说:天空那颗最亮的星

    本书包含短篇小说《黑皮信封》、《会说话的香水》、《一个包子》、《白手帕》、《一杯凉白开水》、《人生的梯子》,中篇小说《枪手奇遇》、《谁是失败者》、《心酸的婚礼》、《患难的真情》、《惊魂的捆绑》、《绝不饶恕》,有浪漫的生活,有曲折的情节,令人感动。
  • 魂起灵灭

    魂起灵灭

    灵—意识能量,魂—意识体,灵魂—意识能量体。凡人修灵﹑修魂,修得灵魂大成者为王。在烽火四起、战争不断的年代,天下谁手?在国恨家仇﹑世代怨恨的世界,一切谁掌?
  •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所著,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Love-Chase

    The Love-Cha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