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4900000031

第31章 从《青春的颜色》浅谈表演生活化特征

李科

在我担任2005级播音主持班的表演教学快结束时,组织本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以“青春的颜色”为主题的表演和台词综合汇报。

那是05级播音主持班学习表演的最后一学期,我一直在反复思考,用什么方式作为这个班的表演结业考试。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他们不需要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但如果只是重复单纯的小品练习,意义不大。起先我想让他们排练一台演出性的小品,但随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这个班只有两个男生,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后来想到曾经看过的一本书《藏在书包里的玫瑰》,这是一本访谈录,采访一批男孩和女孩青春期的情感和性经历。

我觉得让同学们都从这本书中选取素材,改编成练习,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本身这样的题材能让他们产生兴趣,另外他们刚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生活,题材比较贴近他们,容易把握。但我并没有规定死,一定要从书中取材,如果有的同学觉得本身的经历或者身边同学的经历更好,也可以进入选材范围。

在排练过程中,针对练习时间比较短,而且场景众多,迁换太快的情况,所以决定把场景集中为三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教室、家庭、林荫小道。

在布置舞台时,决定把三个场景拼接在一起。两头分别是家庭和教室,中间由林荫小道连接家庭和教室两个场景,而观众坐在林荫小道的两旁。这一点,参考了以前观看的话剧《洒满月光的荒原》和《纪念碑》的舞台设计。同时适逢学校提出表演教学要向镜头前靠拢,我觉得这样的舞台布置,在表演上给同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很多同学在看了这次汇报后,跟我谈了许多自己的感想,有的谈到舞台设计很特别,有的谈到题材很贴近生活,也有很多同学谈到演员表演很生活。

有些同学说,演员表演生活化是因为小品题材很贴近大家的生活。没错,《青春的颜色》主要反映的是同学们在青春期跟友情、亲情和爱情相关的故事,小品里所发生的,是他们经历的,他们体会的,他们熟悉的,他们理解的。更多的时候他们不需要刻意去演,他们只需要把自己的感受很自然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所以在看到他们演出的时候,会觉得他们没有在表演,他们在生活,看着他们演出,有似曾相识的感受,因为这也是大家曾经经历、体会、熟悉和理解的。

所以一个表演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演自己理解的生活,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也要通过各种方式看书、看相关的影像资料,或者去咨询别人所了解、理解的你所要扮演的角色,这是基础和首要条件。

那么《在青春的颜色》里,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么生活化的表演的呢?

或者说,生活化的表演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第一,准确的表演。

我们从舞台设计谈起,传统舞台的布置,演员在表演时与观众的距离是一成不变的,《青春的颜色》的舞台布置跟传统的舞台布置比较,它打破了四堵墙的概念,它有三个表演区,一头是教室,一头是家,中间由林荫小道串连起来,观众坐在林荫小道的两旁,这样的舞台布置在表演上对同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林荫小道的布置并不是很宽,表演区尽可能的靠近观众,演员就在观众的眼皮底下表演,前后左右都没有保留地暴露在观众面前,这就如同是电影电视中的近景和特写镜头,演员的一个眼神、肌肉的抽动、表情的颤抖都清晰可见,所以只要一瞬间不在规定情境中,一个眼神的不准确就可能把自己出卖给观众,观众就会觉得假。

一开始,许多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布置都害怕,说离观众这么近,有同学开玩笑说以前演小品,背对观众时还可以从角色中跳出来,但现在做不到了,因为几乎四周都是观众,他的每一面观众都能看得到,想想就会发抖。因此,这就对同学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加松弛放松、要求更强的信念感、要求更真实地反映交流、要求更丰富的内心感受,这样才能达到更准确的表演。

在排练《青春的颜色》过程中,出现了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很容易表演过火,尤其是在抒发情感和带有喜剧色彩的小品当中。像《堕胎》中的最后,医生看到女孩儿因为害怕而哭泣,其实她是很痛心的,因为自己的女儿也是其中的一员。一开始,这个医生的扮演者是非常痛心疾首地冲女孩儿说出这样一番话,“哭有什么用,能解决问题吗?你们这些孩子,大人说什么你们都不听,非得自己尝试一下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就像我那不争气的女儿一样。”这样一来就显得说教色彩很浓,留下了很重的表演痕迹。于是我要求她更像对自己说话,因为这个医生同时又是母亲,她的女儿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她非常痛恨这样的事情,但是又无能为力。所以她一开始对另一对前来堕胎的情侣很凶,说话刻薄。但看到这个女孩儿哭泣时,她仿佛看到自己女儿的影子,她软了下来,带着同情而不是说教,但又是责备和遗憾的口吻说了最后一番话。

台词的准确和生活化是影响表演是否生活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小品中,台词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比如那个女儿被父母冤枉的小品,父亲的话几乎就是生活的照搬。很多同学看了都说有同感,很多时候父亲就是那样说自己的。还有《堕胎》的那个小品,医生在幕后说的话,很多时候就是那样刻薄,甚至还有说:“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因此,台词处理是否生活化直接影响着表演。

另一种就是因为强调要生活,演员刻意地去淡化表演痕迹反而会导致面无表情,反应迟钝,交流不积极,节奏拖沓。生活化的表演不是自然主义的照搬生活,不是不要表演,而是要求演员遵从生活的真实,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使银幕形象更完美、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生活化的表演要求演员具有准确、真实表达情感的表演能力。这就需要演员从生活中提取精华,运用和把握更高超的表演技巧。

第二,细腻的表演。

在生活中,我们对每一件事物,对每一个人,对每一句话都是有态度的,而这态度会反应在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神态当中。例如你赞同别人的观点,你可能会高兴地跳起来,也可能只是轻轻点点头,嘴角上扬;当你不赞同别人的观点时,你可能会和对方激烈地争辩,也可能只是皱皱眉头。因此演员的表演要达到生活化,除了准确外,同时也要具有细致入微的面部表情及表现力。

正如美国玛丽·奥勃莱恩在《电影表演》一书中写道:个性寓于形体之中。演员身体肌肉组织在他思想、情绪或动作的脉络中的无穷变化为个性创造了一个形体之家。这两者的联系是如此紧密而不可分割。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用两条腿或迈出大步,或漫步闲逛,或踮脚尖行走,我们做这些动作时都有独特的方式。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对光线做出反应,每双眼睛对于光线反应的程度和强度都有所不同。

眼睛的反应素质是一种天赋。眼睛的表现力产生于控制眼睛的肌肉内部的收缩和松弛。

我们的一切肌体运动都是一种生存意向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表现力……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小到你的眉毛、嘴角、鼻子,让它的每一个动作都能细腻而准确的反映你的情感、你的内心活动。

人物的个性会由于这些形体的展示而具有自己特征。像在《青春的颜色》中的许多小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在喜怒哀乐时有区别于旁人的属于自己的小动作。《青春的颜色》一开始,暗恋学习委员的唐琳,当她被朋友戳穿,学习委员得知后,面对学习委员她是微笑着说自己配不上他,希望还能是好朋友。小品《初吻》里,当晓波拨动刘畅额前头发后,刘畅的一愣神;当班长泽鹏面对喜欢的女孩从书包里拿出玫瑰递到她手中后定定地看着对方反应的一瞬间。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是靠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小细节堆积而成的。

我很欣赏《死囚之舞》里哈莉·贝瑞饰演的女主角的最后一场戏。《死囚之舞》的故事发生在种族偏见根深蒂固的美国南方小镇,主人公汉克(比利·鲍勃·汤顿饰)生长在一个保守的白人家庭,他在小镇监狱的死囚牢里当看守。汉克的职责之一是帮助执行死刑。机缘巧合下汉克偶然间结识了黑人死囚罗伦斯的遗孀莱茜娅(哈莉·贝瑞饰),并与这个贫穷的黑人妇女坠入情网。但当莱茜娅知道汉克是给丈夫的死刑执行人时,她失控了,愣愣地看着汉克,眼神里传递着无比复杂的情感,但是却无法言表。她随汉克走到门外,手里紧紧地握着画像看着门外的三块墓碑……在这段从紧张复杂到理解释然的表演中,哈莉·贝瑞没有一句台词,完全是靠着眼神、表情等这些极为细腻而准确的表演,出色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那一年,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第三,即兴的表演。

所谓即兴表演,实际上是指电影和电视不需要精确的表演排练,不需要把演员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固定下来。这正是生活化表演的一个重要特性。

临场发挥的即兴表演最能激起演员的真情实感和下意识的自然流露,具有难以再一次重复表现的灵感火花和很强的新鲜感。

演员应当具有很强的即兴表演能力,但是不能把这种观点推向极端,产生过分片面的理解。强调即兴表演并不是丢弃任何准备和排练,也不是没有限制地想怎么演就怎么演。

在排练《青春的颜色》过程中,一开始我没有固定台词,所以本来一句话可以表达清楚的,演员按自己的发挥说上三四句,使得整个小品显得啰嗦而没有节奏。于是我们开始固定对白,让演员在有限的台词里去发挥。所以虽然《青春的颜色》中的小品经过了表演排练,但是因为小品的雏形一开始都是同学们自己即兴排演出来的。那些台词,都是他们从各自的生活中挖掘出来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即便许多小品基本固定了台词,但是同学们在每一次的演出中又都有即兴的发挥,不是刻板地念着台词,他们保持了新鲜感,表演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比如《青春的颜色》中《父女》的小品里,父亲范泽鹏给女儿打电话,原来排练时是一打就通。到后面,他又即兴加入了一个小细节,打第一次,被女儿挂掉了。这个小细节的加入,体现了好几件事情,第一,女儿快到家了,第二,这个女孩可能有点叛逆。

即兴表演需要演员有较扎实的表演功力,同时还要深入地研究剧本和角色,反复酝酿表演的设想构思,在有充分准备和必要排练的基础上才能取得临场的良好发挥。可以说即兴表演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艺术。实际上这是所有技能艺术的共同特性,书法、美术、音乐,以至球类比赛莫不如此。

许多好莱坞的剧本往往是一句接一句的台词。演员怎么去把这句台词说出来,同一句话,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演法。像王家卫,他导演的戏,演员可能头天晚上都不知道第二天要演什么。第二天到了拍摄现场,导演给了几句对白,要演员演出来。这时的表演里面就充满了即兴的创造,所以很多演员对王家卫的感觉是又喜又怕,因为这种即兴的表演很锻炼演员,要求演员不断地去思考,思考怎样去塑造人物形象,怎样去执行人物的行动,怎样让表演更有机、更生活。

要特别提出来的是,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要注意行动线、情感线和生活线三线合一。处理好三者的关系,表演才会生动,但我们往往注意了行动线、情感线,却忘记了生活线。生活线的处理往往是随意的,没有做到有机。比如,男孩路过图书馆看见一位漂亮的女孩进去了,你想认识她,于是也跟进了图书馆。女孩在书架中选书,男孩透过书架看她。女孩发觉,男孩赶紧拿出一本书佯装看书。就这么一段,行动线、情感线和生活线都有了。当然如果即兴表演,男孩可以进去坐下,坐在桌旁,远远的看着女孩,这种即兴的选择——就是演员对于生活线的选择,体现了你要塑造的人物性格。

前面我们讲了,演员需要准确、细腻而又即兴的表演,这种表演才是忠实于生活的。所以,我们要做到表演的生活化,首先要从以上说到的几个特征着手,从而才能进一步做到在镜头前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

同类推荐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纸间映像

    纸间映像

    本书为我国资深影视评论人藤井树,积数年之功,倾心打造的经典影评作品集结本。书中首次曝光了作者十二年来在影视道路上的所见所感所思。全书共七辑,分别冠以“青春”、“禁忌”、“浮生”、“幻爱”、“感官”、“天真”、“城市”主题,内容涵盖中外影片近百部,不限作品国籍与出品日期,选取震撼心灵的银幕佳作,用文字细细解读。藤井树的影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角度独特,观点敏锐,笔触纤细,字里行间充斥着知性之美与文艺气息。作为一部赏析类作品,其本身也是一部值得赏析的佳作。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超级富豪

    重生之超级富豪

    父亲破产,李穆只能随着他远离家乡移民外国。谁知道一觉醒来,他回到了四年前他刚刚开始上大学的日子,既然上天给了他机会,这一次他一定要弥补父亲的过错,补上父亲的100亿资金窟窿,才能避免上一辈子的结局。
  • tfboys之巧克力味的爱恋

    tfboys之巧克力味的爱恋

    一个路痴学霸的校花和一个花心可爱的少年;一个八卦少女和一个高冷王子;一个才女加淑女和一个霸气侧漏的帅哥。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爱情呢?“答应我,到了大学,我追你”。“那可要看看你能不能追的上了”。;“呀!你啊!多一句话会死啊”。“你很烦啊”。;“你会弹吉他”。“不然呢”。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这个法师有点彪

    这个法师有点彪

    作为国服第一高手,苏沐觉得压力山大。“沐哥!这个boss护甲好高打不动啊!”苏沐:“别担心!闪开让我来!”“沐哥!这个boss攻击好高,我扛不住啊!”苏沐:“别担心!我来扛!”“沐哥!这个boss的技能打到我了,我快挂了啊!”苏沐:“别担心!让我来给你奶一口!”“沐哥!你跑这么靠前干什么?你不是法师吗!?”苏沐恍然大悟:“对哦!我是法师啊!”
  • 总裁老公,约不约

    总裁老公,约不约

    一夜之间,她伤身又伤心!救了老太太,却被老太太的孙子当成了礼物吃掉!回到家,妹妹又与自己的男友到了一起!虽然她是收养的,也不带这么欺负人!好在放出一只霸道总裁!让她今生暖身又暖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资源掠夺系统

    资源掠夺系统

    得系统相助,既然来到异界,周阳就发誓,一定要有所为!
  • 沙陈

    沙陈

    爱情如沙,滋生渴望;时间亦如沙,风过无痕。若我们是砂砾,就让爱情照耀在阳光下,连时间也不怕。
  • 末世之全职召唤师

    末世之全职召唤师

    空间错乱,末世来临,最强召唤师——冷暮晨,阴差阳错重生,回到末世来临前夕,看冷暮晨如何召唤各种奇物,在末世中化险为奇遇,一步步成长,保护朋友,守护家人,捍卫地球。末世来临,乌云密布,龙族,尸族,深渊族,猛兽族,飞禽族,虫族降临于世,觉醒者,传承者纷纷跃出保卫家园。有绝世强者,挥手之间,斩数万异族;出拳之间,城破人亡。更有创世神王,思绪之间,万物重生,时光倒流。穿梭在各大时空之中,怒可碎裂空间,乐则普照人间。可以直说,觉醒者与传承者的成就与其所获得传承息息相关,或使人站在世界之颠峰,受世人之仰望;或使人原地踏步,等待着被袭杀。在末世,唯有不断变强,不断突破瓶颈桎梏,才能在弱肉强食中生存下去。……
  • 风暴

    风暴

    暴风雨来袭前,短暂的平静,短暂的甜蜜,酝酿的是怎样的狂风暴雨,这段在阴谋漩涡中挣扎的感情,又将经历怎样的曲折。谋逆,战争,将如何演绎一场可歌可泣的情感赞歌。
  • 蜕凡之变

    蜕凡之变

    世事催人奋进,看吊儿郎当那个的大学青年陆羽,如何在暗流涌动的都市文明斗争中蜕变,在刀光剑影的古武世界中成长,在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中问鼎绝巅!无底线,无原则,至尊青年上演巅峰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