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4500000051

第51章 我国政府舆论形象建设初探

李昌祖、张洪生

政府舆论形象建设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事关我国国际战略的关键性环节。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内各项改革事业深入到关键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这一历史使命的感召下,战略性地提出全面建设我国政府的舆论形象建设这一工程,十分必要,也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笔者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以下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确立政府机构“舆论领袖”的角色

政府舆论形象是政府形象在传播中通过诸多传播要素组合而形成的新形象,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政府舆论形象是基于政府形象本身而重构的形象,也可以称之为我们常说的“口碑”。由于政府舆论形象是在传播中确立的,因此政府首先应该确立“舆论领袖”的角色定位,这是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基石,做“舆论领袖”也是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目标之一。政府如何来确立“舆论领袖”的角色呢?第一,要确立政府在舆论管理中的舆论导向意识和地位。政府舆论形象建设是政府自身建设的工作,政府必须牢牢把握导向,否则便难以起到“舆论领袖”的作用。第二,要确保在舆论要素筛选中政府的权威性。舆论管理是对舆论要素进行筛选和管理的过程,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拥有主体地位,因此树立政府在舆情管理中舆论领袖的作用,使政治领袖和政府机构对舆论的解读成为所有舆论主体观点和意志的基础,形成全国舆论方向一致的格局,对处理、解决舆情和社会实际问题有决定性作用。第三,要确立舆论与事实同步乃至超前传播的工作格局。在“5·12汶川大地震”初期,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通过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最新消息,相关信息超前发布。这一系列举措确立了我国政府已是全国舆论的领袖和主导的格局,对我国政府舆论形象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确定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目标

政府舆论形象建设必须确定具体的工作目标,也就是说在工作中必须明确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舆论形象。因此,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目标与政府自身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政府舆论形象是政府自身形象的本质反映。具体地讲,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本质是政府执政理念、执政理论的价值体现。由此可见,确定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目标必须统筹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须反映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意志,确保政府舆论形象建设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以广大人民和国家利益为落脚点,最终使得舆论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有力打击谣言和一些对我国发展别有用心的国家的恶意攻击等不利舆论。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我国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目标要素应该集中为: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和谐、以人为本、高效有为。这既是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目标,也是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工作原则。一切政府舆论形象建设工作必须围绕这一系列目标和原则来展开,否则舆论管理工作不仅会走向失败,也将会使政府工作走向反面。

三、要把政府舆论形象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落实

在现代社会,政府舆论形象在政府行为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政府要建设舆论形象就必须从战略上开始思考,而不是“补漏洞”式地消极应对。

第一,要确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战略意识。事实证明,离开了意识形态来谈政府舆论形象建设非常危险,也将会使政府舆论形象建设工作本身陷入无限的困境。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选择,因此我们必须确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战略意识,并以此来统筹整个工作。

第二,要建立相应的工作体制。各级政府要通过建立舆论管理的专门机构或者赋予相应机构明确的工作职责等方式,来建立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工作体制,配之以相应的专业队伍——舆论管理的专业人员,并通过有效整合我国的传媒力量来确保这项工作的专业化运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舆论管理和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工作系统。

第三,要把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和相关政府政策等方式确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以已有的《公共危机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加强这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要考虑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还要在立法的目的和内容进行整合,使得整个舆论管理的法律制度保障变得更有系统性、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第四,各政府部门要建立舆论管理的各种预备方案,特别是舆论管理危机中的预备方案。政府舆论形象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通过对舆论管理历史经验的分析和国外舆论管理经验的分析,在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舆论管理的各种预备方案,以便在具体舆论管理中有据可循。

第五,在具体的舆情管理中,以战略上的舆论优势应对复杂多变的舆论态势。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具体的舆论管理就像一场战争,舆论态势变化迅速,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条件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舆论态势变化复杂。要应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政府机关要及时地进行“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舆论解读,从战略上准确把握舆论的运动方向和关键民意,借助法律和行政力量影响和引导舆论运动,造就最终意义上的“舆论领袖”。

四、精心选择政府行为的典型样本进行传播

政府舆论形象建设是传播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基于政府丰富的行为这一基本事实而开展的形象重构工作。因此,政府舆论形象建设是一项具有科学规律的工程,必须对丰富的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并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对所选择的样本进行及时有效的修正,从而确保政府舆论形象建设工作有效进行。对政府行为的选择必须基于传播管理的需要和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目标的需要。政府行为的丰富性决定了这种选择工作必须从典型样本的选择入手:一方面,从舆论传播管理的角度而言,所有的政府行为不可能全部得到反映,也没有必要全部反映,更何况政府行为中本身也存在着不利于传播和形象建设的元素;另一方面,典型样本具有更强烈的传播效力。所以说典型样本的选择决定了舆论管理工作的成败,也会直接影响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效果。国家和政府对舆论传播这一环节进行管理时要特别注意如何筛选、重构。在舆论的诞生成长期,政府可以根据舆情发展各阶段的特点,通过权威机构选择典型样本发布信息的方式来对各种舆论进行引导,由权威机构组织主流媒体选择适当时机全面介入,通过对舆论的指导评价整合舆论观点,促使各阶级和各社会集团的舆论形成合力。因此,精心选择政府行为的典型样本是舆论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着力点。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政府权威机构在第一时间通过主流媒体发布消息,并提出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口号。然后在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中,形成对国家领导人、军队、志愿者、医护人员、党员们抗震救灾行为等典型样本的报道。由这些典型样本在全世界面前反映和塑造中国政府的形象,把抗震救灾引向积极的舆论方向,很好地塑造了中国政府的舆论形象。

五、建立权威的传播途径

是否选择权威的传播渠道将决定舆论管理的最终效果,这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定律。建设政府舆论形象,要全面使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条件,并在建立传播途径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建立具有权威性的传播途径。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要从战略上考虑,改变以往单纯的党报、人民代表大会等传统方式单一传播政府形象的传播格局,实现传统传播方式和现代新型传播途径相结合的工作局面,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以及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型传播工具的作用,形成传统传播方式和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的综合优势,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冲击力。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舆论管理事件中,应当与舆论事实相结合,根据受众特点,选择能最大化地有效影响受众的传播工具,如某一舆论事件的主要受众是高素质的年轻群体,则可以选择大面积的网络传播方式,辅以报纸、电视等其他类的传播,则可以达到最优效果。在汶川地震中,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24小时直播抗震救灾最新消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所有电视台几乎都停播了原有节目,改为转播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这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同时这也说明了权威传播渠道在信息传播上的专业性、准确性的确毋庸置疑,因此受众也更愿意通过权威渠道获取消息。

六、围绕工作目标确立必要的运行机制

首先,要建立信息公开机制,这包括事件本身的信息公开机制和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在这里,我们必须赋予信息公开机制在政府舆论形象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地位。这一基础性的工作机制是舆论管理工作的基石,也是一切工作由此朝着良性状态发展的起点,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和工作信心。因此,要以法律的形式来确立这一工作机制,并规定新闻媒介独立负责的地位和作用,确认新闻媒介传播事实、反映和整合舆论的法定权利和义务,使政府成为信息公开的义务人,使公众成为信息公开的权利者。

其次,建立舆情管理的“预判机制”。这一工作机制包括舆情信息收集机制、舆情信息分析机制、舆情发展方向的预测机制和舆情发展的干预机制。通过预判机制,政府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干预机制,如在收集和分析舆情信息时发现了负面信息,则可以通过报道正面消息冲淡负面信息的影响。而这种做法的效果则可以通过预判机制事先预测。

再次,建立创新机制。在舆情管理中,一方面政府可以根据经验和事实制定一些预备方案,但事物是多变的,不同的舆情事件中都会出现不同的新情况,这就要求政府抓住热点和民众意愿,发挥创新思维,推出新方法,实现对舆论形象的建设。在汶川大地震中,政府设立首个为百姓默哀的哀悼日就是一项极大的创新,此举体现了新时期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政府新形象。

最后,充分发挥“舆情逆转机制”的作用。在正面的舆情事件管理中,如中国举办奥运会等事件,政府要做的是顺流引导正面舆论发展,防止舆论向反方向发展。而在面对负面舆论特别是危机事件时,政府不能惊慌失措,而是要把握机会,通过有效的手段实现舆论形象从负面向正面的逆转,这是发挥舆情逆转机制的目的所在。

七、坚持国际舆论形象和国内舆论形象统一发展的原则

由于面对的受众在文化、阶级利益和宗教信仰上都有很大区别,所以在具体的政府舆论形象建设中会出现国际舆论形象和国内舆论形象这两个大局,我们必须确立两个大局一起抓的工作思路,坚决杜绝将两个大局简单地隔开的倾向。因为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是对我国政府形象的本质反映。以往中国政府对内和对外采取的舆论行为是不统一的,这会阻碍国内外的交流。一方面,国外因为无法全面了解中国政府的作为而产生误解;另一方面,国内民众又会片面解读国外舆论,误解中国政府的行为,结果使政府虽有力作为却没有树立起良好的舆论形象。在越来越开放的社会形态下建设政府舆论形象,不仅要抓好国内舆论形象建设,也要抓好对外舆论宣传,且两者还必经内在统一、相互发展。我们有信心做到这一点,因为我国政府形象的本质是好的,国外某些媒体无论怎么污蔑我国都是行不通的。

八、发挥专业宣传队伍的决定性作用

人在一切事物的发展中起着主体性的作用,在舆论传播管理和政府舆论形象建设中,人的决定性因素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我党和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就很重视舆论引导和舆论发展,从革命时期到现在,一直有一支专业过硬的宣传队伍(如思想政治宣传队伍、党报队伍、广电队伍等宣传组织,他们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在我国政府舆论形象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媒体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我国政府仍然应当充分发挥这些专业队伍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有效的传播载体和手段及时地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重塑这些专业宣传队伍在舆论宣传中领头羊的引导作用。

九、注重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系统性

从对政府舆论形象建设的分析和探讨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从政府舆论领袖的确立、舆论形象建设目标的设定、舆论传播典型样本的选择和传播途径的拓展,包括建立舆情管理必要的机制和发挥专业宣传队伍的作用,这些环节每一个都很重要,相互联系,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有漏洞就会造成政府舆论形象建设总体工作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政府舆论形象建设中要注重系统性建设,要加强管理与统筹,查漏补缺,防止整个系统中出现“木桶效应”。

〔李昌祖: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张洪生:中国传媒大学资产管理处处长、副教授〕

同类推荐
  • 倾听传媒的声音

    倾听传媒的声音

    本书为近三年来浙江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深度报道文集。本书包括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系列重头稿件,如《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钱江报系:风正一帆悬》、《杭州全力打造出版传媒高地》、《新闻出版:杭州市文创产业核心》等等100多篇。此外还有一部分书评和媒介人物专访。这些稿件呈现了浙江新闻出版界第一线的经验和探索。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洮水无声

    洮水无声

    本书为作者的一部工作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在临洮县城建、电力、人事等部门工作过程中发表的论文、研究文章、工作感悟等,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热门推荐
  • 时光与你共眠

    时光与你共眠

    他们之间相差九年,这段感情并不被人看好,阮眠很多时候都没有安全感。对此,齐俨的态度是:“无妨,我们努力做到让他们看好。”阮眠的母亲去世后,她的世界连唯一的星光都暗淡了下去。直到那个男人出现……后来,他成为了她的全世界。
  • 颠覆穿越:我不是女主角?

    颠覆穿越:我不是女主角?

    听说你穿越了?魂穿还是体穿?我:魂穿,不过比我穿越之前还大两岁。那么,穿越地点是?我:妓院,并且几个时辰前刚刚失身。情节很恶俗,那么你是不是有美男围绕了?我:是的,不过美男们都想杀了我。形容一下男主的性格?我:变态,可怕,还会精神失常……您有什么技能吗?我:杀猪、扫厕所是我赖以生存的优点。在古代有最喜欢的食物吗?我:男人血,每月都喝,据说可以壮阴。听说此文是Happyending?我:的确如此,我在结局被作者写死后,大家都很开心。请对此文介绍一下?我:我虽然不是女主角,神马事情都衰到了家,差点被人切成肉片,还掏过大粪,不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诡事笑谈

    诡事笑谈

    绰号“王半仙儿”的姥爷,每天只知道捡粪。和身为屌丝的我,为了唯一女神奋战恶鬼。然而,在真的进了茅山、去了蜀山,加入“修道”、成为一个半吊子的“阴阳先生”的时候,才发觉人世种种,皆不在自己掌控之中。“我命不由天!”,这中二的话语也是老天让我喊出来的吧……
  • 目迷五色

    目迷五色

    身为11小说家,因为题材老是小阎王而被抓到了地狱,然后被穿越,发现竟然是女尊王朝,还好身世不错,不过有点那个的就是有两个老公了,其中的一个马上就给她生了个儿子,天呀,真的是很乱,不过为了生存,一定要熟悉这一切,当然这两个老公吗,还是看看再说吧。还没有跟两个老公熟悉过来,就来了第三个,美人之福其实很难享的,这不,美人之事还没有理顺,简单的身份竟然不简单了,稀里糊涂的来到了皇宫,开始了太子之争。不过进了皇宫就更乱了,好多好多的事情都不是想掌握就掌握的,还有一个烦人的小正太跟超级看不起人的将军在不停的捣乱。结局会怎么样呢?
  • 农产品销售技巧读本

    农产品销售技巧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八月女巫

    八月女巫

    八月拿着外婆寄给她的一张明信片,来到了她外婆的咖啡厅,暂时接管了她外婆的特殊业务。一位莱恩夫人来到这里寻求帮助,八月跟着她去了她的国家。为了找寻这位夫人失踪的儿子,八月动用自己特殊的能力进入了一副油画中的世界。她本以为要完成这件事情应该很容易,可是她想错了——她进入了画中的世界,认识了莱恩夫人的儿子——奥利弗,还有那些生活在画中世界的其他人……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他们都在旅途上……
  • 灼热世界

    灼热世界

    学渣高中生耀星火及其难兄难弟张成在学校受尽白眼。一次,耀星火为了拯救被圈套设计的校花霍琴林得罪了富家公子梁明明,遭到了梁明明的报复陷害,被逼退学,在最后的冲突中爆发,与张成、梁明明等人一同破窗坠楼……却在半空中被人截走,带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世界——呼延大陆。身世之谜开始揭晓,练气之路漫漫而修远兮……然而耀星火并不知道,其实张成、梁明明也被带到了呼延大陆……
  • 王维诗集

    王维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齿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齿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驭世妖孽

    驭世妖孽

    莫落在大爆炸当中险些丧命,有幸被救,从而来到了巨人市当中,却欠下了一笔不大不小的医疗债。为了还请债务,莫落组织了现实聚会从中取利,却认识了一些富二代。因为身怀异能,莫落被当成了武林世家的后人,从此金钱及美女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始滚滚而来……“在我有生之年!必将带着人类飞出太阳系!在宇宙各处安家!!”——莫落。——————PS1:前方深坑带刺……PS2:这将会是一个在当代庞杂背景下展开的故事,一个失忆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