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4500000045

第45章 正确认识三对关系把握引导舆论热点

——关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报道的思考

李传柱

新闻媒体和宣传思想战线要做好纪念和庆祝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报道,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营造热烈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进一步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共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做好60周年纪念活动报道,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若干关系,把握和引导宣传热点,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前30年与后30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此为标志,新中国60年的历史基本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对两个30年历史的认识,其实就是如何看待30年改革开放与此前30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关系,也是如何看待后30年成就与前30年曲折的关系。

当前思想理论界对这两个30年存有两种片面模糊的认识。一种片面的认识是,在承认和肯定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时候,有意或无意地否定或贬低此前30年的历史;另一种片面的倾向是,认为改革开放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此带来了一些问题,进而由这些问题否定改革开放。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两个30年之间,是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不能以一个来否定另一个。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性结论。

3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巩固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因此,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和经验,坚定全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我们也要正确看待前30年的历史,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七大都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前30年中,我们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总之,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所以,我们要充分肯定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充分认识前30年党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曲折、宝贵经验和深远意义。

在《邓小平文选》中,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到“文革”。正是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才形成了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思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两个30年,缺一不可。宣传60年,就要肯定两个30年。

二、光辉历程与宝贵经验

6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接力推进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

纪念60年,庆祝60年,回顾60年,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60年的风雨历程中,有过无数惊喜,取得过一个又一个胜利,但也经历过许多波折,走过不少弯路。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党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在新中国60年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有过失误,犯过错误,但这不可怕,重要的是要从中总结经验,吃一堑,长一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善于总结经验的党,才能带领人民不断夺取新胜利。

60周年纪念是个重要节点,要借此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运用各种方法,大力宣传60年来党带领人民走过的峥嵘岁月和各方面成就,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的豪情。

另一方面,对60年尤其是前30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也要总结,其深刻教训是顺利前行的宝贵财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反思“文革”十年及以前的极“左”错误,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1年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更是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32年的历史,分析了成绩、失误及造成失误的原因,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统一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伴随实践的发展,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理论、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

经过6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关于执政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党的十七大提出、2008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又详细阐发的“十个结合”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对这些经验认识的最新成果,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方针政策的主要支点。

概括起来,主要的经验是:

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除非爆发大规模战争,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发展这个中心和第一要义;

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解决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上述弥足珍贵的经验,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60周年宣传报道的重要内容。要通过纪念活动,使之内化于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持久地发生作用。

三、辉煌成就与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彻底改变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屈辱和被奴役的地位,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进步潮流。

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和成就不容置疑。但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和问题。提出这一点,其深层用意在于更深刻地认识我国的国情,更深刻地理解当前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又好又快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顺利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目标。

用历史的眼光,从纵向比较,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即使是横向比较,改革开放以来30年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惊人的。但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和不足,认识发展中的问题。众所周知,前30年我们遭遇了挫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失误,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长期受极“左”思潮影响,制定的方针政策脱离国情、背离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所以取得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正确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初级阶段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初级阶段就是生产力不发达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等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一阶段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而这一科学理论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些阶段性特征,既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民主法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

概括说来,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

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低,仍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

收入差距拉大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难度较大;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

体制机制不健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政治体制、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都尚需继续改革,等等。

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绝非短时间可以办到,需要长期持续不懈的努力。

进一步强调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就是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胡锦涛同志反复向全党强调,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忧患意识,其意也在于此。

因此,在60周年纪念宣传中,要把成就宣传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结合起来,深化对国情的认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与党中央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所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宣传结合起来,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志和信念。

通过宣传报道,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为光辉成就欣喜鼓舞的同时,更清楚自身的责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昂扬向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李传柱:《求是》杂志政治编辑部编辑一组组长、副编审〕

同类推荐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什么是“初二现象”?“面对压力,家长该走出哪些误区”? …… 张凤兰与其教育团队将通过八中初中部十余年的教育探索为您自己作答。本书不仅体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的办学特色,更体现了现今初等教育的发展。本书可以视作学生初中三年学习与生活的指南性读物,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读懂村庄,读懂中国!学者熊培云心血之作,写作时间跨越十年,备受各界关注。他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堪称熊培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青春会散场,时间会变成流水,流水会带走记忆。即使无法牵手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却很庆幸,我们曾经拥有同一段青春。
热门推荐
  • 恰似少年时

    恰似少年时

    崔斯特自认为自己是那位无情的魔种,总在马不停蹄的编写着爱情故事,只是连他也不知道他是否中了这世间下的毒药。夏天的夜,格外的热闹,各种小动物在空气里演奏起交响乐。只是这些都打扰不到,他的思绪。澹台星华夏国龙门郡贵德县,温家大院,一位约莫八九岁的少年仰望着星空。这少年,面貌清瘦,穿着白色长袍,口中似乎念叨着:再也回不去了,在地球好歹我也是高考状元啊,怎么混成这样。他独自沉默,只是仰望的星空。也许这原本就是个玩笑
  • 恋上恶少:拽丫头化身乖乖女

    恋上恶少:拽丫头化身乖乖女

    夕阳被半红的云轻扶着,温柔的光慵懒的撒过窗台,落在书桌上,蝉鸣已经暂歇了,只有零星三两声传来,透过窗去,梧桐的叶子随着风轻轻打着拍子,有花香似有似无的穿过窗缝,漫进屋里,讲台上,语文老师仍在温声软语的讲解着“红透春残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颜小染单手支着下巴,目光在黑板和窗外逡巡,似乎随时可能睡去的样子,就在这是,一阵尖叫声从操场上传来……
  • 鬼吟曲

    鬼吟曲

    月寒潺水曲,荒坟鬼吟殇。小的时候我经常会重复地梦见一个诡异的场景:在雪雾飞扬的夜晚,身穿彩衫的无头女子孤零零的坐在石碑前。她的膝盖上依端着自己的头颅,芊细的手指捏着篦子缓缓梳理头颅上披洒的长发。我的视线从她的右侧掠过时,那张埋瘗在长发下的面孔也渐渐地明晰。这时候我看到她那白皙皙的脸上充斥了寂静的苍凉和忧郁,在凄冷幽静的雪雾中我甚至能听到她那喃喃的吟诗声……。
  • 小验方,大疗效

    小验方,大疗效

    本书参考多种中医古籍,并结合临床实践,精选出一些经过千锺百炼的中医小验方。具体分为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十七篇。
  • The Commission in Lunacy

    The Commission in Lunac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步难行

    独步难行

    一群各型各色的穿越者,一个群魔乱舞的年代。翩翩贵公子,谦谦俊小生,妖娆美女风姿摇曳,窕窕淑女温婉可人。于小希唏嘘不已,眼泛桃花,走进一步,再走近一步,这要是能摸摸就好了。可转眼,俊男美女皆化妖,于小希泪奔离去,为毛会是这样。眼前的现实颠覆了某某人的世界观。沿途风景很好,可是举步艰难,独步难行,可有人愿相随?
  • 天命的真相:刘邦帝王之路

    天命的真相:刘邦帝王之路

    自刘邦开汉以来,附会在他身上的神奇传说可谓多矣,史料言之凿凿称刘邦乃蚊龙播种,赤帝化身。其实,仔细研究刘邦,读者会发现他是一位极度世俗化的人——世俗化的生活、世俗化的情感、世俗化的人格……然而,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世俗化,刘邦才具备了一般人少有的高级情商,这是他战胜对手,成为一代伟大开国帝王的重要因素。本书以刘邦生平为线索,通过对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功过是非的论述,以翔实的史料佐证,以公正的角度客观评价,全景式为读者解析刘邦从嬉皮士到天下共主的真实人生。
  •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与旧版相比,《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第二版)具有明显优势:第一,强调实时性。紧跟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步子,书中引用的法律条文或所依据的法律渊源都是最近发布的现行法律、法规,所用案例,除了小部分经典案例外,大都是新近发生的案例。第二,强调实践性。本书虽有新闻传播法律与伦理理论的介绍与解读,但重点是阐述新闻传播法律与伦理的实际状况、新闻传播法律与伦理的建设实践。第三,强调实用性。在结构上打破原教材原理、历史、业务三大块的体例,以阐释现行法律规范、伦理规范为重点,将历史部分移至新闻传播法规或新闻传播伦理部分的最后一章,录以备考。
  • 摄政王的妃子

    摄政王的妃子

    发誓一生守护的爱人,被迫嫁入皇宫。她一夜错乱强暴了他,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江山与爱人之中,她选择了江山。美人如云皆以真心相待,她却害怕的不敢越越池一步。难道今生她注定只能与孤独相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又将是谁与她一同完成。弱水三千,她却只取一瓢,常伴一生……
  • 噩梦之王

    噩梦之王

    正在进行马术训练的体育大学生王大彬,突然间发现,自己置身的环境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竟然进入了一个噩梦般的世界。在这里,马术场,乃至于整个体育大学,都变成了一片废墟,出现种种诡异,甚至自己的脑海中,还突兀的多出了一个属性框。从此,王大彬走上进化之路,纵横世界,成为一切敌对存在的噩梦,成就噩梦之王!嗯,暂停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