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2400000007

第7章 广播电视概述(3)

随着数字压缩、光纤传输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数字化、光纤化、交互化成为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势。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完成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光纤化、交互化改造,有线电视网已成为提供多种业务服务的综合信息网络:不仅提供多套模拟电视、数字电视节目,还提供多套模拟声音广播、数字声音广播节目;不仅提供视频点播(VOD,即Video On Demand)、准视频点播(NVOD)业务,还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IP电话、电子邮件、新闻资讯等通信信息服务。2005年9月,我国青岛市完成了城区60万有线电视用户由模拟向数字化的转换,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城区普及有线数字电视的城市,有线数字电视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的方便快捷、安全可控、简单易用的多媒体信息平台,提供电视、广播、点播、信息、商务、宽带接入等多种服务。

2010年底,青岛、杭州、深圳、佛山、大连、太原、南京、南宁、银川等180多个城市已完成了城区的数字化转换,杭州、苏州、厦门等城市正在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98万,占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1.87亿的40%多,我国有线电视进入了由小网向大网、模拟向数字、单向向双向、标清向高清、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的综合服务发展的新阶段。

三、卫星广播电视:推动全球覆盖

卫星通信源于1945年10月英国人阿瑟·克拉克发表的《宇宙中继站》一文,他在文章中提出利用赤道上空约35800公里静止轨道上的卫星作为“宇宙中继站”进行远距离通信的设想,如在静止圆轨道上以120度间隔设置3颗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因此他被称为“通讯卫星之父”。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960年10月,美国发射了主动式“信使2号”通讯卫星。1962年6月,美国发射了“电星1号”卫星,首次成功地将美国的电视节目传送到巴黎和伦敦,此后巴黎和伦敦通过该卫星向美国回传了电视节目。1964年8月,美国发射了同步静止卫星“同步3号”,对同年10月在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进行了电视实况转播。同年8月20日,国际通讯卫星组织成立。1965年4月,国际通讯卫星组织发射了名为“国际通讯卫星1号”的同步卫星,又称“晨鸟”卫星,标志着世界进入了国际卫星传播的新时代。1967年7月25日,欧、美、亚、澳等洲的14个国家利用卫星进行了一次全球性的电视转播,节目为《我们的世界》,延续2小时,观众达3.5亿。苏联1965年发射了“闪电1号”通讯卫星,覆盖了东欧国家。1972年加拿大发射了“阿尼克1号”卫星,并成功地将12条彩色电视线路传送到边远地区,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内卫星通讯网。1974年4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国内通讯卫星“西星1号”。1976年8月,印度尼西亚委托美国发射了“帕拉帕1号”卫星,是第三世界国家中第一个拥有国内通讯卫星的国家。

我国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84年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1985年8月,我国首次利用卫星传输中央电视台的节目。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2号”通讯卫星。此后,中央和各省节目陆续上卫星传输。1995年中央电视台开始采用数字压缩技术,通过“中星5号”传输加密节目(CCTV3、5、6、8)。1996年8月1日起开始租用泛美卫星公司等多个境外卫星公司的卫星转发器进行全球覆盖。1998年中央电视台通过租用泛美4号、泛美5号、热鸟2号、银河4号等卫星实现了对欧洲、北美洲、澳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覆盖。

1999年10月我国所有省份的广播电视节目都实现了卫星传输覆盖。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上能安置卫星的轨道位置是有限的,为了合理利用轨道位置资源,国际电联1977年召开了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制订了直播卫星(DBS,即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业务规划。1978年4月,日本率先发射了直播试验卫星;1984年发射了BS-2a直播卫星,以解决边远地区接收广播电视困难的问题,还播送高清晰度电视;1990年又发射了BS-3a直播卫星,以推动日本卫星电视的发展。9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压缩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得到了快速发展:既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数字音频广播,又可以提供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既可以固定接收,还可以移动接收。1994年7月,美国直播电视公司(DirecTV)和美国卫星广播公司(USSB)开展了直播卫星业务,用户只需在窗外安装直径为45厘米的卫星天线及解码器,就可以收看到150多套电视节目。1995年,美国世广公司(World Space)提出了卫星数字音频广播方案,即分别在东经21度、东经105度、西经95度上部署“非洲之星”、“亚洲之星”和“美洲之星”,形成覆盖全球的广播媒体,其“非洲之星”、“亚洲之星”已分别于1998年、2000年发射并投入使用,用户通过L波段数字卫星接收机,可以固定接收或者移动接收其卫星传送的数字音频广播节目和数字多媒体节目。2001年美国XM 卫星广播公司(XM Satellite Radio)发射了两颗数字音频广播卫星(XM-1、XM-2);2005年又发射了一颗XM3卫星,汽车等移动用户通过XM 卫星收音机,可以接收到150多套的CD 音乐、新闻、体育和其他娱乐广播节目。2004年3月,韩国SK 通信公司与日本卫星移动广播公司(MBCo)合资发射了S波段广播卫星(MBSat1),向汽车等用户终端和手机用户终端提供10多套数字电视节目、20多套数字广播节目和多套数据广播服务,同时以地面无线发射为补点,进行无缝隙覆盖,力争实现“走到哪里、听到哪里、看到哪里”的目标。我国1999年1月启动了卫星直播到户(DTH,即Direct To Home)的试验平台,以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进程。2006年10月29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直播卫星———鑫诺2号卫星,但是由于故障无法使用。2008年6月9日,我国发射了法国阿尔卡特宇航公司研制的中星9号直播卫星,用于解决我国70多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通广播电视的问题。2010年底已完成1300多万套村村通直播卫星设施的安装任务,解决近5000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四、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开拓新型服务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出现了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即第一代计算机网络。6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典型代表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即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协助开发的ARPANET,即因特网(Internet)的前身。70年代末至90年代出现了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1983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资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TCP/IP),成为ARPANET网上的标准通信协议。1985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在全美建造了五大超级计算中心,将100所大学科研单位连到网上,全国按地区划分建立了计算机广域网,构成了美国国家NSFNET 网,这就是初期的因特网(Inter-net)。1987年位于美国硅谷的《圣何塞信使报》首先把报纸内容搬上了互联网,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198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对公众开放,成为因特网(Internet)最重要的通信骨干网络。1990年万维网(WWW)开始在因特网上出现,万维网服务是一个基于超文本和多媒体的全球分布式的信息查询系统。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4年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我国被国际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

1995年我国第一份网络报刊《神州学人》通过中国教育与研究网向全球发行;同年10月,《中国贸易报》开办了电子网络版。1997年美国政府宣布研究开发下一代互联网,以期继续主导全球互联网的发展。1999年以IP为代表的包交换技术成为全球电信的一大热点,价格低廉的IP电话开始风行。90年代末以来,随着局域网、光纤传输、多媒体、智能化技术的成熟进步,以因特网(Internet)为代表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互联网不仅是数据通信的重要平台,也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兴起的“第四媒体”。2010年全球网民数超过20亿人,我国的网民数超过4亿人。

网络广播(Internet Broadcasting),也称为网上广播或在线广播,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提供音频服务的广播。1993年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电台Internet Talk Radio在美国诞生。1997年3月18日,我国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梦晓时间》节目新开设的《东广信息网》与“瀛海威时空”合作,开了我国网络广播的先河。1998年2月28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动心9时》开始网上直播。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电台也都推出了网上广播。2004年2月12日英国《卫报》(The Guardian)的一篇文章《听觉革命》(Audible Revolution)首次提出了“播客”(Podcasting/Podcast)的概念,指听众可以将广播节目从因特网下载到电脑、MP3以及其他播放器,在方便的时候收听;听众还可通过一个麦克风、一台电脑和制作软件,将自制的音频节目传到网上。Podcast是苹果电脑的iPod播放器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英国广播公司、加拿大广播公司、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相继开通了“播客”频道,不但将自己的节目上传到网上,还通过传统电台播放“播客”上传的内容。

网络电视(Internet Television)是指以宽带互联网为载体,以视音频多媒体为形式,为宽带用户提供个性化交互式的电视服务,接收终端主要为计算机、IP机顶盒+电视机、手机等。1995年,美国人史蒂夫·佩尔曼(Steve Perlman)创造出了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工作原型,并将网络电视推向市场,用户只要装上网络电视机顶盒,就可以自动拨号到当地服务点,使所需的软件自动升级,便可以畅游万维网。

1997年4月,美国微软公司出资4亿多美元收购了拥有30多项网络电视领域基础专利的WebTV 公司,向计算机用户力推网络电视。目前,许多电视台和互联网站都在国际互联网上传送视频节目,用户通过计算机上网就能看到国际互联网上的视听节目,或者通过互联网电视机收看国际互联网上的视听节目。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成立。2010年5月20日,谷歌公司宣布推出了名为“GoogleTV”的网络电视,其宣传语是“Where TV meets web—and web meets TV”。随着数字压缩、IP网络以及流媒体等技术的发展,通过IP局域网络传送稳定清晰的电视节目得以实现,用户可以通过IP机顶盒+电视机接收电视节目,这就是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2000年英国Kingston通信公司、视频网络(Video Networks)公司启动了IPTV 试验,2001年意大利Fast Web 电信公司开始了IPTV 服务,2003年香港电信盈科公司开展IPTV(“NOW 宽带电视”)业务。到2010年初,全球IPTV 用户数3600多万,香港电信盈科公司的IPTV 用户数100多万,已超过香港九仓有线电视公司的用户数。

同类推荐
  • 身份犯研究

    身份犯研究

    本书是作者在对中外身份犯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的司法实践和刑法基本理论,对身份犯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研究的尝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我国有关身份犯的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从而正确指导身份犯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医学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医学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导言、医学法律关系、医学立法、医学法的实施、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法概述、公共卫生监督的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等。
  •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本书不仅提供观察和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并且培养学生积极、正确使用媒介,普遍提高大学生对于大众媒介和文化关系认知的水平。
  • 火星人和金星人的秘密花园

    火星人和金星人的秘密花园

    本书综合了心理学中关于男女因性别不同而在心理上不同的观点,并把男女在交往中的心理以分类的形式对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男女在交往、婚恋及夫妻关系上的心理差别,讲述了应如何了解异性心理,如何适应对方等,尽管作者试图用一种调侃的语气来阐释这些差别,尽管这些技巧开始时也许显得有些做作,但最终会变得非常自然。它们只是我们已使用了数百年的社交的语言技巧的延伸。作者并不试图去引导什么,也不试图让读者在看完此书后有什么“理论指导”,但是这本书对提高男女一般交往以及婚恋男女生活的质量,正确处理好青年男女的恋爱等问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 天道邪魔

    天道邪魔

    韩尘无意卷入黑洞,来到一片荒凉的大地,这里嘶吼震天,一片血红。何为正,何为邪,正既不在,我当为邪!苍茫大地,天道邪魔!石路莫回首,天梯坠云霄,沧桑的石门,恐怖的残躯,神秘的古篆,为你演绎浩瀚的神话史诗。
  • 东方救世主

    东方救世主

    一个小小的契机,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人间容不下有着玄幻身份的他,只能飞到天界。天上人间,另一种风情。三界之内,有着太多无法解释。终于,金光镀身,打开宇宙大门,对话造物主。神秘身世,重寻血脉,小小年级,天赋异禀,单挑冥界;超人智慧,通霸三界。一把金光大苗刀,震撼三界六道。
  • 花样宠婚,老公你压到我了

    花样宠婚,老公你压到我了

    一场背叛让她阴差阳错遇到慕容倾,一场精心策划的闪婚,让她深陷其中.....最美好的岁月,不过是与你一起走过。我所有的心计都是为了宠你,爱上你......
  • 九转定乾坤

    九转定乾坤

    亦正亦邪,全凭本心,世人评论,皆是浮云,无上武道,执掌乾坤。
  • 雷霆后传

    雷霆后传

    故事发生在奥尔特星云战役十年后,由未来科技“星际之门”的出现引发宇宙前所未有的危机。威胁人类的不再是不同国家阵营之间“过家家”一样的小打小闹,而是来自平行宇宙的一切可能,这是一场没有正义的战争。渴望驾着战舰纵横沙场的少年运输舰驾驶员李瑞克,在错综复杂的群体博弈、科技产物离奇的背景下,能否挑战未知,闯出威名于乱世……
  • 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

    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

    本书分为“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了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旨在帮助普通人正确理解人性,更好地处理日常关系,减少生活行为中的错误,共同致力于社会和社区生活的和谐发展。本书倾注了作者对人的爱心与关注,其基本观点建立在作者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社会教育所积累的大量实际观测与调查的基础之上,因此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 EXO珍惜你们每一滴泪

    EXO珍惜你们每一滴泪

    苍茫大地一剑挽破笙歌繁华为谁倾落倒影的年华不过是一场虚无的梦境年少时的美好也随这残破的记忆化为泡影缘聚缘散缘如水孤独等待下一次重逢残阳退没褪尽风火我相信你们依然在彼岸守护我我原踏遍凡界的每一处角落去寻找你们仅留的痕迹
  • 总裁,我错了(全本)

    总裁,我错了(全本)

    二十六岁,无才无貌无色,普通公司职员员工。这是对妙安兰的所有描述。这样一个已经快要奔三的女人,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和一群三十出头四十未到的女人唧唧喳喳的讨论各色帅哥,讨论还不算,甚至将魔爪伸向了在电梯里第一次遇到的英俊小帅哥。然而晴天霹雳,怎料此帅哥居然就是顶头BOSS公司大总裁!妙安兰顿时觉得人生灰暗,世界颠倒。她拼搏了整整三年!不,应该是拼搏了整整二十六年!从她诞生开始就努力为了活着而喝奶,然后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毕业了之后她投了一百八十三份简历,面试了九十七次,实习了五十六回,终于在这个公司有了立足之力……但是天算不如人算,她撞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小总裁!方千亦。谁说总裁是很老很老的?谁说总裁是大腹便便的?!谁说总裁是满脸皱纹的?!谁说她就抽谁!没看见面前这个总裁白白嫩嫩的么?!“总裁大人!我上有老下有老,还要养一个美丽可爱活泼动人的男朋友,为了维持这个家我呕心沥血掏心掏肺,现在如果你开除我的话我就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总裁大人啊,您就可怜我这么尽心尽力为公司办事的份上不要开除我吧,无论让我做什么都可以,扫地擦桌洗衣服洗厕所!无论干什么都可以啊!我以后再也不敢骚扰您,再也不敢跟您搭讪了!我坚决维护咱们公司的名誉,以效忠咱们公司作为第一准则,时时刻刻为公司奉献我年轻的生命!”撇下了所有的面子她可怜兮兮的抱着某总裁的裤管哀求……某总裁沉思了片刻,然后漂亮的小嘴一张:“好啊,无论让你做什么都可以吗?”然后,她就被这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小总裁BOSS给牢牢抓住了……之后到底会发生怎样惨无人道的事情呢?嘿嘿嘿嘿……那一天我进电梯看到一个身材笔挺容貌绝佳的帅哥压根就没有想过他就是总裁!当然如果我知道的话就不会发生后来那么惨烈的事情!我声明,当时我是真的不知道他就是总裁,而且他看上去年纪有点小,最多二十出头的模样,我都已经二十六了,看到这样的嫩芽心里就一阵痒痒,然后满脸堆着肥肉嬉皮笑脸的攀上他的肩膀:“小朋友,你也上班呀?”
  • 死角:问题困境与破解之道

    死角:问题困境与破解之道

    本书阐述的是企业经营中最容易出现的,不容易被忽略的,看似正常普遍,但可以带来巨大危害的死角。也许,很多事例极为常见,但其中同样蕴含了新的解读与被解死角的眼光与方法。
  • 九九轮回有名萱

    九九轮回有名萱

    你们知道么,其实,在另一块土地上有神的存在,而最至尊的神就是尊神了,每一个尊神都要经过九世轮回,才能继承神位。尊神本来就亿年一遇,少只又少,而成功度过这九世轮回的,只有一个,她无情,被九世历练着,继承了尊神的位置,统领了神界,名前故加姓九。而其他的不是为情所累,就是被逼消渐。数亿年后,成为尊神的那个人,她的妹妹也会姓九么?故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