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2200000004

第4章 时代需求是节目设置的准则(1)

时代性是广播节目内容的重要特点,更是中国广播节目的生命。新时期的广播能否展现其应有的生气与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都离不开广播节目的时代性。翻阅广播历史不难发现,有多少曾经独领风骚的节目都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国民的所思所想,它们与那个时代有着共同的呼吸,它们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有多少节目因为没有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而落伍。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与时俱进的步伐不能迟缓。一些不忘与时俱进的节目至今仍是电台的传统名牌节目,而那些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新创办的节目之所以在一夜之间具有很高的收听率及知名度,也是因为其紧紧地把握住了时代脉搏。

人类社会的航船永远指向前方。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征、任务以及思想体系与价值观,而人们所处时代的现实,则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起点。着眼于现实、立足于现实,才能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易经》中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体现时代性,就是要紧紧跟上时代步伐,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找准“历史方位”,推动社会进步。对于广播节目来说,只有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才能使党的思想理论成为引导和鼓舞人民的旗帜,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从而推动历史前进,造福人民群众。

第一节 时代性节目的设置

一、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技术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前提

节目的制作及设置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21世纪“数字化传媒”将成为传媒的主流。广播在经历了调幅、调频两个技术发展阶段后,正在步入数字音频广播新阶段;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工具层出不穷,如数码录音笔、MP3播放机、3G手机、光盘刻录机等,这些设备使得广播在采、编、播方面已经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例如,珠江人民广播电台就很注重广播新技术的利用,早在1988年国内大多数电台仍然局限于调幅广播时,珠江台就率先推出调频立体声广播,在1996年又在亚洲首先实现了数字音频广播(DAB)。珠江台正是在广播技术方面的“先声夺人”使得它始终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挺立潮头。数字化技术使得广播这一从前相对稀缺的频道资源发展成为富裕资源,从而提供了针对各类特定受众的数量众多的频道以及听觉的上乘享受,并且代表了广播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追求。

二、政治、经济体制对媒介的影响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背景

媒介在受到政治制度制约的同时也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政治制度对大众媒介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其对媒介体制的影响,媒介体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媒介的所有制。作为媒介体制的重要焦点,媒介、政府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基本面貌由政治体制决定的,媒介体制则将其明确体现。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前的30年里,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频繁;经济上,坚持公有制,实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当时媒介的性质被定义为“党的喉舌、阶级斗争的工具”,媒介严格受党的控制和管理,实行完全的公有制,媒介的性质和鉴别的确定,媒介管理者的任免,媒介工作的方针,乃至媒介的内容和形式、发行与资产,都由党委管理。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从完全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媒介的制度环境由此发生重要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直接推动力,促使媒介走市场化的新道路。媒介受自身的经济利益驱动。随着政治因素对媒介影响的适度调整并快速地释放和体现出来,除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外,媒介传播信息、提供娱乐等方面的功能逐步获得确认。然而,市场化绝不等于商业化,市场化是非商业化媒介在基本保持原有所有制、政治立场和编辑方针的前提下以市场经营的方式取得经济自立的过程。中国媒介之所以选择走市场化道路而没有走商业化道路,恰恰是媒介受政治控制的本质不变、受经济利益驱动迅速增势的结果。

三、特定历史时代的审美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依据

文艺要真诚体现时代审美理想。时代变化引起审美意识变迁,美的时代性也是当代性,它几乎适用于任何艺术,广播也不例外。广播节目受听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其创作群体把握住了时代生活的脉搏,创作出了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审美的时代性集中体现在审美情趣方面。审美情感或审美需要的变化是广播节目创作的基础、前提和动因。因为只有需要才能促进生产与创造,只有审美需要才能使艺术创作不断升华。人类的审美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精神需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在发展,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是无须证明的事实。同时,艺术作品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所以,优秀的广播节目总是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表现时代的风貌,传达时代审美价值、审美取向和审美方式。

人的审美意识是流动的、变化的。任何一种为人们陶醉过的审美形态和艺术形式,其生命力的“青春期”总是有一定期限的。人类的审美天性又往往不满足于老一套的东西。时代变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审美需求在不断变化,广播节目是活的艺术,只要它不再适宜表现当代和未来的现实,统统都会被新的节目艺术形式所排斥。今天广大听众打开收音机的目的是通过广播这面镜子去认识人生和社会,探求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一些不合时宜的节目自然会受到冷落。今天的广播节目,必须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快速节奏,使艺术随步“载乘”新的内容、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节目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变则新,不变则腐”,而这些改革,无不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类审美意识的不断变迁而进行的。

美学意义上的时代性,在广播节目中都有着绝好的印证。从广播节目的发展来看,从《新闻和报纸摘要》到《新闻直播间》的变化,再到《互动时间》的兴起,都是时代审美、社会风尚发展的结果;而《财经在线》的产生与发展,又与当代经济、政治密切相关。一定历史时代的艺术作品,归根结底是由一定的现实关系与社会实践决定的。《情感世界》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遐想,激起人们的情感,也是因为她那么博大精深地探及了人生的奥妙,那么敏锐细致地捕捉了心灵的变幻。艺术及艺术群体的发展是必然的,其审美价值和意义的改变也就势在必行。一方面,优秀的艺术节目历久不衰,其真正的美愈益明显,审美价值以更加纯净的姿态呈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新生艺术的介入,历史艺术又一次次经受了某种意义上的贬值,其中一些不免趋于消亡。所以,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从产生到发展都要经过历史的洗礼。

四、文化全球化趋势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语境

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背景。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全球化趋势。由于当代电信、广播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前发达,使得文化交流的全球覆盖范围、交流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因此,文化全球化是我们最直接感受和经历的全球化形式。同时我们也应将当代中国广播的节目设置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下来考虑。数字技术、光纤电缆、互联网等技术领域的一次次急速变革,使传播的基础设施全球化了,共同的语言和语言能力已经进一步加强,全球化的文化市场也正在形成。

全球化给中国广播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节目直接进入———国外广播节目、音像制品的大量进入;其二,技术进入———数字卫星广播、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带来广播传输设施的全球化;其三,跨国公司进入———国外跨国公司以合资、合作、兼并、购并等方式直接进入中国广播市场。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语境。

中国广播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肩负着党的宣传任务,它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但伴随着传播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与新闻控制都将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传播全球化以前,各国的传播体系处于相对封闭的状况下,较少或根本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更多地取决于本国政府力量、经济力量的愿望和取向。近些年,随着传播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多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范围扩大、数量增加、频率增多,多元的观念、价值体系接触、碰撞的几率逐步增大,只要不是完全封闭的国家必然会受到来自他国文化的或多或少的冲击。对于我国来讲,随着加入WTO,媒体进一步开放带来的传播全球化必然会对原有的意识形念话语建构方式提出重构要求。先前部分的传播模式、宣传定式要做相应调整与改变以适应传播全球化的整体趋势,这种重构实质上是意识形态话语“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对于中国广播来讲,由于当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人们收听境外广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广播传播中的意识形态话语重构要求较之印刷媒体来讲更为紧迫。广播在意识形态话语重构中要注意扩大信息容量、容纳多维度舆论。

全球化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企图利用自己在全球化的有利位置向他国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企图同化他国人民,将他国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轨道中来。正如美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传播学者乔姆斯基所言:“美国利用WTO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对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国家、地区,共同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保护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如何强化民族认同。

WTO为中国参与到世界大家庭的共同繁荣提供了某种契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文化全球化引发的民族认同重建等问题。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中国广播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文化防御”与“文化扩张”的使命。广播节目在内容选择上改变过去“单向度舆论”的做法,适当地选择一些负面信息、敏感信息,不断提高听众的“免疫力”。这种主动出击就是一种积极防御策略。

积极防御策略还指来自节目形态方面的大胆尝试。研究表明:受众对于境外节目所谓的“喜好”,大部分来源于“好奇心”———对节目形式上的好奇(如台湾“中视交友节目”《非常男女》,最初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国内没有见过类似的电视节目)、对节目内容“闻所未闻”的好奇(如受众从某些境外电台、电视台可以经常听到一些所谓的敏感信息与负面信息)。我们过去节目形态单一、内容整齐划一,激不起人们的好奇心,因此一旦有一些新花样的节目、看似敏感信息的出现,便很容易引起关注,引发人们一窝蜂地收听和收看。同时,我们还要主动出击,将自己的先进文化介绍出去。文化扩张是文化的本质特点。文化生来就是以传播广远为理想的,正是扩张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得以存活与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大融合。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与历史,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明理应更加强大,焕发勃勃生机。

同类推荐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热门推荐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梦里花开之思念无边

    梦里花开之思念无边

    清明是一个普通节日,沿袭了两千多载,可谓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走向执著。也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节日,它无意号令天下,统领九州,但人们不分贫富贵贱,官民商学,都会在这一天自发地情愿地姐妹相邀,兄弟同行,来到亲人墓地恭献鲜花、敬上祭品、躬身上前、祭奠亲人、警策自己、传示儿孙。它是一个家族扣紧亲人扣紧亲情的一把连心锁;是一个民族连筋连骨结心结情的一个民族结。它就是充满哀思饱浸酸楚的清明节!在此清明节之时,我用我最深的思念,祝福远在天国的亲人们一路走好!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古希腊寓言的总集,据说是一个名叫伊索的希腊奴隶所讲述的。寓言采取拟人化的手法,有的揭露权贵的愚蠢、残暴,有的总结人生的智慧、经验,教人处世的原则。其形式短小,内容隽永,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寓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 倾心之恋:缘嫁冷情boss

    倾心之恋:缘嫁冷情boss

    我不是个喜欢诉苦和争辩的女人,受到伤害,我只想悄悄的藏起来独自舔舐伤口。我的婚姻完整,和谐,平静,却惨白无助。我的模范老公,模范了家庭,也模范了小三,纵容到了她敢对我指手画脚。我有三位不同性格的母亲,她们总是相互争斗。他,违背意愿占有了我,我怕他也恨他,可也沉沦在了与他的那种心身合一,直达巅峰的……我在多舛的命运里沉浮,随波逐流!世界一定要这么复杂吗?生活一定要这么艰难吗?人生一定要做出抉择吗?旧日的情分,孩子的幸福,心灵的撞击,我将情归何处?
  • 燕知草

    燕知草

    “当年” 一例是要有多少感慨或惋惜的, 这本书也正如此。“ 燕知草” 的名字是从作者的诗句“ 而今陌上花开日, 应有将雏旧燕知” 而来; 这两句话以平淡的面目, 遮掩着那一往的深情,明眼人自会看出。书中所写, 全是杭州的事; 你若到过杭州, 只看了目录, 也便可约略知道的。
  • 少年奇侠1:地宫迷城

    少年奇侠1:地宫迷城

    少年侦探林浩浩,少林小子白白和乖乖女秦笑笑组成了少年奇侠三人组,在一次意外之中,龙神王之子酷贝贝因为学业不精,被意外地传送到了林浩浩的家,成为了第四位少年奇侠。在一次集体去北京旅游的过程中,秦笑笑的父亲却突然昏迷不醒,是传说中的生肖诅咒悄然袭来。无尽的地宫,会飞的棺材,复活的尸骨,消失的国宝……
  • 十二种性格决定十二种命运

    十二种性格决定十二种命运

    如果一个人天资不错,却无所成就,很可能问题就出在他的性格上。没错,拥有什么样的性格,跟一个人的成败紧密相连。性格决定命运,同时,性格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改变,所以,命运正是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想要成功,就要努力完善自己的性格。本书在对古今中外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十二种性格上的成功特质,希望你能从中受到启发,调整好心态,通过重塑自己的性格,来迎接全新的明天.进而把握自己的命运。
  • 量子剑神

    量子剑神

    这是量子的世界,真元粒子是人体的本源。由于真元引力的存在,真元粒子能够捕获灵气粒子得到能量,获得能量的真元粒子进行高速流动就形成了剑气。修炼就是掌控量子和真元引力的过程,越是强大的粒子,就越难以掌控。……一座人族仙城打破晶壁降临熔岩地界,在蛮荒异界中引发了一场震古烁今的降临之战。陆云,重生到熔岩地界已经十多年,却因体质特殊无法凝练剑气,受尽了冷眼和嘲笑,直到一幅神奇古画的出现,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 网王之我就是我

    网王之我就是我

    她,一直攀登着爷爷留下的梯子,陈旧的梯子终有断裂的一天,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平凡的她会走出属于自己的风采吗?未来是不是一直把握在她手中呢?一切尽在不言中……
  • 源来我凯始玺欢TFBOYS

    源来我凯始玺欢TFBOYS

    当三个富家千金遇上当红组合TFBOYS时,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第一次写,不好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