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2200000016

第16章 剪辑类节目的艺术特征(3)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导演剧本乍一看来写得很不错,既有专业水平又合乎电影要求——镜头分得很好,蒙太奇结构也是经过认真考虑而设计出来的,从一场戏到另一场戏的转换、场面调度、造型处理等方面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但是如果很仔细地看一遍剧本,便会发现,导演并没有揭示出戏剧冲突,冲突被冲淡了;剧中人物相互关系描绘得很差;没有从导演角度描绘出剧情和情节中的主要的东西——一切都“表现成”同样重要的。而特别紧要的是——那种叙述上的情绪紧张性减弱了,贫乏了;没有通过令人难忘的细节和细小的地方来表现剧情;没有表现出时代和事件的具体环境和气氛。或者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肤浅、简陋地略略勾画几笔而已。

像这种情况——如果可以这样的话,便是“外部导演手法”的一种典型的表现。一部电影的令人激动的戏剧性,内容的巨大意义,冲突的尖锐性,剧情的紧张,人物形象的多面性——所有这一切都是要通过“内部导演手法”,也就是说,只有依靠导演本人深入到作品的剧本之中,并对它加以深刻的揭示来达到的。

这段话的意思很清楚,是批评某些导演在把文学剧本变成导演剧本时,只会做“电影化”的技术处理,不会挖掘原作的戏剧性、文学性。同样,把电影变成电影录音剪辑,编辑也可能更多地只注意做“广播化”的技术处理——主线清晰,人物关系明了,声音素材剪辑得也比较巧妙自然,但是,原片感人的东西——戏剧性、文学性冲淡了。我们倒不必把电影录音剪辑的制作分什么“外部编辑手法”、“内部编辑手法”,但是,一定要强调电影录音剪辑具有戏剧性、文学性的重要意义。

如何才能保证电影录音剪辑的戏剧性、文学性?笔者认为,要特别注意这样三个问题:

1.既要线索清楚,又要有曲折波澜

曲折波澜,就是矛盾冲突的起、承、转、合。大多数影片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结构情节的。在编制电影录音剪辑时,要看准什么地方是矛盾的起因,什么地方清楚地推动矛盾向前发展,什么地方是全剧的高潮,以此来决定对影片声音素材的取舍。要取的主要是表现矛盾冲突起、承、转、合的重场戏,要舍的是与矛盾主线发展关系不大的枝节和某些交代性的过场戏。通过删剪取舍,故事的主线清楚了,矛盾冲突的起承转合一环紧扣一环,没有“断线”和“冷下来”的感觉,这样的删剪取舍就是得法的。有的听众称道某些电影录音剪辑比电影节奏更紧凑、更清楚明白,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由于电影揭示矛盾冲突更注意用画面,一些表现矛盾起、承、转、合的重场戏,很可能恰是对话很少,甚至没有对话;相反,某些枝节性情节或过场戏人物对话却很生动或富有生活气息。这时,编辑不能只从“听起来是否有戏”这个角度出发,一定要从表现矛盾来决定取舍,要把矛盾主线上的重要片段、重要镜头“拎”出来。例如,法国影片《巴黎圣母院》中就有类似的情况。这部影片反映的是15世纪法国以教会为支柱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残暴和对人性的扼杀。

这个教会的代表人物是阴险狡猾的富洛娄神父,吉卜赛姑娘爱丝美拉达的被害致死就是他一手造成的。在影片中,他是“系扣”的人,是重要角色。但是这个人物从头到尾很少张口,影片多突出他那一身黑色道袍、一张阴沉的脸加上暗藏杀机的目光。如果只从听觉角度考虑问题,可以说这个人物几乎没什么戏。但是,要完成这部电影的录音剪辑,就必须把这个富洛娄神父的戏“拎”出来,让听众从一开始就注意到这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影片的开头是欢度愚人节,各阶层的人都在尽情取乐,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就在这样的场面里,富洛娄神父阴影似的闪了几次,明眼的观众立即就会注意到这个与人们的情绪极不协调的怪人。这部影片的录音剪辑,充分注意到了在这个背景中加重表现富洛娄神父的重要性,做了这样的处理:开头用解说介绍了巴黎圣母院的演剧场里的热闹场面,红衣主教、外国使臣、乞丐和市民,他们好像都不愿错过这个机会,要在这一天胡闹一番。紧接着便将笔锋转向了富洛娄神父。

【解说】人们开始往外涌,圣母院前面的广场上同样是闹翻了天。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欢乐的愚人节里,居然有一个人却是例外,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富洛娄。他身穿黑色道袍,脸上的表情和他的黑色道袍一样阴暗而不可捉摸。

游人甲:瞧,这个阴沉沉的。

游人乙:你这个捣蛋鬼,绷着脸干吗?

富洛娄:今天都不忌讳,可在这儿不行。

游人丙:今天不管在哪儿都行,你这守斋的,你要不满意,把道袍脱下来。

游人甲:把你剥得光光的,就美了。

【解说】神父遭到众人的嘲讽,忽然看到卡西莫多来了,神父像得救了一样,严厉地用手向众人一指,力大无比的卡西莫多立即扑向大家,(众人声)人群被驱散了。人们从神父反常的神态里很快发现,原来是他害怕爱丝美拉达在广场上出现,他对这个在街头卖艺的吉卜赛姑娘的美貌既羡慕又忌妒,他想占有她,表面上又装作奉行禁欲主义,他爱她,又怕见到她……

电影录音剪辑自始至终都注意去尽量揭示富洛娄神父的伪善和阴险的嘴脸。

电影录音剪辑该如何揭示矛盾?编辑一定要揣摸听众的心理。何时提出矛盾、怎样提出矛盾、提到什么程度,不一定拘泥于原影片的结构,而要从收听的效果出发。

以电影《复活》上集为例。影片的结构总的来看呈现两部分:一部分是法庭审判卡秋莎;一部分是回述聂赫留道夫公爵和卡秋莎早年的关系。当年还是个大学生的聂赫留道夫勾引了姑母家一半是养女一半是使女的卡秋莎,随后遗弃了她。

卡秋莎看穿了人世间充满罪恶的欺骗,于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影片一开始并没有把“聂赫留道夫和卡秋莎有不寻常的关系”这一点明显地表现出来,而是用大量的篇幅表现了其他内容。这部电影的录音剪辑则没有拘泥于按照原影片揭示矛盾的顺序,它把影片在后半部分表现的内容提前了,即在法庭上聂赫留道夫认出卡秋莎时就揭示出来。

【解说】这时候,坐在审判席里的聂赫留道夫公爵越来越感到惊惶不安了。他从现在这个女犯人的脸上认出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卡秋莎?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聂赫留道夫没有认错,这时他由于羞愧而感到怯懦。十年的岁月虽然并不短促,可是在这转堕风尘的姑娘身上,依然看出是那个当年纯真的、满脸稚气的少女卡秋莎。十年前,聂赫留道夫还是个大学的学生,在一次到姑母的庄园里来作客的时候,他遇见了卡秋莎。最初聂赫留道夫并没有注意这个一半是养女一半是使女的黑眼睛的卡秋莎。自从那年夏天他们在草地上玩过一次捉人的游戏以后,聂赫留道夫和卡秋莎之间发生了一种特殊的关系。那是纯洁的青年和少女在初恋时常常出现的那种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聂赫留道夫羞愧、担心被认出来而低垂着头呢?审讯还在继续,就先不要打岔吧。

听众知道了他们之间曾经有过恋爱关系,并自然地提出了两个疑问:为何卡秋莎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坐在审判席上的聂赫留道夫又为何那样羞愧、怯懦以至低头怕被认出来呢?解说很巧妙地就此打住,说:“审讯还在继续,就先不要打岔吧。”

这样,既把故事的主要矛盾将在谁与谁之间展开点明了,又没有和盘端出,适可而止,给听众留下了许多悬念。

这部影片的上集结束在“卡秋莎遭到了遗弃”这场戏里。怀有身孕的卡秋莎冒雨到火车站去找路过此地的聂赫留道夫,这时的聂赫留道夫安然地坐在火车头等车厢里打牌,这个可怜的姑娘在他的心目中已经不占据什么地位。卡秋莎焦急地敲打着车窗却得不到任何回应。火车开动了,卡秋莎哭着、追着、痛苦地思索着……上集结束了。为了引起听众接着收听下集的兴趣,录音剪辑便把原影片下集的开头部分挪了过来。上集的故事结束在这样的情节中:聂赫留道夫受到良心的谴责,法庭审讯后便去监狱探望卡秋莎,表示要对她尽点责任。这样的结尾为听众铺设了新的悬念:在此情境中的卡秋莎,将会怎样对待聂赫留道夫呢?卡秋莎今后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2.注意突出表现人物性格

只注意展现故事情节,而忽略表现人物性格,这是在编制电影录音剪辑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当然,人物性格是在情节中显露出来的,情节中包含了人物性格的发展。情节出来了,不能说人物性格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是实践中确实有这种情况,某些很能鲜明地表现人物性格的戏删掉后并不妨碍展现主要故事情节。

比如电影《泪痕》中的邹小山,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平素爱打骂群众。新来的县委书记朱克实发现了本村生产队有很多问题,就决定召开三干会,用民主的方式来揭露矛盾,刹住歪风。邹小山知道后认定自己肯定要挨整坐牢了,临走前特意请来了曾经被他打骂过的章二叔给他把头剃光了,并请章二叔多多照应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邹小山剃头的戏很富有人物的性格特征。他粗鲁,没有文化,不懂政策,既有容易受错误路线影响的一面,又有不袒护自己的错误、知错后悔的一面。剪辑时如果把他剃光头准备坐牢这个情景去掉,故事也能延续下来,但是人物性格的鲜明性、生动性就差多了。电影录音剪辑不能囊括电影的全部内容,这对于编辑来说就有个删节什么情节、留下什么情节,什么地方突出地加以表现、什么地方一带而过的指导思想问题。注意保留和突出原影片中最能显现人物性格的情节片段。

3.既要表现主要事件,又不忽略细节

细节描写在文艺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在录音剪辑中保留与否,对于表现主要事件,在逻辑上和因果关系上影响不大,所以就很容易被忽略。不注意展现电影里重要的细节描写,会导致剪辑干瘪,不丰满,缺乏深刻性。

电影录音剪辑《泪痕》,在抓细节处理方面就有得有失。县委书记朱克实找本村会计戚念慈了解队里的情况,戚念慈若有所思地拉着板胡,朱克实听着曲子,环视大队部的布置,心里忽有所动。这是一个细节描写,剪辑抓住了,用解说点出了这个细节的含义:“低低凄凉的乐曲,和这大队部的满墙锦旗、奖状,还有收音机、电唱机、电视机,它们有多么不协调啊!真怪!”正是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朱克实和戚念慈这两个人物形象显得丰满了,整个故事的思想内容也更深刻了。

另一处技术员魏新喝酒的细节,剪辑没有抓住,很轻飘地放过去了,显得很可惜。魏新这个知识分子在“文革”时期,心情极不舒畅。他搞的水库设计,因为决定修水库的原县委书记受批判,他也受到牵连。而他结婚刚几年的妻子又突然死在车轮之下(实际上是被逼自杀的)。国家的灾难,自己的不幸,他无处去排解,于是就养成了喝酒的习惯,凡是遇到心情烦闷时就把自己随身带的酒瓶子打开喝上几口。这种举动他又怕被别人看穿对他再加批判,于是就把酒装在药瓶子里,说酒是“胃蛋白酶”,喝酒是为了缓解胃痛。这个细节在电影里反复出现了几次,最后他的秘密还是被朱克实发现了。这个细节不表现出来,当然不至于影响故事情节的展现;但是如果不抓住这个细节,技术员魏新的内心世界和县委书记朱克实的细心就表现得不深刻了。

如果把故事的主线比作骨骼,细节往往是血肉。有主线没有细节,情节和人物是僵死的。不仅如此,细节往往能起到深化主题的巨大作用。电影《李时珍》里有这样一个细节:李时珍年轻时,父亲带他进京应考。落榜后在回家的路上,他向父亲提出要继承父业,为百姓解除病痛。这时父亲指着一条逆水而上的船对他说:“如果你非学医不可,你的一生就会像这条船一样,一生都在逆流里,可是还得往前进。”这样的细节在电影里前后出现过三次。第二次是李时珍的父亲去世后,他回忆起父亲的话,决心在逆流中搏击。壮年时代的李时珍也亲身体会到行医的艰难——腐朽的封建官僚势力和迷信势力都不断加害于他。李时珍辛酸悲苦,耗尽一生心血搜集的本草资料被人一把火烧光。为了重修本草,他不顾年迈体弱带着徒弟继续他的老路。一次,他忽然听到什么声音,原来是纤夫们的号子声,这时他一反常态像孩子似的越过坡坎,奔到河边去看那正在逆流中上行的木船。这眼前的情景又一次使他想起父亲那含意深刻的话语,使他激动不已。这样的细节三次出现,不仅塑造了李时珍的人物性格,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剪辑如不注意保留,不注意突出它,固然对影片的情节表现并无大碍,却使故事的思想性、哲理性受到了损伤,也影响了人物性格的发展。

同类推荐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班主任工作经典教案: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经典教案: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

    在教育实践中,很多班主任常常对班级管理束手无策。其实,班级管理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本书在融汇大量鲜活案例的基础上,以新颖的创作方法、活泼的编排体例和情真意切的教育语言,让教师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深切地感悟并真正掌握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小校长大责任: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小校长大责任: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教育随笔集出版之后,反响良好。幸甚于自己散记的文字得到大家认可之余,不觉心有所动,萌发了将几年来的办学体会和教育心得结集的念头。一则与教育界同事分享切磋,二则也是对自己办学的阶段性自省和梳理。因了本书的定位更加侧重于思想性和系统性,故而动笔之前,难免惴惴然斟酌良久。其意固然是不敢与周永新、刘彭芝等前辈的专业深度和博闻广识比肩,更重要的,还是对“幸福教育”的提法如何更加精准和科学而不停推敲。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热门推荐
  • 非狐

    非狐

    现在,你可以看着我了吧。。。乔楚藜拥着介远扉,语不成言。相伴过万年光阴,他,却好似从来读不懂这人。远远地守着。。。远远地看着。。。远远地盼着。。。情狐妖娆地斜挑眼梢,端的是万般风姿。“乔楚藜,”语腔含笑。
  • 天然凉菜集锦

    天然凉菜集锦

    凉菜,在饮食业俗称冷荤或冷盘。它是具有独特风格,拼摆技术性强的菜肴,食用时数都是吃凉的,称之为凉菜。凉菜切配的主要原料大部分是熟料,因此这与热菜烹调方法有着截然的区别,它的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口味干香、脆嫩、爽口不腻,色泽艳丽,造形整齐美观,拼摆和谐悦目。
  • 透过阴谋咬紧你

    透过阴谋咬紧你

    她像只饥饿的野猫,摆荡尾巴,瞳孔闪烁,露出尖牙盯着猎物,不停为对方变化各种属性,按照百度经验和两性书籍里的要求,时而温柔、时而撒娇、时而傲娇..单桔:“我说,韦也,你也差不多该动点心了吧!”韦也置身事外:“我说,单桔,与其增加这些白痴属性,你要不要增加点智商再来试试?”
  • 社区矫正导论

    社区矫正导论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社区矫正中的基本关系,如社区矫正与社区建设,社区矫正中的社区参与者;第二部分以社区矫正的流程为线索,探讨从接收到终止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第三部分提炼了社区矫正中的常用技术与方法,如个别化矫正、心理干预、风险评估等;第四部分分析了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能与作用。
  • 把握命运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把握命运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其实都是在说这件事——人生的努力方向。因为,有了方向,人生就不一样了。原来贫穷者,定然变得富有;原来低贱者,定然变得高贵;原来懒散者,定然变得精进;原来死板者,定然变得活泼,原来低俗者,定然变得高雅;原来痛苦者,定然变得快乐。快来看看吧!
  • 狂傲接骨师

    狂傲接骨师

    一双蓝色灵瞳,一对修长弹之即破的纤手,倾城容颜将他推上京城第一妖异男子星位,人们只道他是天下花心薄情男子,岂料他却可以掌控人的百骨生死,他是天下第一接骨师,他是天下第一美男,人们堪受骨肤之痛,只为一睹他的绝世风华......王候贵女,驻颜美女,极品女管家,灵慧女弟子,到底哪个才是他的最爱?她,安倩,一个冰冷的战手,为了家族的荣耀和权势,和他开始剪不断,理还乱的生死纠缠……
  • 仙叛

    仙叛

    青城派弃徒穿越到仙灵大陆,成为了一个三流门派的记名弟子。就这么一个渺小的人物,在严阳穿越后,却成了日后搅动修真界的大魔头。
  • The Altruist in Politics

    The Altruist in Poli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神新传

    洛神新传

    在三国的混战局面之下,邺城的美女甄宓与袁熙结为夫妻。无奈惊天雷起,袁绍兵败,袁熙与甄宓被俘。曹丕与曹植都对甄氏产生好感。而甄氏惟倾心曹植,却迫于政治无奈嫁给了曹丕。后因曹丕的宠妃郭妃诬陷以致甄氏冤死。曹植和曹丕的斗争也在此处于白热化状态,曹植闻说甄氏死亡,也离开了哥哥身边,在过洛水时,写下《洛神赋》,与甄氏在梦中相逢了。
  • 仙道

    仙道

    吾本小人,奈何天眷。书中讲述一个农村小孩因缘际会走上不平的修仙之途。阅读谨记,主角并不是什么好人,请勿以君子的观念对号入座,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