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2200000014

第14章 剪辑类节目的艺术特征(1)

录音剪辑节目,是我国广播电台特有的节目形式。这种节目形式包括电影录音剪辑、话剧录音剪辑、戏曲录音剪辑、歌剧录音剪辑、舞剧录音剪辑和电视剧录音剪辑等。

电影录音剪辑节目制作最为复杂,要求最为细致,所以在这一章里重点研究其艺术特性及剪辑的方式方法。

第一节 从银幕到广播叙述法

电影录音剪辑是文艺广播中的一种节目形式。这种节目形式最初被称作“电影录音”,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有。1950年3月8日,中央台播出了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故事片《白衣战士》的电影录音,之后又陆续播出了《中华儿女》、《钢铁战士》等影片。在这个时期还播出了前苏联的早期故事片《金星英雄》、《收获》等。

1955年11月,中央台播出了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天罗地网》。正是从这部影片的播出开始,《广播节目报》首次将“电影录音”改称为“电影录音剪辑”。

1960年5月,中央台开办了《广播影院》专栏节目。开始时,每周播出6次,每次45分钟,另有重播时间。后来,随着听众需求的增长,这个专栏每周的播出次数有所增加,每次播出的时间也延长了,最短的为60分钟。这种节目形式从一开始就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到了60年代,《广播影院》已成为中央台的十大名牌节目之一。1982年,中央台向听众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听电影录音剪辑的人数在中央台所有节目中占第二位,仅次于《新闻和报刊摘要》节目。

在所有的文艺节目中,电影录音剪辑的听众人数占据首位。

自电影录音剪辑诞生以来,学界和业界对其艺术特性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1983年,由中央台和浙江台在温州联合举办了全国部分省市电影录音剪辑经验交流会。到会的各台代表和北京广播学院的教师都感到收获很大,像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一样令人兴奋。1987年10月,来自全国26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地市级电台从事此项工作的同仁聚集天津,召开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电影录音剪辑业务研讨会”。会上,代表们就电影录音剪辑的性质、风格、创作方法、审美价值及其发展等学术问题畅所欲言,会后出版了《电影录音剪辑论文选》,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一、电影录音剪辑的性质

(一)电影艺术具备转化成文艺节目的条件

把电影录音编制成一种广播文艺节目形式,是我国文艺广播工作者的独创。

实践证明,这种节目形式至今仍很受群众欢迎。电影是以画面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文艺广播是听觉的艺术,二者的性质差别颇大。那么,电影为什么能够“移植”到广播中来,并且受人欢迎呢?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对于认识电影录音剪辑的性质,很有益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电影虽然主要是以画面的蒙太奇力量感染观众的视觉艺术,但它又综合了文学、戏剧、音乐、音响、语言等各方面的艺术手段。电影所具有的文学性、戏剧性,为把电影制作成电影录音剪辑提供了基础;电影中的人物语言、音乐、音响,为用广播的方式表现它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提供了可能。

第二,电影中的语言、音乐、音响有很强的真实感,人物的对白、独白以及音响效果具有生活化的特点,电影音乐富有表现力。这些特点适合广播播出的需要。

在这方面电影较之话剧更为“受听”。话剧,由于舞台和观众的空间距离,使得演员的对白、独白都必须采取夸张的形式。话剧中的音响,不如电影表现得那么细腻。

比如,秋天的虫鸣,夏夜的蛙叫,万籁俱寂时沙沙的春雨……这些传情的音响,在电影中经常出现,而在剧场里表现则较为困难。

第三,电影中的冲突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展开的,它表现故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流动性。正是由于这种流动性,使电影艺术更有利于被搬上广播。

在美学上,有人把艺术分成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两种。空间艺术占有的只是空间,不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呈凝固状态;时间艺术只占有时间,呈流动状态。而电影和话剧则是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综合,它们既占有空间,又在时间上呈现不停顿的发展运动状态。但是,电影的时间艺术的特性表现得更为强烈(话剧,笔者认为它的空间艺术的特性较之电影就更甚些。因为话剧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做戏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因为它受舞台空间的限制,场景变化也随之受到限制。即使是现代化的转台,它的旋转角度也只有360度),它在表现空间和时间上享有极大的灵活性,所以,它的场景变化比起话剧来要丰富得多。一部电影至少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场景。当然镜头的变化就更多了。因此,不难得出电影的流动性是它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的结论。

电影艺术的这种不停顿的流动性和文艺广播这种声音艺术有着极大的共同性。在广播里展开故事,塑造人物形象,毋庸说把它固定在一个场景里,场景变换单调,比如只是从一个房间换到另一个房间,听众也会感到沉闷。场景变化少,音乐、音响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听众往往兴味索然。文艺广播应属时间艺术范畴,它只占有时间,不占有空间,要求在时间上有流动感,所以年轻的电影艺术在时间上的流动性就使它更适合插上电波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

(二)电影录音剪辑的性质

文艺广播里的很多节目形式都是把社会上的文艺作品传播给听众。“戏曲选段”是把戏曲的演唱传播给听众;“相声与轻音乐”是把相声的演播和轻音乐演奏传播给听众。这些节目给听众欣赏的是演唱、演播、演奏的录音。而电影录音剪辑则有它的特殊性,虽然它也是对电影的传播,编制电影录音剪辑不是创作一部新的供人听的电影,但是,它却把电影的主要表现手段——画面(组合起来的活动画面)排斥在外了,影片留在剪辑里的只是声音部分(语言、音乐、音响)。如果就此得出这样的概念,电影录音剪辑就是对电影的声音部分的传播,那么,电影录音剪辑这种节目形式显然难以得到听众的认可。

电影录音剪辑的特殊性质在于:

第一,它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原艺术——电影的艺术传达方法,把经过选择剪辑(有时还需要做次序上的调整)的电影声音素材和一种特定的艺术语言(解说)有机结合起来,诉诸听众的听觉,增加节目的感染力。

第二,它是对电影的“广播化加工”,让听众欣赏原影片的故事,体会认识原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感受蕴含在原影片中的情趣、思想(当然,在把以画面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电影“移”到广播中之后,情节、人物风貌、情趣、思想等等又会与原影片有所差距,但基本上还是要与原影片的情理保持一致)。如果失去这一点,电影录音剪辑将失去自己的节目特色。

第三,为取得上述效果把电影变成听觉艺术,引导听众接受电影的艺术内容,解说词应尽力做到传神、传情、有感染力。

第四,电影录音剪辑不可避免地包含编辑的“主观色彩”——他对影片的感受和理解,甚至由影片本身所引发的感触、联想。这些也体现在他对影片的声音素材怎样取舍、剪辑当中,更明显的是体现在他所撰写的解说稿当中。

因此,电影录音剪辑既是对电影的传播,又是编辑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传播给听众的一种广播节目形式。编辑的主观感受是在欣赏活动中获得的,他先对影片艺术形象有了一番体验,然后再把体验到的东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感染听众。

从1953年广播电台出现电影录音剪辑至今,文艺广播工作者对这种节目形式的特点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起初,电台只是为了满足许多人看不到电影而又想知道电影故事情节的愿望,而在以后的摸索中,文艺广播工作者逐渐对这种节目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中央台和地方台相继播出了许多深受听众欢迎的电影录音剪辑节目,如《董存瑞》、《林则徐》、《聂耳》、《青春之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李双双》、《红色娘子军》等等,以及一些外国影片的剪辑,如《复活》、《法吉玛》等。

总之,电影录音剪辑是文艺广播中的一种节目形式,它又是以电影为素材,按照广播的听觉艺术原则编制而成的有独特艺术感染力的文艺广播节目。

在未进行艺术技巧的研究之前,还有个问题需要说明,即电影录音剪辑还是要忠实于原来的影片。忠实于原片是编制电影录音剪辑的基本原则。所谓“艺术的再创造”不是可以随意“创造”的,它要尊重原影片。忠实于原片的基础是认识、理解原片。做到这一点并非很容易。比如,原影片是通过讲述一宗离奇的案件,抑或表现一个爱情故事,或一个人物、一个家庭的命运,揭示富有深刻思想意义的主题,但是编辑没能透过故事认识到作品的内在含义,使剪辑的主题变成了不幸的爱情故事,这就降低了原片的思想性,甚至引导听众对原影片主旨产生错误的理解。

每部电影录音剪辑都有删有减,有保留,有解说,这就不能不体现编辑对原影片的理解和感受,理解感受得准确与否,深刻程度如何,体现了编辑的业务水平。

二、电影录音剪辑的结构

定结构,是编制电影录音剪辑的第一步案头工作。结构安排如何,直接影响着剪辑的艺术质量。

既然电影录音剪辑取材于电影,影片又已经具备了现成的而且是比较完好的结构,剪辑的结构完全跟着电影走,岂不省事了吗?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电影的结构虽然给电影录音剪辑提供了基础,但不能代替剪辑的结构。任何文艺形式都有它自己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要受到它的表现手段的制约。比如,把一篇小说改编成连环画脚本,改编者必须在结构上做一番新的设计。连环画是用一幅幅静止的画面配合着简练的文字连接起来的,其中有动和静的结构问题,又有文字和画面相辉映、相补充的问题等等。对于改编时情节、人物的取舍和设置,在结构安排上有独特的方法。只有结构安排得好,才能保持和丰富原小说的内容,并且显示出连环画的艺术特性。

电影录音剪辑的表现手段,总的来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影的录音素材;另一部分则是解说。声音素材,取自影片原有的素材,一般来说不需要另外录制(也有极个别情况需补录一些内容);解说不能参与故事的表演。假如影片适用第一人称解说,它可代替角色做内心独白,说明故事的前因后果,表达角色的情感发展变化等等。但这也只是旁叙性的,不能进入现场做戏。因此,在考虑电影录音剪辑的结构时,要同时考虑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对声音素材的删剪取舍;第二,解说如何同声音素材相结合。具体该怎样删剪取舍、穿插结合,没有一定之规,只能因片而异。但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符合听觉艺术规律。

关于电影录音剪辑结构的方法和技巧,着重讲两个问题。

(一)关于情节线索

情节线索要十分清晰。这是作为听觉艺术的首要条件。“抓主线,理头绪,去枝蔓”,是做到保持情节线索清晰的基本要领。这里所说的“抓主线”,是抓住电影故事情节的主要线索;“理头绪”,就是弄清事件发展变化的关系;而“去枝蔓”,顾名思义是删去某些与表现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关系不大的情节或人物。

电影的表现力极强,它的蒙太奇方法——画面和画面的组合、声音和画面的组合、声音画面和音乐的组合等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表现时间、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因此,电影可以容纳复杂的故事情节,在展开情节时,主线、副线、伏笔,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自由穿插。电影能刻画较多的人物形象,不但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即使是次要人物也可以通过一两个镜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广播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较困难了。人物过多,头绪纷纭,情节交错复杂,跳跃性太大,听众收听时会感到吃力,乃至于听不明白。加之电影录音剪辑已经失去了电影画面的表现力,这也就决定了对声音素材的取舍或再度调动的必然性。广播是“一条线”,它只适合线索清晰地、一环紧扣一环地展开故事情节。要如此,就必须对原片的结构进行某些调整。

1.删节

对与主线关系不大的次要人物、次要的情节,或穿插在主线中的附带的枝节性情节进行删节,有时则要“忍痛割爱”。删节的方法,一是根本不提及那段情节;一是用解说一笔带过。例如,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家》,有一段五老爷调戏丫环喜儿的情节。这在电影中起到了揭露高府这个官僚地主家庭肮脏腐朽的作用。而在剪辑时,这一小段戏完全可以删掉,删掉比留着要好,可以使上下戏剧情节衔接得更流畅自然。同时后面还有一段五老爷的妻子为这件事同他大吵的一段戏,足可以起到揭露主题的作用。况且这部影片的主线是表现高家三个青年的命运和他们的性格发展变化,作为反衬主要人物的戏则可以酌情削减了。

由于电影艺术的发展,蒙太奇的表现力越发丰富,有些情节跳跃性很大,看起来让人目不暇接。以美国科幻影片《未来世界》为例,它的情节离奇曲折、枝节繁多、跳跃性大。比如影片中,电台、电视台的两位记者要去“代洛斯”那个未来世界采访。这段情节中间有一段是他们在飞机的座舱里同其他旅客的谈话,这纯属过场戏。在剪辑里如果保留了,非但起不了积极作用,反而还得用解说交代环境、地点、出场人物,致使剪辑的效果繁复杂乱。删去这段戏,使两位主人公直接到达“代洛斯”则是干净利索的结构方法。

同类推荐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胡华文集(第五卷)

    胡华文集(第五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5卷,收录了胡华关于周恩来等党史人物的研究论文、评论数十篇,系统地研究了周恩来生平、思想、革命历程,是研究周恩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珍贵文献。
  •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本书着重研究老人在高龄时与家中隔代人之间的关系:照顾关系模型和家庭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最新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世代间的关怀和照顾是通过对个人培养的过程来探索家庭的意义,在亲近与疏远,责任与放任,传统与革新间徘徊。
热门推荐
  • 人鱼泡泡Ⅰ

    人鱼泡泡Ⅰ

    “你知道琴音螺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吗?”“如果很真诚地对着它说话的话,那么,那句真诚的话将会一直保存在琴音螺中,直到那个人说的那句话不再真诚,话音才会从琴音螺中消失。”男孩微微一笑,顽皮的眼睛里没有了以往的顽皮,很认真,很专注。然后,他将琴音螺的螺孔对向自己小小的嘴巴,轻轻呢喃了一句。海风微微拂过,吹动了他和她小巧灵秀的发丝。小女孩抬起头,用两只小手一次一次、一点一点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是真的么,琴音螺真的那么神奇么?她望着手中的琴音螺,轻轻举起至耳边。里面,好听地传来了一句小男孩真诚而又稚嫩的声音:“如果你是美人鱼的话,那么,我一定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不再让你像美人鱼一样受到伤害……”
  • 遇见你我的魔法

    遇见你我的魔法

    16岁的安夏可遇见18岁的路子遇,会和小姐妹一起发花痴,目不转睛地看着路子遇从篮球场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但,两年后,18岁的安夏可遇见20岁的路子遇,她只剩欲哭无泪,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她一定不会来安瑞斯学院。所以说,现在想流的泪,都是当初选学院时脑子里进的水。
  • 灵魂也有一席之地(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灵魂也有一席之地(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拥有信心,所有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功。缺乏信心,即便是最微小的挑战,都会显得无法逾越,难以克服。本书收录的百则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
  • 书林清话

    书林清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保肝护肝食谱

    保肝护肝食谱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健康饮食,才能有效保护肝脏功能,预防和调理肝部疾病。
  • 强盗传说

    强盗传说

    【第四编辑组签约精品一个得到东方大陆神秘武学的强盗横行大陆的故事
  • 暗黑破坏神之沉沦魔

    暗黑破坏神之沉沦魔

    陈伦穿越了,到了暗黑的世界,但他只是一只小小的沉沦魔!他想回到自己的世界,回到他那温柔老婆可爱孩子身边。只有提高自己。沉沦魔可进化,魔王天使挡不住!无女主!有的只是挑战和奋斗!对力量的追求!本书群:15762704沉沦魔小站欢迎各位书友加入!
  • 穿越乱入

    穿越乱入

    一个拥有游戏王卡牌能力的穿越者在修仙大陆的碰撞。
  • 心理助你成功

    心理助你成功

    布鲁斯·巴顿曾说:“只有那些敢于相信自己内心有某种东西能够战胜周围环境的人,才能创造辉煌。”成功的力量源于我们的心灵,在我们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心理将起到神奇的作用,它会使你的情绪稳定,意志坚定,心态平衡,信念坚强,潜能得到开发,效能得到提高。在这些神奇心理力量的作用下,你将获得巨大的成功动力,进而变得强大起来,这时你将无所不能!
  • 爱上你是我的缘

    爱上你是我的缘

    没有多浪漫的情景,更没有多甜蜜的话语,只有两人的心心相印,只有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也许这是一种另类的爱,也许就人们常说的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