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2200000012

第12章 广播与文学(3)

众所周知,认识、教育和审美历来被认为是文学的三大功能,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三大功能几乎涵盖了文学的所有功能,这在电台的文艺节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于文学节目的收听需求变得更为纷繁复杂。文学的功能外延有了极大的延伸,休闲、娱乐、益智……不一而足,对原来三大功能的内涵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广文艺频率适时推出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新栏目:《当代小说连播》、《传记文学长廊》、《武侠小说日日新》、《爱情故事天天听》、《世界文学名著》、《惊险谜案故事》、《幽默文学精选》,等等。它们以长篇文学的“窄播”为其主要特色,同时,注重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题材和样式、直播和录播、雅和俗等关系的协调。

传播学认为,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例如,上广文艺频率在惊险谜案类长篇连播节目中增设了一档《拍案冲击播》(周末互动版),编导们把公安专家和侦察员请进直播室,讲述真实案例,主持人开通热线电话,请听众根据案情线索发挥想象力,过一把“当探长”的瘾,每一次还评出“空中神探”,引得场场爆满。再比如,为了呼应上海市委关于“重视海归、聚焦张江”的发展战略,上广文艺频率及时推出了我国第一部海归题材小说《回流》,接着又邀请知名作家学者、留学生代表、市作协和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召开了“广播小说《回流》及海归文学研讨会”,为长篇连播在文学界和社会生活方面赢得话语权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三、广播小说和广播剧的异同

广播小说和广播剧,它们之间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它们的共性是:节目中有解说,有戏剧场面,有人物对白,也有音乐和音响。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一)戏剧场面的完整性

广播剧主要通过比较完整的戏剧场面,各类人物的性格冲突,通过对白、独白、旁白、书信白展开戏剧情节,从而塑造人物形象。而广播小说的艺术特性则是要保持或基本保持原小说的风貌。它的戏剧场面不像广播剧那样整齐、集中,但也不像原小说那样散淡——在较长篇幅的自由叙述中,可以随意地在什么地方冒出人物的一两句对话,随后又是作者洋洋洒洒的叙述文字。广播小说中的戏剧场面往往也要经过编辑的加工、调整,但较之广播剧的戏剧场面表现,广播小说要灵活得多。

(二)解说作用的不同

广播剧主要是由戏剧场面构成的。解说是广播剧中的叙述语言,和戏剧场面相比较,它可算是次要成分。广播剧中不可能没有戏剧场面,但是有的广播剧可以没有解说。广播剧必须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解说毕竟只起辅助作用,不能反过来以解说为主。解说在广播剧中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帮助配合展现故事情节,这其中包括把观众引入戏剧情境,推动戏剧情节发展;另一方面,解说可以配合表现人物,主要是描述、刻画人物的“情”、“行”、“形”三个方面。

“情”,指内心感情,当只凭借人物语言、行动本身不足以展示人物某种内心情感时,可用解说帮助表达出来;“行”,指人物的动作;“形”,指人物的外貌形象,包括装扮和所用道具。

而广播小说中的解说,也就是我们以上谈的叙述部分,则是整个节目的主干。

小说中形象生动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外貌形象的描绘,等等,主要都是靠解说完成,作品中主要情节的推进、细节的形成也都是依靠解说。这一点和广播剧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广播小说中的叙述部分在整个节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叙述文字一定要写得有头有尾、有情有味,使人听起来连贯、流畅。

(三)音乐是广播小说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语言、音乐、音响被称作广播剧的三要素。但是,目前的广播剧已经突破了这个框架,出现了一些没有音乐的广播剧。而在广播小说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成分,也可以说音乐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可以帮助小说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表现人物的行动和内心深处的情思。这种音乐的展现,虽然不像文字符号那样清晰、明了,但有时它比文字、语言表现得更强烈、更到位,也更富有表现力,甚至可以达到语言所达不到的境界。

(四)音响在广播小说中的作用

音响效果在广播小说中是不可忽视的。

音响效果在广播剧中被称作“第二语言”,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就目前广播剧的发展看,有的广播剧中可以没有音乐,但没有发现哪部剧没有音响。而且就世界广播剧的发展情况看,对音响效果的使用是越来越重视了。试想,如果广播剧失去音响效果,音响的几大作用随之也就消失了。例如,音响对环境的描绘,对剧中人物心理的刻画,对戏剧情节的推进,以及转场,等等,都要另外费一番口舌,其艺术效果也会随之削弱。尤其是立体声广播剧,如果没有音响,也就达不到立体声广播的目的,使广播剧没有环境的空间感,人物活动不起来,也就失去了立体声的意义。对于广播剧中音响效果的使用,业内同仁没有过多的异议,而且都在极力突破现有的框架,创造出更富有魅力的艺术境界。

而对于广播小说来说,业内有的同仁曾撰文提出可以不使用音响效果,理由是广播小说还是小说,小说不等于剧,可以不把它“立”起来,因此也就不需要使用音响,等等。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任何一种节目都要以“好听”为准,广播小说还是应该使用音响的,因为音响确实有超常的艺术表现力——好的艺术手段为什么不用呢?问题是在广播小说中,音响效果把握的尺度和方法问题。广播小说中的音响用得不能太多、太碎。比较典型性的、富有表现力的音响可以用一些,这可以给节目增添艺术色彩,增强可听性和艺术表现力。

第二节 广播中散文和诗歌的审美表达

一、广播中的散文

散文,是社会生活中闪亮的火花,是一杯浓烈而又醇香的美酒。所以,自它诞生以来,就成为受众关爱的一种文体。这也正如散文家杨朔先生所说,“散文常常能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段,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因此,散文反映生活,就不需要以某个人物为中心,也不需要前后左右连贯的情节,而是把它摄取到的某个人的一眉一眼,某件事的一个片段、一个侧面,以及个人的切身感受和议论等等糅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文艺广播中散文的播出量在文学广播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台和各地方台相继播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博得广大听众的青睐。而改革开放后,受经济利益的制约,广播中的散文听众也难以寻觅得到了。

值得庆幸的是,到了20世纪末期,文艺广播该向何处发展,似乎大家都有了深刻体会,于是各台纷纷压缩了热线点歌时间,也缩减了俊男靓女主持人和听众的调侃时间,这也就给文学、给散文的播出留出了一定的空间。

散文在广播中的播出,多以配乐的形式出现,称为“配乐散文”。配乐散文是录音散文作品和音乐相结合的一种文艺节目形态。它具有浓郁的散文风格和音乐韵味,比之用文字登在书报、刊物上的散文另有一番情趣和艺术魅力。把载之书刊、卧在纸上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余味无穷的配乐散文,人物形象变得鲜活了,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了,由此得到听众的喜爱和好评。每一档出色的配乐散文节目,都会使众多的听众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配乐散文,往往都是由著名朗诵家、播音员预先录音,再由配乐人员选好音乐,甚至请作曲家专门配乐,然后复制合成、精心制作,散文的诗情画意和哲理,再加上音乐的烘托、渲染,相得益彰,听后令人有余音绕梁之感。

文艺广播中的散文节目,不像电影录音剪辑、广播剧那样是编辑的一种艺术再创造,而配乐散文这一类节目,往往被称作“纯文学节目”。

(一)选材

对于广播中的散文,编辑首要的任务是选材。以文字形式和读者见面的散文是众多的,但在广播中不可能“拿来主义”,编辑总要在数不清的散文作品中选出最优秀的。当然这首先要坚持的就是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只有选出有代表性的、有新意的佳作,才能给广大听众带来审美的愉悦。在广播中播出的散文,主要有这样几种:

第一,在广播中播出最多的是抒情散文。比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雪浪花》等作品在电台播出以后,受到听众的极大欢迎。这些散文的意境很美,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在音乐的映衬下,使听众品味出抒情散文的艺术魅力。再比如湖南台的《月光奏鸣曲——唐诗之旅》,以唐代诗歌中描写月亮的作品为欣赏对象,用散文化的笔法,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我”的人生经历与主观情绪融入编辑对诗歌作品的认知和理解,是散文与诗评的美妙结合,在艺术形式上也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

第二,有景有情的游记在广播中也极受听众的青睐。山川河流、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这些都属于游记的范畴。听众通过无线电波,也领略和体会了这些山川绝美的风采与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重庆电台录制的《难忘乌江》就是一组既充满浓郁的地方风情又散发着强烈人文色彩的艺术散文。节目编导从乡土作家赖永晴的近20篇散文中,精心选择了乌江唢呐、乌江汉子闯滩、乌江女人纳鞋垫以及乌江醉人的夜晚等片段,进行重新构思编排,并以原创音乐与声效做背景串联,通过对乌江风光和乌江生活的深情讴歌,揭示出乌江人善良、真诚、勤劳、勇敢的情操与品质,产生一种在“景”中抒情、在“情”中观景的艺术效果,使整个节目具有音韵美、旋律美、情感美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里,广播工作者以创造性的劳动,把当前文坛正在滑落的以风土人情为题材对象、以温馨怀旧为审美情调的文化记录,又重新拉回到大众的主流文化领域。

散文广播关注的人物是芸芸众生,表现的内容是百姓生活,从而“创造出一个没有论资排辈或社会等级制度的喜庆世界”。整个节目充满了对拜金主义和犬儒哲学的批判精神。

第三,知识性散文在广播中也可以播出。这当然要选择那些文字优美,所述知识要在曲折跌宕的结构中似乎是不经意地传播给听众的。再者,所述知识当然也必须是大多数听众都感兴趣又比较容易接受的才好。

在广播中叙事散文采用得比较少。

同类推荐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心学”教育思想与《传习录》选读

    “心学”教育思想与《传习录》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本书分为六章,介绍了电视新闻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并逐一介绍了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拍摄、新闻编辑等内容。
  •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打开电视,一派热闹景象,而电视圈内部也很热闹:各种争风吃醋、各种爆料炒作、各种是是非非,那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作为观众的我们,只能看到荧屏上放映的节目,其实,荧屏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本书是我国资深电视人费默撰写的,讲述电视圈内那些对圈外人保密的方方面面的怪人与怪事。从风光的主持人讲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从普通的电视主持人讲到他们变身为明星;从一个栏目的产生写到其背后有哪些自毁性的故事,以及电视台的内部运作。同时,广大读者将通过这本书,较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到,电视荧屏上的名嘴们,在荧屏下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萌猫宝贝

    萌猫宝贝

    有一天,宅男不宅,开始陪萌猫玩,后知道萌猫原来是萌妹子
  • 凡尔纳密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凡尔纳密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这是一部写苏格兰民族精神的小说。故事发生在1864年,“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偶然得到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向歧视,拒绝了爵士的请求。爵士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毅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救援队,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他们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由于对文件的错误解释,他们一路上遇到了无数艰险。但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 青春恋情我做主

    青春恋情我做主

    “有人欺负我”“打”“我饿了”“吃”“我要那个”“买”一段黑道学生的恋情就此开始。
  • 幕后新闻

    幕后新闻

    本书包括天下故事第一村揭秘,郑板桥真迹神秘失踪案,钟伟将军走红湖南民间口头文学,海瑞印章四百年流浪史,太极拳故乡遍地武林佳话,替毛泽东待客的韶山老妇等神秘篇章,满足天下读者对历史之谜的求解之心……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浮生萦云

    浮生萦云

    莫名的死了不说居然还穿越了★★★★宫斗宅斗★★★★腹黑小姐嚣张跋扈高冷王爷口蜜腹刀逗比爆笑故事层出不穷??!!
  • 龙魄穹

    龙魄穹

    一个英雄,总要活在一些偏见上,一个在他人眼中被视为智障少年,一个被视为武学废材,这两个人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
  • 春之舞曲

    春之舞曲

    父亲入院,母亲不堪重负,她被卖到了刘家,深宅大院里,那颗柔软的心渐渐冰封,直到冷酷的他出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来自阴间的你

    来自阴间的你

    我在出生前,就被人给算计了,阴年、阴月、阴时、阴地,阴鬼接生,加之是个女娃,体质阴寒,可谓阴气重重,极易招魂惹鬼,绝活不过七岁。死后,还会被算计的人做成小鬼,危害别人……生父为救我,让四岁的我配了阴婚,给一个新死的七岁男孩做媳妇,十几年来,那男孩的鬼魂,一直跟在我身边,挥之不去……
  • 心跳:新月冉冉晨曦微露

    心跳:新月冉冉晨曦微露

    姚新月在转校生林晨曦的帮助下逐渐地走出了失去父亲的阴霾,白马王子般的骑士守护让姚新月一度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是一次意外的发现,让姚新月选择了与林晨曦分手。即便是姚新月选择了离开林晨曦,他依旧坚持守护着姚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