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2200000010

第10章 广播与文学(1)

20世纪广播技术的诞生和迅猛发展,能使以抽象书写符号为存在形态的语言艺术,变成了以听觉为特色的声音的具象展示,是一次思维空间的拓展,更是一次接受方式的彻底变革。

广播中的文学节目从它诞生到现在,一直拥有着庞大的听众群。回顾20世纪的岁月,一百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也只能算是短暂的一瞬。这一瞬,由于科技的诞生与发展,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传播媒体各显神通。广播曾有过自己最辉煌的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起虽受到电视的巨大冲击,而现在总算走出它的低谷,许多受众又回到广播中来。以文学节目而言,就其题材的文化内涵和选材的广度、深度而言,其涵盖面既广且深,其中有时代的投影,有历史的回响,有各类人物内心的展示,有灵魂的写真,有乡情,有友情,有爱情,有亲情,有党情,有民情,有风情,有艺情……其中充满着歌颂、欢乐、自勉和互勉的丰富的文化和心灵的内涵。正如席勒所说:“如果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让他成为审美的人。”

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格局形成后,文学逐渐远离了社会关心的中心区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在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文学对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特殊的作用,能积极影响两个文明建设的主体。在我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中,有计划地播出一些具有审美感染力的文学作品,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成为审美的人,并逐渐净化我们的心灵。

从古至今的中国,是一个蕴涵着丰富资源的文学宝库,如甘甜的清泉一样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而近现代的中外优秀经典名著,依然激励着现代人,成为慰藉人们心灵的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广播中的文学节目是广播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包含文学评价、重要的动态报道)由文字变成语言化、声音化、广播化的节目形态。广播中的文学节目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文学节目囊括广播电台的一切文学性的节目,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古典文学、革命故事、民间文学、广播剧、长篇小说连续广播、电影录音剪辑、话剧录音剪辑、文学作品朗诵会、阅读与欣赏、文学评介、文学报道等。狭义的文学节目不包括广播剧、广播小品、电影录音剪辑、话剧录音剪辑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类节目。

经过精心筛选的大量文学作品,经过文学编辑、演播者(话剧演员、电影演员、朗诵艺术家、播音员、故事员等)的再创造,听众听后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别有一番听觉审美享受的情趣。

文学节目在丰富听众生活,增长文学知识,推广宣传优秀文学作品,扩大审美视野,提高全民族的文学素养等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个电台的文学节目办得好与否,很能代表这一电台的实力。

第一节 小说广播的审美表达

小说进入广播,那还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那时的人们能进书店买得起书的为数不多,尤其是作为非工具类图书的小说,要是能买回家细细阅读,那也可算是有产阶级了。当时人们要想看书,一是利用休息日去书店整整坐上一天,一是去图书馆借阅。但最方便的还是听广播,从广播中听小说。当时的中国百姓,首选的家用电器就是收音机。这种俗称“话匣子”的小物件,是一般家庭中唯一的对外窗口,人们可以从中获取信息,得到知识和力量,受到鼓舞和鞭策……小说广播最能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

小说广播,在电台分作两大类:一类是短篇小说广播;一类是中篇小说广播和长篇小说连播。另外,广播小说是广播文艺中相对独立的艺术品种,我们也把它归入这一节来论述。

一、短篇小说广播

短篇小说广播的初期,只是由电台的播音员或外请演员单独播出。小说的叙述部分和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由这一个演播者来完成,人物的语言部分也是稍加一些表演色彩,以示和叙述语言的区别,不像现在小说中人物形象那么“立体化”,而基本上还保持着原小说的形态,即原作的原汁原味。

(一)选材

对于编辑来说,小说广播的选材是一项重点工作。编辑要在浩如烟海的短篇小说中选出名篇和当代最有影响的佳作,推荐给广大听众。选得准确与否,这就是编辑的水平了。这种选择要坚持政治标准和艺术水平兼备,不可以个人的好恶为准。小说广播是名篇欣赏,能使听众在审美的愉悦中了解并掌握古今中外最优秀的作品,以及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在小说广播中,中国小说在总体中占的比例较大,这其中又以当代小说为多数。一般来说,在社会上反响较大的或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作品(要注意不能违背当时的宣传政策),都可以在广播中与听众见面。比如,每年在评奖活动中的获奖作品几乎都在广播中播出过,并得到听众的欢迎。

(二)编辑手法

对于小说广播来说,编辑的案头工作不甚复杂,也就是说,编辑对原小说不需要做太大的广播化加工。

删减,是编辑过程中必须做的。这种删减有时是根据节目的时间而定。为了缩短节目的时间,就必须删除多余部分。凡是能压缩的就压缩,如果压缩以后交代不清楚的,就用最简单的文字把事件的过程予以改写。

修改容易给听众造成一些误会。从听觉习惯出发,为了避免语意的误会,在个别文字上编辑要注意做适当的改动;对于不易听明白的、令人费解的词句,也要作出适当修改,否则会影响播出效果。

短篇小说广播,既可以单人朗诵,也可以男女对播。男女主人公的演播也可以分别担当,这对听众来说,声音上有了较好的调节,收听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广播中的短篇小说,可以只是单纯地播送小说,也可以同时播送对该小说的介绍和评论文字,以帮助听众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一些当代的新作,编辑如果把握不准,可请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加以评论,千万不可误导听众。

对于一些情感很浓厚的小说,或是情景交融的作品,可以配乐播出,在广播里这也被称为“配乐小说”。这是小说广播在发展中的提高,是文学作品(小说)和音乐相结合的广播文艺节目形式。它是将语言与音乐融合,达到最完美的艺术效果,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音乐最擅长表现情感,表现人物的最细微之处,所以能够给听众的情绪以强烈的感染。不仅如此,音乐还能够描述环境,烘托气氛,塑造人物性格,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根据美国当代著名黑人作家和诗人阿那邦的同名小说制作的配乐小说《一个夏天的悲剧》,就是一个极受听众欢迎的节目。

(三)导演任务

在配乐小说制作中,编辑还要承担导演的任务。

首先,要启发、诱导演播者依照原小说的背景进行演播。

其次,要保持原作的文学性,而不能单纯地去说故事。演播中要注意体现原作的语言美,语言、文字的力量要充分体现出来。比如配乐小说《一个夏天的悲剧》,讲述老夫妻俩辛苦了一辈子,到了老年仍不能吃饱穿暖,生活没有丝毫的着落。他们一辈子共生了五个孩子,但一个都没能长大成人,老年无依无靠……他们在年老多病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无可奈何地决定把自己送上最后的归宿……他们盛装坐进了勉强还能发动的汽车,缓缓向河边开去、开去……最后加大油门冲下斜坡……河水溅起很高的浪花……作品的悲剧性,人物凄苦的心理,情节中悲凉的细节描述,在演播中都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二、中、长篇小说广播

对于中、长篇小说的广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选择其中的片段播出。

这种节选的片段,首先要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是该书中的精彩章节。另一种就是连续广播了。

(一)小说连播节目概说

小说连播是广播文艺中的一棵常青藤,自诞生至今,一直枝枝蔓蔓地缠绕着广大听众,是他们怎么也舍不得丢弃的一种广播文艺节目形式。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中国的崛起,大有横扫一切之势,但小说连播是其他任何传媒所不可取代的,它已矫健地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进入了成熟期。

我国的小说连播节目,追其源头,有正式记录的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在《故事节目》里首次播出长篇小说。有资料记载,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电台当天就被接管。当时的《天津日报》刊出消息,称天津台于4月24日由徐薇晔(已故)直播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又据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当时的播音员郭冰回忆:上海台于1949年5月27日建台后的第二天便开设了《讲故事》节目,并由他本人每天直播《李勇大摆地雷阵》。到了6月11日,小说连播就成了上海台的挂牌节目了。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史记载,中央台于1950年4月正式开播《故事讲书》节目,每天一次,每次播30分钟。最早播讲的是由小说改编的评书《铜墙铁壁》和《铁道游击队》等。1954年8月中央台已挂牌《讲故事》节目,开播长篇小说。1958年5月改为《长篇小说连播》节目,曾播出过《林海雪原》、《苦菜花》、《敌后武工队》、《红旗谱》、《青春之歌》、《红岩》、《红日》和《小城春秋》等。到了1964年5月,《长篇小说连播》更名为《小说连播》。这时播出的长篇小说有《艳阳天》、《三里湾》、《风云初变》和《百炼成钢》等。

据记载,1965年11月又曾把这个节目改为《说新书》节目,在这期间播出过《焦裕禄》、《欧阳海之歌》等。“文革”期间,几乎一切节目停播,《小说连播》也难逃厄运,直到1974年才重新开播。在没有固定节目时间的情况下,《小说连播》先后播出了《金光大道》和《欢腾的小淳河》等作品。直到“文革”结束后,小说连播节目才步入它的良性发展轨道之中。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特别是优秀的中长篇小说大量出版,为小说连播节目提供了可喜的书源。如《四世同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李自成》(第三卷)、《高山下的花环》、《人生》、《芙蓉镇》、《蹉跎岁月》、《夜幕下的哈尔滨》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和听众见面的,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随着长书节目播出量的增加和节目艺术质量的提高,从事小说连播的同仁们,对节目的艺术特性、社会效益、受众接受心理,以及节目的选材、改编、语言、配乐和演播等,开始了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

在小说连播节目排除重重困难顺利发展的同时,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小说连播研究会于1990年8月20日在乌鲁木齐正式成立。这对加强全国小说连播同仁之间的联系,组织经验交流,展开理论研究,提高大家的业务能力,促进小说连播节目编播艺术的精当与发展,起到了组织性的保证作用。

(二)小说连播节目的选材与编辑艺术

1.选材是小说连播节目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书海茫茫,编辑要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广大听众,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挑选,一不能挑错,二不能挑漏,要恰到好处地把该选的作品都选出来,这当然要把握好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

首先,作品要有积极向上的立意,把握时代脉搏,传播最新信息。作为党和国家的宣传机构,广播起着“喉舌”作用。这就决定了小说连播节目必须坚持正面宣传,给人以积极奋进的宣传导向,同时要讴歌时代主旋律,反映现实生活环境、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由于和听众同处一个时代,书中所写的就像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加之内容鲜活,感觉亲切,无形中增强了吸引力,能让听众产生共鸣。

自小说连播节目诞生以来,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播送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从《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岳飞传》、《杨家将》、《成吉思汗》、《康熙大帝》,到《家》、《子夜》、《围城》,到《红旗谱》、《红日》、《红岩》、《暴风骤雨》、《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到《义和拳》、《曾国藩》、《重庆谈判》,到《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乔厂长上任记》,等等;国外的作品,从《悲惨世界》、《乱世佳人》,到《复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播出的这些佳篇名作,记录着各个时代的风云,蕴涵着历史的精神,成功地塑造了时代英雄的群体。

例如,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推出了长篇纪实文学《风暴》,及时准确地让听众了解到共和国第一大案的整个查处过程,使人们从中得到有益的警示。这样一些作品为小说连播节目描绘了一条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的风景线,从不同侧面满足了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其次,雅俗共赏的故事内容,动人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所谓情节,高尔基提出:“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动人心弦的坎坷命运,要让听者欲罢不能,追根溯源。

同类推荐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蒙尘的亲情、变调的《摇篮曲》、背负不起的父志、发生在校园的另类盗窃、“网”里花落知多少、歧路玫瑰静悄悄地开性,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等。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关注有效课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教学设计、课堂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课堂互动、课堂伦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管理等十个专题讲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 快乐语言学

    快乐语言学

    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了很多关于趣味语言学的着作,比如计永佑的《语言学趣谈》、徐青的《趣味语言》、王希杰的《语言百题》、于根元等编的《语言漫话》等等,都是从通俗易懂兼之有趣两个角度介绍语言学,打算为枯燥难学的语言学找到一条趣味之路。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热门推荐
  • 墨菲定理

    墨菲定理

    “墨菲定理”说:凡事可能变坏,必会变坏。许墨菲22岁,她可以拍着胸脯负责任的讲,在她22年的人生里,从未遇到一件事在她的身上能变坏而未变坏。好工作?新手机?男朋友?除了内心的那股子倔强,她一样也抓不牢。生活全是事故,努力变成故事。只有李洱会悠悠地说:“她一向运气不好,是我比较幸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心无惧

    我心无惧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探讨人性和内心恐惧的一部随笔集。纬度上以人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年龄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恐惧感及其成因,经度上引经据典阐述内心恐惧产生的根源,彻底让人们直面恐惧。最后,经纬结合处给出人们战胜恐惧的各种方式和获得宁静的启示。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随笔。
  • 修真路上有我有你

    修真路上有我有你

    她,幼年时母亲死在了父亲手中;成年后,自己死在了妹妹手中!异世重生,从此,冷心冷血冷情!只有我冷情儿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大道三千,道道无情!强者称霸,王者为尊!道无我道,由我开道!这里,是弱者的地狱,强者的天堂!这里,杀戮,血腥,残忍,没有公平可言!在这里,实力就是一切,拳头就是硬道理!如果你是和平爱好者,那么,请慎入!!!
  • 天之阙

    天之阙

    一片残天遗世不可知地,一种相思轮回千年之苦。迷茫中只为于红尘寻一丝微凉,可是……你我生来便不由你我……当灵之气觉,当千年梦醒,当一切原来一盘棋,当你已不是你,你来不及感叹:生若青莲何须虑,头向青天根在泥……天之阙,一本迷茫寻梦的故事,一个早已布好的局。
  • 约会大作战之当士道遇上宇明

    约会大作战之当士道遇上宇明

    一场暴风雨,似乎是旧的结束,也是新的开始。从那之后,世界线被神秘的未知力量分裂成两条,一个只有精灵存在的世界,一个只有人类存在的世界。和平至上。十香、四糸乃、琴里……她们都去哪儿了?宇明站在天宫市的街道旁,平静地看着这个只有精灵存在的世界,不断地在找寻回去的道路。士道徘徊在来禅中学的各个角落,不断地寻找着精灵们曾经存在的足迹。——究竟……究竟怎么了?他们还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吗?
  • 妹妹是外星人

    妹妹是外星人

    外星军人人亚亚被迫留在蓝星附身小女孩,面对一群的逗比外星土著,某星人表示她一定会好好学习,有朝一日把蓝星轰成渣渣!
  • 乙巳占

    乙巳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天读点金融史3

    每天读点金融史3

    《每天读点金融史3: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为系列丛书的第三册,主要讲述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
  • 凤起沧溟(终结篇)

    凤起沧溟(终结篇)

    北月王朝,昭和六十九年三月,天现异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星降临,凤女诞生。世间传言,得凤女者得天下!特工火云,代号“火凤凰”,意外流落异世,成为云启国凤家三女。凤家三女,天生聋哑,性格懦弱,并且惨遭当朝太子悔婚。火云取代凤家三小姐,强势如昨,决定叛逃命运,决不做任人宰割的绵羊,于是离开凤家。凤云瑾疯啦……”圣都之内,酒楼茶馆,大街小巷,无不议论纷纷。提起凤家三小姐,众人闻之色变,男人捂住下体,女人捂住脸蛋……这是为何?这事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世人皆知,凤家三女,自小愚钝,天生聋哑,更在一个月前,惨遭太子悔婚。谁料,她却因此性情大变…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