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4200000015

第15章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9)

为了进一步推动两岸和平,早日完成统一大业,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具体地阐明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即“叶九条”。《九条》指出:“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当局和各界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的管理。”《九条》中还就台湾同胞和台湾当局关心的切身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121并再一次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

这九条方针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决策,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的,既考虑到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也考虑到当前台湾的现实状况。《九条》从台湾的社会制度到经济制度,从政治方面到军事方面的政策都作了全面的制定,因而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在“叶九条”发表后,广大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做法表示欢迎,要求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对中共的和平举动予以积极响应,结束两岸军事严重对抗状态,走向统一。许多台湾同胞认为中共的政策是宽厚的、具体的,照顾到台湾各方面的利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台湾媒体和民众表示,国民党对谈判不必“深闭固拒”,国共和谈不失为国家统一之手段,“不妨一试”。

在建国32周年前夕,叶剑英对这一方针做了进一步的阐明,他再次真挚地表示:“希望国民党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的立场,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同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为列祖列宗争光,为子孙后代造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新的光辉篇章!。”122此次讲话公布后,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及许多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叶剑英委员长的讲话,不仅代表了祖国人民希望统一的愿望,也反映了海外侨胞的期盼,台湾和大陆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伟业,台湾的出路离不开大陆这个母体。一些海外报刊也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统一的讲话,有的还发表了评论。如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2日发表评论说:“叶剑英谈话提出的建议同中国以前发表的有关谈话精神是一致的。这一次,把这个问题较好地归纳在一项有九点内容的计划里,对台湾人更富有吸引力。”123

同时,人们也希望台湾当局能认同这些政策和方针,尽早实现第三次合作,完成统一。如蒋经国的表侄王思浩就希望台湾当局能顺应民心,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提议,他说:“蒋家亲属留在大陆的为数很少,我是其中一名,解放时只有十几岁。三十多年来,共产党把我这个无知的小孩子培养成了新中国的大学生,还当上了工程师。我的亲身经历足以说明:共产党是讲信用、讲道义的。我确信,只要台湾当局能够起而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倡仪,祖国的统一,亲人的团聚就一定能够尽快实现。”124而1982年廖承志在致蒋经国函中也写道:“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125

这一切都说明,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通过国共第三次合作,从而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三)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政策的提出

为进一步推动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及解决港、澳、台回归问题,邓小理适时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理论新政策。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思。“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的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两种制度“和平共处”的原理,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在我国的一大创举。根据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和现状,允许在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则下,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大陆主体是社会主义,港、澳、台是资本主义。这就充分照顾了港、澳、台各方面人士的愿望,有利于维护祖国领土的统一完整。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亚大学教授杨力宇时,根据“一国两制”的设想,更深入、更具体、更详细地论述了大陆与台湾统一的相关问题。邓小平说:“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就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作出贡献。”邓小平又就统一后,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下的特别行政区,具有的特殊权力作了分析,他说:“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同时,邓小平还考虑到有些具体问题,国共两党必须进行协商谈判,因此对双方以什么身份地位来商谈也作了分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126

邓小平的讲话集中表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国民党在就第三次合作进行谈判时的身份问题。如果从国共两党党员的数量和管辖的地域看,共产党是大党,国民党是小党。但国共两党在商谈第三次合作的统一问题时,没有大党小党之分。共产党和国民党是平等的政党之间的关系,党与党平等友好的商谈,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第二,统一以后,国民党的地位及台湾社会制度问题。大陆与台湾统一后国民党仍然存在,正常行使一切党务,共产党决不消灭国民党。而实行此政策,台湾同胞也可以看到“四个不变”——现行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制度不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不变;现有的一切政治经济权利不变;与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统一后的台湾虽然是中央政府属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但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比,则具有特殊的优越特权。在香港和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不仅要设立办事处,还派驻人民解放军捍卫主权。而台湾回归祖国后,既不派行政人员去也不派军队去,而且中央政府给台湾留有席位,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有力地证明,台湾不但未失去丝毫的权利,反而增加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中的权力。可以说,这是实现国家统一和兼顾台湾同胞渴望社会稳定的两全之策。国共之间要促成第三次合作,必须求同存异,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故而你不用资本主义来统一我,我也不用社会主义统一你,互不伤害,谁也不吃掉谁的“一国两制”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二、国民党及台湾社会对“国共第三次合作”的态度

(一)国民党由试探、接触转向反对、拒绝

中国共产党希望通过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诚意,在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是知道的,但毕竟国家统一、台湾回归是重大事件,他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作出有利于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决策,然而并不排除有试探性地秘密举动。

1956年7月1日,就在周恩来“6·28”讲话三天后,一位神秘人物风尘仆仆地从香港北上,出现在北京。这位神秘人物就是曹聚仁。曹聚仁当时集作家、教授、记者于一身,名嗓海外。他是浙江省浦江县人,是旧中国颇负盛名的文人。他虽说是个做学问的文化人,却与国民党的高层人物有的交情。他是国民党元老章太炎的高足,还是鲁迅的朋友,著有《鲁迅评传》、《鲁迅年谱》等书。他在抗战时期担任中央通讯社记者,常用到新四军战地采访,成为叶挺的上宾,并与陈毅结成至交。后来在赣南担任《正气日报》主笔、总编辑,与蒋经国成了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当年蒋经国曾说:“知我者,曹公也。”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蒋经国派一位姓王的与曹聚仁联系,希望他到北京去一次,使曹聚仁成为国共两党重开谈判的居中调解人。

曹聚仁回到大陆后,即受到了中共的热情接待。7月16日下午,周恩来在颐和园宴请曹聚仁,邵子力、张治中出席作陪。在谈话中,曹聚仁就十几天前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发言上谈到的和平解放台湾政策的票面里有多少实际价值时,周恩来即答道:“和平解放台湾的实际价值和票面价值完全相符,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事实。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为什么不可以来合作建设呢?我们对台湾,绝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谈,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127周恩来的话使曹聚仁深受鼓舞,他当即表示:身为炎黄子孙,当为国共重开谈判尽力奔走,多做工作,决不推辞。2个多月后,即10月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曹聚仁,在谈到国共合作,谈到蒋介石的时候,毛泽东认,对蒋介石在些历史时期的作用,还是可以肯定的,并表示了他准备再次与蒋介石握手的想法。毛泽东的一番谈话,使曹聚仁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共谈判的态度。回到香港后,很快将其在北京和中共领导接触的情况详细转告了方面,并静等台湾的消息。

此时,台湾的政局很不平静。10月31日,以“宣扬民主、自由、反共”为宗旨,深受胡适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由当时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雷震为发行人的政治性刊物《自由中国》刊出为蒋介石祝寿专号,发表胡适、蒋匀田、陈启天、陶百川、徐道邻、雷震、夏道天等人的15篇文章和社论,要蒋介石不要连任“总统”,要确立“责任内阁制”,不要一切由“总统”决定,劝告茶杯做一个“无智、无能、无为”的“三无”元首,并强烈要求保证言论自由,实行民主宪政,改革台湾经济与国防制度,在台湾引起巨大轰动。胡适等人的做法无疑是充当了华盛顿“换马”阴谋的急先锋和吹鼓手。与此同时,早在1948年2月就提出“台湾独立”而被现在民进党人尊为“台独之父”的台湾人廖文毅与廖文奎在美国与日本政府庇护下,在日本成立了“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其“国旗”竟是一个大太阳旁边附加一弯新月,而年号也不用中华民国的年号,而是用日本昭和纪年,每逢集会讲日本话,唱日本歌。他们心目中的“台湾独立建国”只不过是把台湾建成一个日本的“卫星国”,妄图重演“满洲国”的历史。这一系列的事件显然对国民党政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密切关注着台湾政局的中国共产党适时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从民族大义出发有力地声援了蒋介石。此举使得处于“内忧外患”的蒋介石决定派人前往北京,针对中共发起的和平统一攻势,实际了解一下中共的真实意图,以打开国共僵持的局面。

同类推荐
  •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于小事,安全问题大于天。安全不仅仅是一种保障,更决定着大到事业、小到每件事情的成败!无论对于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对于集体,还是对于个人,安全都是第一原则。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事关安全的“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才可能最大程序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只有真正认识到“安全决定成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认真实践,所有的工作才能有保障地得以实现。
  • 政治正当性

    政治正当性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作者都是研究中国与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的专家学者。当他们从古今中西各自的专业视角研究了政治正当性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形态和话语方式之后,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文明模式和现代性轴线上,不同形态的政治正当性依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和时代困境。遂围坐在一起,以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关于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翻阅全书,我认为这本书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和宣传了邓小平理论。从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以来,有关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的著述不胜格举。该书在大量吸收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推进。其最引人注意之处就是把邓小平理论放在马克思主义近150多年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近20年跌宕起伏、空前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我国近20年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宏伟实践
  •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立足政治传播学,梳理评介西方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概况等。阐述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大众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为政治传播形态的政治新闻、政治宣传与政治的关联。并从传播符号角度对政治修辞、政治象征、政治形象进行研究。与同类政治传播著作相较有一定的创新性。
热门推荐
  • 圣魔劫

    圣魔劫

    渡佛成魔,享天下之大道,承六道之本,灭于心!且看魔徒笑傲七界,笑看仙魔疯癫……魔星下界,虽生于凡人,却混迹于畜生道,成人之后机缘之下拜师修仙大派,怎奈又被门中长着同僚视为异类,被逼无奈之下,斩同门喝师祖走上逃亡修仙路。腥风道,血雨路,撼动天下命运,重铸逆天巅峰之大道,令群雄俯首,圣魔劫奉上。
  • 将军,娘子又病了

    将军,娘子又病了

    年年都会被“死”几回的病秧子苏长笙嫁给了镇国大将军穆晟奕,因为某个江湖术士说,只要跟穆晟奕圆房,她就能长命百岁了!
  • 大唐风云之凤凰山庄

    大唐风云之凤凰山庄

    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震惊朝野;引得四大高手亦齐聚凤凰山庄,终南派,华山派,东海神尼、漠北神丐、西域老怪等纷纷登场……
  • 奇情妙缘之天下无双

    奇情妙缘之天下无双

    叶小艾穿越成无双郡主西南王之女,当今圣上的表妹。皇上让我无双郡主嫁给睿王?太好了!睿王可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啊!睿王对我好想有所怀疑,可是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企图,只是有个小小的心愿:吃一次满汉全席,这都不可以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在青春的那段日子里

    在青春的那段日子里

    有人说爱情是水,覆水难收,有人说感情是风,飘忽不定,有人说人生是梦,梦梦相连,有人说生活是刀,刀刀相逼,而我说,生命的真谛在于感谢曾经陪伴自己的人们,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什么还去不容易地放弃感情呢!在年轮里,我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似如往昔地和他们走到一条街道里,唱着属于我们的歌曲。我们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苦楚,有过负担,甚至有过残忍,看,那就是我们的青春,我从来都没有认为时光会走得特别的远,我从来都没有认为青春会散场,只是我们都在改变,适应这个时代。有人尊称我们是毕业生,也有人叫我们应届生、、、、、、
  • 主宰机甲

    主宰机甲

    当海王星突然发现了高智慧生命体后,地球开始了超速发展,可发展的同时也被众多种族视为了眼中钉,而原因是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原有的三大名称之一‘绝对监牢’!PS:简介什么的超难想,所以就随便想了一个。
  • 老狐狸经(历代经典文丛)

    老狐狸经(历代经典文丛)

    狐狸总给人“狡猾”之意,但是书中给狐狸的定义是具有智慧的。学学像狐狸一样的为官、做人。《老狐狸经》不是在教读者诈,而是为读者介绍了为官之道、做人之道、创业之道、说话之道,是在指导读者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以寻找到发挥的舞台。
  • 就想像现在这样爱你

    就想像现在这样爱你

    她魏小曼从小被世人所排挤长大,就连姥姥也处处看不上她,直道他沈浩天的出现,她的命运才有所改变。她为了他可以付出一切,而他也可以为了她牺牲性命,往往越是相爱的两个人,老天就越是给她们出一个又一个难题。直到沈浩天患重病,就当小曼一愁莫展的时候。张皓然的到来,让本来一愁莫展的小曼就像抓住了生命的稻草似的。然而他却说要就沈浩天你的我一个条件?(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火影之阎君

    火影之阎君

    李缘,一个修道的小道士,穿越到火影的世界,如同一颗石子搅动了整个火影的世界。伴随这火影世界的进程一个涉及两个位面的阴谋浮出水面。生?死?不一样的结局,困难的选择。
  • 遇见亿万分之一的你

    遇见亿万分之一的你

    白小陌从未谈过一场保质期能过十二个月的恋爱。去德国旅行之前,男友人间蒸发,白小陌不顾男闺蜜贾少辰的劝阻,决定独自前往德国,不料机缘巧合认识与前男友名字(拼音)相同的男人萧锐。两人在短暂的旅途中,你争我吵,闹出不少笑话。萧锐深谙职场,与白小陌两人反倒在打闹中做成了卫生巾项目。赢项目的同时,萧锐发现项目后帮助自己的贵人竟然就是白小陌口中的“打工仔”男闺蜜贾少辰。贾少辰担心自己会患上家族疾病,随时可能失忆,一直暗恋白小陌却不敢说出口,更不敢告诉白小陌自己的身份。白小陌深陷生命危险,萧锐与贾少辰为救白小陌而做出了不同选择。烟花之后,相爱的人成了眷属,而爱她的人却做出了令人愕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