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200000002

第2章 石旗杆 (1)

1.

坂达村有个土名叫“旗杆社”,四里八乡,提到“旗杆社”,都知道说的就是坂达村。坂达村这个别称得名于村子后山祖祠外的两支石旗杆,祖祠据说有上千年历史,是坂达村张姓村民的宗祠,因此也被叫做“张家祖厝”。由于所处荒僻,伴着断壁残墙,祖祠外观苍凉,墙体灰暗,厝前空地上杂草丛生,两支石旗杆边也为杂草环绕。石旗杆不算高,大约三米出头,柱体下粗上细,靠近基座处足有脸盆口大小,旗杆顶上有帽,柱下有座,通体为花岗石质。岁月侵蚀,石旗杆表面已经斑斑驳驳,柱体上雕的石龙已经略有破损,几处形体比较模糊,但是质地依旧坚硬,拿石块轻轻敲击,击打声响特别坚脆。

这两支石旗杆很有名,方圆百里之内找不到第三根,所以也称稀罕。至于两支石旗杆管什么用,当地说法不同,最有趣的是绑小孩。村子里的大人时常拿它吓唬顽皮小子,说要把人家绑到石旗杆上。

这个说法与汤金山有关。

汤金山是坂达村村民汤旺兴的大儿子,生于上世纪“文革”后期。当时的乡间景象与后来大不相同,坂达村还叫做“坂达生产大队”,隶属于“溪坂人民公社”,农民们还都是“人民公社社员”,社员们被组织于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里集体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队长敲钟吹哨统一出工收工,挣工分以维持各家各户的生计。敲钟唤人的队长时称政治队长,通常他还配有一个副手,称生产队长,管犁田收割具体事务,这叫做“政治挂帅”。那个年代乡间标语口号很多,喇叭声音很大,遇有事情,例如搞“农业学大寨”、“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或者公开判决罪犯,社员们会给传唤到场,一起开会听讲,给记当日工分,类似于当今企业员工的“带薪培训”。每到这个时候,大家扶老携幼,济济一堂,会场内外大呼小叫,分外热闹。

汤金山两岁那年,由其母亲拉着,列席了溪坂人民公社坂达生产大队的一次公判大会,时有若干犯人从县里拉到这边会场开会公判,犯人中包括现行反革命、贪污、盗窃和强奸犯。类似公判大会很热闹,通常很有悬念,台上哪几个将被处死让人操心,台下也有事情让大家牵挂:时候一到,主持公判者会突然一声断喝:“绑起来!”台下民兵会一拥而出,把坐在人群中的某个或某几个人捆上绳子押上台去,然后才宣布该几人犯有某种罪行,已被批准逮捕,等等。这种场面让社员们看来很刺激,对两岁小儿汤金山却没有意义,他还太小,不懂得场上那些事情。

时为夏天,乡下小儿身上多一丝不挂,汤金山不例外,裸体参加公判大会。当时他已经很会走路,能够在地上又是泥又是水滚个满头满脸,但是刚在牙牙学语。本地乡间有老话,叫做“嘴跟脚”,讲的是幼儿在人生道路上起步,通常于会走路的同时,也能开口学话。汤金山显得比较愚钝,时称两岁,虚岁有三,下边两只脚已经摆动飞快,上边嘴里的一条舌头还是圄囵不清。尽管不擅表达,那时汤金山已经显露出独特脾性,特别会哭闹,极其顽劣。同龄乡下小儿到了群众大会那种场合,一看人山人海,多半感觉怯场,只会拿眼睛滴溜溜东张西望,揪着母亲的衣襟不敢松手。人家汤金山不一样,光溜溜什么都没穿,满会场到处乱跑,用他那条含糊不清的舌头与列席会议的众多小儿交流看法,拉拉扯扯,共同学习探讨犯罪问题,决不害怕人多。

结果他被坐在台上的一个人盯住了,这人叫做张茂发,当时三十来岁,在大队里主事,当“大队革委会主任”。张茂发看到台前一个光屁股小子于人群板凳间窜来窜去,满地翻滚,即当堂询问:“这个谁家不要的?扔出去喂狗了。”

汤金山的母亲慌忙上前抱孩子。汤金山正玩得高兴,不肯听话,趴在地上,抓着身边一条板凳脚,就是不愿离开台前。汤母怕被张茂发怪罪,往孩子屁股上用力一拍以示惩戒,汤金山顿时大哭,尖叫,闹场,汤母毫无办法。张茂发看得恼火,从台子上走下来,对汤金山大喝一声:“绑起来!”只一喝,汤金山嘎然收声。

他给吓住了。那种年纪的小子搞不清人间地位,却知道声音大小。张茂发其人个子不高,声音却大,张嘴一吼,地动山摇一般,大人都怕,何况三岁小儿。

张茂发指着汤金山发表言论,说三岁看大,这小子来日一定是个贼皮。不老实点,小心给抓上台子。

那天台子上挺吓人,被公判的犯人站了一长排,个个五花大绑。

汤金山直到近五岁才具备了完整的口头表述能力,也就是那时他才能把一句话说完整,土话称能讲个“圄囵”。汤金山的父亲对老婆屡有埋怨,认为儿子讲不出话,是因为老婆没有管束好,让他在公判大会上到处乱跑,被张茂发一声大喝喝傻了。张茂发那一喝除了当场止哭,还让汤金山生了场病,一两个月才缓过劲来,从此舌头打结,说话含混,长达数年。后来汤金山小儿再也不愿列席各种群众大会,特别是公判大会。一听说“茂发来了”,他就跑得没个影子。一直到脱下开裆裤,穿上大裤衩,个头开始见长,远远看到张茂发,他还会本能地绕着走,唯恐被撞见,可见其怕。只是这小孩尽管嘴拙,怕张茂发,不再敢闹腾法场,毕竟天性顽劣,还能活跃于村头地角,跟本村小孩打闹滋事,父母根本管束不住。

上小学前,有一回汤金山与一群男孩在村头扔石头打闹,恰张茂发骑个自行车从村外归来。汤金山伏在路沟下,咬牙切齿,极其投入,一心与众男孩打仗,没顾上留神,猛然间抬眼一看,路沟上停着辆自行车,本地人管那叫“脚踏车”,顺着脚踏车再往上看,却是张茂发推着车站在上方,两眼紧盯着他。汤金山顿时脸色全变,爬起来转身就跑。张茂发立刻发令:“给我站住。”

他没大喝,汤金山也没敢再跑,乖乖的站住了。

“哪家的?”

汤金山不说话,一旁有小孩替他回答,说他老爸是鸭汤。

“原来。”张茂发点头,“你老爸比鸭子老实,怎么生出个贼皮?”

他驾好脚踏车,让汤金山过来,到他跟前。汤金山一声不吭,乖乖前进两步。张茂发伸出右臂把他紧紧搅住,汤金山在他的怀里挣扎,他弯起指头,往汤金山头上用力敲了两下:“老实点。”

汤金山不动了。张茂发按住他的脑袋,仔细察看,哈哈大笑。

“两个转,恶得没人看。”他笑,“不如抓来给老子做儿子。”

所谓两个转即头发有两个旋,所谓“两个转,恶得没人看”是本地俗话,认为头发有两旋的男孩多半很坏,让好人不待见,长大了找不到老婆。

汤金山又挣扎,张茂发箍紧不放,威胁要脱小男孩的裤衩,看看他的小鸟“恶不恶”。小男孩拼命蹦跳,不让他摸。

“看起来真的很恶?”

小男孩死活不说话。

“哑巴了?”

张茂发把汤金山压服,让他不再挣扎,逗够了才张臂放开,让小男孩走人,自己牵过脚踏车也打算走。小男孩突然鼓起勇气在他身后说:“我会嚷。”张茂发停下脚,问汤金山会嚷个什么?汤金山用尽浑身之力大叫一声:“绑起来!”然后撒腿跑开。

张茂发不觉发笑:“小贼皮欠管。”

后来这个小贼皮上了小学,那时候坂达村小学校还没迁到山下现今这个地点,还在山顶上,挨着张家祖厝。汤金山上小学那年恰好赶上一场热闹,坂达村重修了张家祖厝,重立了石旗杆,主持修祠立杆的是张茂发,时称坂达生产大队大队长。

坂达村主要有张、汤、陈三姓,以张姓最多,汤姓居第二。村里老人说,最早到坂达村开基建村的其实是汤姓人的先祖,有两个兄弟,一起从外地迁来,在此开荒盖房,落地生根,建立坂达村,历百年后张姓人才到。张姓祖先是个逃荒的,要饭到了这里,汤姓人好心相帮,收他当了长工,留在坂达。几年后这个人与村中一个寡妇配对,生了七个儿子。本来说好是入赘,这七个儿子都姓了汤,可是后来他们变卦,归宗姓张。他们都很能生,几百年代代繁衍,渐渐人多势众,这才有了今天坂达村这么多的张姓社员,汤姓反居下风。

说起张姓反客为主,人们总要提到张家祖祠。据说当年后山本是汤姓人拥有的一片荒山,用于放牛,张姓人的祖祠原在村南头,不在山上。当时张姓人在村里还是小姓,他们花重金问风水,一位先生告诉他们,要想子孙发达,在坂达村镇住汤姓,得在村后山那里建祖祠,再立两支石旗杆。于是张姓人向汤姓人要那个山头,答应拿一片好地相换。汤姓人不知究竟,也慷慨,把后山给了张姓,还没要他们的地。结果张家祖厝建好,石旗杆立起来后,汤家这边遭了几场灾,几个房头开始落败,渐渐的就不如张姓人了。

这个传说主要表达汤姓社员的看法,张姓社员的说法有些不同。关于张家祖厝门口的两支石旗杆,张姓认为与他人无关,不是为了镇住汤姓,只是为了表彰张家的先进模范。当年张姓人会读书,出了两个举人,出外当官,因此立两支石旗杆,希望借祖先之灵,鼓励子孙后代认真学习,努力当官,做先进模范。

坂达村后山顶上的两支石旗杆历近千年,曾屡经坎坷,距今最近的一次遭难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文化革命”初起当年。其时两支石旗杆遭彻底毁坏,旗杆座被人挖开,旗杆被推倒于地,两条雕龙旗杆石被丢弃于小路旁,供过往者随意踩踏,或者坐于屁股之下。其毁弃与坂达张姓汤姓之争并无关系,只因它们为“四旧”,即“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是当年需要破除的东西。当时有一批溪坂中学的学生认为坂达村张家祖祠门外这两支石旗杆是四旧,结伴来破。参与推石柱的中学生也有本村子弟,以张家子弟为主,汤姓子弟多在一旁看热闹。

张茂发与石旗杆被毁有关。张茂发只读过四年小学,就因家境困难辍学,回乡务农,“文革”初起时他还没资格在村里主事,只是个普通青年农民,用当年说法,叫“贫下中农”。中学生上山破四旧时,张茂发跟着去了。他看到学生们搭起人梯,抬起一个小伙子到石旗杆顶端去系绳子,试图用绳子把石旗杆拉倒,即表示反对,说这样不行,拉不倒的。学生们不信,二三十个人一起使劲拉,石旗杆纹丝不动。带队破四旧的学生头让大家出主意,看怎么把旗杆放倒,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主张搞炸药炸,有的主张拿大锤砸。张茂发插嘴说放屁不管用,真要弄倒它就挖基座吧,只要挖开一边,旗杆自然可以放倒。

于是就按张茂发说的做,果然破除了四旧,张茂发除了帮着出主意,还跟学生们一起拉了绳子。旗杆放倒时出了意外:中学生们只道这两个石头是“四旧”,不知张家先人石工活做得很精致,石柱石帽分别凿有臼凸,楔合得看不见缝隙,紧密一体,地震都震不落。年轻人不知厉害要推倒它,结果石旗杆一倒。柱顶的石帽滚落下来,不偏不倚,砸住了一个中学生的腿,当场断骨,鬼哭狼嚎。

伤腿的中学生是邻村人,不姓张,也不姓汤。事后张姓人把这个意外事件添油加醋,视为祖先有灵,早早预设机关,让侵害者痛吃苦头。也有许多张姓社员骂张茂发,说掉下来的石帽子瞎了眼,做什么去砸外村小子?该砸的是帮别人放倒自家石旗杆的张茂发。张茂发解释说,其实他不是帮助那些中学生,他是为本村着想。老话说天下大势,顺昌逆亡,时势谁也没法抗,只能先顺着走,再绕弯子想办法。要是让学生们点炸药舞大锤,老辈留下的东西都会毁掉。推倒了没关系,只要东西还在,日后还可以再立起来。

同类推荐
  • 电话里的歌声

    电话里的歌声

    邢庆杰有着丰厚的生活经验,他的微型小说创作既立足于这一点,又不仅仅拘泥于个体生命体验,而是充分运用丰富活跃的民间经验和地域文化,调动丰富的想象力,把流传于民间生活和文化中的鲜活语言和朴素的审美结合起来,使小说充满原生态的温暖、幽默、生鲜,同时又带有一定的传奇性,可读性强,给人以震撼和深思。 邢庆杰的微型小说写作题材十分丰富,展示的生活面也非常广阔,笔触在古代和现代、农村和城市之间任意纵横,已经进入一种成熟状态,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图景。
  • 界河

    界河

    小说以一段“三角情缘”作为主线,描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粤港边境地区西岭村知青的生活,对当年逃港历史进行了思考与再现。知青何静江与肖超和本来是一对恋人,因为“时局关系”而无奈分手;民兵营长易天乐深爱何静江,却被组织以“不妥”为由否决了他与何静江的婚姻;百般无奈之下,何静江只好舍弃两人,独自偷渡到香港,再转赴美国。留守的易天乐和肖超和,为了留住村人,偷偷地做起了经营试验……小说塑造了许多知青群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行了剖析,以达到人性拷问的主旨:一条小河隔着两个世界,然而此岸与彼岸皆非乐土,只好在两者之间挣扎求存。
  •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演隋唐之际的史事,自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至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全书以秦王李世民一生业绩为主。书中塑造了李世民、李靖、、尉迟敬德、秦琼、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物形象,使这些历史人物获得了艺术的生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小说中,富有感染力。
  • 日版呼啸山庄:金色夜叉

    日版呼啸山庄:金色夜叉

    故事从贯一和阿宫两个男女主角说起,贯一从小父母双亡,因贯一的父亲有恩于阿宫的父亲,故阿宫之父就负起养育贯一的责任。男女主角青梅竹马般快乐地成长,贯一对阿宫一向呵护备至,阿宫父母也许诺让两人成婚。阿宫终于长成美丽的少女,在一次宴会上遇见了当地一个银行家之子,她被他手上闪亮的大钻石戒指吸引,心想若能嫁给这样的人,或许会有幸福快乐的一生吧!而银行家之子对出众的阿宫更是一见钟情,回去后立刻说动父亲出面提亲。阿宫一家毁弃了对贯一的承诺,同意了这门婚事。贯一受此刺激开始自甘堕落,成为金色的夜叉,一个金钱的奴隶,做起他原先最瞧不起的高利贷生意,一心只想赚大钱。而嫁为人妇的阿宫并没有得到想。
  • 末日卷轴

    末日卷轴

    本小说描写了: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新西兰的基督城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大维作为一名新西兰记者了解到了警察在一座教堂的废墟中发现了两件奇怪的“古董”。这两份古董被移交到了古生物学家怀特博士手中,正当他信心满满地以为将要从古董中发现2012末日密码的时候,他的身体竟然发生了可怕的变化,怀特博士临终前将一些末日的秘密透露给了大维并让他联系到一位叫古斯特的人,而正是这位古斯特将带领大维在百慕大三角展开一次揭秘末日真相的探险。
热门推荐
  • 致上青春

    致上青春

    青春总是如此匆匆,就如《匆匆那年》的那些回忆。青春是痛苦、是快乐、是成长的一个过程,也行我们在青春里后悔过、迷失过、努力过、笑过、哭过、疯狂过、无忧无虑过。致那年我们的青春、致那年我们的友情、爱情、回忆的点滴………《致上青春》是由几个故事合成的,有在青春中欢笑、流泪的、痛苦的。有在青春后成长的、成熟的。曾经,我也在青春里疯狂过。就像所有的少年一样,疯狂总是青春中不可缺少的。经历过一切不一定能在风雨中看到未来的什么,只能看到我们的坚强、和在风雨中的成长。
  • 狂魔天骄

    狂魔天骄

    道家第七洞天罗浮山,号为朱明耀真天。东土大陆第一修真门派无极门就在此山中。门中女徒与魔界少主有染,生有一子,注定命运多舛,九荒八蛮之地走遍,九死一生后,身兼仙魔两派无上大法,为正邪不容,竟成一代狂魔……
  • 夫人上榻:为夫在下

    夫人上榻:为夫在下

    本文第一章为作者脑抽发错,并且删不掉。。。其内容之烂到一定程度,请读者们忽略。直接观看第二章节。谢谢。。。握生死大权,得重生。踏血肉之路,复国仇。她身为白纸之人,无心无情。在她眼里。世间万物只分两种,看得顺眼的同看不顺眼的。看得顺眼的便对其好,看不顺眼的便消灭掉。被牵引着一步一步,走向生杀大权。迷雾背后的真相,如何去承担。
  • 诸神位面

    诸神位面

    自古诸神时代结束,成千上亿的位面被发现,无穷无尽的种族出现在世人眼前,这是一个大混杂时代,无尽位面,不同观点激烈碰撞。西纳普斯位面的天使可以跟失乐园位面的恶魔把酒聊天,迷失位面的魔鬼和人类可以生死与共,东位面的练气师可以与苦沙位面的苦行僧讨教佛法,深渊位面的魅魔可以与狐狸精比较魅力。而他,只想一观一世界,一走一位面。
  • 千金公子

    千金公子

    磊落青衣少年行,诡谲新世乱未平。濯濯菁华本绝色,无端一去入浮汀。玄明高庭张智策,宇清四海展雄心。卫国拓疆约百战,古来公子只千金?··············《千金公子》题诗************************************************
  • 网游之风雨飘摇

    网游之风雨飘摇

    (新人首作,请多关照)21世纪的少年——苏青睁开眼的时候已经在1全息网游《天启》的世界里了。震惊过后发现不能下线!上网搜索信息后发现已经是100年后的世界!苏青整个人都不好了!原本就有点懦弱少年,在《天启》的世界里又怎样面对呢?【文内会出现GAY,不喜误入】
  • 晚眺

    晚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球缉爱:天价逃妻

    全球缉爱:天价逃妻

    婚礼上他突然出现将她绑架,步步紧逼。“想嫁人?”下巴被狠狠捏住,“谁给你这样的权利。”假意妥协,绝地反击,本以为能逃出升天重获自由,却不知逃的了人,逃不了心。偏执首席的疯狂夺爱,他步步为营,她节节败退。他的固执疯狂让她恐惧,他毫无道理的偏执宠爱让她迷茫。不能爱,不能恨,她走总行了吧!
  • 不死疯少

    不死疯少

    唯一收养他的大哥被害死,靠着天生的特殊体质,带着青梅竹马的校花逃离,就在绝望时,遇到了师父,让他明白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带他走上强大之路。在他归来时,众美跟随,仇敌授首,兄弟重聚,统一江湖,且看他一路凯歌登上世界最巅峰!
  • 你曾爱我如儿戏

    你曾爱我如儿戏

    “高先生,你该走了?”高渐离看着她笨蠢迷茫的模样咬牙“睡了你就走——”别人的女人都是缠着抱着爱着吻着,生怕男人转身就进了别人的怀。怎么到了他这,一天到晚赶他走。想个什么法子,让她抱紧自己的大腿,哭着求着让自己留下呢?后来,当真相一点点浮现,高渐离怒吼着……让她去死。她痛苦百转,绝望转身,几天后,她真的消失了,干净彻底。可这时候,高渐离才发现,他的心,竟痛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