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7700000421

第421章 :大湖路

“可是我们这七万大军走了,主公那边怎么办?”江沉舟担心的问道。

“单凭极乐圣教的六十万大军,虽然能掀起一些风浪,不过根本搅不动这潭浑水。主公身边有补充完整的三十万大军,加上一个龙骑军团,完全足以应对东南的任何局势。再说,我们调遣部分兵力回家,也能缓解一下朝廷对我们的戒心。我们迟早要回朝廷翻脸,但绝对不是现在。”骆祥淡淡的说道。

“可是……”展书堂着急的说道。身为一个军人,最渴望的事情自然是征战沙场。现在东南局势未明,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但是一回到了河套,恐怕就只剩下驻守地方,那样的生活,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折磨。但是话还没有说出口,便已经被骆祥打断。

“没有可是!边帅现在手中的兵力有限,你们回去之后正好能够帮边帅一个大忙。嗯,展书堂,你的骑兵等到百姓们装船的最后一天离开。江沉舟,从今天开始,你的步兵便可以启程北上。在所有百姓在克州下船之后的两天之内,如果你们还没有到达克州,小心边帅将你们军法从事!”骆祥断然喝道。

“克州?”每次回去的时候,要么是在定州驻军大营,要么是延州城郊,怎么这次偏偏变成了克州?展书堂和江沉舟都是疑惑不已,不过,两人最终还是没有质疑骆祥的决定。根据河套军方的规定,三大谋士除了扩军之外,享有调遣军队先斩后奏的权利,他们自然不敢违抗。

骆祥望着大河对面,嘴角浮起一抹微笑,他早在七天前就已经让人前往天都圣京以昊天的名义向中兴帝领取618年幽云十六州的户籍资料,理由嘛,就是河套有四百多万来自幽云十六州的百姓,他们想为当年惨死在东北三国屠刀之下的百姓们立碑纪念,因此索要具体的名册。想来这一件小事,中兴帝还不会为难自己。现在,已经快抄录完毕的名册正在准备送回河套吧。

单凭极乐圣教一己之力确实很难搅浑帝国的这潭死水,尤其是极乐圣教现在只集中了三十万兵力,他虽然能够对周边地区形成巨大的危险,但是要想将其彻底碾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四月未到,当中兴帝等人还在判断着程显清可能的动向的时候,程显清终于动了。

动如疾风。在东倭五万水师和运输船队的帮助之下,极乐圣教在头一天下午的时候开始渡江。由于程显清使出了各种手段封锁大军行动的消息,因此直到第二天中午时分淮水方面才发现寿州附近的三十二万极乐大军已经大部分过江。张珂亮闻言,连忙尽起本部五万大军急忙赶来,结果断后的明辉早有准备,张珂亮和淮水大军猝不及防之下,被明辉的埋伏杀了一个丢盔弃甲,好在张珂亮毕竟不是白痴,急急忙忙丢下两万士兵殿后之后,自己这才率领着三万士兵冲了出来。想到两万儿郎就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和贪功如此窝囊的战死沙场,张珂亮顿时老泪纵横。

极乐圣教突然渡江,兵锋直指大湖路兴州。

只是,极乐圣教虽然是采取了各种手段掩饰自己的行踪,但是欧阳靖忠对于极乐圣教的提防一直没有放下过。南方军区三十万大军,朱赤崖率领五万士兵驻守鹿州,防止金花三越从这里突破,并且监视滇南五族有可能的异动。

南方军团原副军团长成国赤率领十万大军坐镇成州和望州地区。虽然金花三越已经上表臣服,但是欧阳靖忠根本不相信金花三越的诚心,因此虽然手中的兵力有限,但是欧阳靖忠还是在西江防线上整整布置了十五万大军,毕竟在没有了蛟龙军团的巡航之后,西江防线的防守压力一下子就增大了许多。

原大湖路地方驻军统领林萧山率领五万士兵驻守楚州东面的雁魂关。大湖路西面是和滇南山区接壤的起伏低缓的山地,中部和东部地区则是和江南路的大平原连为一体。尤其是楚州、成州和望州,更是清风有名的粮食产地。大湖路每年给帝国提供的粮食占到了帝国粮食总纳入量的六成,其中这三州的粮食产量又占到了大湖路粮食总产量的六成以上。雁魂关其实只是江南大平原上一个比较崎岖的山地上修筑的一座中型要塞而已,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在大湖路和江南路分属两方的时候,这里便显得尤为可谓。

至于洪州方向,则是欧阳靖忠自己亲自率领着南方军团的十万精锐驻守在这里。极乐大军的战斗力虽然彪悍,但是南方军团也非弱者。在欧阳靖忠的以身作则之下,整个南方军区的战斗力都堪称帝国一流。尤其是南方军团一直驻守在大湖路,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尤其熟悉,朱兆军团十万大军夹锐气而来,结果在兴州城下,当时就碰了一个头破血流。

程显清的本部大军随后赶来,三十余万大军在程显清的亲自率领之下强行攻城,结果在欧阳靖忠亲自坐镇之下,极乐大军居然连洪州的城墙都没有攻上去一次。程显清见自己无法在洪州城下取得进展,便试探着绕过洪州城,从洪州南部或者是楚州地区突入大湖路内部。然而欧阳靖忠早有准备,虽然蛟龙军团已经全军覆没,但是大湖路素来多河流湖泊,他尽可能的用自己的影响力调集了一批船只临时改造成战舰,依靠自己在大湖路良好的人脉准确的掌握了极乐圣教的攻击方向,然后用船只运输陆军不断袭扰极乐大军。大湖路的百姓虽然没有经受过极乐圣教的肆虐,但是旁边的江南路的惨状他们都是见识过的,因此也尽量的组织乡勇这些打击极乐圣教,导致极乐圣教虽然空有三十万雄师,却无法取得一丁点进展。

“朝廷方面究竟在干什么?本帅两天之前便已经将求援的折子递到了天都圣京,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回音?陛下他究竟在怎么想,难道大湖路的百姓便不是帝国的子民?”兴州城内,白发苍苍的欧阳靖忠怒声喝道。

“大帅息怒,陛下必定已经看到了大帅你的折子,现在想必已经在调集援军。”行军司马顾长风小心翼翼的说道。

欧阳靖忠难得发一次火,不过他就算是发火,也绝对不会辱骂下级或是砸桌子摔东西,只是双眉倒竖一脸通红。很是烦躁的站了起来,欧阳靖忠憋红着脸说道:“调遣援军?如果朝廷方面已经在调遣援军,那极乐圣教敢这么猖狂吗?大湖路本来就是易攻难守,西江沿岸的兵力根本不敢调动。我们这边虽然也有十多万大军,可是对方占据着主动。他攻我守之下,我们必然会吃大亏。”

顾长风不言语了。上次欧阳靖忠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中兴帝调军北上的要求,所有的人就都明白靖南公和中兴帝之间必然会产生隔阂,但是谁也没想到中兴帝居然能够做到如此程度,这不能不让人心寒。

严格的说,欧阳靖忠这个统治了大湖路二十多年的土皇帝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他是一名宽厚的长者,是一名勤勉的官员,是一名优秀的将帅,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上次的事情,欧阳靖忠明明可以找出很多理由很冠冕堂皇的搪塞过去,可是他却直言不讳的告诉了中兴帝自己的想法。这种流淌在他身体之中长达数十年的书生的迂腐和气节让他直接无视于双方之间地位的悬殊,不过这也正是他南方军区总指挥使兼大湖路太守的人格魅力所在。

顾长风迟疑了一下说道:“大帅,要不我们在征召十万士兵的预备队?”

欧阳靖忠缓慢的摇了摇头:“兵员倒是不愁,不过哪里有那么多的兵器盔甲?你又不是不知道,上次征调十万士兵,已经消耗了我们大部分的军需储备。长风,你在代本帅写一封奏折,就是说现在形势危急,大湖路兵员捉襟见肘,扩军势在必然,希望朝廷派出相应的监军使前来指导,并准备相应的军需物资。至于怎样说来好听,你自己润色一下吧。”

顾长风点头告退,只是心中却是一叹,朝廷如果真的这么好说话,南方军区就不会落得这么不尴不尬的局面了。

严格的说,大湖路人口高达一千五百多万,如果真的要扩军,至少能够迅速组织起一支四十万人的军队,但是这二十多年来,不管南方军区的形势如何紧张,大湖路的总兵力都只有二十万不到,究其根本,还是要追溯到欧阳靖忠刚刚到大湖路任职的时候。

神宗皇帝刚刚即位,当时金花三越以为有机可趁,便率领大军突然强度西江进攻大湖路地区。当时大湖路的太守和南方军区的总指挥使都是不战而逃,数十名地方官员和军方将领居然在金花三越的强大攻势之下举手投降。朝廷方面当时也挪不出手来,结果欧阳靖忠当时刚刚任命为南方军团的军团长,面对如此情况,欧阳靖忠以强势手段稳住了大湖路摇摇欲坠的形势,然后将自己的亲信将领安插到南方军区之中,强行接管了整个军区的军事力量,并且在大湖路士绅之中选拔贤能为地方官员。在他一系列的手段之下,总算是稳定了大湖路的形势,最终将金花三越逼回西江南岸。

战事结束之后,欧阳靖忠自然是要向朝廷为这些立功的士绅将士请功,而上一任的大湖路太守和南方军区总指挥也确实太不得民心,在大湖路军政两方的推动之下,一封万民书也同时递到了神宗皇帝的面前,恳请朝廷任命欧阳靖忠为南方军区总指挥使和大湖路太守。神宗皇帝当然是勃然大怒,不过这时候的大湖路军政两方的重要部门基本上都是被欧阳靖忠的亲信部下占据,为了不让刚刚平息下来的大湖路再次动荡,神宗皇帝忍气吞声的答应了大湖路军民的要求。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欧阳靖忠和朝廷之间已经埋下了一根刺。

老实说,欧阳靖忠从来没过拥兵自重割据称雄的想法,在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欧阳靖忠主动上表请辞,神宗皇帝不许之后,欧阳靖忠又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部迁居到了天都圣京,自己则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留在大湖路。朝廷方面虽然因此对欧阳靖忠稍微安了些心,但是对南方军区的限制一直没有停歇过。最直接的就是朝廷一手控制了南方军区的军械配置。南方军区当时只有二十万不到的军队,因此兵器盔甲的配置一直没有超过三十万。欧阳靖忠心中自然明了,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好在这二十年来在他的经营之下,大湖路稳如磐石,金花三越的挑衅从来没有成功过。大湖路也就这样还算平安的走过了这么多年。不过前些日子由于形势太过恶劣,欧阳靖忠也顾不得朝廷方面的反应,直接扩军十余万,将总兵力增加到了三十万。在加上他又拒绝将兵力北调,因此朝廷方面对他更是疑虑大增。

同类推荐
  •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代表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他们的作战经历,以及走向失败的过程。
  • 重铸大汉

    重铸大汉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相把持朝堂。皇权旁落,汉失其鹿,天下豪杰枭雄群起,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吕布,当真是一忘恩负义之人还是被士人所逼?颜良、文丑、高览、高顺为何不能一展身手,笑傲群雄?田丰、沮授、陈宫、廖立等人未必就比郭嘉诸葛差很多吧?一本《三国演义》只歌颂了刘备诸葛,却掩盖了多少英雄豪杰。且看一现代平凡之人如何凭借一群不被罗大神看中的人把朝鲜变成自己的练兵营,把日本变成自己的生育院,如何与曹操郭嘉、孙策周瑜、刘备诸葛等梦幻组合殊死相斗,看是鹿死谁手。感谢书友“戒不了谁”提供的书群:72338085,支持散人的兄弟们前进
  • 汉风回归

    汉风回归

    两千年,孕育了不少朝代,但是将朝代作为我们民族的名字,只有一个朝代——汉朝。“犯我强汉,虽远必诛。”这是是一个我汉民族开始扩展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并首次树立起我华夏人民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汉武帝驱逐了匈奴人,而部分溃逃的匈奴人却差点将欧洲的君主们全部赶下了海。我大汉与匈奴之争,造成了人类第一次人口大迁徙。这就是波澜壮阔的大汉朝,人才辈出的年代。破乌恒,灭鲜卑,逐匈奴,搞定三韩外加小鬼子祖宗,统一东亚;重新打通西域三十六国,降乌孙,大月氏,贵霜,统一亚洲版图,然后和罗马帝国叫板,汉人第一次进行全球攻略。不一样的三国,尽在《汉风回归》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风云变化,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文争武斗,英豪辈出。三国鼎立,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封杀之王

    封杀之王

    时空乱了,现代人王小飞做了复活之国的封杀部部长,他掌握封杀大权!文化大家李白,杜甫,关汉卿……全部拉过来谈话,书籍统统没收,修改的修改,封杀的封杀!他所向披靡因为他是封杀之王!
热门推荐
  • 仲夏夜微凉:爱若星辰

    仲夏夜微凉:爱若星辰

    豪门恩怨、爱恨情仇、阴谋诡计……她的父亲一手策划,让他家破人亡、少年丧父,商场如战场,一步错便满盘皆输。多年以后,在这座灰蒙蒙的北方城市中,古老的校园里,她和他再次相遇。他不曾想过报仇,毕竟当年说不上谁对谁错,但却也做不到相逢一笑泯恩仇。可惜世事难料,别人眼中天性凉薄的她却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他。既然她给了他机会,他便选择无情的践踏她的感情,用一种最残酷的方式将他的仇恨倾泻在了她的身上。凉薄如她,转身也已是满脸泪痕,夏夜微凉,她的告别随风而散:爱若星辰,愿你珍重!
  • 重生未来之传承

    重生未来之传承

    钟绮灵倒下的时候带着深深地不甘,她觉得以后自己要奋起,只为自己而活!可是,当她醒了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幸好有个随身空间陪着她一起面对这一切。但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这个面瘫非要跟她一起传承生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帮助丈夫做男人

    帮助丈夫做男人

    太太们会经常向自己的密友抱怨:“丈夫不再爱我了,他跟我说话的时候总是不耐烦。”为什么女性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心理学研究显示,女人对于他人说话的语气、声调,有着极高的敏感度,这 也是她们为什么被认为是天生的社交活动家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什么样的声音和语调,是最为女性所接受,同时又可以令她们感到心情愉悦呢?大多数女性认为自己理想的丈夫,应当具备这样的声音:甜美、有磁性、清晰、亲切、耐心、集中、平和、沉 稳、有理解力、易沟通、热情、让人产生遐想。
  • 江山枭雄

    江山枭雄

    秦朝末年,风起云涌,是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时代之一。本书故事,也正是发生于这个多姿多彩,英雄辈出的时代。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中国养生学(上、下卷)

    中国养生学(上、下卷)

    本书收录了西安植物园内100种较常见的植物,全面介绍了相关植物科普知识,内容包括草本佳丽、木本花卉、绿林漫游、水中芳菲等。
  • 红色警戒之中华崛起

    红色警戒之中华崛起

    萧建仁,一个痴谜《红警》的极品废宅,因一次偶然的事故,穿越到一个类似于《红警》的时空,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中华阵营,且看建仁哥如何创造不一样的奇迹,带领中华好男儿,使中华崛起
  • 锦绣山海间

    锦绣山海间

    历经十世重修,只为化凡为仙;炼制万千仙器,只求逆天改命。下幽冥上九天,追寻前世记忆;寻海外访大荒,能否救得爱侣?
  • 文若殇原创文集

    文若殇原创文集

    原创作者,谢谢支持!本人QQ:2656231768本书是诗歌与散文的文集,具有古风古韵特点!
  • 易数钩深图

    易数钩深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