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6500000011

第11章 新闻导语的基本概念、分类、提炼和运用(2)

4.新闻导语对新闻素材利用的功能也深深影响着新闻的存在价值。麦奎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指出了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治研究出的9种对外国新闻选择和加工的影响要素:一是时间跨度;二是事件强度;三是明晰性;四是文化接近性;五预期性;六是出乎意料性;七是连续性;八是组合性;九是社会文化价值性。新闻导语如出一辙,反映的内容是新闻素材经选择与加工后的内容;导语采用的类型,也是导语之后要报道的新闻主体所采用的类型。导语可以利用这些要素组合,确定自己的表现形式,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与有效使用。导语对新闻素材的多重影响主要有:其一,导语本身就被视为一种要素完备,可以独立发挥新闻报道作用的“小新闻”,因此对新闻的素材选择、加工与类型的优化比一般的新闻选择要求更高,参考、指导作用非常明显;其二,导语所使用的素材必须要按新闻报道的主旨来选用与之有关的素材。这样在客观上影响并优化了新闻素材的整体选择,为素材的选择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方式、方法;其三,导语所使用的素材要经过严格加工,即对选用的素材进行剪裁,取其精华,对最有报道价值的素材进行提炼和结构安排,客观上提高了对整个新闻素材的加工质量,增加了素材的表达手段;其四,导语可以凭借自身的类型来影响新闻的各种类型。如导语的特点、类型等适合于任何新闻体的特点或类型导语,等等。只要新闻存在,导语就会不断优化新闻素材的选择、加工与类型,并力图使其系统化或系列化,对整个新闻的素材综合运用与类型选择等的影响会一直存在下去。

5.导语不断创新新闻传播模式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任何创新都要靠传播来实现。美国学者罗杰斯在其《创新与普及》一书中提了“多级”和“N级”传播模式。20世纪60年代,创新扩散的世界性研究成果就有405项,已经扩散到政治学、军事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公关学、营销学等多领域。21世纪初,创新扩散必需的四个关键性要素在最新的调查与研究证明得到了进一步证明:即创新要素、渠道要素、时间要素、社会系统要素缺一不可,是任何创新能否成立的关键。而新闻导语的形式创新、表现手段的创新等,不仅体现了上述4个关键性要素的内涵,并抓住了他它们的典型性、代表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强调了新闻报道应该具有的新颖性、启发性、指导性、借鉴性等作用。导语会通过不断的创新继续崭露头角,会扩大新闻渠道影响大众,更会充分抓住新闻的时间要素,以崭新的形态满足新闻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社会各个系统的需要。按照传播的“N级”原理,新闻导语不断创新着新闻传播的模式,既是自己生存的需要,更是新闻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大众的需要。同样,导语以创新性促进新闻传播模式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表现,即我们看到的对新闻式样的促进、对新闻功能的综合性促进、对新闻与读者双向互动的促进等的不同表现。

三、导语与新闻要素的互动作用

新闻要素最早由美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即著名的5W宣传模式,亦称“拉斯韦尔公式”。新闻五要素与新闻导语的互动关系一直非常紧密。没有新闻五要素,导语不能成立。反之,五要素没有导语的有机利用与发挥,也会影响到新闻的报道,其作用则大打折扣。

(一)导语对“五W+H要素”的能动性表达

在叙述新闻事实时,需要直接或间接说明构成新闻事实的五个重要因素就是新闻五要素。它是新闻报道和新闻导语必不可缺的常用要素。新闻五要素是新闻文体不同于其他文种的显著标志。五要素是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五要素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W”,于是人们便称“五个W”。新闻事实的结果是读者非常关心的,于是又用英文单词“HOW”来表示“怎样、结果”,便又出现了“五个W”加上一个“H”的形式,即“五个W加H”,又称五W加H要素。

(二)导语与“五W加H”要素的互动

“五W加H”要素是导语必用的要素。但新闻导语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存在几个互动关系:任何导语都离不开“五W加H”要素。没有它们导语不可能成立;“五W加H”要素可以影响到导语的结构形式,干预着导语的形态和导语的效果;导语可以充分运用五W加H要素,在运用中组合选择,并按导语的要求使用某些要素以突出某些作用;导语和“五W加H”要素是一种比较有特点的互动关系,导语依靠它进行要素优选,组合结构,提高导语质量,反之,会干预导语的实际形成,促进导语表现或形式的“升级换代”,对导语形式、内容等产生极大影响。

四、新闻导语的基本分类

新闻导语形式多样,表现活泼,实用性特别强,存在不同的分类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导语、设问式导语等等。

(一)叙述式导语

叙述式导语又称概述式导语、陈述性导语,是最常见的导语形式。它直接概述最重要、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揭示实质,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读者容易把握概况,了解新闻事实的基本过程。例如《华西都市报》刊登的《盖茨畅想未来社会》一文的导语:“英国《独立报》20日刊登了世界首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纽约独家专访。问答中,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对未来某些生活场景和全新方式进行了大胆设想。”这一段导语简练,概括,意思清楚明白。

(二)描写式导语

描写式导语又称见闻式、描述式导语。它是作者以自己目击到的情况为基础,写出主要新闻的事实或有价值、特色、意义的侧面(景场、细节)等,通过简洁、生动的描写以渲梁气氛,增加其表现力和生动性。霍唤民主编的《应用写作》经济新闻部分有这样一段导语:“初秋的合肥街头,每天清晨可以看到手持竹竿的农民,赶着千百只鸭子穿过闹市。鸭群一来,满街一片嘎嘎声,大小车辆纷纷让路。人们看到这种多年不见的‘鸭群过街,车辆让路’的合肥风光,无不喜形于色。”这一段导语的动态描写精彩感人,充满生活气息。

(三)设问式导语

设问式又称疑问式导语,是把要说的事实、问题用设问句提出来引起读者注意或兴趣,或关注或深思,然后再对事实或问题作出解答。它可在导语中一问一答,以示醒目,可只问不答,放在主体部分解答以造成悬念。如《半数创业者起家不到10万》一文的导语:“普通百姓如何创业?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昨日,央视、清华大学、中国农大和国家发改委联合推出的《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揭示了我国百姓创业的秘诀。”这一段导语连用两个设问句,意在吸引读者注意,产生阅读下文的欲望非常明显。

(四)论述式导语

论述式导语又称结论式、评论式导语。它是对经济的某个观点、某个问题、某项工作进行评论或论述,表明立场,再作结论。这种方法有事实的叙述,有精到的评论,既体现了新闻的价值,又便于探究评论、结论背后的深层意义。结论式导语比评论式导语更肯定,观点更鲜明。一位记者在准备编发一篇经济新闻时,联想到农村致富的发展过程,拟写了这样的导语:“想想富,必修路,是上世纪农村80年代致富的标志;要致富,必须发展农工副,是上世纪90年代致富的写照;真要富,如今抓住十一五,新农村的建设是基础。”这一段导语针对农村致富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国家十一五经济规划为新的起点,道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是真正致富的必由之路的真谛。

(五)对比式导语

对比式导语又称比较式导语,即把两个不同的事实或不同的观点等进行比较,突出其中有个性的特征,来增加吸引力以引起读者兴趣。对比的方式很多,正反、大小、新旧等等都可以构成对比。例如新华社2006年“两会”特别报道推出的《大学收费20年疯涨25倍》一文的导语:“要问20年什么价格上涨最快,上学费用自然位列到其中。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冲上5000元大关,涨幅达25倍。这个惊人的数字,让代表委员们十分忧虑。”

(六)引语式导语

引语式导语又称引用式导语。它就是引用权威人士、文件、名人语言,科学原理、诗词、典故等来增强导语效果,达到别开生面,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文的导语:“‘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唐知县审诰命》中知县唐成的这一题款,现在变成了许多人的口头语。担任领导工作的干部,把它作为勉励自己坚持真理的格言;人民群众则把它作为向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这一段导语引用尖锐而有深意的语言,强调干部廉政,一心为民,给人留下深信刻的印象。

五、新闻导语的提炼

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精华和灵魂。导语部分要用最重要、最精粹的事实以吸引读者,明晰主体,留下清晰印象,因此,新闻导语对自身提炼尤为重要。

(二)选好角度,注重创新

任何新闻或导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倾向性。所谓完全客观的描述与非常中立的报道,其实也隐含着撰稿者的潜在立场。所以,精心选择导语表现式样,注重利用恰当角度,一语既出,便先声夺人,引起读者重视,进而感召读者就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制作导语要在读者兴趣、重视程度、阅读效果上充分考虑导语的实际效果。选择一般人不用或少用的角度,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可以抓住导语的新颖与个性显示精心构筑导语。所谓新颖,就是要使读者阅读了导语后,感觉到疑团顿开,豁然开朗,耳目一新;所谓创新,不仅是导语式样、角度选择的创新,也包括立意、构思等的创新。

同类推荐
  •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由于学识、经验、能力、性格、思维等诸方面的限制,教师由于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在教学过程中走入误区在所难免。本书列举了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甚至错误,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这些问题在教学中的呈现形式,提出解决的方案,引导教师避免或者走出误区,通过"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引导教师做一个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更快的成长和进步。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书内容分为外国文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外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研究、翻译研究、外国语言研究五部分。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反校园暴力101招

    反校园暴力101招

    本书作者以多年从教的经验,详尽分析校园暴力的定义、性质、起因和行为特点,分别针对受害者、施暴者、家庭和学校,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热门推荐
  • 致虚路之归劫

    致虚路之归劫

    以人为媒,以尔为灵,以吾之口,唤汝之心!制天命而动之。“就让我,在通往致虚的路上永不回首!”——孙铭
  • 变种

    变种

    杨木是不是野种,谁也不知道。但杨木的长相不像他那个锉子爹,也不像他那个麻脸的娘。杨木的爹高不过五尺,粗胳膊粗腿,活脱一截憨木疙瘩。杨木的娘黄皮寡瘦,凹着的地方瘪着,该凸着的地方也瘪着,全身惟一的两坨肉贴在屁股上,也是一副塌相,现不出半点风景来。
  • 穿越之凰临天下

    穿越之凰临天下

    神秘的皇家女子,死后灵魂穿越,夺舍到五年后的一个女乞丐身上。化名白馨的她,立誓要卷土重来,让曾经对不起自己的人付出代价、血债血偿!世人只知皇家的荣华富贵,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那九重宫阙、那重重围墙之中,才是人世间最大的无欢城……“她不是这样的人,我知道的,她只是不能违背自己的心,她只是不爱我。”“不行,我不能让白馨那个女人,毁了我们皇室兄弟间的情谊。”白馨:“你们都没有这个资格指责我,都没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伤科方书

    伤科方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汉书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天下为聘:盛宠嚣张妃

    天下为聘:盛宠嚣张妃

    本文女强宠文,一对一,她是现代神偷,一朝穿越,却成了被送上祭台的祭品,贱种?废物?只能去死?擦!她要让这帮孙子知道,什么是高智商人种,什么叫霸气侧漏!把她祭水神?对不起,水神被她收了,现在是她跟班小弟。封她太子侧妃?擦,正妃她也不稀罕!让那太子思想有多远就给姐滚多远!不过,谁能告诉她,这到底是个什么世界?她不过就捡了把破烂匕首,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变萌正太钻她被窝?还有,那个病秧子美男宫主,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让整个大陆的百姓敬他如神明?她不过劫持他一回,他便紧跟着她,向她逼婚,美其名曰给她面子。她不要这面子行不行?
  • 匡政之路

    匡政之路

    璇玑倒逆七政乱,江山漫卷蚩尤旗。十二神将劫天子,二十八宿斗紫皇。一首箴言诗,引动天下风云,是谁在背后搅动天下大势,谁是布局者,谁又是棋子?风云过后,又剩下了什么。。。
  •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谜之局

    天谜之局

    他们是一群身负远古绝学秘术之人,隐伏于当代社会。他们追寻着同一个无人知晓的古老秘密,相互间却又发生着无比残酷的缠斗!大学考古教授周几,无意也找到了一本远古神术残本,却因此让他整个家族卷入了此局。周几之孙周余弦,似乎生来就是为了解开这些惊天谜团、为了替世界对抗这群“异类”,但那却只是个无解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