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4500000020

第20章 策略篇(10)

这种互惠性的逻辑推理和对相应结果的接纳,不仅可以增强儿童间的道德信任,更有利于儿童进行道德自我的反思和进步。

综上所述,我们介绍了实施惩罚时应首先注意的事项,不能盲目的随意使用惩罚手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对儿童的道德行为进行积极强化,从而进一步激发儿童的道德动机。否则,造成的不仅仅是教育工作的事倍功半,甚至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时刻记住,学校和课堂的整个教育、情感氛围对儿童的自我发展可能起帮助作用也可能会起阻碍作用,而这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努力。

二、惩罚方法的策略设计

在惩罚问题上许多人赞成的观点是:惩罚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如何使惩罚更有效的问题。惩罚不受重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教师与父母普遍缺乏有效运用惩罚的技巧,尤其是缺乏创造性使用惩罚的技巧,许多学生在犯错误之后能准确预测到他在父母与教师面前将会面临的惩罚———身体与心理上的伤害,这种惩罚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有害的。

如果能让问题行为得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惩罚,效果可能更好,因此惩罚方面的研究应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惩罚的策略与机制的探讨上。其实,现代的惩罚研究已经上升到行为矫正技术的科学高度,重视惩罚程序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各种变量的分析与控制,而许多教师、家长甚至部分研究者还在沿用古老的惩罚观念与方法,如一些研究论文中谈到创造性使用惩罚取得效果的案例,认真分析其实只是随因练习、引导服从程序的积极应用,由此可以看出国内不仅在这方面研究上的滞后,实际上也反映出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惩罚技术缺乏充分的了解。在现有的有关惩罚的研究中,几乎没有研究文献谈到使用惩罚的策略,在有限的几本行为矫正的教材中,对惩罚的类型也仅仅谈到体罚、斥责与隔离。缺乏有效的惩罚技巧,惩罚的效果确实难以保证,其应用自然就有限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惩罚确实是一种高风险、需要高技巧的教育方式。本节将会着重分析使用惩罚的方法,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最佳效果。

(一)国外惩罚程序的研究及启示

从国外的研究结果来看,惩罚程序的研究探讨比较多,在惩罚程序的研究中,将惩罚分为负惩罚与正惩罚,负惩罚包括罚时出局(隔离)与承受代价。正惩罚存在着比较大的误用与滥用的风险,过多地使用正惩罚,如罚学生抄写20遍,也可能使良好行为成为厌恶刺激,因此反对惩罚的呼声大多也是针对正惩罚的,但使用得当,正惩罚中的矫枉过正(包括积极练习与过度补偿两种形式)、随因练习、引导服从、身体限制、斥责、施加厌恶刺激以形成厌恶性条件反射等仍然有其明显的行为矫正作用。

而国外最新的行为矫正技术研究不仅探讨惩罚实施的程序,而且对每一种惩罚方法的作用、惩罚使用过程中应该控制的变量,都有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如除了必须使行为者在出局后脱离正强化物外,罚时出局有没有效果还应该考虑罚的去所、出局的时间长短、能否防止受罚者逃脱、能否避免当事者有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以及负强化或者自动强化的问题行为不合适使用罚时出局,这些研究对科学使用惩罚程序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一般而言,如果低可能性的行为(厌恶活动)的发生取决于高可能性的行为(问题行为)的发生,则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会减少。这是正惩罚使用的普雷麦克法则,即在从事了某种问题行为以后,一个人必须做一件他不想做的事情,那么问题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会降低,这应该是选择惩罚方法与具体程序的指导性原则。在明确这一原则的前提下,设计什么样的惩罚程序方便易行、有效、创造性,就依赖于惩罚者的发挥了。有的成功惩罚的案例中提到让迟到的学生当场唱一首歌曲,由于当时困窘心理的影响,这位学生从此再也没迟到,这是典型的普雷麦克法则的应用。对特殊的问题行为,尤其是强迫行为,在行为发生时给予一定的厌恶刺激,如电击、酸辣味、冰敷、特殊声音等,行为矫正程序设计与操作得当,充分考虑行为者的个性特点,应该是有明显效果的。一些厌恶刺激的作用如果是善意的,使用时有一定的幽默效果,也值得仿效。如家庭治疗中,对亲子双方的违规者用水枪注射,能有效促进家庭动力模式的改变。如果能在代币制或者变相的代币制中使用扣发代币作为惩罚,可以防止被罚者心理上的对立,也有比较好的效果,网上的各类游戏都是有效地用代币(分数)进行奖励与惩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惩罚手段也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二)使用惩罚时要明确其目的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受惩罚的学生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使大多数学生受到教育。作为教师必须清楚,惩罚对象是学生的违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任何指向学生身体、尊严、人格和心灵的惩罚都是反教育的。如果这个目的不明确,教师就可能滥用惩罚,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就可能带有个人情绪、抱有偏见,就可能有“教训”学生的心理,结果对学生造成体罚。

1.惩罚学生前要先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何况惩罚又是教师难以把握的一种教育方法,所以,惩罚学生必须要以了解学生为前提,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惩罚对象的性格类型,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而不能一成不变、千篇一律。比如,对于故意违纪的学生与过失违纪的学生,对于初犯和屡犯,对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惩罚的程度及方式都应该有所区别。

2.惩罚要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

中学生积极向上,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特别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坚持正面教育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惩罚的教育方法不能孤立地使用,必须与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因为惩罚过多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处理不当会形成师生抵触心理,给自己造成教育工作上的困难。

3.让爱融到惩罚之中

在现实教育当中,有些教师惩罚学生时多是在不理智的状态下,自认为是爱学生的,但学生认为你是跟他过不去,用惩罚的方法来惩治他,学生体会不到你的爱,这就是惩罚的失败。要想让爱融到惩罚之中,教师遇到问题时必须理智,如不能理智地把爱融到惩罚之中,宁愿放弃不用而改用其他方法。同时惩罚与抚慰相结合,做好惩罚的后续工作———情感的沟通,这是提高惩罚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

(三)如何善用批评这一艺术?

批评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如何用好这一惩罚手段,是完善教育方式的重要方向。当然表扬需要艺术,批评也需要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批评艺术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那么,批评的艺术是怎样的,应如何做呢,下面的“五要”与“五忌”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1.要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这是取得好的批评效果的重要前提。只要我们的批评能够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碗水端平,就是再调皮的学生,在事实面前,也能认错、服气(尽管有人并不愿在口头认错)。但若做不到这一点,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特别是不能一视同仁,厚此薄彼,那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也会在学生中制造不团结。作为体育教师,在进行批评时,不可不注意这一点。

2.要找出根源,对症下药

欲使批评效果最佳,批评也不宜就现象论现象,最好再深挖一层,找出.病,源,然后再对症下药.这样使学生不但心服,而且也知道自己的错误源自何处,改起来也会更加自觉。当然,这种方法运用也要恰当,也要因人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对那些年龄小,理解能力差的小学生,不能生搬硬套,就是对那些思想较成熟的中学生、大学生,也要酌情进行,不要给人形成.揭老底”的印象.否则,效果也是不佳的。而且.有些时候,因种种原因,也不可能事事、回回都这样进行批评。

3.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感人者,莫过于情,服人者,奠过于理,批评者欲要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情、理如同大师傅的佐料,离了它,是决然做不出五味俱全的饭菜来的。但这种情,不只是靠批评进行时才临时‘调动.的,应该重在日常培养,以深厚的爱生之情,去关心他们的成长。只有取得这种思想上的亲密无间.理,才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会主动去理解批评的含义。

4.要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批评帮助,从批评者来说,虽然大都出于善意,但若把握不住时机,也往往事与愿违。所以批评时一定婪洗释日扣沉,要善乎根据当时的环贵气氛、孕生的举止反应,来决定自己批评的深浅度。假若不顾这一切,只认为自己反正是出于好愈,不管对方能否接受,就来一通急风基雨式的猛批,效果是一定不会好的。

5.要耐心细致,允许反复

思想教育,是项伙丙苦匆煎的工作,一次两次的说服、批评,不见得就能立即奏效,即使有效果,也可能会出现反复,尤其是对思想还不定型的中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批评者要有最大的耐心,要允许被批评者有反复,允许其保留意见,不能一见反复,就认为是朽木不可雕,失去耐心,撒手不管。

批评不但要做到五要,同时还要做到五忌,方能使批评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五忌是:

1.忌搬翻旧账,没完没了

学生犯了错误,一般来讲,应重点针对这次的问题展开批评,在联系过去的事情时,一定要慎重。否则,会使人误认为没完没了,产生反感情绪。当然,如果学生所犯错误,确系和过去的事情有联系,我们也不能因怕学生反感而不敢挖出其思想根源.只是这样做时,要注意方法,要能说到学生的心里去,而不使其产生是‘新帐旧帐一齐算”的印象.

2.忌先入为主,听不得被批评者的意见

事情是复杂的,许多矛盾的产生,其中的原因,有时与人的主观臆想往往不一致。因此,批评者在进行批评时,要切忌先入为主,不能主观猜定‘这事一定怨谁’,而要进行一番调查研究,特别要往盆口所被批评者的念见。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自球心,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3.忌无限上纲,强人所难

学生犯了错误,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能无限上纲,不能动不动就把间题提到吓人的高度,强求被批评者接受.这种高压式的批评,被批评者也许表面上勉强接受,但心中却很难服气,对老师容易敬而远之。

4.忌情绪激动,信口而批

一看到个别学生动作不认真,纪律极毗,顿时就火冒三丈,信口而批,甚至失去分寸,恶语伤人,这是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青年教师特别要注意的。这样做的效果不但往往不好,而且易损害教师的威信,使学生感到你这人水平不高,涵养不够。做为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青年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尽力找出最好的方式和选定最佳时机进行批评,要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

5.忌重复批评,过于集中

批评不能‘婆婆嘴’,批评点也不能过于集中。不能以所谓‘以一儆百”,抓住一个人什么都批,弄被被批评者无所适从,且易产生对立情绪.相反,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被批评者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用其转变较好的事迹教育全体,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惩罚要以个体对错误行为的自我认识为基础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的内部认识过程。正因为如此,诸如强化之类的外部奖惩,不可能自动影响学习者的行为,它只能是通过影响学习者的注意,从而影响学习者的活动过程而作用于学习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者将外部影响内化为其内部经验认识时,才能产生强化作用,进而调控其行为。惩罚仅仅是外因,必须和学生的认识、态度相结合,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实施惩罚时,一定要让受罚者了解受罚的原因,言行当与不当的标准,以有利于促进其内化。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使学生认识到错误,才能使其心灵得到震撼,学生才会有改错的诚意,才会口服心服,才会真正达到惩罚的教育目的。

(五)惩罚的形式以取消正强化为宜

教育实践中惩罚的形式很多,如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从被罚者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痛苦型惩罚和剥夺型惩罚两类,痛苦型惩罚主要是引起被罚者明显的不舒适感(例如体罚),即给予厌恶刺激;剥夺型惩罚则指剥夺个人某些权利(例如不准进教室、取消队员资格等),即取消正强化。相比较来说,痛苦型惩罚(给予厌恶刺激)的副效应大一些,因此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例如,对一个上课捣乱的学生,与其罚站、羞辱、呵斥,不如取消他评优评先的资格,前者对学生的身心都可能造成伤害,致使他要么和教师对立,要么“破罐破摔”,而后者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损失是自己的不良行为造成的,只要自己努力改正了错误,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评优评先。在一定程度上,这和卢梭提倡的“自然后果法”的目的是一样的。当然,即使是剥夺型惩罚,也应该恰当使用,假如把上课捣乱的学生赶出教室,不但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而且强化了他对学校的讨厌,这种做法对学生是有害的,也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

同类推荐
  • 好方法成就好妈妈

    好方法成就好妈妈

    本书通过“案例+方法”的形式,结合日常家教普遍的具体问题来阐述、分析,将家教的精髓理念、核心重点和有效方法以通俗的方式展现给父母。
  • 隔辈亲:爷爷陪伴你成长

    隔辈亲:爷爷陪伴你成长

    祖孙情,心连心!一串动人的家庭故事,一幅温馨的亲情画卷,一部新时代的弟子规。平实语言蕴涵深刻教子之道;殷殷亲情感人至深;特有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精神动力,真实、朴素、典范,人生哲理尽在书中!
  • 给孩子留钱不如教孩子本事

    给孩子留钱不如教孩子本事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是早期教育的倡导者,他主张从日常生活的训练着手,顺应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特定喜好,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习惯,自发地学习各项技能,以达到建构一个人完美人格的目的。每个家长都可以是“专家”,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所以,聪明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去找寻成长的真理,一起去创造生活的快乐和完美。给孩子架起成功的桥梁,这本书也许能给你一些启迪。
  • 注意力,决定孩子的一生

    注意力,决定孩子的一生

    本书内容分重视孩子的注意力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两篇。上篇包括五章:了解注意力、学习中注意力缺失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注意力方面的病症、注意力缺失的原因下篇包括五章: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师长作用不可小觑、青少年自主提升注意力、寻医问药、适当引导注意力。
  • 优生胎教好方法(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优生胎教好方法(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孕育生命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怀孕、分娩,它更融入了非常广泛的科学性,优生优育成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坚实基础。
热门推荐
  • 兵中之王

    兵中之王

    兵者,如狼。当年兵中的传奇“野狼小队”成为了笑话,所有人耻笑惨败的野狼小队,但是野狼有自己的传承,一众狼崽子重新出现在丛林中,在老狼的带领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成为新的狼兵。林宇身为新野狼的领头人,重振野狼之名,踏遍四地,成为真正的兵中之王。
  • 哈哈!好好玩的创意心理学

    哈哈!好好玩的创意心理学

    本书以轻松实在的语言风格,巧妙性地运用创意引发出心理学中一个又一个好玩的点,将心理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创意心理作为一种无中生有的生活智慧,让与众不同的多样生活与趣味人生呈现在了你我他的面前。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学会了选择,你才能拥有美满的人生。仅仅学会了选择还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懂得放弃。懂得放弃是一种智慧。其实有时候,你会发现,放弃也许让你离目标更近。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也需要一种勇气;放弃不是失败,而是寻找成功的最佳契机。当你真正学会了选择,懂得了放弃的美,或许你就得到了寻回自我、重获自由的又一次生机。选择是人生成功路上的指南针,放弃是智者对生活的选择。
  • 近身教师

    近身教师

    同学们,游泳其实很简单,想要游的好,必须穿的少!来,这位女同学,老师帮你检查下泳衣穿好了没!至于防身术,那就更简单了,俩字--踢裆!什么?碰上女流氓?那就更简单了,用力抓住她的两个重点,接下来还是那俩字--踢裆!
  • 用笑宣泄悲伤

    用笑宣泄悲伤

    一见钟情,一厢情愿,这是男主对女主的看法,讨厌至极,恨之入骨,如同扫把星,这是女主对男主的看法。她冷酷无情,她可爱至极,他冷酷到底,说变就变,偏心。两人可谓“欢喜冤家”一场善意的戏码,两人从此化作陌生人,用笑,宣泄悲伤。
  • 现世保护神

    现世保护神

    相传,远古时代,人鬼妖魔共处一世,终日斗个你死我活,展开生死之杀。最弱的为人类,许多百姓无辜受难,民不聊生。在那样的一种情况下,竟然有一处仙气弥漫的小村落受到了上天的庇护,免于灾难,并有长生之泉供以饮用,救治以及养生。村里的人幸福非常,仙人结合甚至仙魔结合,对其诞下的孩儿认真陪练,为除害认真修道以回报上天恩泽......时至今日,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仍然有一些保护神存在,当然,与之为敌的它们也来到了这个世界.....
  •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颜如玉

    女主兰宁在国外旅游时,偶遇一个中国男人,并因迷路其发生争执。回国后,兰宁到新的杂志社工作,发现自己竟然成了自己一直喜爱的作家——幸心老师的编辑,而幸心老师,正是她在国外遇到的那个男人!
  • 活宝冤家:冷清王爷调皮妃

    活宝冤家:冷清王爷调皮妃

    【完结&宠文】诡异的密林,少女沐兮穿越重生天启大陆,成为一代名将萧家之女,过上了乐悠悠的生活。可是,上天又怎会允许一个穿越者这般自在……这位让众人颇为头疼的主,这次却无意间把自己未婚夫给耍了!当逃婚的遇上逃婚的,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千年前留下的宝藏,到底还蕴藏怎样天机!“王爷,你是不是弄错了些什么,我们没有关系的,你……不用对我负责……”“本王就这么遭你嫌弃!?”
  • 九劫天修

    九劫天修

    以血为媒,不死不朽。以血封神,血染苍穹。斗尊者,斩伪徒,踏破九天。九劫天难,且看主角如何突破,最终成就天修!
  • 苍灵渡

    苍灵渡

    在雪尘马上,身披银光闪闪的铠甲,他是俊美威武、精明凌厉的小将军,然而卸下戎装,她又是一番怎样的面容?似男非女的模棱两可,身世隐含的种种谜团,始终盘桓在她身上。不该开始的错爱,在刀光血影中展现柔情,她的身份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却幽怨了一份泣血的辜负。白莲怒放,圣洁如沐佛音。上苍有灵,她似莲的良善,缔结了天下太平。除去血染的征衣,按照自己的意志,她找到了宁静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