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4500000017

第17章 策略篇(7)

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德西效应。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教育领域出现“德西效应”现象似乎在情理之中。家长为了让淘气、厌学、懒惰的孩子“听话”且“好学”,给自家孩子买衣、买物、买吃的、买玩的等,恰恰这些东西都可以不买。毫无疑问,这样的家庭一旦失去物质奖励刺激,他们的教育将举步维艰。对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不宜采用直接的物质奖励,尤其是金钱刺激,这样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偏离正常轨道。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能从学习中获取快乐,其动力来自于内在的求知欲望而非外在的物质奖励,即“为学习而学习”。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儿童为什么对学习又产生了厌倦情绪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家长们不恰当的物质奖励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人的一种行为本来有充分的内在理由,如兴趣支持,则人对于行为与其理由的认知是协调的,但此时如果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奖励,给人的行为增加额外的“过度”理由,那么人对于自己行为的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部理由,而减少或放弃原有的内在理由。此时人们的行为就从原来的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如果外在的理由不复存在,如不再提供金钱奖励,则人们的行为就失去了理由,从而倾向于终止这种行为。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因此,有些家长在“物质奖励与学习成绩成正比”的错误观念指导下,盲目地使用奖励来激发孩子的学习,把“钱”作为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工具,根据孩子考试成绩的高低决定给他们多少零花钱。这样做的结果,首先很容易使孩子的学习目标发生转移。在金钱的刺激下,孩子在一段时期内的成绩可能确实有所上升,但久而久之则容易产生舍本求末的倾向,即以对奖励的兴趣取代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由内部逐渐转向外部。学习是为了奖励,一旦没有了奖励,则学习便失去了动力。其次,物质刺激必然引起孩子欲望的膨胀。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而且上升容易下降难。在物质奖励的刺激下,孩子并没有获得让家长高兴的成绩,反而容易走上“并不真正关心学习,只对奖励感兴趣”的错误道路。难怪很多家长感叹,奖励的筹码越来越重,从最初的糖果到玩具再到金钱,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对物质的需求与日俱增。

现在大搞物质奖励的学校比比皆是。浙江宁波一所民办学校学生年度奖学金就高达6万元;江苏苏北一所省重点高中在挖“尖子生”的招生活动中,亮出“三年费用全免,并一次性奖励3万元”的优惠政策……至于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老师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来管理和调动学生的事例更不鲜见笔者不是要全盘否定教育活动中的物质奖励,而是要强调物质奖励仅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手段,它不是教育的目的。

物质奖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它意义深远、魅力无穷;用不好会让学生变得贪婪、物质至上。十年前,一位特级教师应邀到成都某小学上示范课,课堂上他把教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签上自己的名字奖给了一位表现最好的女学生。十年后,这位被奖励的女学生满怀深情地给那位特级教师写信,感谢特级老师奖给她最有价值的奖品,她认为那本书比她即将戴上的“博士帽”还珍贵。由此可见,物质奖励一定要用在教育的“刀刃”上,要避免产生德西效应。

2.怎样用好物质奖励

作为外部诱因的物质奖励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应是将外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那么现实中我们应如何做才能用好物质奖励这一手段呢?

①尊重幼儿的独特表现

每个幼儿都是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独特的生命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方式;他们是学习、创造的主体。而在公开教学或竞赛活动中,执教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幼儿适应自己的教育教学,如何让幼儿的表现与自己预期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活动中他们往往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调控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期望幼儿顺着教师预设的思路走。如有的教师采用事先承诺的方法,暗示幼儿只要上课表现好就一定会有奖品,有的教师在初进班级熟悉幼儿的时候就给表现好的幼儿发小奖品,目的是想激发起其他幼儿想拿奖品的愿望;还有的教师采用现场奖励的方法,就是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与教师要求相一致的行为时,教师就及时给予奖励,如一颗小星星、一朵小红花,等等。

诚然,教师采取的诸多物质奖励方式,在促进幼儿主动思维,树立幼儿自信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从以上的案例可见,教师除了把物质奖励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外,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了控制幼儿的一种手段,如: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等等。而幼儿在活动中的合理要求、独特的情绪情感表达以及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等都没有得到教师应有的尊重和关注。试问,长此以往,怎能培养出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幼儿呢?

②回归本真的课堂教学

本真的课堂,“本”是指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真”是指课堂教学的真实,同时也是指幼儿的童真。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本真的课堂应关注幼儿的真实体验。“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有知识,而且关心人是否有体验,关心体验到什么,追求到什么样的体验,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而在公开教学或竞赛活动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感受代替幼儿的体验,忽视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活动中所应得到的真实体验。本真的课堂还应该最大限度地追求自由和创造。自由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是获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高追求。教育追求自由的目的是为了每个人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教师的附属和“应声虫”。而要想让幼儿真正地发挥其主体性,就必须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摆脱任何预设目的与固定模式束缚的课堂教学,为幼儿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只有这样,幼儿生命中的创造力才能充分展示出来,其生命才能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达到新的高度

总之,物质奖励这种外加的激励作用,在学习上有时虽有效果,但若频繁使用或使用不当,则会失去效力,甚至适得其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应避免频繁地把物质奖励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果非要物质奖励的话,刺激物最好选择替代品(如小红旗、小红花等),其激励效果同样非常明显,尤其对年龄小的儿童。

(四)不把奖赏当作控制学生的手段

这是奖赏能否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条件。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自主与自我决定是内在动机的基础,控制与压制令人产生反感,并易引起抗拒导致内在动机的降低。因此,如果教师企图用奖赏控制学生,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对奖赏的喜好程度的控制方法之一,是在课堂里建立富有弹性和个性化的奖赏系统:代币制。当学生完成了不同数量和质量的工作,他们就会获得数量不等的代币,这些代币可以转化为某种特权和学生自己所选择的激励。代币制一方面为不同喜好的个人提供同样有效的强化,另一方面,当学生可以对奖赏做出选择时,他们被控制或者被监督的感觉就会减轻。

下面分析这样一个案例:

某市幼儿园进行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比赛前一天,按照组委会的安排去某幼儿园大(5)班熟悉幼儿。当天,大(5)班的幼儿异常兴奋,看到组委会成员进教室,浩浩连忙喊:“又来了一位新老师,我们又要有奖品了。”成员疑惑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我会给你们发奖品呢?”坐在旁边的军军说:“刚才新来的李老师说,只要我们上课表现好,就给我们发奖品。”说完,军军还把我领到钢琴前面,指着钢琴上面的一个精美的礼品盒说:“奖品就在里面,李老师说等上课结束了,谁表现好就发给谁。”然后军军抬起头问我:“新老师,你给我们带什么奖品了呢?”

案例分析:

一般大型的公开教学或竞赛活动,借班上课是在所难免的。在借班上课的竞赛活动中,执教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熟悉所教班级的幼儿,因此对执教班级幼儿的个性、能力、知识基础等了解就不会很全面和深刻。而竞赛活动是一个功利性和研讨性相结合的统一体。在研讨、交流、分享教学经验的同时,评委们还会根据每个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等)评选出奖项。在自带教案参与的竞赛活动中,很多教师对自己参赛的活动都进行了精心的预设,并在自己所在的幼儿园中试教过很多次。然而,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充满了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很多执教教师在对幼儿不太熟悉的前提下,为了尽快熟悉幼儿,常常会采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来赢得幼儿的“芳心”。案例中的李老师采用的是事先承诺的方法,把奖品藏在一个精美的盒子里,并把它放在幼儿看得见的钢琴上面,期望幼儿在为了得到奖品的动机驱动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活动。

无疑,李老师是把物质奖励当成了控制学生的一种手段,期望通过奖励来使学生配合自己的教学。这是不可取的。

(五)玩:孩子教育的奖励资源

众所周知,玩是人的天性。但玩又是辩证的。玩而失度,玩而丧志是受抵制的玩;玩以适当,玩以养志,是玩得精彩,是值得推祟与提倡的玩。这样的玩能玩出工作上的光辉,玩出人生的绚烂。玩其实可以成为对玩者的一种肯定,一种奖励。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玩成为一种奖励的内容之时,是能够产生诸多的正面意义的。玩能让学生玩出一种乐趣,一种自律,一种合作与进取之心。

玩的形式多种多样,玩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是自娱性的,也可以是娱他性的。如果一定要给“玩”下一个定义,我想“玩”就应该是“人这个主体在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内所发出的非社会要求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或应承担的主要责任的活动”。简而言之,除了“做该做的事”之外的活动就是玩。成年人为生活之工作,学生完成社会对其要求之学习。这是主要任务或主要责任,此外的活动都可视作是玩。因此,可以说,“玩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玩是一种与社会生活分不开的活动,同时也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必然需要。人之所以喜欢玩,一是因为玩能让人产生生理与心理上的愉悦。三岁小孩玩泥巴,少男少女玩街舞,阿公阿婆玩麻将。尽管他们在年龄层次上有所不同,玩的形式内容取向有差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获得了愉悦。玩能让人或取得自乐之趣,或取得同乐之好。二是因为玩又是“抛弃了责任”的一种暂时的心理解脱。玩可以让人暂时地处于一种“不负责任”的状态,让人将背负的那一份责任之累暂时忘却,将因承担责任而产生的约束之苦释放,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正因为如此,人天生爱玩,离不开玩。三是因为玩可以解除人因尽责而带来的心理上的疲惫,进而减轻甚至消除肉体上的疲惫。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玩可以让人心理放松,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而心理上获得的愉悦又会对肉体产生巨大的作用。俗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人不能不玩,但人又不能只是玩。玩除了是生理与心理的必然需要外,它又必须从属于人的主要任务或主要责任的活动。也就是说,它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是要受到限制的,是处于一种隶属的地位。然而正是因为“玩”具有这种性质,又使之具有了巨大的魅力,让人想玩,让人爱玩,让人处于需要抵抗“玩”之诱惑的尴尬环境中,从而又使之具有了可作为奖励内容的特点。工作任务完成得好,单位或老板出钱让员工出外旅游,高兴高兴,这是玩,但它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才能获得的,因而它当然也就具有了奖励的性质。

同类推荐
  • 精致养女10件事

    精致养女10件事

    《精致养女10件事》从如何进入孩子内心,怎样培养女孩的独立性、向上心、情商、智商、交际沟通能力,如何帮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等11个方面,结合生动的案例,全面总结了100个妙招。这100个妙招是非常实用的,是每一个妈妈都应该在对女孩的家庭教育中落实的。妈妈一旦把这些方法付诸实践,就能轻松地让女孩健康成长,从而成为一个可爱、内秀、进取、开阔、有美好归宿的人。作者九尾狐就当下青年妈妈关心的应如何“精致养女”这一问题,从美丽、勇气、隐私、婚姻、身体、爱情、青春、诱惑等十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讲述。
  • 胎儿发育与胎教

    胎儿发育与胎教

    胎教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是随着科学文化和优胜优育的发展而产生的。本书介绍了各胎龄的胎儿发育、胎教科学、胎教方法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母婴护理与保健

    母婴护理与保健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让孩子学会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商和情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 培养超级男孩的98个细节

    培养超级男孩的98个细节

    本书通过98个教子细节,从各个细微的侧面培养“超级”男孩,与家长们共同分享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快乐。
  • 孕产育 新观念PK老经验

    孕产育 新观念PK老经验

    本书叙述了新一代妈妈与老一辈人在孕产育方面存在的分歧,并以双方PK的结果告诉准妈妈们究竟怎么做才是最科学的,怎样做才能真正对新妈妈及孩子好。
热门推荐
  • 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生在书香门第的严家四小姐严明姜,自小跟着祖父读书种菜,人生最大的乐趣和目标无非是:闲来埋首故纸堆、无事钻钻葡萄架而已。若能再得一知己,此生当真是妇复何求。
  • 婚姻是本难算的帐

    婚姻是本难算的帐

    对爱情绝望的汪乐,以为直接结婚好好过日子就能得到幸福。闪婚后的日子却和理想中差距甚远,不成熟被宠坏又心有所属的老公、喜欢耍小心眼人前人后两面派的婆婆、偏袒自私的公公、爱财如命的亲戚们都在婚礼以后撕开面具粉墨登场。善良单纯的她还没有磨合好两人的关系,还没有看清自己婚姻的实质,就迎来了新的生命,孩子带来的是转机还是更多的问题?汪乐本来就危机重重的婚姻,被新添的一口人弄得更加相形见拙……她开始了婚姻的旅程,未曾想婚姻不同,相同的却是家家有本难算的账,你不算账有人会算账、经济、精神、生理这三大支柱若是都塌了,要怎样才能继续岿然不动的撑起婚姻,坚持着算完这本帐呢?
  • 星痕刀

    星痕刀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人心中都有一个升仙梦。五百年前,他的先祖手持仙器纵横武林,五百年后,他能否闯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能否走至江湖的尽头,飞去另一个世界?PS:本书慢热,以致于有书友称要从第八章看起,可也有书友说一开始也很吸引他。所谓千人千面,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尽同,请各位大大自辩好了。
  • 暴虐王爷的贱婢

    暴虐王爷的贱婢

    意外穿越,谁知竟重遇负心人?在这里,他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她只是一个丫鬟。这也就罢了,她只想尽快逃离这里,这个暴虐王却不肯放过她,欺负她的人不是死就是伤,甚至就连她照顾不好自己也要杀人?暴虐王,你可不可以温柔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国纵横

    帝国纵横

    “大胤的穆翱,天朝的敖木,前世为救兄弟而嗝屁,憋屈!今生,投生于将门,带着前世的记忆与知识,定要活的轰轰烈烈!有金戈铁马,有儿女情长;有朝堂独断,有微服私访;有英雄本色,有佳人春光!看我荡清一切不平,还帝国坚挺不衰!不一样的历史,一样的铁血激情与惊心动魄……”
  • 地球黎明

    地球黎明

    黑暗撕裂苍穹,文明回归。地球的变异,文明更迭。来自星空的第三文明创造者。在夹缝中求生,慢慢揭开迷雾之下的地球。文明的背后是浮现的是一张崭新的面孔。融合或是毁灭!(总而言之,这是一篇生存并且改造重建地球的种田文)ps:本书又名《新地球》,求收藏!
  • 李开复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李开复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为了帮助年轻人,李开复博士通过给年轻人写信、创办我学网、去高校进行演讲、出版图书、博客交流等等方式,为年轻人提出了许多忠告。在本书里,你可以看到李开复博士对人生目标、自我潜力开发、成功与成就,诚实与正直,思考与选择,宽容与勇气的深刻理解。字字珠矶,句句激励,希望能给你的成长之路带来正能量。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生于中国台湾。毕业于哥伦比亚政治系,后转计算机学院。1988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 机学博士学位。李开复博士于2009年9月在中国北京创立创新工场,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以及创新工场开发投资基金的执行合伙人。在创业之前,他在谷歌公司担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博士于1998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极短时间内创建了一个国际一流的计算机研究院,曾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为“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李博士也曾在SGI公司担任互联网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Cosmo软件公司总裁、苹果公司交互式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在加入苹果公司之前,李开复曾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两年。他的博士论文是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统”。1988年,《商业周刊》授予该系统“最重要科学创新奖”。在校期间,李开复还开发了“奥赛罗”(黑白棋)人机对弈系统,因为1988年击败了世界团体冠军美国队的一名成员而名噪一时。
  • 从此君王不翻牌

    从此君王不翻牌

    这世上的很多人与生俱来就有着某种特殊的才华跟天赋,这小叫化子也有,她似乎是天生的乞丐,换上华服也成不了娘娘。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是乞丐,也要做乞丐中的大BOSS。从乞丐混成皇妃,又从皇妃沦为乞丐,兜转一圈,才发现,什么都比不得“自在”二字。
  • 奢婚

    奢婚

    忠犬前夫追逗逼前妻的故事。前夫高富帅,略腹黑,小傲娇,特别有钱哟!
  • 性保健药茶

    性保健药茶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辅助治疗早泻、阳痿、遗精、男子性冷淡、女子性冷淡及性欲亢进的药茶。内容丰富、健康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