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4100000012

第12章 李叔同:一名圆月耀天心的修佛者(9)

春秋时,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太子蒯瞆的老师。颜阖听说蒯瞆是个有凶德的人,到卫国后,就先去拜访卫国贤者蘧伯玉,请教如何教好蒯瞆。蘧伯玉回答说:“您先来问情况是对的,有好处,但要想用您的才能教好太子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并进一步说道:“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意思是:螳螂鼓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子,它不知道自己是力不胜任的,而是确实认为自己的这种举动是好的,是有益的。颜阖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戒备啊!慎重啊!

不做自己不能胜任的事,不做螳臂当车的无用功。无论做什么都要尽力而为,但也要量力而行,这才是智慧的人生。拿破仑的一句话被很多人广为引用,那就是:“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并非每个士兵都能成为将军。这不是打击个人积极性,而是一个事实。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好高骛远,没有自知之明是很可怕的。

在一座深山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人们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人生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学一些武功。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啊?”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挑了一个人出来,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了。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去做超过自己能力和需要的事,那么再强健的人也要摔跤。有自知之明,不贪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再去努力付出,自然会获得可喜的收获。

八、清水芙蕖,性灵圆满

一个尝尽世间酸甜苦辣的人,不管人情、世态如何变化,都懒得睁开眼过问其中是非;一个看透了人情世故的人,对于世间毁誉无动于衷,不论呼牛唤马,只是若无其事地点头。历世越深,越懂得修身养性,当眼里的天空一片蔚蓝,忧郁的心情已经渐行渐远,便达到了返璞归真、性灵圆满的境界。

“讷于言”是最好的武器

为什么人长两个耳朵一张嘴巴呢?

是为了多听少说。

寡言,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

弘一法师在世时喜欢对弟子们说的一句话便是“寡言”,并且一再告诫弟子们在面对诽谤时一定要保持应有的理智,学会装聋作哑,因为沉默才是最好的武器,只有这样,一个人的修行才算是到了一定境界。当时有一段时间,弘一法师就因为忙于应酬而被人冠之以“应酬的和尚”之名,但他并没有去辩解什么,而是一方面检讨自己,一方面对此保持了沉默。弘一法师的这种方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装聋作哑之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也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面对沉默,很多攻击便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使攻击的对方使不上劲又无法发泄,最后只能怏怏而退。如果能够像一些禅师一样,说话时指东打西、牛头不对马嘴、不着边际,那更是对挑衅的最好反击方式。

一个学僧问赵州禅师:“听说您曾亲见过南泉禅师,是真的吗?”

赵州禅师回答说:“镇州出产大梦萝卜头。”

一个学僧问九峰禅师:“听说您亲自参拜过延寿禅师,是真的吗?”

九峰禅师回答说:“山前的麦子熟了吗?”

赵州禅师、九峰禅师,英雄所见略同。

一个学僧问赵州禅师:“佛经上说,‘万法归一’,那么一归何处?”

赵州禅师回答说:“我在青州缝了一件青布衣服,有七斤重。”

又有一个学僧问赵州禅师:“当身体死亡归于尘土时,有一个东西却永久留下。我知道这个东西,但这个东西留在什么地方呢?”

赵州禅师回答说:“今天早晨刮风。”

有学僧问香林远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呢?”

他回答道:“唉,坐久了,真感到疲劳啊!”

学僧问憨山禅师:“佛是什么呢?”

他回答说:“嘿!我知道怎样打鼓。”

学僧问睦州禅师:“谁是各位佛祖的老师呢?”

他哼起了小调:“叮咚咚咚……”

学僧又问他:“禅是什么啊?”

他合掌念道:“南无阿弥陀佛。”

但这学僧迷惘地眨着眼睛,不了解他的意思。

于是睦州禅师大喝道:“你这可怜的孩子,你的恶业从何而来呢?”

这学僧仍无所悟。

睦州禅师就说:“我的衣衫穿过多年之后,现在完全旧了,松松地挂在身上的碎片,已吹上天空了。”

又有一次,一个学僧问睦州禅师说:“什么是超佛越祖之说呢?”

禅师立刻举起手中的杖子对大家说:“我说这是杖,你们说它是什么?”

没有人回答。

于是他再举起手杖问这个学僧:“你不是问我什么是超佛越祖之说吗?”

一个学僧问洞山良价禅师:“谁是佛啊?”

洞山良价视禅师随口答道:“麻三斤。”

诗曰:“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灵辉内炽。用察为明,古人所忌。学道之士,晦以混世。不巧之巧,名曰极巧。一事无能,万法俱了。露才扬己,古人所少。学道之士,朴以自保。”人与人的言语交锋里,“麻三斤”这样的回答才是最好的回答。

世事纷繁复杂,真真假假,看着聪明其实愚蠢至极;看着英俊潇洒的却是外强中干;看着是占尽便宜其实是满盘皆亏。《老子》一书中写道:“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口讷一样。

晚节最为要紧

抗日战争爆发时期,厦门风起云涌,局面震荡不安。弘一大师在别人纷纷躲避战火赶往内地时,毅然只身奔赴厦门。面对别人的劝阻,他说:“吾人一生之中,晚节最为要紧。愿与仁者共勉之。”

弘一大师的一生,是曲折的一生,从年轻时豪门公子的荒唐恣肆,到中年后皈依佛门的持戒自律,他的变化和选择是令人感慨万千的!出家后的他,对自己品德上的要求是极为严苛的,他在讲谈时说:“做事随随便便,甚至自暴自弃,走到堕落的路上去了,那不是很危险的吗?”所以,出家后的他,时刻省察自己,希望自己的品性、道德一天比一天高尚,并在日常小事上谨小慎微,这才修成自己性灵上的圆满。

一次,某学者拜访弘一大师,临走时赠诗一首,其中有两句说:“弘一精佛理”,“为我说禅宗”。弘一大师看过后诚恳地对他说:“我们学佛,不仅要精通佛理,更要言行合一,注重实际。言行重在不欺骗,名如其实——我不是禅宗,也不曾为你说禅宗。你在诗中说‘为我说禅宗’,这是诳语。我们勿要视这为小事,认为它无关紧要,应该忏悔。勿要诳语,免遭堕落。”

由以上小事我们就能看出弘一大师对品德修养的重视到了何等地步。有一句古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人的声誉德行得到认可是经历过诸多考验的,然而,一个忽视,就可能前功尽弃,数年名声化为流水。

这天,刚刚做完日常佛事,僧侣们正要走出禅房时,方丈守心法师扬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个瓷瓶,瓷瓶摔了个粉碎。众弟子一下愣在了那里,不知方丈的这一举动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所致。守心法师见学僧都以探询的眼光看着自己,便语气凝重地说:“一抷泥土,不知经历了多少工序,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煅烧,才超脱成珍贵的瓷瓶,被我们摆上了神圣的供桌,成为一件高贵圣洁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千百年都不会损坏,可以万世流传。可是,扬手之间,它就坠落于地,一文不值了。同理,一个人,尤其是敛德修行的僧人,取得了法号,悟出个境界,不是件易事,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与瓷瓶无异!”僧侣们都默默无语,有些人忽然有所顿悟,合掌跪地,深表忏悔。

守心禅师懂得,若不珍惜、不自律,人堕落起来与坠地的瓷瓶一样。名声品行积累起来不容易,但挥霍一空只是眨眼之间,这多么令人痛惜。所以说古人总是强调谨小慎微、善始善终。

民国初年的四大美男子之一的汪精卫,是一个在历史上受世人唾骂的汉奸。他的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成为他残忍狠毒、罪恶滔天的最强有力的铁证。然而,谁又知道,这样一个人,年轻时曾参与组建“同盟会”,抨击腐败的清政府和愚忠的改良派,走的是一条职业革命的道路。他在谋炸清摄政王载沣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激昂壮烈的诗篇,但由于后来晚节不保,此诗已无人记诵,留下的只是不尽的骂名。

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世人不可不引以为戒啊!

道听途说,是非的传播者

大文豪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不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道听途说是不可以的。

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在佛家理念中,慎言是持戒的第一要义。弘一大师十分反感道听途说的人,一个人只有谨慎言行,不做是非的传播者,才谈得上修身悟道。

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听。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他觉得非常稀奇,便告诉了艾子。他说:“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只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他见艾子笑了,又说:“那天,从天上掉下一块肉,那块肉长有三十丈,宽有十丈。”艾子笑着问道:“真的吗?有那样长的肉吗?”毛空急忙说:“噢,那就是长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长了。”艾子说:“你说的那只鸭是谁家养的?你说的那块肉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真相,更何况是道听途说呢?在向别人传递信息时,记得先认识几位筛选信息的老朋友。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气边兴奋地说:“告诉您一件事,您绝对想象不到的……”

“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

他的学生不解地摇了摇头。

苏格拉底继续说:“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第一个筛子叫做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他的学生不好意思地说。

“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

苏格拉底不厌烦地继续说:“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流言比剑可怕,它可以伤害一个人于无形。说话反映一个人的智慧,谨言慎行、言之有物是说话智慧的最高准则,会让你一生都受用无穷。

管好自己的舌头

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

证严法师也曾说:“心地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弘一法师也常劝导信徒要忌恶语,他说:“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言语上的恶劣是佛教的教义中所不容许的,弘一法师在著作中提到《华严经》,其中就将口出恶言当做是佛教中的第六大恶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的舌头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也是世界上最坏的东西。舌头能够说出世界上最好的话来,它能充满善意,暖人心扉,给人以希望和信心。然而,它也能敞开地狱的大门,满带怨毒与诅咒,挑拨是非,使人伤心气愤、痛苦不已。可见,世界上没有比舌头更坏的东西了!

佛陀在只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点,嘲骂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此事后,便召集六群比丘来开示道:

过去,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有一头母牛生下一只小牛。有一婆罗门就从养牛人家讨回那只小牛,并为它取名叫欢喜满。婆罗门把小牛放在儿女的住处,每天拿乳粥饭食等喂养它,很爱护它。

过了几个月,小牛长大了。它想:“这婆罗门曾费了许多心血来养我,现在我是全阎浮提牵引力最大的牛,正好让我来显一下本领,报答他养育我的恩情吧。”

同类推荐
  • 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本书明确地提出了这样一个全新的薪酬理念——薪水其实是你自己付的,你才是自己薪水的设计师,决定你薪水高低的关键是你的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而不是你的老板。
  • 转念:每个起心动念,都是改变人生的引信

    转念:每个起心动念,都是改变人生的引信

    为了追求成功,寻求幸福,你可能会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学习,积累各种经验技巧。不过,如果你忽视心灵的作用,那么这种追寻的过程可能失去正面的能量,反而变成了负累。其实通向幸福的道路,最终只是在心灵的深处。我们应该领悟的是“如何转化我们的念头?”“如何把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混乱的念头转化成一个又一个澄澈的念头?”《转念:每个起心动念,都是改变人生的引信》教你如何通过转念,化烦恼为喜悦,化困厄为幸福,从而获得平静安宁的人生。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小故事,来阐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感悟,每一个故事,都能为读者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
  • 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

    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不纠结 不抱怨 不生气

    不纠结 不抱怨 不生气

    吴学刚所著的《不纠结不抱怨不生气》讲述处在竞争激烈时代的我们,面临的心理压力问题对我们自身的威胁,将远远大于生理疾病的威胁。善于调适生活的人,如同善于增减衣服以适应气候变化一样,能获得舒适的生存;而不善调适者,却长久走不出烦恼的怪圈。《不纠结不抱怨不生气》从“不纠结”“不抱怨”“不生气”三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调节自己的心态来驾驭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达到心灵的宁静状态。
热门推荐
  • 大乘掌珍论

    大乘掌珍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弥底部

    三弥底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崛起之唯吾独尊

    崛起之唯吾独尊

    意外撞见女神在宝马里的激情场面,潭宏炜被恼羞成怒的高富帅暴打后沉江,不料身死之际却得到蚩尤传承,练成惊天神功,从此咸鱼大翻身,搂着白富美,暴打高富帅!坐拥亿万财富,脚踩世界之巅……
  • 西月第一笑妃

    西月第一笑妃

    这个皇帝有点搞笑,一会儿宠你宠上天,一会贬你贬下凡。阴晴不定,心中总是念着他的旧情人。那个庄主有点可爱,一会儿脸黑得像关公,一会儿害羞得像个雏。被宠了几个月,皇帝老儿的旧情人回来了,被甩了。一狠心,带领众妃逃出皇宫,找各自的良人去喽。哪知自己在外逍遥没多久,皇帝老儿就带领十万大军,猛追猛打,这下庄主不乐意了。后悔了吧?心痛了吧?再是皇帝老儿,照样不甩。
  • 神秘王爷的奴宠

    神秘王爷的奴宠

    她苦苦哀求、挣扎,他罔顾一切,在她与别人大婚前夕粗暴地碎裂她的霓裳,把她摆成各种魅惑姿态狠狠地彻夜蹂躏。强悍的掠夺下,她随他动作的起伏,宛若霜雪中飘零枯叶摇摇欲坠,明眸里氤氲了无助的泪雾......他曾是她姐夫、她的奴仆,当他筹谋多年站上金銮之巅后,她便成了他的奴,更是她杀父破国的仇人。她抛夫弃尊严,只为爱他,而他只为她身子留恋,把爱悉数给了另一个女子。当他与所爱女子于鲛帐中欢度春宵时,他赐予的毒药却令她胎死腹中。于高高的城墙飘下,手中锋利的短匕没进他的胸膛时,她心碎地呢喃:“我恨你......”东风恶,欢情薄。夜阑人静独他一人时,耳畔响起的是谁清灵的嗓音,一遍遍轻唤:“寒,寒......”原来,有些爱,因为分离,才惊觉早已铭骨......如何,让你重回我怀抱?文结局不杯具,请放心入坑。开始有点虐,后虐男主。
  • 规则之书

    规则之书

    天地生于混沌,而混沌始于规则,规则是一,自无中来。远古天地剧变,规则破碎,一分为三,为天,为地,为人,天掌时空,地控万物,人主生灵,是为天书,地书,人书。故古老相传,规则之书得其一者得天地,但至今却未有人能得窥书之一斑。……
  • 小恶魔你别逃

    小恶魔你别逃

    女主是一个活泼可爱还有一点迷糊的韩羽琪,她的父母是全球排行第二的首富,她刚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而死,但她的右肩上却有一个恶魔翅膀般的胎记,而女主也似小恶魔一般长大,他的父亲知道,如果女儿不在高中三年之内找到真爱,但自从韩羽琪16岁上了高中遇见了男主……
  • 网游之生存

    网游之生存

    进了游戏,却发现无法退出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村长,在乱世之中生存、发展、壮大……喜欢建设类网游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 肥婆单恋手札

    肥婆单恋手札

    她不是美女,除了胖些还算是可爱的。他是帅哥,还有一手好厨艺,女人见了百分百爱。她声音好听,他就是因为上了这个当,见鬼的抛弃互联网与她见面?
  • 心缺

    心缺

    心上有个缺,是无可救赎的旧伤,战争……腥风血雨……,怎么办?怎么办?,故事脱胎于慕容冲,却又不同于慕容冲,一个曾失去一切尊严沦丧的男人,最后仍活得顶天立地,有爱有恨,当得起男儿这两个字的悲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