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3600000022

第22章 放下:有时候,停下来拈花微笑吧(1)

有人说:“智者无为,愚人自缚”。生命中的诸多烦恼、沉重都是因为我们背负了太多的包袱,却不懂将它们一一放下。佛家常劝世人要放下,并不是让人什么都不要,而是让人明白究竟要什么,要多少,这就不仅是一种解脱的状态,更是一种清醒的智慧。

放下是德:轻装上岸,一路高歌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宋·神照本如禅师《领悟偈》

何处是岸?当人们身处浮荡人生的苦海时,岸是看不到的,往前方眺望,永远是白茫茫的天际,回头望也只有过往的风涛,左右顾盼也是枉然,人们注定是看不到岸的。

那么,我们就只能如此可怜地颠簸在风波中,而找不到出路吗?

佛家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就是一切当下放下,现在就是岸,岸就在这里,岸就在你脚下。但此刻即是彼岸这个道理说起来是非常容易轻松的一件事,但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关于知易行难,有一段禅宗公案颇为精彩。

龙湖有一个叫普闻的禅师,他原是唐朝僖宗太子,因看破了人生,就出了家,到石霜庆诸禅师那里问佛法。

有一天,他跪在庆诸禅师面前说:“师父,请你告诉我一个简单的方法,怎样才能够悟道?”

师父说:“好!”说完,就用手指了一下庙前面的案山说:“等到前面案山点头的时候,我再向你讲。”也就是说,你等到前面那个山点头了,我会告诉你佛法,这是什么意思。普闻禅师听完这句话当下就开悟了。

正所谓“才说点头头已点,案山自有点头时”,即说一声回头是岸,却不必回头,岸就在这里,等我们回头已经不是岸了。

当我们在无边苦海拼死挣扎的时候,狂涛巨浪裹挟我们,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或许我们会丧失希望,伴随着挣扎由失望走向绝望。

因为岸还是岸,我们还是我们,我们千方百计去寻找彼岸,但是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直到达不了彼岸,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架起那座彩虹一般的桥梁,横跨天空的桥梁就是不必太过计较,要学会释怀、学会放下。在我们释怀的一瞬间,岸就横亘在我们眼前,我们已踏上稳稳实实的岸。

有一件奇妙的事,发生在心念放下之时。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赢得别人的喜欢。

无德禅师告诉她:“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声音,把辱骂的声音转为慈悲的声音,把诽谤音、哭声闹声、粗声丑声转为称赞的声音,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后,一改从前的骄奢之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自我的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夸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

故事中这位女施主在听过禅师的劝导之后,心念一转,魅力就开始显现,成功地踏上了幸福的彼岸。只要放开心态,不过于计较,学会释怀,不执著于陈腐,我们也能驶向幸福的彼岸。

神照本如禅师有诗《领悟偈》曰: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世间之事,不必太过计较,太过执著。有时苦苦追寻的彼岸,也许就在脚下,而盲目寻找,反而会迷失了方向。

要想轻松地到达幸福的彼岸,就要静下心来,学会释怀,将困扰你的一切都放下,彼岸就会出现在你的脚下。

脱下华服,一无所有地过日子

人能自立,非有所建树,即有所捐舍。

——明·侯方域

一个樵夫上山去打柴,走到一半,他看见一个人在树下躺着乘凉,就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打柴呢?”

那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去打柴?”

樵夫说:“打了柴好卖钱呀。”

“那么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

“有了钱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满怀憧憬地说。

这时,乘凉的人笑了:“那么,你认为我现在在做什么呢?”

故事中那个乘凉的人没有把自己盲目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他只是在过属于自己的恬静的日子——躺在树下轻松自在地呼吸,并且对生命充满由衷的喜悦与感激。这种简单、恬静的生活方式才是令人向往的,因为这是一种发自于心灵的放松与悠闲。

当我们在生活中忙忙碌碌的时候,是否应该回头看一看现代人的生活?当我们被包围在混乱的杂事、杂务、尤其是杂念之中时,是不是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忙碌又在为谁忙碌?当我们在尘世中摸爬滚打一番后,一颗颗跳动的心被挤压成了无气无力的皮球,在坚硬的现实中疲软地滚动着,我们是不是该安静下来,看看自身,是不是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也许是因为在竞争的压力下我们丧失了内心的安全感,于是就产生了担心无事可做的恐惧,所以才会急着找事做来填满自己的内心、安慰自己、麻痹自己。久而久之,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离真正的快乐、幸福甚至真正的生活越来越远。

我们真的太累了。在追逐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着放弃一些复杂的东西,让一切都恢复简单。其实生活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只有我们的内心。所以,要想恢复简单的生活,必须从心开始。

人类对“幸福”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就我们所知的,几乎所有人都在没完没了地追求来自外部世界的幸福——大房子、新汽车、时髦的服装、可靠的朋友、完美的爱情、蒸蒸日上的事业,尽管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上述的全部,还是可以在某些方面得到一些快乐和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继续去追求别的满足。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最终带给我们的只有患得患失的压力和令人疲惫不堪的混乱,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它们呢?生命不过是一袭华美的袍,穿着它仿佛就被套进了一个牢笼,美丽却并不舒适与惬意。有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放过自己,让自己从这些紧张盲目的奔波中解脱出来,正如明代的文学家侯方域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道:“人能自立,非有所建树,即有所捐舍。”正是秉着这种“有所捐舍”的理想,所以他能够抛去大好前程,年纪轻轻就出家为僧。

让我们脱下那个束缚自己的华丽外衣,试着过一种一无所有的日子,走到外面,我们会看到天空是蓝的,草地是绿的,阳光是那样好的,为何不坐下来好好享受薄且清澈的阳光,像前面故事中乘凉的人一样,享受淡泊的人生。

放下别人,其实是饶过自己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宋·林逋《省心录》

《金刚经》中谈到“无所往而生其心”,“无所往”的意思就是空,就是忘掉一切不合理的成见,低落的情绪和对善恶、爱憎的执著,这样才能“生其心”,而这里的“心”,指的就是清心,也就是宽容、是解脱。因此,在佛教中,放下世间的一切俗念,人便能得以解脱,得以享受到心灵的自由和愉悦。

唐开元年间,有位德高望重的梦窗禅师,他既是有名的禅师,又是当朝国师。

有一次他搭船渡河,渡船刚要离岸,这时远处来了一位骑马佩刀的大将军,大声喊道:“等一等,等一等,载我过去!”他一边说一边把马拴在岸边,拿了鞭子朝水边走来。

船上的人纷纷说道:“船已开行,不能回头了,干脆让他等下一回吧!”船夫也大声对他说:“请等下一回吧!”将军非常失望,急得在水边团团转。

这时坐在船头的梦窗禅师对船夫说道:“船家,这船离岸还没有多远,你就行个方便,掉过船头载他过河吧!”船夫看到是一位气度不凡的出家师父开口求情,只好把船开了回去,让那位将军上了船。

将军上船以后就四处寻找座位,无奈座位已满,这时他看到了坐在船头的梦窗禅师,于是拿起鞭子就打,嘴里还粗野地骂道:“老和尚,走开点,快把座位让给我!难道你没看见本大爷上船?”没想到这一鞭子下来正好打在梦窗禅师头上,鲜血立刻顺着脸庞流了下来,禅师一言不发地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蛮横的将军。

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既害怕将军的蛮横,又为禅师的遭遇感到不平,纷纷窃窃私语:将军真是忘恩负义,禅师请求船夫回去载他,他还抢禅师的位置并且打了他。将军从大家的议论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心里非常惭愧,但身为将军,却拉不下脸面,不好意思认错。

不一会儿船到了对岸,大家都下了船。梦窗禅师默默地走到水边,慢慢地洗掉了脸上的血污。那位将军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上前跪在禅师面前忏悔:“禅师,我……真对不起!”梦窗禅师却心平气和地说:“不要紧,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故事中的梦窗禅师的心胸是如此宽广,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胸是一个可开合的容器,只顾自己的私欲,它就会愈缩愈小;当我们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若事事斤斤计较,便把自心局限在一个很小的框框里。这种处世心态,既轻薄了自身的能力,又轻薄了自己的品格。

宋代著名的诗人林逋在他的《省心录》中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过错就会很少;以宽容自己的心态来宽容别人,那么朋友就会很多。当我们以最大的诚心和善意宽恕了别人,实际上也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解脱。

心量的大小,在于自己是否愿意敞开。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样,它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小如微尘。我们的心,要和海一样,任何大江小溪都要接纳;要和云一样,任何天涯海角都愿遨游;要和山一样,任何飞禽走兽,都不排拒;要和路一样,任何脚印车轨都能承担。很多时候,我们敞开自己的心,放下别人对自己的诽谤、轻辱、伤害,也等于是放下自己,让自己从痛苦、仇恨、报复中解脱出来。

放下即重生:悬崖撒手,自有承担

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同。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瞿秋白《绝命诗》

禅宗认为,一个人只有把一切受物理、环境影响的东西都放下,即万缘放下,才能够真正的逍遥自在,正是所谓万里行游而心中不留一念。人的聚散离合,都是基于种种因缘关系,有因必有果,“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还有不可抗拒的“无常”,事情的发展不总是按照我们的主观想象进行,沟沟坎坎不可避免,大多数时候,万事如意只是一个美好的心愿罢了。

从前,有个书生和他的未婚妻定好了日子要结婚。但结婚前,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因此备受打击,一病不起。

一位路过的僧人得知这个情况,就决定点化他一下。僧人来到他的床前,从怀中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在镜子中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

有一人路过,看了一眼,摇摇头走了。

第二个人路过,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也走了。

第三个人路过,挖了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尸体埋了。

书生正疑惑,画面切换。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在洞房,被她的丈夫掀起了盖头。书生不明就里,就问僧人。

僧人解释说:“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也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书生听后,豁然开朗,病也渐渐地好了。

故事中的书生之所以会病倒,是因为他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无法坦然地放下曾经的感情,但前世的因造就了今生的果,前世只有以衣遮身的恩情,今生也就只有短暂相恋的回报。待到书生明了这一切,放下了,也就解脱了,病也自然就好了。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过去有一个人出门办事,在经过险峻的悬崖时,一不小心掉了下去。此人眼疾手快,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性命,却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在悬崖上慈祥地看着自己,此人赶快求佛陀说:“佛陀!求求您慈悲,救救我吧!”

“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

此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哪还能保住性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到此人执迷不悟,只好离去。殊不知,他脚下正是一处平坦大石,放下了他就能平安落在石上。

同类推荐
  • 行为决定作为

    行为决定作为

    本书共分为十章,包括找准人生方向、心动更要行动、思考改变命运、学会顺势而为、做到与人为善等内容。
  • 中国人心理问题诊断:心灵修炼篇

    中国人心理问题诊断:心灵修炼篇

    在这全新的时代里,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在经受严酷的考验。《中国人心理问题诊断:心灵修炼篇》题材,主要源自我在日常心理治疗门诊中目睹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在个性发展、生存价值定位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迷惘和痛苦。我希望能以手记的形式呈现当事者最为真实的人性的一面,并在其中贯穿我对人性阴影和罪性的思考,对每一颗生病的心灵的医治和引导。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种阳光思维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种阳光思维

    如果你是一位老板,那么请将这本书送给你的员工,让他们按照书中所说的去做,你会发现,你的每一个员工都是最有潜力的!如果你渴望获得更高的薪水、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成功,那么请阅读本书!本书不仅告诉你卓越员工所应具备的阳光思维,也将告诉你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去实践,成为企业最出色的员工。
  • 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就能做到认真评估决策处事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处变不惊、守住最后防线。树立“底线思维”,对于我们准确判断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化挑战为机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可以装糊涂,不能犯糊涂

    可以装糊涂,不能犯糊涂

    人生一世,所要经历的事情千千万,更兼于事情的复杂性,要不犯糊涂是很难的。因此,为了避免犯糊涂就要为心设防,以理控智,以不贪保身,以装糊涂做盾牌。处世做到识人于先,忍耐于前,凡事以不争守道,循事理探路,知其当行而行,知其不当行而不为,这样做,也就可以让自己尽量少犯糊涂了。
热门推荐
  • 甜妻嫁到:总裁大人碰个瓷

    甜妻嫁到:总裁大人碰个瓷

    一夜缠绵,她成了帝都第一少的小情人。说好的只谈钱不谈感情,她负责暖床,他负责给钱,怎么这第一大少处处违背约定?什么?还不准她跟其他男人聊天约会?这少爷未免太霸道,不行,她要逃跑。某少冷哼,想跑?能从他的床上走下去再说!
  • 对不起,遇见太晚

    对不起,遇见太晚

    讨厌的闹铃总是按时在沉沉地黑暗中开始响起,黑暗中黎明慢慢地醒来,晨风开始轻扶公寓墙角静静的竹丛,发出丝丝地声响,此刻是6:40。校园中,透出窗口的灯光一点点地在黑暗中蔓延开来,几栋学生公寓开始骚动起来。
  • 青梦闻歌

    青梦闻歌

    我一直以为我走的路和你是一样的,一直傻傻的走着,到头来却发现我错了方向,那你可愿等我?
  • 萌狗变身记

    萌狗变身记

    世俗界的小萌狗中诅咒成四不像,为寻回自己,受熊猫爷爷指引前往启灵山,前途凶险莫测,团队又状况百出,幸他因机缘而髓海开启灵星,逐渐修成一门神通,看他如何化险为夷,逆天改命!
  • 恶魔少主:美丽班长哪里逃

    恶魔少主:美丽班长哪里逃

    性格好强的少女夏凉为谋生计进入豪宅做女佣,却不幸落入当家少主的魔爪之中。被蒙双眼的她不知道少主的真实身份,却无意中从他呢喃中的“班长大人”得知他竟是自己的同伴同学。他的身份到底是谁,是温柔的他,是邪魅的他,还是不羁的他?
  • 换一种方式飞行

    换一种方式飞行

    2004年底,张云成的二哥带着他和三哥云鹏来到了北京,在接受了100天的免费治疗无果后,兄弟三人从此开始了与其他北漂一族同样的闯荡生活。从最刚开始租住地下室到在北京西郊卖蔬菜;从被房东赶出到无路可走;从靠摆地摊艰难维持生活到请朋友帮忙开起网店;从有幸获得“感动中国网商奖”到飞赴台湾领取“全球热爱生命奖章”,再到虽生活拮据仍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而与富士康结缘……三兄弟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曲折与辉煌荣耀?又是什么让三兄弟一直走下去?他们的梦想能否实现,又有哪些人在他们最困苦的时候出现?在苦难的北漂生活中,张云成又经历了怎样的美好爱情?张云成会用细腻的笔触与你娓娓道来,让每一位读者走入他的心灵最深处。
  • 拿下混血冷帅哥

    拿下混血冷帅哥

    景阳高中的小太妹竟然把华丰高中一等一的混血帅哥给强了!还嚣张高调的宣布“他是姐的男人,谁敢犯姐男人—杀!”原来混血帅哥早就窥视她很久了呢!她是自动送上门的,被拐着就开始了一场生生死死轰轰烈烈的另类旅程。“我告诉你,我就肤浅就不懂付出,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你他妈要让我一个人,我一定到阴曹地府去鞭你的尸!”不管是她先招惹的他,还是他先窥视她,反正他们是绑在一起了,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得让他们分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主的顶级蜜爱:萌妻不好宠

    金主的顶级蜜爱:萌妻不好宠

    她莫名醒来,却凭空多了一个所谓的“主人”!她招惹上了的不知是噩梦还是童话。但她,发誓要逃离。他是暗夜帝王,掌控商业帝国,权霸一方。凡是他看上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但她,却是个例外!三番四次,几经辗转,她退无可退,他步步紧逼。“我给你两个选择,被我爱,陪我死,你选哪一个?”他慵懒一笑,意味不明。她眼波流转,狡黠一笑:“好吧!我陪你去死,不过,你先我断后。”听闻如此,他不悦的挑了挑眉,笑得邪魅:“既然你都愿意陪我死了,那不如在这之前先被我爱吧……”她俏脸一红:“你现在就去死吧……”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冷斋夜话

    冷斋夜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