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3600000013

第13章 以心观心:幸福永远是内生的(3)

苏东坡将诗稿拿出来,指着背面的“狗屁”二字给佛印看。

佛印接过来,指着苏东坡的诗问道:“居士不是自称‘八风吹不动’吗?那怎么一个‘屁’就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顿时明白了佛印的意思,满脸羞愧,不知如何作答。

苏东坡是古代名士,既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同时也兼容了儒释道三家关于生命哲理的阐释,而有时候,他也不能达到心定的境界。

熟谙禅理的人均知,心动则生杂念,导致人很难认清自己。只要我们有一颗寸丝不挂的不动心,不生是非分别的想法,不起憎爱怨亲的颠倒,就能够安稳如山,明净如水,悠闲如云,自在如风。

一灯除暗:抓住生命的空灵自性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

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

——明·憨山德清禅师《山居诗》

每当春暖花开之时,冰消雪融,普润大地,就像圣人的胸襟气度那样潇洒与自得。每当我们看到大自然中那些空远博大的景物,如纳入百川的大海,皑皑无尘的山上雪,平畴辽阔的草原,心中自会生出许多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感慨,它们也会让我们暂时忘记现世中纷乱复杂的一切,回归那最原始的空旷。古人所谓“旷兮其若谷”,说的正是这种心灵的豁达、空灵。我们生命中的空灵就仿若一盏明灯,虽不甚明亮,却正好为我们驱逐了生命里的黑暗,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稳健。

一个修道有成的人,就应该有这样清明空灵的脑子,如同空洞的山谷,常有回音萦绕。只有人的心境永远保持在空灵之中,才算是真正的七窍玲珑。而心境不空的人,就好像“蓬茅塞心”之人,永难得到解脱和自由。人心不应被蓬茅堵住,而应海阔天空,空旷得纤尘不染。佛家讲空,空到极点,清虚到极点,智慧自然高远,正所谓“打破冥顽须悟空”。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要想真正抓住生命中这种空灵的自性又谈何容易呢?不过对那些得大智慧大境界的得道之人来说,却好像很简单。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在宁波的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这时,弘一法师正在吃饭。夏丏尊见弘一法师面前只有一盘咸菜,就忍不住问道:“只吃咸菜下饭,难道你不会觉得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法师淡淡地答道,继续吃饭。

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又为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

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平淡的白开水啊?”

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弘一法师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清苦单调,但是他自己却安之若素,弘一法师的境界就在于他抓住了生命的空灵本性,带着一颗随咸随淡的心生活,所以他能够在尘世行走如常,不受外物所扰。当一个人的心灵不随外物而转,就已经达到心智的自由了,就能够在行住坐卧中体悟禅定的微妙。看透了生命这样的本质,人们就应该对苦乐放宽胸怀,空出心智,合于自然,如此悲喜荣辱、沉浮生灭都不会让人痴狂疯魔,心也就自然能舒适一点,生活也就更闲适一些。管它梦也罢,醒也罢,都能获得快乐的生活。

如果你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体悟到“无生”与“空”的道理,认识到“动静一如、生死一体”的人生真谛,并能够放宽胸怀,让自己渐渐合于自然,那么,你终有一天能够超越智勇机巧、悲喜荣辱、生灭沉浮,甚至会超越时间“去”“来”的限制,这时,你的人生也将会于无尽的空间中绵延而去,最终进入生命本源的圆满之境。

守住一颗初心,保藏生命的灵性

尔时世尊告央掘魔罗:“汝当受持童真净戒。”

——《央掘魔罗经》

每个人初临人世的时候,都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并不懂得什么男女之间的色欲,也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对那些都不知道、不了解,也不在乎,只不过用一颗纯真的初心,新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自己的每一丝欢乐。

然而,俗世之中的人们往往为了功名利禄而终日奔波劳累,殊不知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对功名利禄的争夺中,你争我夺,搅起红尘漫漫,使人彻底迷乱其间,看不清前途所在,看不清祸福,看不清生死,对于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也彻底惑然,自我迷失,万千的烦恼也应运而生,纠缠着人们。

信徒朱慈目居士有一次对佛光禅师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20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有什么不一样呢?”朱慈目说:“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觉得佛声绵绵不绝,就是不想持,但那声音仍像泉源会自动流出来。”

佛光禅师说:“这其实很好啊,表示你学禅已经到了找到自我初心的境界了啊。”朱慈目说:“谢谢禅师的赞叹,但现在不行了,我很苦恼,因为我的初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初心怎么会不见呢?”

朱慈目说:“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静念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为此很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我的初心呢?”

佛光禅师启示:“寻找你的初心,你应该知道,初心并不在任何地方,你的初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上。”

朱慈目说:“我为什么不知道呢?”佛光禅师说:“因为和妄心打交道,初心就离你而去了。”朱慈目听后,豁然开朗。初心没有了,这就好比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家门。

如何摆脱这万千的烦恼,重返欢乐无忧的境界?那就需要找回你的初心。如何找回你那颗丢失已久的初心?不妨向着童心靠拢,多和孩童玩耍,找回你逝去的童真稚趣,找回你汲汲呼唤的初心。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有《宿新市徐公店》一诗: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该诗大意为: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寥寥几语,诗人就勾画出一幅充满童真稚趣的美丽图画,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处的“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正是天真烂漫的童真稚趣为诗人的苦闷情绪带去了一丝欢乐,也成就了这千古的佳句。

和天真烂漫的孩童玩耍,总能轻易勾起你内心深处对童年的向往,这一刻,你忘却了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功名利禄,只有满满的纯净盈心。

佛家历来都在劝诫众生要“受持童真净戒”,因为佛家认为真如自性才是我们的最终的皈依之处,也是人生幸福的最初源头。心怀童真,性自纯美,人生自然欢乐圆满。

修佛之人,不喝酒,不吃肉,不近女色,不沉迷于俗世的纷纷扰扰,生活得清净而洒脱。表面看来,他们的生活有些寡淡无味,可正是这清心寡欲的生活让他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复了初来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

人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越来越复杂,一颗初心很可能在茫茫尘世中逐渐遗失,初心遗失了,便感触不到源于内心的幸福,便会慢慢麻木,幸福也会渐行渐远。只有保持内心的纯洁,保藏自我的灵性,才能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

愿心住定:只有自己才能收留自己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清·郑板桥

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人一遇到麻烦事,首先想到的是找人帮忙;而有些人不管是有事还是没事,总喜欢跟在别人身后,以为别人能解决他的一切难题。在这些人的心里,始终渴望着一根可以依靠的拐杖。但实际上,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把自己的幸福寄予在别的灵魂之上是很难获得安全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凌霄花那样攀缘高枝炫耀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供你依靠的大树。即使有,也是不可靠的,如果大树倒了,你该怎么办?其实,要想内心没有困扰,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好:只有自己才能度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收留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

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在生存的同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就连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也不例外。当遇到困难时,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四处找人帮忙,不如学观音菩萨,自伞自度,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永远站在你身边给你依靠,或永远收留你。

就像清代著名的画家郑板桥,他老年得子,但对儿子并不溺爱。在他临死前,郑板桥让儿子自己去做馒头,并留给儿子这样的遗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用行动和遗言告诉自己的儿子,不要去指望别人。

当我们发下愿心就要努力去实现,不管这一路上有多少坎坷,也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救赎自己,收留自己。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死、饮食、便溺都是别人无法代替你做的,怎样圆满我们的一生也是别人无法替我们决定、安排并完成的,所以,要记住,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够收留自己。

同类推荐
  • 读者文摘精粹版10:让心灵去旅行

    读者文摘精粹版10:让心灵去旅行

    人的心总是在远方,走的越远离自己的心就越近!人的灵魂总是在天空,登得越高离自己的灵魂也就越近。那么,让心灵去旅行吧!去聆听寒风萧索,细看人生沧桑,——体味世间甜酸苦辣!徘徊在生疏的国度,那里有熟悉而真正的自我。
  • 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女人,是这个世界的半边天,让女人了解并控制自己,可以让半个世界保持理智的运行。本书恰是以此为目的,从恋爱、婚姻等问题,情绪、心态等问题,欲望、自立等问题的角度出发,帮助女性读者们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此外,本书还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并从实践出发,为读者提供众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调节自我心态的手段。全书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语言生动幽默,旨在让女性朋友能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心理世界的奇妙。读者若能开卷而有益,并视此书为知己,即是作者对本书的最大期望。
  • 北大心灵课

    北大心灵课

    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和魅力经过百年积淀历久弥新。而作为社会各界精英的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就是这种人文精神的孕育者和传播者,他们身上特有的精神气质和超群的智慧,是他们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思考而砥砺出来的心灵哲思。本书甄选了众多北大教授和学子的思想精髓、经验之谈,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详尽地阐述了最适合现代青年的人生哲学,从而让读者从中撷取大师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和机遇、确定人生目标等,进而让自己的心灵力量更加强大,为成功积蓄能量。
  •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一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一

    为青少年写书, 对于我们这些长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 并不轻松。萌动这个念头, 主要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者, 对于目前青少年读物中“ 古”、“ 洋” 所占比重过大心存不安。古典的和外国的东西可以读也应该读, 但总读这些东西对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历史、认识国家、看待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远远不够。我们相信,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因而也乐意看到他们多读健康有益的图书。
  • 社交与应酬36计

    社交与应酬36计

    人际关系可以说一座让人终身受用的富矿,编织关系网,就像开发矿藏,开发的越多,你就越富有;又如播种,你撒下的种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因此会办事的人,不仅重视和某个人建立关系,更重视和多数人搞好关系。只有搞好了人际关系,并善于利用人际关系,事情才能办成、办对。
热门推荐
  • 隐雪洞异能人

    隐雪洞异能人

    有那么一个终年积雪,寒冷无比的山洞,在那里大到能装下一个民族,里面住着异能人。这个山洞,它就是隐雪洞。
  • 绝品少主

    绝品少主

    欺负了本少爷五年的萧婵儿居然要嫁人了?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少爷好不容易比你强了,你居然想跑,门都没有,谁敢娶你,老子就揍谁!直到老子把你欺负够了为止!
  • 逃婚王妃很嚣张

    逃婚王妃很嚣张

    她是万人瞩目的尚书千金,世间男子都迷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他是最不受宠的傻子王爷,在宫中受尽欺负和白眼。因为一道圣旨,她必须成为他的妃。当精灵古怪的万人迷遇到扮猪吃老虎的面具男,会拼出怎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暴君养成日常

    暴君养成日常

    谁都知道景王世子是个傻儿。上一世,林妙妙拒绝了傻世子的婚事,嫁给青梅竹马的表哥。重活一世,林妙妙发现了好多不得了的事!爱她如命的丈夫,居然只是为了谋夺林家的钱财。一心一意为她打算的姐姐,居然已经怀上了她丈夫的子嗣。被她视如己出的孩儿,居然一天到晚算计她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演道俗业经

    演道俗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交谊典乞贷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乞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天狂妃:王爷宜坑不宜婚

    逆天狂妃:王爷宜坑不宜婚

    将军府草包小姐自从嫁给楚王殿下之后,在星宇大陆上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她掀起了一场星宇大陆空前绝后的舆论风暴:“听说了吗?厌恶女色的楚王殿下竟和那草包谈情说爱了。”“瞎说,她不是跟那魔头卿卿我我的吗?”“岂止啊,她还把宇帝国太子迷的神魂颠倒呢。”“水性杨花啊……无涯太子也未能幸免!”臭名昭著的花痴草包摇身变成全大陆男人争相追逐的香饽饽,王爷表示很愤怒:“爱妃,对此你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春天来了,桃花开的茂盛了点!喂,你干什么去?”“掐……桃……花!”
  • 亿万继承者的宠婚

    亿万继承者的宠婚

    嫁入豪门?母凭子贵?她以为自己是最幸福的女人,却从未想到自己爱慕已久的丈夫居然如此绝情狠厉,对她没有一丝的怜惜!一张亲子鉴定,将花若依从豪门阔太变成出轨弃妇,一张走私证明,将她父亲推进监狱的大门,一张病例通知书,将她带进另一个世界,他在商场中如鱼得水,他是天之娇子,人中龙凤,而她却是被抛弃的豪门弃妇,顽强的与病魔做斗争,与命运抵抗。五年之后,再次重逢,她大病初愈,面对前夫再次新婚的头条,她低头祝福,以往的幸福历历在目,点点滴滴在脑海里演绎,本想要逼迫自己忘却曾今,而他却步步紧逼
  • 陛下咱们生猴子

    陛下咱们生猴子

    “颜书玉,你还压榨的朕不够吗!?”某皇帝欲哭无泪的大喊着,怎么娶个如花似玉的皇后回来是压榨他的?她想要啥啥都有,他想要干什么门都没有!“不够!”史上最牛掰的皇后一手抓住了某皇帝,吼道:“你还有什么值钱的都给本皇后交出来。”娶个彪悍女子进宫来,国库已空,没错,是压榨他一个一国之君而得来的,某皇帝只想说有苦说不出!看到某只活泼乱跳的皇后朝这里跑来,某皇帝还没有来得及逃跑就被扑倒:“陛下咱们生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