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2400000017

第17章 何谓孝道(8)

孩子渐渐会望着她笑,会伸出手让她抱。眼睛乌黑晶亮,嘴里咿(yī)咿呀呀,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大哭,她却只能抱着他不住地轻拍他的背,什么也做不了。她不能像普通的母亲一样带着温柔甜蜜的笑容去哄他“哦,哦,乖不哭”,也不能为他唱一首动听的摇篮曲。

想到孩子将终日与一个不能说话的母亲在一起,她心如刀绞,就仿佛行走在冰天雪地中,她用尽全身力气想要给孩子温暖,可孩子依然被冻得哇哇大哭。这样长长久久的一生中,她将带给孩子什么呢?是否会因为语言的缺席,导致他的心灵永远沉默?

在她做出那个决定时,她觉得有一个小人正用尖锐的利器,一刀一刀在她心上划,痛得她伤心恸(tòng)哭,可她别无他法。她已经决定把孩子送给住在她对面那对不能生育的夫妇,她看得出他们很喜欢她的孩子。当她把孩子递给那对夫妇,他们欢天喜地,唯有她成了世间最难过的人,成了一个不能照料亲生孩子生活的可怜母亲。

住在对门,几步之遥,还好,天天可以看得见。阳台上,花的枝叶肆无忌惮地蔓延,她透过花间空隙暗暗估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孩子每成长一步,她都会在她家向阳的那面墙上,画上一朵小花,后面写上“给我正咿呀学语的孩子”;“给我正一步三晃的孩子”;“给我正饭量见长的孩子”;“给我不肯吃馒头的孩子”……后来,那面墙成了一面花墙。

孩子的每一步,对她来说都是惊心动魄的。有一次孩子发高烧,养父母在病房内守护,而她在病房外守护。那点点滴滴输入孩子血液的不再是几瓶药水,而是一个母亲的心。医生的脚步从她面前经过,护士端着托盘从面前经过,她在外面站了三十六个小时,直到孩子康复被牵着手从她面前经过。

她又在那面墙上写下:“给我康复了的孩子。”

是的,以后她还会在一墙之外守护她心爱的孩子,还会不断地在那面向阳的墙上画上小花,慢慢写上“给我要上学的孩子”;“给我声音变粗的孩子”;“给我将要谈恋爱的孩子”……

唐朝的李商隐在《送母回乡》中写道:“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意思就是:如果连母亲的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那么人生还有什么其他值得追求的东西呢?报答父母的恩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从现在起,爱你的妈妈,爱你的爸爸,因为他们付出的远远大于你给的回报,不要再嫌弃母亲唠叨,因为她的衰老是你成长的前提,感恩父母,从这一刻开始吧!

§§§第5章 关乎言行——礼貌是教养的名片

所谓“孝”,是人类真情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所谓“礼”,是人们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孝和礼有什么关系呢?孝除了要有真诚的情感之外,礼制也是必须遵守的。人不管处于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只有将孝和礼两项配合起来,人生之路才可以走得更稳健。

家和万事兴

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有自己的想法,加上又是亲人之间,不是简单的是非可以评判的。我们奉行“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的持家原则,一切都不要太计较,也不要太自我,因为,家和万事兴。

家和是孝子行孝的最佳效果。孝顺父母、爱护亲朋与邻居和睦这都是“和”的本亲,更是拥有幸福家庭的最有力保障。

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和万事兴更是我们向往的生活。不管是自己出生的家庭,还是后来自己拥有的家庭,对我们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财富,是学业上、事业上再大的成就和荣誉都无法替代的一件无价之宝。倘若在家中得不到安宁,整个人生都不算幸福。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写道:“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在太平盛世,家和则富贵;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家和则少祸。人短暂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家人一起经历的,亲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和性格。一个幸福的人往往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家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美好,更是自我人格形成的必要环境。《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论语》也讲“礼之用,和为贵”。亲人之间要和谐,首先就要多一些体谅,尤其是晚辈对长辈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更要用行动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不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不论对方出于什么样的情况来要求你,都要以晚辈应用的诚心诚意来对待,这样家庭必然会多一分和美。

清朝初年,安徽桐城出了许多人才。有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张廷玉大学士,还有他的父亲——康熙时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

张家非常和睦,从不争吵,人丁兴旺,备受朝廷器重。张家对邻里也非常友善,在当地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说的就是他和邻居家和睦相处的事。

张英家的邻居姓叶,也是一位较大的官员。这一年叶家要翻造新房,在重新打院墙桩基时,把他们家的地基向张家这边移了三尺。

张英的夫人听家人说邻居强占自己家地基,便去实地察看,发现邻家果真是向自己家移了三尺,张夫人很生气,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北京,向在朝中任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的丈夫张英报告此事,要丈夫出面解决。

张英见家里来人,一问是与邻居争地界的事,就写了一封回信,让家人带回交给夫人。夫人拆开信,只见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看完大失所望,但后来一想,丈夫说的话有道理。自己丈夫的官比邻居大,如果要这三尺地基,难免被人家认为以势压人。再说,自家的院子也很大,少了三尺也无大碍。更重要的是邻里之间要和睦,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这么一想,张夫人了就接受了丈夫的劝导,不再提这件事,把墙基后退了三尺。

以和为贵是家的保障,是邻里和睦的基础,是治国者的方略,因为它蕴涵和平、太平、平安之意。家需要和,子女孝顺,全家温馨,治国者都希望国内太平,永无纷争;国家之间和平发展,没有战争。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由可见“和”字对我们的重要性,为人处世中我们要以“和”与人相处,因为和气可以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平静,朋友的友情和家庭的美好。

敬亲谅亲,大方得体

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礼记》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礼记》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在组词中,孝一般是孝敬和孝顺,敬即为敬重、恭敬,顺即是顺从、顺应,是对父母的一种态度。

对父母的奉养难就难在和颜悦色和恭敬的态度,在这个方面,周文王就做得很好。周文王姬昌是个十分孝顺的人,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就沐浴更衣,收拾停当之后,就去父亲卧室门前恭候以向父亲问安,为了解父亲的心情和身体情况,他不但每天早上过去问候父亲,每天中午和晚上也会不厌其烦地向父亲请安,问候父亲心情可好,身体可安。

如果看到父亲身体、精神都不错,文王就显得特别开心;而如果哪天看到父亲身体不是太好,他就变得异常的忧虑,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香,走路时候的脚步都变得踉跄起来。只有等到父亲的身体恢复正常之后,他的情绪才能跟着恢复过来。

周文王不但每天早晚给父亲请安,而且每到父亲吃饭的时候,他还会特别注意饭菜是否合父亲的胃口,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他才会放心地离开。

在今天看来,周文王的举止似乎显得过于烦琐和矫情,但也正是他的这种举动,才能显示他对父亲的一片孝心和尊敬之情。也正因为这点,他得到了百姓们更多的认可和敬爱。

想必卧冰求鲤中的王祥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对于王览可能就有点陌生了。王览,字符通,是王祥的异母弟弟。在母亲朱氏百般刁难王祥的时候,王览总是护着哥哥:有一次,母亲朱氏拿着鞭子要抽打王祥,王览上前护着哥哥,鞭子一下子打到他的身上,朱氏看抽到了自己的儿子,才停下鞭子……

后来,兄弟俩都慢慢长大,王祥先娶妻成家,朱氏由于不喜欢王祥,对他的妻子也是百般刁难,在这个时候,王览总是劝解母亲,帮着哥哥嫂子。后来,王览自己也娶了妻子,他告诉妻子家里的情况,让妻子也帮忙护着哥哥嫂子,王览的妻子于是也像丈夫一样,经常护着哥哥嫂子。

后来,由于王祥不但孝顺,而且刻苦学习,声名远扬,王览的母亲觉得自己儿子还没有什么声名,不禁对王祥充满怨恨和嫉妒,就想偷偷地把王祥害死,后来,她想了个方法。一次,大家都在吃饭时,她让人给王祥的酒中下毒,王览知晓此事,就主动要求喝哥哥的那杯酒,朱氏被吓得不行,只得赶紧夺下酒杯把酒倒了。

自从这件事之后,王览害怕母亲再加害哥哥,总是主动替哥哥尝饭尝菜,朱氏见此,才算彻底打消了害死王祥的念头。

在王览的感怀下,朱氏慢慢地接受了王祥,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变得和睦起来。后来,兄弟俩的声名大盛,还都做了官。

王览的母亲所做的一些事情虽然令人不齿,但是王览能够以礼节劝母亲,最终使母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充分体现了王览的孝心。要做到批评母亲、指责母亲很容易,但是要像王览那样不厌其烦地劝解,始终保持着对母亲的敬爱,才是最难的。

我们要知道,敬亲谅亲,对亲有礼,对亲有谅,这才是孝子所为,和颜悦色的脸,宽大的心胸,是很重要的。你要把自己的笑容和宽容长时间地留在父母心间,这样,父母就对你少了一分挂念,少一分担心,少一分隔膜;这样,父母就能经常保持一种欢愉的心情,益于父母的健康和长寿。

色难——子女行孝的难关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

孔子的弟子子夏是个大大咧咧的人,虽然他对父母很好,但他并不能总是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孔子也知道他的这种性格。有一次,当子夏向孔子问什么是孝时,孔子说:遇到有事,子女自己操劳解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先享受,仅这样做就可以认为是尽孝了吗?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和颜悦色是比较难的。“色”在这里是“态度”的意思,“色难”是说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一直表现出恭敬开心的态度是非常难的,但这些恰恰是尽孝所必需的。

所谓家庭,实际上也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和父母对子女的“爱”,别看这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要做到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对于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

孔子所说的“色难”一直是国学家们讨论的话题,因为孔子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为父母做事、让父母吃好喝好,还不是真正的孝顺。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孝不仅需要心,也需要有爱的态度,但是很多人都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色难”了。

孩子放学回家,看见饭菜还没有摆在桌上,就忍不住嘟囔:“快要饿死了,还不能吃饭。”父亲吩咐倒杯茶,孩子迫于父亲的威严端了一杯茶水过去,却阴沉着脸,将茶杯往桌子上重重一搁。试想父母见到儿女这样的态度,又怎能吃得舒心、喝得顺意呢?

应该承认,当今供养老人吃穿并不难,难就难在对老人的精神抚慰上。有人说:随着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户主,他们一方面要承受社会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承担赡养双方老人的重任,真有点不堪重负,“色难”就更加难免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自己身心疲惫,所以子女往往不能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

可是,父母永远是子女最重要的亲人,而且这个亲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老去,当我们终于认识到要和颜悦色的时候,可能他们已经离去。其实,作为子女,只要有心,克服“色难”并不很难。有些时候当你感到累了,疲倦了,就多陪陪父母,和他们谈心,这样你的心情也会舒服。

在我们成长时期,父母陪着我们,将来我们成家了,有事业了,陪父母的时间会越来越少,那么,在我们能尽孝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机会。要对父母心怀感激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多顺着父母,多为老人端端茶水、搬搬椅子、捶捶背,多陪老人坐一坐、聊一聊、走一走,多对老人问问冷暖、身体状况,多给老人送上笑脸、笑声,如此而已。有些时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易得,人心就是这么容易知足,施与爱、回报爱就是这样的举手之劳。

想一想我们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对父母大喊大叫,或者是有不如意的事情时就对他们发脾气?也许我们并不是不爱父母,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牛脾气。好吧,让过去的都随风而逝,在今后的时间里,克制自己的情绪,用笑脸来面对父母。

爱在态度上,心中有孝,就要态度尊敬。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没有考虑过值不值,那我们身为子女,又怎能万事只想着自己呢。孔子也说过,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但是彭端淑更有“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名言,怀着爱的态度去尽孝,孔子所说的难事也可以达成。

有些孩子接过父母手中正在握着的扫把或者拖布,然后装模作样地打扫起来,但内心未必就是高兴的,脸上未必就是平静的,这样的“孝”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孝。

无论如何,想真正孝敬父母,不但要有所行动,更重要的是端正态度,达到一种和颜悦色的孝敬,这样才不会辱没“孝”这个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优秀传统。

在家庭生活中,坚持一种“色难”哲学的重要性完全体现了出来。“孝”与“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单相思”的产物,在生活中,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能够在给对方付出的时候,保持一张和颜悦色的微笑着的面庞,这样才更有助于和谐的家庭关系的建立和保持。

同类推荐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高度发展。正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一样,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二千年来思想发展的源泉。法家的治国之术为历代统治者所推行,其中必有其合理因素,法家思想及法家精神中必有其精华。这些对我们今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多有可供借鉴之处。即使是其糟粕部分,对于我们提高认识,进一步肃清封建流毒,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也并非毫无益处。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热门推荐
  • 无限救赎

    无限救赎

    欺诈师广义为骗子,一种利用自己智慧行骗的高级骗子,据说每一名欺诈师都有绅(bian)士(tai)般的品格。当一个欺诈师来到无限世界之后更是将自己欺诈师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开始在这个动漫,小说,电影里的世界去扮演一个个角色。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灰常邪恶的故事,装好人诱拐少女loli的故事。比如在《鬼父》的世界给两姐妹当爸爸,又比如做各种好人好事!顺便拯救妹子,拯救世界。《鬼父》→《美少女战士》→《刀剑神域》→未完待续。
  • 转生之巅峰神话

    转生之巅峰神话

    楚风,本为仙界大罗金仙,意外获得奥斯蓝晶石,成为奥斯蓝世界的主宰。在他使用主宰意志返回东方仙界的时候,意外再次发生,他转生在现代都市一个没落的小家族中!
  •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金瓶梅》问世以来,围绕着它是不是“黄”书的争论,一直是个无法避免的论题。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这种现象虽有些改观,但仍然没有停止过。值得欣慰的是,这已经不是研究《金瓶梅》的主要问题了。大多数人越来越接受《金瓶梅》,关键是书中涉及,借古讽今、针砭时弊、世俗风情、人文地理以及人性、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等众生百态的明朝社会风貌。研究《金瓶梅》不仅仅是研究它的文学性,关键是能够从书中找到明朝社会的缩影,这就赋予了它社会性。
  • 魔踪迹

    魔踪迹

    人间界、仙界、魔界,各方博弈,小镇少年惨遭家族剧变后毅然踏上探寻的道路,前方迷雾重重,前方杀机四伏,少年的修炼之路由此展开,揭开身世的迷雾,与命运做斗争。秦晨狂吼: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命运,我能主宰!
  • 女扮男装:袖珍小狂后(大结局)

    女扮男装:袖珍小狂后(大结局)

    宁凰!(司徒宁凰)大魏国宁国公府邸一脉单传的宁小公爷。俊逸秀美、气质如玉,如此神仙般的人物,却是京都平阳城内家喻户晓不求上进、纨绔不仁的脓包恶霸少爷。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调戏美人,男女通吃,外加鱼肉乡民……世人又有谁知,在他们眼中此等脓包废物的小公爷,却是个奇谋妙略、惊才艳绝、文武双全、狂傲不可一世的……奇女子!又有谁知,她竟然就是那个惹来世人无数猜测,仙宗无极天尊门下,最为宠爱的神秘关门弟子。直到危机来临,巨变发生时,众人眼中的脓包小公爷竟陡然化身为天神般的人物,挺身挡在所有人面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颠覆,跌破所有人眼镜。凝眸一笑,辗转风华天下!试问,世间又有哪个男子能够抵挡她眉宇间一抹淡淡的缱绻、浅浅的情谊……本文女主腹黑强大,狂傲护短,意志力坚定。人称小神人,对所保护、所爱之人必全心全意付出,对憎厌仇人,决不心慈手软前面二十章失忆中,等待强大的复苏。。宁凰:现在。虽然我们实力很弱小,仅仅只有十一人,可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后!我们将会成为世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势力都会感到害怕的帮派社团!我们将会成为圣光大陆最顶尖最上层的势力,任何人必须仰视我们,任何人不能够左右我们、迫害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我们会团结一致,义无反顾的向前……术国质子术离殿下:自从第一眼看到你,我就清楚的知悉,命运会将我们紧紧捆绑在一起,至死不休!时间,曾经久久地凝滞在那一天的午后。那个干净清爽的春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摩肩擦踵的人群里,我曾经,是那样卑微地仰望着你……魏国太子魏清璇:等我!凰儿!我一定会努力变强,尽快回来保护凰儿,即便是父亲,我都不会让他动你一根头发!到那时候,等我真正的变强了,足以为你撑起一整片天空,那么……凰儿你想怎么样捣蛋都可以。
  • 紫隐异界

    紫隐异界

    【炼狱界出版】修炼可停不可止,天劫可躲不可避。焕气魔法同步修炼,照样称霸四域。封印松动人域将处毁灭,紫隐的脱颖而出保卫了异界,同时让……
  • 夺命危机

    夺命危机

    在21世纪里人类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泛滥,联合国为了减少人口而设计出一款名为夺命危机的游戏,以此进行一次人类质量的大洗牌。这是一款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游戏……夏雨本事20世纪普通大学生,一次湖中勇救老人把自个儿溺死。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中了头等奖,他重生了!
  • 人生百忌2

    人生百忌2

    在本书中,辛辣幽默的笔触、短小精悍的故事,洞悉世事的睿智等刘墉视角、刘墉特色均以“忌”字为题归结收纳,并以此纵论善恶人性、明暗世情,精准划出安全底线,圈定处世禁区。纵横辟阖之外,刘墉先生亦深明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古训,在书中将生活琐事、人际交往,职场升谪、人生起落的种种逐一讨论。既然一个眼神、一句谎言、一次拖延,或可令人因小失大,铸成大错,那么也就必须一忌再忌:忌撒谎、忌溺爱、忌斜视、忌不从容、忌招式出尽……人生险象环生,职场风云变幻,熟知百“忌”,或可从容应对。
  • 天之翼

    天之翼

    云上大陆九座漂浮在天际的浮空城背负着天翼的统治世间万年的天族受压迫即将反抗的百族生为天族的列昂在这样一个时代活着更好的活着让我所在乎的人更好的活着的
  • 唯物语

    唯物语

    黑白世界在相遇的那天交织,未来是怎样,结局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