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0200000030

第30章 受众交流篇(5)

七、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许多人在感到痛苦时往往会把整个注意力都放到不幸事件中去,这往往会使自己更痛苦。如果能采用某种方法使对方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方面,那么他感受到的痛苦就会小一些。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都市夜未央》以“热闹”著称。由于节目不设定主题,主持人通过短信和大家交流,这就使得内容更具开放性,听众参与度更高。节目中,主持人往往将一些严肃的话题转换为相对轻松的事情来说,逗大家开心,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一些听众的情感问题。正如主持人阿檬所说:“看医生时,如果医生边讲轻松有趣的事边治疗,可能患者的痛苦就会减轻。这也正是节目所追求的。”

主持人如果能想尽一切办法分散伤心、痛苦的听众的注意力,使他不得不调动一部分精力应付其他问题,这样便减轻了他对于痛苦的体验,缓解了他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获得了渡过难关的信心与勇气。

八、采用幽默式安慰

很多时候,人们所为之愁眉苦脸、耿耿于怀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只要换一个角度或环境,就连愁苦者本人都会发觉自己不该如此斤斤计较。那么,如果我们故意曲解对方的抱怨,夸大其不幸的处境,就会在轻松幽默中给对方以提示,使之意识到自己的大惊小怪,从而改以较为理性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处境。下面就是一个以幽默方式安慰他人的生动事例:

在2010年2月的一期《都市夜未央》节目中,一位听众发来短信说:“阿檬你好,我发现自己的左耳朵流血了,好疼啊,你安慰安慰我吧。”主持人阿檬说道:“好啊,我最能安慰人了,我想说,你应该庆幸自己的右耳朵没有事,为什么呢?因为一提到耳朵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说有一位精神病院的医生问患者:如果我把你的一只耳朵割掉,你会怎样? 那位患者回答:那我会听不到, 医生听了忙点头说:嗯嗯,很正常。 医生又问道:那如果我再把你另一只耳朵也割掉,你会怎样? 那位患者回答:那我会看不到。医生开始紧张了,说:怎么会看不到呢? 患者回答:因为眼镜会掉下来。”

耳朵流血固然令人沮丧,但完全不必发短信到电台寻求安慰。劝慰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讲笑话的方式扫除了听众心中的郁闷,也让听众意识到自己为了一件小事就如此确实没必要,从而扫除了愁苦的情绪。

第五节:面对冲动鲁莽者——用理智劝阻

主持人面对不理智、冲动的行为,只要冷静下来运用你的口才交际技巧来劝阻对方,就可以一方面避免不理智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或损失,另一方面使对方放弃自己的举动。只有这样,你的劝阻才是真正的劝阻。下面介绍在对方出现不理智举动时的几种劝阻技巧:

一、抓住要害劝阻

有时候,我们的真诚劝阻之所以没有成功,很多情况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对方固执的行动会给他自己造成的危害。“打蛇打七寸”,抓住对方切身利益的损失,会使他的心弦受到震动,促使他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放弃自己固执的、不理智的行动。

某剧场门前不许卖瓜子、花生之类的小食品,怕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唯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可以例外。用剧场管理员的话说就是:“这老太太年岁大,嘴皮尖,人家叫她‘铁嘴’,不好对付,只好睁只眼闭只眼。”某日,市里要检查卫生,剧场管理员小王要老太太回避一下,说:“老太太,快把摊子挪走,今天这里不许卖东西。”“往天许卖,今天又不许卖,世道又变了吗?”“世道没有变,检查团要来了。”“检查团来了就不许卖东西?检查团来了还许不许吃饭?”“检查团来了,地皮不干净要罚款的。”小王加重了语气。“地皮不干净关我屁事。”小王无言以对,悻悻而退。管理自行车的老刘师傅随后走了过来,说道:“老嫂子,你这么一把年纪,没早没晚的,又能挣几个钱呢?检查团来了,真要罚你一笔,你还能打场官司不成?再说,检查团不会天天来,饭可是要天天吃,生意可是要天天做的呐。”“嗯!姜还是老的辣。好,我走,我走。”老太婆边说边笑地把摊子挪走了。

本例中,两种劝阻方式,一个失败,另一个却成功,这其中很有学问。管理员小王之所以劝阻不成反讨没趣,就因为他只是一味地讲抽象的大道理,却没有站在老太太的角度上耐心地为她分析利弊。而老刘师傅就懂得这一点,他从老太太的切身利益出发,向她指出了只考虑眼前的小利而不顾长远利益的后果,使她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固执行为的不明智,于是心服口服地接受了规劝。主持人面对不理智或冲动的人情况下,也应该学会抓住要害进行劝阻,以期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二、用类比方法来劝阻对方

用类比方法来劝阻对方,就是将此一行为与曾发生过的某一行为相比,得出同一结果,从而使对方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理智,放弃原先行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隐性的劝阻方法。对方一般要有较高的领悟能力。下面就是这样的例子:

在一期有关说话的教育类访谈节目中,一位十几岁的现场观众向主持人提问: “老师,我认为多说话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也不愿意多说话。”主持人稍作思考,回答说:“话要是说得太多,还有什么好处?比如池塘里的青蛙,整日整夜地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也没有人去注意它。但是,报晓的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一两声,大家听到了就知道天要亮了。所以说话要说得有用处,要说到点子上。”

不难看出,主持人在这里运用了类比引喻的方法帮助现场提问的小观众纠正了偏激的想法,既生动形象,又不失智慧。

三、用情理来使对方放弃不理智的行为

当一个人出现冲动行动时,其后果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到周围人的利益。抓住这一点,在劝阻对方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对方的冲动行动与可能造成的后果联系起来,扩大行动影响的范围和强度,使对方认识到自己肩上负有的责任,从而自觉地中止冲动、不理智的行动。

在一次节目的国外录制现场,一群住在当地的华人为了观看现场节目,纷纷爬上了摄像机座的栏杆,这严重影响了节目的正常录制,为此,主持人亲自劝说道:

栏杆上的那些人,请你们下来好吗?摄像机座的栏杆不是用来坐人的,你们不下来,我们没法进行摄像,你们祖国的家人也就没法看转播了;你们不下来,我们的节目就没法进行下去,这么多朋友站着等你们下来呢!你们就下来吧,我们都支持你们下来的哦。其他的朋友们,你们说是不是啊?

观众听了这些话,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纷纷从栏杆上下来,节目得以顺利进行。

四、从对方的利益出发劝阻

站在对方的立场,从关心、爱护他的角度出发;摆明他接受意见、停止目前行动的种种好处,那么,对方就会愉快地接受劝阻;从而达到劝阻的目的。

一名战士探家回来就闹复员。原来,他家里贷款10万元要办养猪场,要他回去当场长。不少人找他谈话,批评他,都没奏效。一天,指导员找他开门见山地说:“你想回家办养猪场,靠劳动致富,有志气,我支持你!”战士一听,乐了:“你同意我走?”指导员一笑,又说:“你知道猪场该怎么管理,现代养猪先进技术有哪些,经济合同怎么定吗?”接着他又讲了一个战士在部队两用人才学习班自学成才,复员后成了地方上有名的企业家的事迹。“我要是你,我就不走,咱部队有个现代化养猪场,你可以到那里去现场学习。否则,现在就回去,养猪场办砸了,后悔也就晚了。”战士一听,顿开茅塞,愉快地接受了指导员的意见。

有些消极行动,当事人只是为了宣泄情绪,争一口气或是逞一时之勇,而没有权衡利弊、审时度势,没有考虑可行性与实际效果。劝阻这一类人的不智之举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不从我方的角度分析,而是站在对手的立足点,指出我方的举动只会让对手有益,如果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就会自食其果。

第六节:出现消极事物——批评与教育

主持人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对褒扬正气,批评后进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主持节目中对不正确的事物和现象,对节目中碰到的不当的言行谈吐要及时恰当地进行批评教育。

批评的语言听起来总不像听赞美那么舒服,“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反映了这样一种观念。但是对批评者来说,批评别人是不是非得“忠言逆耳”呢?并不见得。我们还是可以尽量做到忠言不逆耳吧!其实,要想使批评收到切实的效果,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批评具有责任与艺术两种性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批评才可能公平、有力、正确、中肯与不招人怨。

要想真正做到恰到好处的批评,这无疑是一门学问,作为批评者,就必须掌握并运用好以下的方法和技巧:

一、赞扬式批评

在批评之前先表示对对方某一长处的赞赏,肯定对方的价值,满足其某种心理需要,那么就能够制造出较好的气氛。这样可使对方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接受批评。晏子批评齐景公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晏子是齐国口才极好的人,当时的国君齐景公年纪很小,十分贪玩,不肯好好管理朝政,却整天在外嬉戏。群臣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一天,晏子上朝时对景公说:“我听说主公昨日从鸟巢中取出雏鸟,怜其幼而送回,主公真是有圣人的修养。对鸟兽尚且如此仁爱,何况百姓呢?有您这样的国君,真是我们齐国老百姓的福分呐!”景公听了这话,既是高兴又是惭愧,从此收起心来认真管理国家,据说后来成了一位贤君。

这故事的可信度尚待考证,但用褒扬的方法来达到批评的目的是完全可行的。那是因为人本身是复杂的,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人,同样也不可能有毫无优点的人。在你要批评的人身上找找优点,让他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以此来抑制自己的缺点。这个原理犹如设法使病人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来治愈疾病。这不但可行,且是上策。

身为国君不理朝政而作“小儿态”,甚至上树掏鸟窝,简直是荒唐。然而晏子从景公掏出小鸟又送回鸟巢这“一闪念”中挖出了“仁爱之心”;又从对鸟的仁爱推而广之到百姓的福分。这种推理看似可笑而又包含着一定的合理性;由此而启发了对方达到了批评的目的。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也曾使用过这一方法。在他任职期间,一个周末,他曾对他的一位女秘书说:“你穿的这套衣服很漂亮,你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女子。”柯立芝生性比较沉默寡言,这丈概是他有生以来对一位秘书的最热情的赞美了。对于那位秘书来说,这太意外了,太不寻常了,使得她不知所措。柯立芝接着说:“好啦,别愣在那儿,我这样说只是让你高兴。从现在起,我希望你对标点符号。再注意点。”

他使用的方式似乎不太含蓄,但是,他运用的心理原理却相当高明。人们在听不太愉快的事之前,先听对自己优点的赞扬,这样做是让人容易忍受一些。如果我们更含蓄地表达,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避免针对性

任何人都有自尊心,而直截了当地批评则很容易伤害到别人的自尊心,这时别人虽然明白了自己行为的错误性,但感情上却难以接受,甚至感性冲破理性,与批评者顶撞起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批评其错误行为,而不针对人,这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

上海某钢铁厂的青工李某擅自从厂内拿了几块木板回家做书橱。事发后,李某所在的机动科科长老张找他谈话,一开口便说:“木板是国家的财产,你私自拿回去做家具,你的行为太缺德了。”李某一听,顿时火了起来,与老张顶撞起来。第二天,机动科支部书记小王找李某谈话,小王说:“厂里的木板是国家的财产,大家都不能占为已有,如果大家都拿回去做家具,能行吗?”李某听后低下了头。

老张和小王都对犯错者李某进行了批评,但是得到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原因就在于老张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批评李某,伤害到了他的自尊心。小王则避免针对性而采用了暗指式的批评方法,在称谓上做文章,把“李某”代换为“大家”,使李某在感情上容易接受,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批评效果。

三、自责式批评

所谓“自责法”是用自责的方法感动对方。当然,这“责”也要有根有据,否则,言不由衷是无法感动对方的。本来,缺点和错误在对方身上,可批评者非要拉到自己身上来,自己责备自己,使对方反躬自省,惭愧不已。

古代有户人家,很贫穷。那家的婆婆有点好吃懒做,媳妇却非常贤惠。有一天,邻居家的鸡迷了路,走到他家院子里来了。婆婆一见,正中下怀,悄悄把鸡抓住杀了,当天烧熟了端上了餐桌。媳妇见了,既不吃鸡,也不说话,却一个劲儿地流泪。婆婆奇怪地问她哭什么。她说:“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意思是责备自己没出息,把家庭经济弄得那么困难以至于在餐桌上出现了别人家的鸡。婆婆听了非常惭愧,连忙端起那碗鸡肉去邻居家赔礼道歉。

在这里自责式批评就收到了效果。

四、暗示式批评

暗示式批评就是不正面提出批评,而批评的意思暗示在谈话之中,让被批评者自己去理解、接受。

某公司总经理助理欧贝和他的女友莎拉决定要旅行结婚,到风光如画的瑞士度蜜月。他正做行前准备的时候,公司的总经理问他:

“你们已经决定要旅行结婚了?”

欧贝说:“决定了。”

总经理又说:“真心祝福你们,什么时候走呀?”

同类推荐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石刻与文化艺术。包括大足石刻、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娲皇宫石刻、桂林石刻、佛沟摩崖石刻、鹭峰寨摩崖石刻、子房山摩崖石刻、泰山摩崖石刻、武夷山中摩崖石刻、九日山摩崖石刻、七星岩摩崖石刻、南明山摩崖石刻、云峰山摩崖石刻、天柱山摩崖石刻、黄山摩崖石刻、晋城摩崖石刻等。
  •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刘旭编著的《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先秦、秦汉时代的戏曲,宋金杂剧、宋元南戏、恢弘元曲、明代戏曲、清代戏曲等曲艺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华语电影的美学传承与跨界流动

    华语电影的美学传承与跨界流动

    两岸三地的电影相互影响深远而广阔。本书立足华语电影的历史研究,以“历史回望:流变与传承”、“博弈互动:中国电影与全球语境”、“影像美学:回溯与展望”以及“跨区流动:影响与播散”为研究切入点,以期对“华语电影”的概念进行厘清和辨义,填补国内外学术界华语电影研究的一些空白,并拓展华语电影研究的历史维度。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热门推荐
  • 随机应变大考试

    随机应变大考试

    我们青少年处于兴趣爱好非常浓厚的阶段,同时也处于提高智力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兴趣爱好直接影响到各科学习成绩,同时还会影响到今后职业选择和能力发展。总之,兴趣是智力的火种,是求知的源泉,是成长的动力,我们青少年应该把智力、知识和兴趣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自己处于最佳的成长中。
  • 游凤戏龙女状师(全三册)

    游凤戏龙女状师(全三册)

    提起状师于安,后青国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发大财,他风流不羁,写出专供贵妇消遣的“妖精文”。为查疑案,他误闯某面具男宅院,栽进他的药池,遭他调戏,还险些被识破老底——原来,状师于安是个伶牙俐齿的妙龄女子!三年前,她隐姓埋名,开始为人诉状,彻查父亲冤死的真相。三年后,本已战死的骁王,忽然携着来历不凡的美眷归来,并将她接回王府,她从此卷进一连串谜团和杀戮之中。二人每走一步,竟然都落在有心人的算计里。到底是谁以她为饵,要将他赶尽杀绝?又是谁藏匿暗处,操控着所有人的命运?面具男和鬼面雪发的骁王究竟有何关系?
  • 旁观者:置身局外

    旁观者:置身局外

    我,是旁观者。观事,知命,助人。此为我之职责,却非我之所想。——“老姐,你看我是不是文艺了一把!”回首,却想起,此处无人……——我,是旁观者,所以……
  • 脱口秀

    脱口秀

    本书是流行于欧美港台新口才训练方法。这种新的训练方法是将技巧方法和情景对话与典范人物的成长、成功的心灵激励相互穿插,融合起来,获得一种快速训练、事半功倍的效果。愿大家都来脱口秀,提高生活的品质和趣味,获得一份好收入和一份好心情!
  • 常幕帖

    常幕帖

    以三人为不同视角,从不同的方面解决各种异变的故事。
  •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是一部关于作家和作家的创作的随笔。从多个角度看待名人作家的写作背景、创作历程。例如托尔斯泰、爱默生、海明威等。本书作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如实解析了这些作家的经典的作品,并且节选经典作品的经典部分进行评论。
  • 雷霆战机之地球崛起

    雷霆战机之地球崛起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的震撼人类心灵,一样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样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浩瀚深邃的无垠星域,光怪陆离的宇宙奇观,让我们的祖先心灵震撼神往凝视,诞生出了无限的狂想和灵感,启迪和激发了现代社会文明的科学技术。人类不断地磨砺科技这把快刀,准备踏入宇宙这片黑暗的丛林。当人类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简陋的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时,就开始像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迈出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步。向刘慈欣先生致敬。
  • 快穿:恶毒女配攻略

    快穿:恶毒女配攻略

    洛清歌含恨而死,死后觉醒亿万世的记忆,才知自己一直都逃脱不了恶毒女配的命运,她不甘心!本以为魂飞魄散,却不料绑定了系统,开始带着系统穿梭于各个世界,逆转女配命运的时空之旅。可是这个剧情中没有的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PS:女主不善良!作者玻璃心,不喜勿喷!
  • 独罪

    独罪

    罪徒的后代,临死之际穿越到废墟世界。使徒狩猎异兽,不断进化!而他,斩杀使徒,自我升华!
  • 倾城狂妃太逍遥

    倾城狂妃太逍遥

    杏林世家继承者沐云澜,在与别人比武时,莫名穿越至傻女沐云澜身上。当她睁开眼时,一片鲜红;反映过来时,已嫁为人妇。他,邪魅倾城,惊才绝艳,虽在朝中无权,却名满天下,引得皇帝心生不满,意欲羞辱。一纸赐婚,他娶了那个天下皆知的傻子,也碎了一地少女芳心。可是,他乐的守护这份天真痴傻,哪怕他早已看出她是装的。而她也乐的享受这份保护,哪怕她知道,他早已知道她并非痴傻。只是,当他为护她而中毒昏迷时,她怒了。老娘装疯卖傻,可不代表真傻。伤了她沐云澜的人,那就等待着接受她的怒火吧!护她者,她便护其一生一世;伤他者,她定叫他生不如死!从此,世间多了个倾城狂妃;从此,世间出现名逍遥神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