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9500000060

第60章 灵山在心莫远求(2)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的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下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深。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慧心禅语:

雅舍不雅!它构造简陋,篦墙不固,门窗不严,地处荒凉,鼠虫横行……用“敝”“陋”“噪”三字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然而,雅舍怎么能不雅?主人的高洁情怀,其达观知命的积极心态,又如何体现不出雅舍高贵的美!当心中充满对世界的仁慈时,你的心便是个“雅舍”。

关于信佛——张中行

昨午餐有个小聚会,依旧新风,要有酒,座上一位不喝,并说明原因,是信佛。我立即想到自己,因为编过佛学期刊《世间解》和《现代佛学》,写过《禅外说禅》(199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多次有人问及是否信佛。这使我很为难,因为一言以蔽之,“信”或“不信”,说不清楚;详说,非三言五语能尽,问者未必有耐心听。所以至今仍是韫“肚”而藏,现在是眼前有此机缘,想费些笔墨,说说我的一些想法,以报关心此问题的诸位高明的雅意。

先说信,有性质之别,可以举玄奘法师与惯于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净土宗老太太为典型的例,前者信,明其所以然(非科学意义的),后者信,不会想到还有所以然。还有等级之别,可以举禅宗六祖慧能与钱牧斋为典型的例,前者死生以之,后者笔下虽然也常见蒲团、贝叶之类,心却更多地在柳如是那里。少为古人担忧,说现在,也迷一次《易经》,先“近取诸身”,我信不信呢?如果所谓“信”是货真价实的,即佛门常说的“信受奉行”,我只能答“不信”。先要说一下,性质不是“不屑”,是“未能”,然后就不得不说明理由,我一直认为,货真价实的信(安于低调的,不伸张到躬行)要包括三种内容。一是相信(此岸的)“人生是苦”,所以才需要依佛说,求解脱,我是根据己身的觉知,认为人生确是有苦,但也确是有乐,而避苦趋乐是人的本性。乐有没有什么究极价值,我们不知道,或者只是一条容易走的路,如《礼记·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于率性就不能轻视世间的乐,也就不能抛弃常人的生活,求解脱。二是相信“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涅槃境界是实有的,因为实有,求而得才有可能。我是所知未能超出常识,或说受西学的污染,想象与证据之间更重视后者,所以总觉得这理想的境界只是理想,乃心所造,现实中是没有的。三是相信用出世、止观、参禅等修持方法能够证涅槃,由迷而悟,我是常人,力微,无大志,以己度人,因而觉得跳到“人生”以外的悟是难能甚至不可能的。至此,高明的读者可以洞悉,我虽然曾亲近佛门,只能算是在门外徘徊一阵子而并未走进去。

但终归是在门外徘徊一阵子,对于门内事物不免有所见,也就不免有些看法。看法由理到事,包括多方面,信不信大多来于理方面,这里想只谈“理”。先总说,是理颇有可取,而且不只此也,为常人的生活设想,还大可以利用。以下分项说明理由:

首先,用大力观照人生,发现问题,想方设法求解决,这种精神是珍贵的。说珍贵,是因为一般人几乎都不是这样。是怎么样?是如《诗经》所说:“不识不知,顺帝(天帝)之则。”用今语说是依传统,如男,爸爸作八股,就跟着作八股;女,妈妈缠脚,就跟着缠脚、而不问为什么要这样,佛门的生活态度不是这样。典型的例是释迦牟尼佛的所行,先是太子游四门,见生、老、病、死,感到人生是苦,接着是面对苦,不“畏天命”,忍;而是发雄心,求灭苦。办法是修道,经过多种挫折,最后在菩提树下彻悟,创立“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法,又不停止于自了,而是积极传法,度众生。对于四圣谛法,我们现在宜于怎样看,可以暂且放过,这里只说,生而为人,由出生到断气,腾达也罢,没落也罢;总是一次难得的机缘,如果糊里糊涂混过去;连人生是怎么回事也没有想,总是损失太大了吧?要谨守而勿失,学佛家的热心观照,纵使他们的观照所得我们未必能接受。

其次,关于“苦”的诸多想法能够言之成理。在佛家的眼里,人生是苦,我们常人会认为过于片面。如果只取片面,即承认有苦,他们的分析以及对付的办法就很值得重视。先说他们的分析(为易解,不用他们的名相),是苦来于我们有情欲。这很对,如果无情欲,见少女而不动心,也就不会有失恋的痛苦。情欲会惹来麻烦,不只佛家如此看,《荀子·礼论》说:“人生而有欲,有欲则求,不得相争;对付的办法是圣王出场,使之有度量分界。”精神分析学派的祖师弗洛伊德也说人生而有欲,或说具野性,所以要以文化之。与佛家的办法相比,他们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未能彻底,所以就不免补了东墙倒西墙。佛家的办法是斩草除根,不要情欲(度己、度人的情欲除外)。

信受奉行,三皈,守戒,少则五,多则比丘二百多项,比主尼三首多项,所求单一,是见可欲而心不动,因为悟之后已经没有情欲。这容易吗?甚至可以问,可能吗?这里只说“理”,无情欲则无苦的想法是无懈可击的。

最后,鄙憎欲、度众生的生活之道是值得尊重,并适当吸取的。我们绝大多数是常人,讲理,如前面所说,对于乘慧舟而到彼岸的想法未必能接受;务实,大如扔开富柔情之伴,小如不吃荤,等等,更是纵使心有馀必力不足。力不足,走入禅堂,坐蒲团,求顿悟就做不到。但《诗》不云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生活,拿来与我们的对比,还是可以的,或说有好处的。想当年,我浏览三藏,曾以之(指“真”出家、依戒律而行的)为镜,照照自己,所得呢,是惭愧,比如限于所有,人家是三衣一钵,我虽然一生穷困,衣却不少于几十件,此外还有多占地盘的书,直到不敢称为财产的妻子,等等,以致提到搬家就急得想逃走。这些还是小焉者也,重大的是如何对付“恻隐之心”。年轻时候我见过杀牛,心里很不好过,等而下之,引用孟子的话,“见牛未见羊也”,如果见杀羊,以至见杀鸡,杀鱼,直到拍死“一个蚊子哼哼哼”,也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吧!可是说来更加惭愧,是多年以来,虽然歪诗中曾写“愁看并刀割鲤鱼”,却始终未能发慈悲心,上馆子只吃小葱拌豆腐,不吃烤鸭。入佛门就不然,他们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不只不吃烤鸭,捉个虱子也要放在石榴皮上。他们处理恻隐之心(他们称为慈悲心)问题是心行一致,对比,我们常人就太差了。补救之道是“见贤思齐”加量力而为,比如不能灭情欲,改为不过于重视情欲;不能度众生,改为虽不能忘己而决不损人。其结果,举一偏之例以概全,贪污、偷或抢别人钱包的事就不会有,如是,混乱社会变为一清二白,从俗说“佛法无边”就不能算是信徒的吹嘘了吧?

至此,关于我信佛不信佛的问题,答复就可以明朗化,是未能走入门内,却愿意站在门前,高山仰止。

慧心禅语:

人总是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变得聪明,变得淡定,变得成熟,也会主动去寻求某种意义上的心灵解脱。当觉得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生活的时候,我们就会倾向于信奉某种宗教之类的事情,这种皈依实际上是对心灵的宽慰。

对于信佛,其实本质相信的并非是某个神像,而是在这样一种心灵状态下,我们对于自己内心的关照。之所以选择相信,是因为你觉得它可以让你暂时从烦恼和苦闷中解脱出来。因而,无论是什么选择,勇于承认自己,相信自己,才是重中之重。

禅境的表现——宗白华

中国艺术家何以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里形容词里面的这三境层极为精妙:

“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这是直观感相的渲染)再读之则烟涛颅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这是活跃生命的传达)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也。(这是最高灵境的启示)”江顺贻评之曰:“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

“情”是心灵对于印象的直接反映,“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格”是映射着人格的高尚格调。西洋艺术里面的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是相等于第一境层。浪漫主义倾向于生命音乐性的奔放表现,古典主义倾向于生命雕像式的清明启示,都相当于第二境层。至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后期印象派,它们的旨趣在于第三境层。

而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晋宋画家宗炳语),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如冠九在《都转心庵词序》说得好:

“‘明月几时有’词而仙者也,‘吹皱一池春水’词而禅者也,仙不易学而禅可学。学矣而非栖神幽遐,涵趣寥旷,通拈花之妙悟,穷非树之奇想,则动而为沾滞之音矣。其何以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故词之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屏知识也。清馨出尘,妙香远闻,参净因也。鸟鸣珠箔,群花自落,超圆觉也。”

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自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

绘画里面也能见到这意境的层深。明画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里说:“凡画有三次。一曰身之所容。凡置身处非邃密,即旷朗水边林下、多景所凑处是也。(按此为身边近景)二曰目之所瞩。或奇胜,或渺迷,泉落云生,帆移鸟去是也。(按此为眺瞩之景)三曰意之所游。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处是也。(按此为无尽空间之远景)然又有意有所忽处,如写一树一石,必有草草点染取态处。(按此为有限中见取无限,传神写生之境)写长景必有意到笔不到,为神气所吞处,是非有心于忽,盖不得不忽也。(按此为借有限以表现无限,造化与心源合一,一切形象都形成了象征境界)其于佛法相宗所云极迥色极略色之谓也。”

同类推荐
  • 神秘的海洋生物

    神秘的海洋生物

    本套美绘青少版系列图书旨在培养青少年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拓展青少年的阅读面,知识面,从而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综合素质,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图书配有精美手绘插图,使阅读不在乏味,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愉悦,并从中体味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 赵大年卷

    赵大年卷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页,每篇配一页插图,文图并茂,更好看。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 一个故事、一点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图画,互相映衬,蕴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调与悠长的滋味。
  • 江南草青

    江南草青

    秋风起,月牙明,花开又凋零。昨夜逝,人不归,桥头雨断魂。来年梦,梦江南,江南草青青。多少杨柳岸,多少少年郎,人一梦,草一春。
  • 艾丽丝·门罗:其人·其作·其思

    艾丽丝·门罗:其人·其作·其思

    本书是国内研究艾丽丝·门罗的第一部专著。从门罗的少女时期写起,一直写到她折桂诺贝尔文学奖,对她的成长及创作经历进行了精心梳理,并选取门罗的代表作《男孩与女孩》《乞女》《钱德利家族和弗莱明家族》《好女人的爱》《脸》等5篇小说进行深度赏析,以帮助读者贴近与读懂这位细腻独特的“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楚辞)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楚辞)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灵动大陆.A

    灵动大陆.A

    穿越的黑帮老大,遭遇异界,特殊的历练,牛逼的能力,抱得数个美人归,一己之力,一统天下。一起来看二逼主人公超神的传奇吧。
  • 夜的二分之一

    夜的二分之一

    我没有过翻墙逃出学校去上网的举动,没有过上女寝找女同学去做客的冲动,没有过被别人爱上后泪流满面的感动......《夜的二分之一》是一场腥风血雨的青春盛宴,我们的叛逆我们的轻狂我们的放纵全部集于一书。时不时的会说我们的青春我们做主,但犹豫不决的判断和多路口的选择已经失去了好多,请带着有遗憾的心看完吧,因为我是怀着遗憾的心写的,这将是一本看得见的回忆,将是一段重赴青春的旅程,将是一段陪你疯的刺激人生。高中,让怪物的我代你演绎。
  • 傲剑凌域

    傲剑凌域

    一场意外,铸就一段传奇!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斩仙弑神!只为找到归家的路……
  • 黯默之世

    黯默之世

    在天堂和地狱的压迫下,人们艰难生存于天与地的夹缝之中,麻木于这残酷的世界,站于天空中的圣洁的神冷漠的俯视着,在地上大声叫着以爱之名的人们,恶鬼在地上痛苦的嚎叫,一个男人独自站立于城墙之上,手上拿着的黝黑色的水晶球,散发出邪恶的气息。
  • 智力闯关西游记(第3集)

    智力闯关西游记(第3集)

    古老的《西游记》故事加入现代生活元素,重新设计的故事情节,让几百年前的故事犹如发生在你的身边……《智力闯关西游记》犹如一个“现代版西游记作战沙盘”,请你参与故事的设计和问题的解决。英雄和魔鬼与你纠缠在一起,你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件好玩而有趣的事情,比一比,谁更聪明?谁更智慧?
  • 血染风华之傲天

    血染风华之傲天

    就因为天命奇高,所以刚出生的她便被抛入时空乱流。一朝穿越而归,她有了家人,朋友,以及爱人。奈何,还是躲不过暗杀,围剿。她本冷漠,他是她生命中的一抹云烟,他们却让她失去了他。那么,就葬了这污浊的世界,开辟一片新世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赢得信任的倾听术

    赢得信任的倾听术

    如何听?如何让别人毫无保留的倾吐?如何正确把握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如何感知说话者还未说出口的内容?听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本书从“LISTEN”这个单词入手,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并结合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例子,从六个方面指导你在事业和生活中去正确的听。通过学会正确的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你的人际关系,创造事业和生活的双丰收!
  • 风雪伴君眠

    风雪伴君眠

    她一直记得,那人在她耳边低语:“待我君临天下,便以江山为聘,许你一世安乐,如何?”只是,她那时从未知晓,这世上,会有一人,愿为她角逐天下。如若时光不曾辜负,且与他穷尽眼中欢意。罢了,此生负他太多,但求来世,远离朝堂,生于寻常人家。年岁正好,与他携手,漫步于风雪,直至白头……
  • 佛语法门经

    佛语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曹家二少爷

    曹家二少爷

    旷世奇才,绝处重生,经脉寸断,反而成功,武林盟主,傲然天下。机缘神雕,绝世高人,侠骨柔情,剑傲中原,江山如沙,兵遇皇城。书友群:19444501(500人VIP超级群)已经十八万字了,每天在埋头更新,肥了肥了,可以把本书加入收藏以支持本书哦!作者将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创作本书,以为读者们提供娱乐为目的,不会刻意堆砌华丽辞藻,也不会文字苍白到可怕。觉得本书字数还不多但是内容又有点意思的,可先将本书放在书架内,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阅读。在养肥本书期间,期待您的推荐票时不时的滋润一下,以催肥本书。书评和推荐票,都是本书快速成长,让作者保持创作激情的饲料,请体谅作者的期盼之心。楚州狂生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