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9500000022

第22章 明心见性,与苦难一起生活(2)

我忽然心里有点怕,也许佛真的神通广大,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让我的腿好起来。老实说,因为这两条枯枝一样的废腿,我确实丢失了很多很多我所向往的生活。梦想这两条腿能好起来,梦想它们能完好如初。二十二年了,我以为这梦想已经淡薄或者已经不在,现在才知道这梦想永远都不会完结,一经唤起也还是一如既往得强烈,唯一的改变是我能够不露声色了。不露声色心里却有点怕,或者有点慌,那好心人的劝导,是不是佛对我的忠心所做的最后试探呢?会不会因为我的出言不逊,这最后的机缘也就错过,我的梦想本来可以实现但现在已经彻底完蛋了呢?

果真如此么?

果真如此也就没什么办法:这等于说我就是这么个命。

果真如此也就没什么意思:这等于说世间并无净土,有一双好腿又能走去哪里?

果真如此也就没什么可惜:佛之救人且这般唯亲、唯利、唯蜜语,想来我也是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

果真如此也就没什么可怕:无非又撞见一个才高德浅的郎中,无非又多出一个吃贿的贪官或者一个专制的君王罢了。此“佛”非佛。

当然,倘这郎中真能医得好我这双残腿,倾家荡产我也宁愿去求他一次。但若这郎中偏要自称是佛,我便宁可就这么坐稳在轮椅上,免得这野心家一日得逞,众生的人权都要听其摆弄了。

我即非出家的和尚,也非在家的居士,但我自以为对佛一向是敬重的。我这样说绝不是承认刚才的罪过,以期佛的宽宥。我的敬重在于:我相信佛绝不同于图贿的贪官,也不同专制的君王。我这样说也绝不是拐弯抹角的恭维,在我想来,佛是用不着恭维的。佛,本不是一职官位,本不是寨主或君王,不是有求必应的神明,也不是可卜凶吉的算命先生。佛仅仅是信心,是理想,是困境中的一种思悟,是苦难里心魂的一条救路。

这样的佛,难道有理由向他行贿和谄媚吗?烧香礼拜,其实都并不错,以一种形式来寄托和坚定自己面对苦难的信心,原是极为正当的;但若期待现实的酬报,便总让人想起提着烟酒去叩长官家门的景象。

我不相信佛能灭一切苦难。如果他能,世间早该是一片乐土。也许有人会说:“就是因为你们这些慧根不足、心性不净、执迷不悟的人闹的,佛的宏愿才至今未得实现。”可是,真抱歉,这逻辑岂不有点像庸医无能,反怪病人患病无方吗?

我想,最要重视的当是佛的忧悲。常所谓“我佛慈悲”,我以为即是说,那是慈爱的理想同时还是忧悲的处境。我不信佛能灭一切苦难,佛因苦难而产生,佛因苦难而成立,佛是苦难不尽中的一种信心,抽去苦难佛便不在了。佛并不能灭一切苦难,即是佛之忧悲的处境。佛并不能灭一切苦难,信心可还成立吗?还成立!落空的必定是贿赂的图谋,依然还在的就是信心。信心不指向现实的酬报,信心也不依据他人的证词,信心仅仅是自己的信心,是属于自己的面对苦难的心态和思路。这信心除了保证一种慈爱的理想之外什么都不保证,除了给我们一个方向和一条路程之外,并不给我任何结果。

所谓“证果”,我久思未得其要。我非佛门弟子,也未深研佛学经典,不知在佛教的源头上“证果”意味着什么,单从大众信佛的潮流中取此一意来发问:“果”是什么?可以证得的那个“果”到底是什么?是苦难全数地消灭,还是某人独自享福?是世上再无值得忧悲之事,还是某人有幸独得逍遥,再无烦恼了呢?

苦难消灭自然也就无可忧悲,但苦难消灭一切也就都灭,在我想来那与一网打尽同效,目前有的是原子弹,非要去劳佛不可?若苦难不尽,又怎能了无烦恼?独自享福万事不问,大约是了无烦恼的唯一可能,但这不像佛法倒又像贪官庸吏了。

中国信佛的潮流里,似总有官的影子笼罩。求佛拜佛者,常抱一个极实惠的请求。求儿子,求房子,求票子,求文凭,求户口,求福寿双全……所求之事大抵都是官的职权所辖,大抵都是求富而不得理会,便跑来庙中烧香叩首。佛于这潮流里,那意思无非一个万能的大官,且不见得就是清官,循私枉法乃至杀人越货者竟也去烧香许物,求佛保佑不致东窗事发抑或锒铛入狱。若去香火浓烈的地方做一次统计,保险因为灵魂不安而去反省的、因为信心不足而去求教的、因为理想认同而去礼拜的,难得有几个。

我想,这很可能是因为中国的神位,历来少为人的心魂而设置,多是为君的权威而筹谋。“君权神授”,当然求君便是求神,求它便是求君了,光景类似于求长官办事先要去给秘书送一点礼品。君神一旦同一,神位势必日益世俗得近于衙门。中国的神,看门、掌灶、理财、配药,管红白喜事,管吃喝拉撒,据说连厕所都有专职的神来负责。诸神如此的务实,信徒们便被培养得淡漠了心魂的方位;诸神管理得既然全面,神通广大且点滴无漏,众生除却歌功颂德以求实惠还能何为?大约就只剩下吃“大锅饭”了。“大锅饭”吃到不妙时,还有一句“此处不养爷”来泄怨,还有一句“自有养爷处”来开怀。神位的变质和心位的缺失相互促进,以致佛来东土也只热衷俗务,单行其“慈”,那一个“悲”字早留在西天。这信佛的潮流里,最为高渺的祈望还是为来世做此务实的铺陈——今生灭除妄念,来世可入天堂。若问:“何为天堂?”答曰:“无苦极乐之所在。”但无苦怎么会有乐呢?天堂是不是妄念?此问则大不敬,要惹来斥责,是慧根不够的征兆之一例。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曾引出众口一词的感慨以及嘲骂:“美国也不是天堂。”可是,谁说那是天堂了?谁曾告诉你纽约专门儿是天堂了?人家说那儿也是地狱,你怎么就不记着?这感慨和嘲骂,泄露了国产天堂观的真相:无论急于今生,还是耐心来世,那天堂都不是心魂的圣地,仍不过是实实在在的福乐。福不圆满,乐不周到,便失望,便怨愤,便嘲骂,并不反省,倒运足了气力去讥贬人家。看来,那“无苦并极乐”的向往,单是比凡夫俗子想念得深远;不图小利,要中一个大彩。

就算天堂真的存在,我的智力还是突破不出那个“证果”的逻辑,无苦并极乐是什么状态呢?独自享福则似贪官,苦难全消就又与集体服毒同效。还是那电视剧片头的几句话说得好,“那儿是天堂也是地狱”。是天堂也是地狱的地方,我想是有一个简称的:人间。就心魂的朝圣而言,纽约与北京一样,今生与来世一样,都必是慈与悲的同行,罪与赎的携手,苦难与拯救一致没有尽头,因而在地球的这边和那边,在时间的此岸和彼岸,都要有心魂应对苦难的路途或方式。这路途或方式,是佛我也相信,是基督我也相信,单不能相信那是官的所辖和民的行贿。

还有“人人皆可成佛”一说,也作怪,值得探讨。怎么个“成”法儿?什么样儿就算“成”了呢?“成”了之后再往哪儿走?这问题,我很久以来找不到通顺的解答。说“能成”吧,又想象不出成了之后可怎么办;说“永远不能成”吧,又像是用一把好歹也吃不上的草料去逗引着驴儿转磨。所谓终极发问、终极关怀,总应该有一个终极答案、终极结果吧?否则岂不荒诞?

最近看了刘小枫先生的《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令我茅塞顿开。书中讲述基督性时说:“人与上帝有着永恒的距离,人永远不能成为上帝。”书中又谈到,神是否存在?神若存在,神便可见、可及乃至可做,难免人神不辨,任何人就都可能去做一个假冒伪劣的神了;神若不存在,神学即成扯淡,神位一空,人间的造神运动便可顺理成章,肃贪和打假倒没了标准。这可如何是好?我理解那书中的意思是说:神的存在不是由终极答案或终极结果来证明的,而是由终极发问和终极关怀来证明的,面对不尽苦难的不尽发问,便是神的显现,因为恰是这不尽的发问与关怀可以使人的心魂趋向神圣,使人对生命取了崭新的态度,使人崇尚慈爱的理想。

“人人皆可成佛”和“人与上帝有着永恒的距离”,是两种不同的生命态度,一个重果,一个重行,一个为超凡的酬报描述最终的希望,一个为神圣的拯救构筑永恒的路途。但超凡的酬报有可能是一幅幻景,以此来维护信心似乎总有悬危。而永恒的路途不会有假,以此来坚定信心还有什么可怕!

这使我想到了佛的本义,佛并不是一个名词,并不是一个实体,佛的本义是觉悟,是一个动词,是行为,而不是绝顶的一处宝座。这样,“人人皆可成佛”就可以理解了。“成”不再是一个终点,理想中那个完美的状态与人有着永恒的距离,人即可朝向神圣无止地开步了。谁要是把自己披挂起来,摆出一副伟大的完成态,则无论是光芒万丈,还是淡泊逍遥,都像是搔首弄姿。“烦恼即菩提”,我信,那是关心,也是拯救;“一切佛法惟在行愿”,我信,那是无终的理想之路。真正的宗教精神都是相通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任何自以为可以提供无苦而极乐之天堂的哲学和神学,都难免落入不能自圆的窘境。

慧心禅语:

禅者说:“马路像蜿蜒的生命河流,漂浮着众生的爱恨情仇,也细说着因缘来去的密意!马路,是人间的大禅堂呀!三世诸佛都在人间成佛,菩提道果,都以众生为种芽。” 任何的修行法门,都意在使我们改心换性,令刚强得柔软,争论化祥和,嗔恨转慈悲,愚痴成智能,具足健全的人格,所谓“人成即佛成”。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我们行道的眼目,度往彼岸的舟航。禅,遍布一切处,在此处也在彼处,山林水边,街道马路,都是参透人生公案的美好助缘。如果能怀着一颗接受苦难的心去面对生活种种的困难,那么你将找到存于自身的佛心。

游佛光寺——冯骥才

辛巳深秋,应邀赴晋中考察民居保护,奔忙一阵后,主人表达盛情,说要请我们北上去往五台山一游。我说五台山寺庙120座,先看哪一座?我这话里自然是含着心中的一种期待。

主人如在我心中,笑着说:“先看佛光寺。”此语使我直叫出好来。好叫出声,乃是心声。

当然,这一切都根于梁思成和林徽因那个中国文化史上闻名而神奇的故事。1936年他们先是在敦煌61号石窟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上,发现了这座古朴优美的寺庙;转年他们来五台山考察时,在五台县以北的深山幽谷中竟然发现佛光寺还幸存世上。于是,这座被忘却了千年的罕世奇珍一时惊动了世界。

那么,我们就要去这佛光寺吗?仰头就能看到唐人宁遇公写在东大殿顶梁上那一行珍贵的墨书题记,还有梁思成他们用照相机留下的那些迷人的画面。可是忽又想,如今旅游日盛,佛光寺也会变得花花绿绿吧。

车子穿过太原,经新城、阳曲一直向北,至忻州而西。过定襄、河边、五台,窗外景物的现代气息渐渐淡化。然而车子纵入山路,道路随山曲转,路面多是碎石,车子颠簸如船。透过车轮卷起的黄土,却见山野入秋,庄稼割过,静谧中含着一些寂寞,只有阳光在切割过的根茬上烁烁闪亮。偶见人迹,大都是荒村野店,时而会有一座小小的孤庙从车窗上一闪而过。这种庙全都是一道退了色的朱墙,里边只一道殿,一两株古松昂然多姿伸展出来。

这些都是早已没了僧人的野庙吧!原先庙中的老僧呢?无人能知能答。只有一些僧人的墓塔零星散落在山野间,有的立在山坡,面对阳光,依旧有些神气;有的半埋草丛间,沉默不语,几乎消没于历史。这些墓塔有石有砖,大都残破,带着漫长而无情的岁月的气息。塔的形制,无一雷同。有的形似经幢,有的状如葫芦,有的如一间幽闭的石室。它们的样子都是塔内僧人各自的性格象征么?每个塔内一定都埋藏着永远缄默的神秘又孤独的故事吧。

这时,我已是在时光隧道中穿行了。

恍恍惚惚间,我的车子变成了梁思成和林徽因所坐的马车,好像阎锡山还派了一小队士兵护着他们。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长途跋涉来到这里为了什么?当时他们在这路上,对佛光寺还是一无所知呢!

车子一停,我的眼睛忽然一亮。一尊朱砂颜色的古庙就在眼前。佛光寺!它优雅、苍劲、浑朴、高逸,像一位尊贵的老者,站在山坳间的高岗上含着笑意迎候着我。背面是重峦叠嶂,危崖巨石,长草大木。使我感到特别庆幸的是,这里的道路艰辛,来一趟十分不易。今日旅者多好游玩,不知访古与品古,佛光寺地处南台之外,没有人肯辛辛苦苦跑到这里来。而且,此处又属文保单位,不是宗教场所,没有香火,香客不至。所能买到的一种介绍性的小书,还都是80年代初出版的。于是,它就与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初到这里时所见的情景全然一样了。

我感觉自己就像梁思成先生那样踏入寺门,站在寥阔而清净的院中,一抬头,我实实在在感受到梁林二位当时的震惊!

东大殿远远建在高台之上,不必去品鉴它这举折平缓而舒展的屋顶、翼出的单檐、雄硕的拱架、阔大的体量,我想,单凭这雍容放达的气度,梁思成必定一眼就看出这是千年之前唐人的杰作!

殿门前,左右并立着两株参天的古松,不就像唐人塑造的天王力士把守门前?若要走进殿门,辄必穿松而过。除去佛光寺,哪里的寺庙会有这样奇观?虬枝龙干,剑拔弩张,力士一般的英武刚雄。繁茂的松叶鲜碧如洗,生机蓬勃,哪里的千年古松依然这样正当盛年?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 志摩美文

    志摩美文

    同他的诗歌一样,徐志摩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质,是其个人身心的真诚表白。无论是“草青人远一涧流”的淡雅篇什,还是“凤鸣碧梧暗香浮”的浓艳之章,均无一不是其真挚情情的流泻,是他诗歌另一形式的异化与延伸……这,使得他的散文少了些理性与思辨,氲氤于字里行间的,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徐志摩的散文非常情绪化并富有个性:《印度洋上的秋思》《我所知道的康桥》《欧游漫录》等满含着玫瑰花般的浓艳与葡萄酒般的醇香;在《伤双栝老人》《我的彼得》等篇章里,缱绻的情丝则如溪涧水般静静流淌……本书汇集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分“屐痕”、“自剖”、“心香”、“文思”四辑。
  • 帆挂长河

    帆挂长河

    本书为作者诗文选,曾被人评曰:“集半生之年,凝心血之花。”之作。细腻笔锋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平凡而不华丽的辞藻却写出了生活的真谛。
  • 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

    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

    本书精选了青春作家的数十篇成长类经典短篇作品,抒写了青葱少年时光里的美好和遗憾、困惑与蜕变,给青少年以正确的引导。
  •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从追杀慕尼黑惨案的“黑九月”恐怖分子,到哈马斯高官遇刺的“迪拜门”,凡落入它视线的目标都在劫难逃;从光天化日搬运他国战斗机图纸,到瞒天过海将导弹快艇偷渡重洋,凡被它列入计划的上天入地也要收入囊中;虽毁誉参半,但仍以超强的执行力和一流的情报搜集能力令世人刮目相看。揭秘世界上最神秘、最有效率的情报组织。
热门推荐
  • 御妖戒

    御妖戒

    御妖戒,上古创世者所拥有的灵器。在灵天大陆上辗转下,被几位大妖所获,因恐惧其能力,而将御妖戒封印。后因御妖戒开始反噬,不得不为其寻找主人,由此来控制御妖戒。————
  • 乱世离歌:红颜至尊

    乱世离歌:红颜至尊

    (蓬莱社原创社团出品)“你喜欢我什么?”“因为我们都是相同的人,司儿。两个灵魂契合的人,彼此相吸引。只需一眼,就认定了彼此。我对你,就是这样。”他认定了她,恣意邪笑。“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场虚假的梦,输的人是我!”“司儿,我们的爱呢?难道那是不存在的?”她恨定了他,不死不休。两个人的痴缠,一世烦扰的人生,注定了悲剧的发生。最后,她是该杀了他还是继续爱他?【正式版】穿越成为帝国继位的公主,周身却是豺狼环视,危机四伏。她用自己的智谋打垮了所有的敌人,一登九五。然而,朝廷上的明枪暗箭的权势争夺,后宫中男人们的较量,一次又一次的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发生。当背叛、阴谋、战争等都袭来的时候,这乱世中的红颜该如何抉择?素手轻弹,一曲离歌,两个天涯。辗转回眸,大战倾国,谁是赢家?【本文是穿越架空,带有点女尊。小妖暂时还没有接受NP,所以女主和男主都是一对一的,不喜误入。】
  • 宝珠

    宝珠

    《宝珠》辑选了古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故事,及现代流传的回回采宝的民间传说故事26篇,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追朔回回先民的活动足迹,多角度地体察回回民族的独特气质。
  • 浩然天魔道

    浩然天魔道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疯颠。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肉既无翅必垂地,人无百岁安可延?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恐人缘浅赋分簿,自无寿命归黄泉,天以失道岂奉天,我要登上那至高之位,让万物臣服在我的脚下!!!!!!!!!
  • 华严镜灯章

    华严镜灯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嗜血公主在校园

    嗜血公主在校园

    本来一场欢快的生日庆生,谁料,欢快的庆生却遭遇了不辛———绑架。醒来时,周围陌生的一切让这个年仅四岁的小女孩感到无助,害怕。在紧要关头,那个男人的出现让她陷入了恐怖的深渊,无数次的生死边缘让她成为这恐怖深渊的统治者。十二年后,男人奇怪的命令让她踏入了学院。一场场阴谋的产生,一场场阴谋的揭发,一次次的误会,一次次的冷血,一次次的爆发,她是否找到了那个男人想要的?而这又是一场什么样的游戏......
  • 洪荒四战神

    洪荒四战神

    地狱毁灭,狱帝出逃;地球少年,离奇穿越。宇宙洪荒之中,有多少的秘密等待解开;又有多少劫难等待度过。战神、帝皇、问天、圣巫。人类四大种族是如何的繁荣。女娲、盘古、达摩、鲲鹏。为人类付出多少。大道、命盘、鸿钧、玄魔。为人类谋划多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哪一条路,才能问鼎巅峰?
  • 薄情总裁:专宠100天

    薄情总裁:专宠100天

    她刚刚考上大学,就多了一个禁欲系的男神老公。说一不二,颜值逆天,脾气暴躁,无比难缠。她还有一个直男癌的婆婆和一个事多的小姑子,生活悲催,她却过得风生水起。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她却动上瘾。一天不摸皮痒痒,结果就是被禁欲系的老公按在墙壁上,各种姿势来一遍,到了外面再练习一遍。她摸着酸痛的腰,发誓离家出走。
  • 火线狙神的逆战之路

    火线狙神的逆战之路

    3年前在美国纽约举行的CF国际狙神王杯宣告结束。因为慕容冷熙没有参加总决赛,而宣告结束,狙王杯的冠军得主是一个叫慕容冷玥的女生。粉丝们都称她我狙击王后。然而获得狙后称呼的她没有获得荣誉感,她发誓一定要和慕容冷熙好好的比一场。3年后在逆战城市巡回赛上海站时,消失了3年之久的慕容冷熙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的出现让人非常的差异,他不再是什么火线狙王,而是逆战中的一名高手.............他加入了一支名气不大的战队这支战队中以妹子居多.......
  • 心与心语

    心与心语

    潺潺流水般的生活,恐只有在发现流水走过形成的小水渠才能知道它或许曾来过。想努力把自己的生活过成首诗,去过的颓靡,无力。没有方向该如何往前?这是一篇心情杂叙,一个伪文艺青年的惆怅,迷茫。或许你们能从我描述的人看到自己的身影,又或者,如果我当初,就得到了那样的人生。其实面对那么的选择那么多可能,最终也就那么相同。但是也是滚雪球般那么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