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8400000001

第1章 涉世(1)

1、生前生后那点事儿

这话应该从宋神宗说起,自从这位壮志满怀的皇帝老儿,一咬牙,一跺脚,一狠心,决意改革之后,朝堂上那些应试教育出身,满脑子四书五经,满口之乎者也的文臣们就坐不住了,玩起了文人们最擅长的智力项目——内斗,哗啦啦的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革新变法,一派主张遵循祖制,两派相互掐架,你方唱罢我登场,你贬我来,我贬你,好不壮观。

一个人,如果喜欢用左手打右手、右手打左手的方式自残,那么连穿开裆裤的娃娃都知道,这个人的脑袋肯定有问题。

人既如此,国家亦如何?

大宋的江山,岌岌可危啊!

老话常说,乱世出英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那是因为他周围有一群贪生怕死的狗熊。

所以说,乱世不但出英雄,更出狗熊。

可是,谁是英雄,谁是狗熊,自古至今又有谁能说清楚,所谓的史书传记,不过貌似公正客观,实则居心叵恻,到头来,江山易主,又是一塌糊涂。

好了,闲话少说,时间到了元祐五年(1090年),哲宗这个小皇帝十五岁了,掐指一算,已经是继位五年了,但还只是个摆设,朝政大权掌握在太皇太后高氏手中。

高氏,通俗点说就是高老太太,请注意这两个“太”字,它可是资格、辈分的象征。

人啊,一旦混到“太”字辈,脑袋就木了,思想就腐了,眼光也跟着花了,只想着年轻时的那点事了,张口闭口老祖宗那会儿如何如何,守旧意识浓重,就像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眼,总感觉世风日下。

高老太太就是一个典型。她临朝听政,守旧派当道,革新派被打发得远远的。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国势日下,积弱积贫。

元祐五年(1090年)这一年,朝中无大事,一潭死水。

腊月二十三,传统里的小年,在凡间值守的各路神仙,纷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述职述廉,顺便捎点土特产。玉皇大帝虽不食人间烟火,但也来者不拒,礼节还是要的嘛!

工作汇报得好或礼送得厚,赏!

工作汇报得差或礼送得薄,贬!

贬到哪里?贬到人间。有人说,小年这天出生的孩子,都带着一股怨气!原因就在这里。

话正这么说着,在静江府古县,一个新生婴儿呱呱坠地。

孩子父亲叫秦敏学,进士出身,现任古县县令。

县令?好家伙,乍一看以为是个肥缺。仔细考证一下,未免有些失望,在宋朝,县令不过是一个虚职,没有什么实权,真正的一县之长是知县。就如同现在官场的主任科员与科长,调研员与处长、巡视员与厅长,虽说级别一样,但一掂量手中的权力,就明白那是天壤之别啊,实职和虚职中间的路还很长,游戏规则还很多。

真是不当官,不知道官场学问有多深!

可怜的秦敏学,生不逢时啊!

秦家虽不是官宦世家,但也是书香门第,秦敏学的父亲、祖父都是读书人,只不过运气不济,屡落孙山,连个秀才也没混上。秦敏学自幼好学,老实本分,承载着秦家的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后来终于考中了个进士,做到了县一级的官位,虽只是从八品小吏,但也算给秦家争了口气。

秦敏学饱读经史,满腹学问,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做个高官,拿个厚禄,光宗耀祖。

因此,每次老婆王氏怀孕,他都要不厌其烦的问,有没有做到奇怪的梦,遇到奇异的事。孩子出生前后,他更是要把屋里屋外打量个遍,有没有红光啊,香气啊,天上星星有没有陨落啊……

秦敏学相信,但凡大富大贵的人降生,都要伴有奇异现象。他清清楚楚的记得,书上就是这么说的。

他是读书人,不信书,还能信什么?

但结果是,他生了两个儿子,都没有书上说的现象发生。

他有些失望!有些动摇!

等到他第三个儿子降生,他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这又是一个平庸之辈,难道老天爷就这样看不上我老秦家!秦敏学暗自叫苦。

这一次,秦敏学犯了个大错误!

不管怎样,孩子出生了,就要取名字。秦敏学把家谱翻了一通,叫出一个名字:秦桧。

这是秦桧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露脸,尽管他还只是一个只会吃奶的娃娃。

秦桧的童年过得还算幸福,秦家虽称不上是上等富户,但也算中等小康人家,秦敏学虽没什么实权,但毕竟是吃皇粮的,有个铁饭碗,里里外外有几个仆人照料,日子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时候的秦桧,是父母眼里的小三儿,哥哥眼里的三弟,弟弟妹妹眼里的三哥,仆人眼里的三公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惬意日子。

与此同时,在北方的国都汴京,一场政治变革正在悄然进行。

元祐八年(1093年)的九月,高老太太在不安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这八年中,大宋的最高统治者不姓赵,而姓高。就像有段时间,大汉的江山不姓刘,而姓吕,大清的江山不姓爱新觉罗,而姓叶赫那拉一样。中国的老太太们,以东方女人独有的参政方式来谱写着一段段历史。

高老太太的死,宣告哲宗八年影子皇帝郁闷生涯的彻底结束。

皇帝终于亲政了!

那本就应该属于他的权力,却整整迟到了八年!八年中,他每天端坐在朝廷,接受大臣的朝拜,却无从发号使令,一切事情都由高老太太定夺,所有大臣都听从高老太太的命令,除了礼节性朝拜之外,没有谁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他恨他的奶奶,他更恨那群迂腐守旧的元祐大臣!

他要让他们知道不尊重皇帝的下场,他已经忍了八年,压抑了八年,憋在心里那股烈火必须得发泄出来,烧上一把火,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宋哲宗,才是大宋国的真正主宰者!

战国时的秦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天子发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哲宗是大宋天子,他发怒会是怎样呢 ?血流千里纵然夸张,流放岭南还是轻而易举。

请注意了!元祐的老臣们开始遭殃了!守旧派要完蛋了!革新派东山再起了!

处理完高老太太的丧事,哲宗就迫不及待的下手了,先把元祐大臣的代表人物吕大防、刘挚、苏轼、梁焘以及善于打小报告的刘安世、范祖禹等人统统流放岭南,一个不留。

岭南?不会吧,那地方可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旅游度假好地方!皇帝把这群元祐大臣流放到那里,难道是高抬贵手,手下留情?

错!怒火中烧的哲宗绝不会宽容到那等地步,岭南当时还是一个蛮荒之地,和今天撒哈拉、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样,属于天然墓地。哲宗把这些元祐大臣流放到岭南,实际就是宣告他们政治生命的结束。

事情到此该画上句号了吧?

不,事还没完,到了绍圣四年(1097年),哲宗又开始有新的举措了。这一次发展到连死了的人也不放过,先后追贬和削夺了司马光和吕公著等人的恩封,他们的后人也给贬了。

最后的结局是,朝廷上所有的元祐大臣均被贬到岭南团聚去了。

这就是皇权的威力,皇帝的厉害!

不服不行!

2、小小读书郎

时间总是不经混,刚才还是嗷嗷待哺的娃娃,转眼间就变成了翻墙上树的淘小子。

该给小三儿找个地方读书了。秦敏学夫妇盘算着。

读书?那时候读个书,不像现在这么简单,年龄一到,拿个户口簿,便能就近报名上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不是什么都能读得起的。富贵人家的孩子读书,通常是高薪请个名师到家里开小灶;中等人家的孩子读书,那得凑份子,几家合请一个老师;至于穷人家的孩子,多半是没得读的。

秦敏学虽然在古县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毕竟不是“一把手”,说话办事,力度有限。孩子上学的事,也不那么顺畅。

秦夫人王氏有个哥哥叫王本,在祁门县当知县,因为是“一把手”,有实权,所以在祁门县那一亩三分地上,说话办事那是相当的好使。

在祁门县这个地方有个远近闻名的才子叫汪伯彦,这位老兄家境虽然贫寒,但读起书来,一点也不含糊。怎么个不含糊法?按现在的说法,那应该是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各种各样的知识竞赛都统统拿下,第一非他莫属。

知识就是力量,成绩就是资本。汪伯彦少年成名,在祁门当地算是新闻人物,受到人们的狂热追捧,知县王本就是他的铁杆粉丝之一。

实际上,攻于心计的王本看重的不是汪伯彦的才华,而是他的锦绣前程。他心里算得很明白,以汪伯彦的学识,通过科举考试,将来在朝廷里谋个一官半职不成问题。

对这样有前途的年轻人,感情投资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在汪伯彦考中秀才之后,王本为了彰显自己对人才和教育的重视,专门命人修建了一座学堂,取名为“英才馆”。

有了馆,就应该有馆长和塾师,馆长是谁呢?当然非汪伯彦莫属,塾师也由他兼任,来个“双肩挑”,王本一个人拍板就把这事给定了。

汪伯彦考中秀才后,本打算在家埋头苦读,一门心思准备科举考试。无奈家穷四壁,温饱问题无从解决,加上知县王本的极力邀请,不得以出山做了个馆长兼塾师。

学堂和老师都有了,就缺学生了。按理说,这修“英才馆”花的都是老百姓缴纳的血汗钱,应该算是公立学校,谁都可以就读的。

理是这么个理,但祁门县的“一把手”王本不答应。他琢磨着,这肥水可不能流外人田,先可自家人来,王家孩子们先上,不够数的话,旁系亲属再往上补,当然,他不会忘记自己的外甥秦氏兄弟。

就这样,秦桧在舅舅王本的关照下,一路从古县来到祁门县,实现了跨学区就读,择校费自然是全免的。

不难想象,英才馆开馆的壮观场面,形形色色的官员、乡绅、秀才书生、好看热闹的闲人们凑到了一起,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热闹是短暂的,枯燥才是这里的全部。

此时的汪伯彦心里最清楚,眼下他手上两件大事,一件是准备科举考试,那是实现理想抱负的必由之路;另一件就是教书育人,以此来混口饭吃。

不管他愿意不原意,每天他都要捧着书,摇头晃脑的领着学生们朗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汪伯彦渐渐发现,这群读书的孩子中,秦桧是最聪明的,不但记忆力好,领悟能力强,字写的也十分漂亮,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学习好的孩子,都是老师的最爱。自古至今,向来如此。

汪伯彦对秦桧十分赏识,每每与人聊天,都要夸赞秦桧一番。

在祁门,汪伯彦是名头响亮的人物。在老百姓看来,能够让他赏识的人,一定也是个大才子。混到了这份上,秦桧不想出名都不行。大概这就是今天所谓的名人效应吧,出书,定要找个名人帮着吹嘘一番,说是什么吐血推荐;卖药,定要找个名人帮着忽悠一番,说是什么药到病除;拍影视作品,定要找个名人炒作一番,说是什么爆炸性绯闻……诸如这般伎俩,老祖宗早已是屡试不爽!

只不过,这里的秦桧是个例外,是汪伯彦主动捧的他。

事到这还没完,因为汪伯彦和秦桧名气越来越大,竟引来一个异人。之所以有“异人”这个称呼,就是因为他和正常人不一样,喜欢故弄玄虚,带点神秘色彩。异人是史书里面的常客,很多帝王将相在尚未功成名就的落魄岁月中,都曾有异人出现,并做出精准的预言。仿佛他们是玉皇大帝的特使,专门负责免费给人提供内部消息。

所以,异人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说是个好兆头。

看来汪伯彦和秦桧的好运来了!

异人预言:祁山小邑,一书院有二宰相在焉。

一听这个预言,汪伯彦和秦桧两个人身上就有抖不完的精神,脑子里有想不尽的荣华富贵。

再把目光放到朝廷上,自宋哲宗亲政以来,可谓是颠倒乾坤,把他奶奶听政时的政策统统打了一个红X,全部否掉,推倒重来,把他父亲神宗时治国理念重新般了出来,对当年跟着高老太太混的元祐大臣们豪不手软,全部流放到岭南。

这个皇帝不简单!

更不简单的是,哲宗放弃了对外委曲求全的观念,停止与西夏谈判,主动出兵西夏,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大宋皇帝铁了心要打仗,小小的西夏,何愁搞定不了?几场反击战过后,西夏就受不了,主动来找大宋求和。

这样情景在大宋太稀少了!

好样的,哲宗!

或许是理想太多,包袱太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或许是天要亡宋,不给这年轻有为的皇帝太多的时间。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和他的父亲神宗一样,带着满腔壮志和无限遗憾,宋哲宗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年仅25岁!

太可惜了!

更可惜的是,25岁的哲宗,还没有子嗣。他的晚婚晚育,把大宋推到了十字路口。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又一个老太太出现了,那就是向太后,她虽不是哲宗的亲生母亲,但却是货真价实的皇太后。

在古代,宫闱里的女人们往往就是通过皇权的更替来达到干涉政治的目的。

向太后也不例外。她本人没有儿子,在皇位继承人上,她不是考虑国家长远大计,而是看重她个人利益得失。

必须选择一个忠于自己的人!向太后给立帝问题定了个基调。

可是在神宗皇帝仅存的五个皇子中,哪个是忠于向太后的人呢?

向太后心里面早有数了,那就是端王赵佶。

端王赵佶是何许人也?他是神宗皇帝第十一儿子,生性风流倜傥,轻佻浪荡,直白点说就是个花花公子。要说他一点优点没有,那是严重违反马克思主义的,他的优点是书法绘画非常棒,传世作品可谓不少。但是做皇帝,不能光写字画画好,还要有很强的治国安邦能力,就是说要懂政治,懂艺术只能是艺术家,懂政治才是国富民强的保证。而赵佶最欠缺的就是理政能力,这对一个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同类推荐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梦想拼图

    梦想拼图

    罗志祥17岁成名,然后在21到23岁那几年,发现自己跌落谷底,突然失去了一切,还被封为“收视毒药”,但这种时候他仍然相信自己,继续保有原来的梦想,让梦想实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志祥从谷底再度出发,用十年打拼,终于找到十张梦想的“黄金拼图”。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在最困难、最挫折的时候的深刻体会;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后来可以突破困境,继续冲向梦想的秘密金钥。越没有希望的年代,越需要梦想的勇气;越没有机会的环境,越需要把握住“梦想成真法则”。
  • 苏轼(中国十大文豪)

    苏轼(中国十大文豪)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1037),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后谥文忠。苏轼与父洵、弟辙,同为北宋文学家,合称“三苏”。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热门推荐
  • 东方夏洛克

    东方夏洛克

    中国留学生苏叡,留法期间为巴黎警察局屡破奇案,因侦破“童子军的恶魔导师”一案,破格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官勋章,被称为“远东之鹰”,“东方夏洛克”。如今,苏叡学成毕业,带着仆人小乙回到帝国、黑帮、财阀、党派等势力林立、鱼龙混杂的上海滩,开辟传奇的新篇章。侦探推理小说,没有鬼神,只有人性。
  • 长青歌

    长青歌

    沈城子,鱼目庄第十三代传人,九岁起身负血海深仇,隐匿于青山村。在那里,他邂逅了长青,自此陷入一段痴缠缱绻的爱恨纠葛。他卧薪尝胆十二载,终究带着心爱的少年踏上了复仇之路。他加入朱盟,以期壮大自己,从而获得与仇家穆庄对抗的能力。他奉命入京,却在无意之中触摸到了当年血案的辛秘。一切,似乎另有隐情,还是敌人别有用心?在无数的阴谋阳谋面前,迷惘,失意在所难免,唯有身旁常伴的少年告诉他,我在这里,岁月长青。告别江湖万千,回到青山村,舞剑弄琴,作画赋诗,鸡鸣而起,月白则栖,倒也可乐。每每晨光微吐时,他踏歌而来,青衫缠身,竹簪绾发,背上背着药篓子,腰间别一张长弓,在朝阳里笑得清朗。青山村,朱盟,穆庄,鱼目庄——由心欢喜,只因几多辰光的相伴;爱你,只因为是你。
  • 鬼猫妖娆

    鬼猫妖娆

    前世的自己被父亲丢掉,又被组织抓去,“没事!坚持下去,我还要带妈妈离开那噩梦般的家,忍过去就好了!”她对自己说着,忍过一个又一个的残酷训练,在五年后,终于有了自己的代号,黑猫,如猫一样矫健,在黑夜如同隐形的杀手,原本以为站在了出众之地,便可以快速离去,却在出来后发现,妈。。早在自己被丢出来的那一年死去,谁知已经这样了,老天还作弄她,在最后一次任务时,被自己的朋友背叛。。再次睁开眼。。。自己连人都不是了!!,这。。这毛茸茸的猫是她妈!!我还有个小弟!!WHAT!!!在一天,那个白妈咪居然变成女人??!!好吧。。这是个妖的世界,那就让我看看这世界的顶峰吧~
  • 幻剑神尊

    幻剑神尊

    紫灵星系内,神、魔、人三界共存。一场大战,让神魔两界陷入了沉寂…而八百年后,人界出现了一个叫童皓的绝美少年。他的绝世美貌让女人羡慕嫉妒恨,他的真情大义让同伴誓死相随,他的逆天之能让敌人闻风丧胆。他总是能突破一个个逆境,打破一个个神话。而他,是三界永远的神话!
  • 离开北京去大理

    离开北京去大理

    作者和爱人从北京移居大理这样一个安静却有故事的城市,拥有不大不小的房子,可以种菜、栽花的后院,养一条金毛,远离喧嚣,告别PM,有一个相爱的人,平静生活。本书是其在大理生活的点滴和感悟,包括每一季的蔬菜水果、景色、美食、节日、生活等。
  •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快意恩仇

    快意恩仇

    五门十派惊天地,三界大乱谁无敌。小九纵剑仰天笑,快意恩仇血江湖。
  • 阴阳踏天

    阴阳踏天

    是人非人,是鬼非鬼,脚踏五行中,又徘徊在世俗外,一场意外,改变了他的一生。
  •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江觉迟2005年只身来到极其遥远、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长期在藏区工作生活,藏地文化已经逐渐沁入觉迟内心。其中最不为人知的藏地婚俗以及随处可闻的藏地情歌更是带给了觉迟前所未有的震撼。深沉博大的藏地情感文化引发觉迟的思考,也促成了《西藏情歌》的收集与写作。这本《西藏情歌》的内容几乎覆盖整个藏地,包括最盛名的情歌分布区域,山南地区,墨脱一带,甘孜地区,迪庆地区,青海地区等,觉迟历时7年,通过走访、观察、收集、整理、修改和编校等方式,形成这本比较完整的情歌集。全书采用情歌+情歌文化、情感故事及历史背景注释的模式,以诗歌贯穿,文字部分则取材于觉迟多年在藏地走访得来的第一手素材,真实而震撼地反应了藏地情感文化,原汁原味,荡气回肠,浸满浓郁的藏式美感以及难以言说的忧伤,是了解西藏地区情感方式、婚恋习俗的最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