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7000000028

第28章 生与死(1)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出生、成长那样自然而然。死亡问题是生活中最深刻和最显著的事实,只有这个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每天死去以便来日就有重生的可能。这样一来,我们在活着的时候,才会了解一种既有生命也有死亡的存在。只有在这种死去里,在对延续的终结里,才会有重生,才会有那永恒的创造。

明了生命的全部意义

我们并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出生的,生命的意义只能在出生以后去寻找。要搞清楚生活的意义,还必须了解死亡的意义,因为生死相依,它们并不是两回事。

——《生与死的冥想》

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东西,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能够和人类的生命相媲美。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这生命,每个人只能得到一次。我们并不是请求谁让我们出生的。首先在出生之前,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上,因此也就不可能请求谁生下我们。当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时,我们已经出生了,这就是生命的不可思议。

既然我们不是由自我意志而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并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出生的,生命的意义只能在出生以后去寻找。然而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和增强,我们却逐渐感到了一种无形的恐惧压抑着我们,那就是死亡。无论我们如何赋予生命高度的价值,那些价值当中必定要包含着死亡的意义。要搞清楚生活的意义,必须了解死亡的意义,因为生死相依,它们并不是两回事。

我们的生命充满着死亡。从小我们就经历着零零碎碎的死亡——秋天的落叶、枯萎的小花、河里的死鱼、路边的蚂蚁、蜘蛛网上的蚊子、去世的爷爷奶奶、渐渐老去的父母等等。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不想到死,正如我们不可能不死。死亡问题是生活中最深刻和最显著的事实,只有这个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假如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

死亡是波及整个生命的现象,是生命的一种反映,我们不应该把死亡仅仅理解为生命的最后一个瞬间。生命就是不断地死亡,是对一切事物的终结体验。生命是同死亡的不断斗争,是人的身体和灵魂的局部死亡。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死亡总是在等待着每一个人。一位富有的政府高官,当他活着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红地毯相迎,但最终还是会面对生命结束的那一天。

即使死亡终止了生命的一切,但生命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探究死亡意味着什么,因为那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是存在的一部分,它不在遥远的将来,不是要避开的事,不是只在我们得了绝症、上了年纪或遭遇意外事故、身临战场时才要面对的事。

生命很短暂,所有的东西都像落叶一般,没有永恒的东西,永远都有变化,永远都有死亡。鸟儿会死亡、白雪会融化、树木会被砍伐或会被暴风雨吹倒,我们的身体会慢慢衰老直至腐化。我们有没有注意过在冬天矗立的树木:所有的枝丫都张开,那种凋零里面有诗、有歌,叶子全部落光,等待着来年的春天。等到来年春天,它又焕发出勃勃生机,长满了绿色的树叶。到了秋天,它又是另一种美,树叶变黄、随风飘落,直到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生命就是这个样子,它就像河流,不停地在动,永远在追寻、探索、推进、溢过河堤,钻进每一条缝。

其实,生命的意义并非我们想的那么复杂,相反,它极为简单,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而斗争。’”只要你活着的时候不会因为畏惧死亡而错过当下,只是把全部生命都奉献给现在的事情,而不是奉献给死亡,这样死去的那一刻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后悔,你也就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挑战

生命总是向我们挑战,对我们提出要求,如果我们应付不够,就可能遭受挫折,因此各种逃避方法对多数人而言才那么重要。

——《生与死的冥想》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过一篇寓意深远的文章——《生命的五种恩赐》,大意是:在生命的黎明时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说:“这些都是礼物,挑一样吧,而且只能带走一样,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择,因为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礼物有五种:名望、爱情、财富、欢乐、死亡。

少年第一次选择了欢乐,可是到头来每一次的欢乐都是短暂、沮丧、虚妄的。仙女给了他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他挑了爱情。很多年后,所有和他亲密的人都死掉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孤独悲伤地守着棺材。仙女又给了他第三次机会,他选择了名望。然而他发现名望会带来嫉妒、非议、中伤、迫害,即使名扬全球也并不快乐。再一次,他选择了财富。三年后,他坐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身体憔悴,咀嚼着一块干硬的面包。那时的他终于明白,所有的这些礼物都是转瞬即逝的,只有痛苦、悲伤、羞辱、贫穷是永恒的真相。于是疲倦的他只想要静静地安息。可是仙女告诉他,五种礼物当中的死亡已经被一个小孩子拿走了,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和屈辱。

对于我们来说,死亡是无需选择的,没有人可以选择不死,它迟早都会到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若是我们像马克·吐温笔下的少年人一样最后连死亡都不能选择的话,那么活着就意味着永无止境的痛苦和折磨。因此,生命的挑战不在于选择贫富贵贱、喜怒哀乐,而在于如何直面死亡。

直接坦然地直面死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好像用肉眼直视骄阳,虽然其中有耀眼的光影,但是我们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一想到我们在生与死之间不能做任何选择,我们就恐惧得像只受惊的小鸟。所以我们幻想用名望、爱情、欢乐和财富等各种物质享受或精神享受来掩盖死亡的事实,指望在死亡到来之前尽情享乐。这些其实都是逃避死亡的行径,它无助于我们真正地去了解死亡的真谛,更不可能帮助我们超越死亡。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死亡依然存在。

在死亡之前,生命的挑战表现为各种行为的选择。因为出生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依赖,所以我们需要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选择。但也正是在这些未知的选择当中,充满了生命的种种挑战。选择越多,挑战越艰巨,因为我们无从知道应该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才能使生命过得有意义。有些选择或许无足轻重,错了就错了,它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整个生活,但有些选择却至关重要,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导致悲剧和痛苦的人生。在对与错的选择中,我们永远都只能像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一样,胆颤惊心地接受生命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人生没有比较的基点,因此没有任何办法来检验何种选择更好。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面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的第一次彩排。虽然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直接面对或者选择临阵逃脱,但逃脱无疑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无论是逃避自我、逃避孤独、逃避恐惧、逃避死亡,都是掩耳盗铃的行为,我们不能在逃避中了悟生活的意义。

对于生命最大的挑战——死亡,我们应该用智慧去直面它,而不是盲目地逃避。直面死亡的智慧就是保持觉知的心灵,这种觉知会让我们的生命之光与死亡的阴影重新融合,使你真正拥有一个有价值的欢乐人生。

衰老是一种事实

我们肯定会衰老,岁月会在生活过程中显现,会在我们的脸上刻下印痕,不管我们是否过得快活如仙、随心所欲。

——《生与死的冥想》

世间没有一种永恒的东西存在,青春不能永驻,唯有衰老才是真实。我们肯定会衰老,岁月会在生活过程中显现,会在我们的脸上刻下印痕,不管我们是否过得快活如仙、随心所欲。

一天,弟子们乞食归来,佛陀便问:“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道:“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肉身,来求得生命的延续和解脱。”

佛陀环视弟子说:“你们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呢?”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悲伤地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是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来,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你能够观察到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但还不够深入。”

又一个弟子说:“我们的生命和露水没有两样。看起来十分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一眨眼的功夫它就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佛陀点头道:“嗯,不错!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来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精髓。你们要切记,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间,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生命只是一呼一吸!”

每当我们一呼一吸,生理的无常变化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因而我们感受也最深、最直接。李白有诗云:“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就是对生命衰老的感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在镜子里面不幸地看到自己松弛的面颊、满脸的皱纹、灰白的头发,还有干瘪的肩头、弯曲的手指,我们发现身体各个部分的器官功能都在逐渐老化和衰退。也许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朋友居然老了那么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青春活力;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无助地发现双亲斑白的头发和迟缓的行动。终有那样的一天,我们会因为不断地衰老而死去。

但世上许多人不愿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他们凭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试图抗拒肉体的衰老。许多人整容正是为了使青春永驻,幻想自己的容颜能够保持鲜活到老。然而,这一切在死亡的事实面前是那么地无助和愚蠢,从古至今,我们没有看到过有谁能够真正的长生不老。秦始皇和汉武帝不是派人去寻找不老药了吗,可最终还不是衰老和死去。

既然无法逃脱衰老,那么我们就从容地认清衰老这个事实,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那么,从此刻开始,安静地观察和觉知我们脸上的每一条皱纹和每一个斑痕,享受伴随它们而来的成熟与睿智。诚如如英国著名诗人叶芝在《当你老了》一诗中写道:“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真心或假意……只有一个人爱你那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那个人,应该是我们自己。

死亡的秘密

人们为什么会恐惧死亡?当我们一心想“延续生命”时,就已对死亡产生恐惧了。

——《生与死的冥想》

生命只有一次,死去的不能再复活,因此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秘密。

公元前431年,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曾写出一部杰出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他在剧中穿插进了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司芬克斯之谜。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底比斯有个人面狮身的怪物,叫司芬克斯,它向所有过路人提出一个谜,凡猜不中谜底者都要被它吃掉。许多底比斯人就这样死于非命。一天,英雄俄狄浦斯路过此地,猜中了这谜的谜底,致使司芬克斯羞愤而死。

司芬克斯之谜的谜面是:什么东西先用四条腿走路,后用两条腿走路,最后用三条腿走路?其谜底正如俄狄浦斯所猜中的,是“人”。

从司芬克斯之谜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暗含的至高智慧: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从爬着走路到站着走路,再到拄着拐杖走路的过程,一个不断走向衰老、走向死亡的过程。死亡不是游离于人生之外的东西,而是内在于生命之中的东西。

从人类历史上看,死亡不仅是一个我们不能不猜的谜,无论我们猜或不猜都会失去生命,而且又是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一个永远摆在人的面前、至死都困扰着人的头脑的谜。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得不停地把它猜下去,却又永远猜不透答案。

美国精神病学界泰斗阿道夫·梅尔一个世纪前就告诉我们:“不要去挠那些还不痒的地方。”许多人认为,既然死亡是不可了解的事物,那么当它还没到来的时候就让它待在那里,不要去惊动它,我们保持沉默就行了,我们为什么要跟生命中最恐怖却无法改变的黑暗面较劲?也就是说,如果说直面死亡就像打开厄运重重的潘多拉的盒子,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的灾难什么,我们永远不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那么就让死亡成为一个永远无需揭开谜底的谜好了。

然而,死亡真的是“不痒”之痛吗?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到死亡的威胁,它始终跟随着我们,深深潜藏在无意识深处,悄无声息地敲打着我们的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正是我们体验到诸多困扰、压力和内心冲突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人类之所以痛苦,根源就在于我们对死亡无所不在的恐惧。他说,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恐惧剥夺了生命的欢愉,所有的快乐都被搅乱了。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伴随着整个人生。因此,大多数人都坚信死亡是件坏事。

同类推荐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官道曾国藩

    官道曾国藩

    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誉之者称其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千古圣相”;毁之考’称其为“汉奸”、“刽子手”……曾国藩是一个永远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人物。官道亦为人道,人道成就官道,为官之道,学曾国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千百年来,孔子的智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者,就是在今日,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人们过度追求金钱、物质及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心灵孤寂、人格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本书选摘了亚瑟·叔本华著作里最具有哲理性、最发人深思的语段,《悲观态度乐观生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热门推荐
  • 农门医女:赖上个相公好生娃

    农门医女:赖上个相公好生娃

    谢玲儿穿越了,穿越成了一个被抛弃在家三年的农妇。极品夫君回来了,还带着美娇娘,这让谢玲儿不乐意了,大手一挥,决定休夫。休掉极品夫君后,无家可归,赖上了她的救命恩人,住到了他的家里。可谁知道,这个救命恩人不仅腹黑,还是个醋坛子。“玲儿,听说你今天摸了好多男人的手了。”某男说道。某女翻了个白眼,“我那是替他们看病!”“玲儿,我也病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世女将:扑倒美男夫君

    傲世女将:扑倒美男夫君

    你以为你自断筋脉锁穿琵琶骨就能让我于心不忍?你以为你一身妖媚惑人心魄就能勾住我的魂?你以为你凛然如尘如月似莲就能慑住我的眼?你以为你狂荡不羁风花雪月就能惹得我怒不可竭?你以为你温润如玉玉树临风就能留的我的心?你以为你楚楚可怜清新俊逸就能抓住我的身?(雷文+YY+np,慎入,18岁以下和男士请绕道!)
  • 网游之神话降临

    网游之神话降临

    我们不打怪练级,我们泡NPC!我们不骑马骑驴,我们骑飞鸡!我们不只是玩玩游戏,我们还跟npc称兄道弟!我们不只要多愁善感,我们还要爆笑剧情!我们不只有儿女情长,我们还有兄弟义气!我们不只是称霸天下,我们还要神话降临!这是一个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网游,诚邀你来神话降临!
  • A Bit O' Love

    A Bit O' Lo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之倾璃落殇

    TFboys之倾璃落殇

    时光深处,在水一方的相守,或许,于你,于我,都会是幸福。在这些守望的岁月,天涯的两端,当你的眼神从枝叶间漂浮过来,是否满满的都是我的身影?就像我看你时一样。我的眼中噙满了泪水,看远方,想无法预知的未来时光;想你一定在和我告别,眼中一定有不舍的离别,和契合的眷意;这一刻,我不想放手,可再甜的糖果,终将会有苦涩的那一天,我对你的爱早已超出了我自己,可我们的爱经不起考验,刻苦铭心后,换来的是一句“我们都放手吧!”放开你,才会有更大的碧霄等着你!原谅我,原谅我们今生今世只能做朋友!青春,每个人都有一次,我不后悔把青春丢在你身上爱过了,才会懂,珍惜过,才会留,我一直在,初心不变,从未离开
  • 囚宫计

    囚宫计

    一朝穿越,她已是他的弃妃。不得宠,无人疼爱,处处被人针对。“你以为装疯卖傻玩自杀,就能让我对你另眼相看么?沐柠萱,我告诉你,我对你一点兴趣都没有。”醒来的第一天,他就肆意嘲讽,让所有人都知道了她的不得宠。只是,她却全然不在乎,完全是冷眼相对。重生后的她,早已经不再是原本的沐柠萱,如何会再对这些人屈服?一袭红衣,冷眼看天下。宫斗,阴谋诡计,她淡然处之;威胁,迫害,战争,她从容面对;嘲讽,流言蜚语,她一笑而过。苦尽甘来,终得帝王之爱,却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雪球专刊第022期:老股民说3

    雪球专刊第022期:老股民说3

    最近,在博客中公布了新换的手机号,收到不少读者的短信,其中有些表达了希望成为股市职业投资人的愿望:希望过自由自在,没有压力,财务自由的日子。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这里不得不说句不中听的忠言:虽然中国股市的牛市就在眼前(也有可能从2014年的1849点就开始了,如同2005年6月的998点,是长期底部,但直到2006年牛市才得以确认一样),但希望读者不要轻易做股市赚钱的美梦,也不要轻易走股市职业投资人这条邪路。
  • 神武霸业

    神武霸业

    武印,武道印记,血脉传承,觉醒后可获得巨大天赋。什么是天才?能觉醒武印者……就是天才。华夏特工穿越异界,融至尊记忆,开无极武印,以《无极造化功》衍生万千天赋,从此傲视天地,成就神武霸业。
  • 我的女友是魔王

    我的女友是魔王

    逗比少年遇上傲娇魔王,原来魔王并不都是来毁灭世界的,也可能是来拯救世界,当然魔王大人也要谈恋爱哦!本书容易杀节操,节操不足,请及时充值节操,以免阅后精神恍惚,生活不能自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劫情缘

    劫情缘

    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劫。迷雾重重,两个性格不同的女子,两种不同的选择,终等到以劫杀劫。谁才是真正的应劫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