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4500000011

第11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4)

还是那个执著的年轻人,想当初他们一起秉烛夜谈时,马谡满腹兵法,一腔的抱负热情,诸葛亮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觉得好好栽培,他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诸葛亮将马谡任命为先锋,让他带兵去镇守街亭,“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一定要靠山近水安营扎寨,千万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诸葛亮在马谡临行前对他嘱咐了这样一段话,马谡也声称自己记住并一定谨记。看着马谡离开,诸葛亮收起脸上的笑容,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败的战役,马谡,你能不能大获全胜,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但愿你不会忘记我对你的这番嘱托,不要辜负我力排众议、力挺你当先锋的一番苦心。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高手下棋,往往能在下这一步的时候,看到以后的两三步该怎么走。棋局和权力斗争是一个道理,你只有在不断高瞻远瞩,才能比别人得到更多。不过有时候太聪明也是一种错,在诸葛亮选择了马谡这一枚棋子的时候,失败已经在不远处向他招手了。

这个看上去很正确的选择,实际上是最错误的。

诸葛亮的猜想

刘备在临死前曾经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刘大叔可真是的,都快要死了,还说别人的坏话。不过刘大叔说了一辈子话,这句话的含金量绝对百分之百,因为这是句实话,而且是句大实话。

马谡到了街亭以后,他在观察了地形,勘探了全局后,并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吩咐,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而是把大军部署到了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

当时,他手下的副将王平就提出这个做法十分不可取,一旦魏军围困,蜀军将水尽粮绝,到时候军心涣散,会不战而败的。

马谡认为占据高点、居高临下一直是兵法书上教的必胜之术,而且就连诸葛亮也不断地夸我,认为我是个将帅之才,你一个小小的王平还敢对我指手画脚。马谡不耐烦地将王平的话打断,就按我说的那样办。马谡想象着大败魏军,那种大快人心的场面,不禁得意起来。

志得意满的马谡没有想到,在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应对中,有着两个小小的疏漏: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那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在那个依靠信息的战争年代,曹睿得知街亭被马谡所占,当即派出大将张郃领兵抗击。

这位大哥是个老资历了,他在这行混的时候,估计马谡还在穿着开裆裤玩泥巴呢。张大哥一来就看出了马谡所用战术的破绽,二话不说就切断水源,截断粮道,还纵火烧山,将蜀军都当成了烧猪来烤,做得不可谓不绝。在王平的拼死掩护下,马谡才得以逃脱,但是街亭却丢了,任务没有完成,诸葛亮的整个战略也被打乱。

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大败就此铸成,马谡也因为不守军纪被扔到了监狱里听候处置,很快经过军事法庭的裁决,一致意见就是要将马谡处决。

早就告诉过你,要依山傍水地部署兵力,你为什么非要一意孤行呢?诸葛亮看着成为阶下囚的马谡,心想:究竟是我高看了你,还是我高看了自己?马谡,看来我们的战友情谊只能到此为止了,谁让你一个人就掀翻了整盘棋呢?

这一次的北伐便是以失败告终了,蜀国失败的原因从表面上可以分析为是诸葛亮不听刘备的警告,起用了妄自尊大的马谡而引发了最后失败的结局。

但是诸葛亮一向都知人善用,在马谡问题上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其实往深里说,这背后隐藏着一场巨大的权力转移斗争。

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的主要职责是出出主意,很少插手兵权的调动。刘大叔虽然笨,但还是算得很清楚,请你来是出主意的,不是分我的权力的。所以那时候蜀汉集团里的兵权分别掌握在四个人手里,分别是荆州军区的关羽兵团、汉中军区的魏延兵团、永安-江州军区的李严兵团、成都京畿军区的刘备直属兵团。后来,关羽的死导致了关羽兵团的覆灭。

诸葛亮去打孟获的时候所带的部队就是京畿军团,那次南征的意义就在于诸葛亮从此将京畿军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然后便是令在前线的魏延军团去攻取凉州,一部分原因是拿凉州来做跳板,还有一个隐藏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住汉中魏延的兵权。建兴五年,诸葛亮打着北伐统帅的旗号顺理成章地进驻汉中,从此魏延彻底告别镇守汉中的方面军军事将领身份,而蜕变成诸葛亮麾下的一员偏将。

而之前的李严早被诸葛亮踢出棋局,所以,现在的诸葛丞相可谓是军政大权在握,所向无敌了。

如同前面所做一切的良苦用心,诸葛亮起用马谡担任北伐的急先锋,也是用心良苦。诸葛亮刚刚变相接收了汉中魏延的兵权,他不想将立功的机会给魏延,便决定把这个机会留给马谡,这将是他在军中培养自己军事将领的机会。

而且这次北伐的形势一片大好,只要马谡能认真按他的话去做,不出差错,根本不需要操心什么就能打赢这场仗,可惜的是,老天爷就喜欢捉弄人,一向表现稳重的马谡居然在关键的时候掉了链子。

到了这个地步,马谡只能一死,准确地说:诸葛亮只能选择让马谡死。因为用马谡是诸葛亮的主意,所以他要对这次失败负责任,如果诸葛亮肯多承担一点责任,其实马谡也用不着砍头,但是这已经不是诸葛亮肯不肯承担责任这么简单了。

诸葛亮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件事情虽然做得不明显,但是大家都是在官场上混了多年的人,说句粗话就是你撅起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马谡胜利了,诸葛亮也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将他提拔,但是马谡失败了,诸葛亮再给他说好话,这就相当于打自己的脸,而且同志们那里也交代不过去。

所以在舆论的压力下,马谡只能死,从一开始,马谡就处在了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绝境之中,换句话说,马谡是死在众人的口水中的。

将马谡斩首之后,诸葛亮班师回朝,回到一年前出发的地方。再次到了原点,诸葛亮第一次感到了失落,无比的失落。为什么跨出这一步就这么难呢?诸葛亮不明白老天爷是怎么想的,我只不过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怎么就这么跟我过不去呢?

不要气馁,你还有机会,世上有一些痛苦总要被反复品尝,诸葛亮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这个荣誉。

有奶就是娘,有权就是爹

在短暂的郁闷后,诸葛亮恢复了平静,他意识到,事情还没有解决好,所以他去见刘禅,希望刘禅可以让自己告老还乡,他想辞官谢罪。

刘禅慌了,干爹走了,谁还能帮他干活,替他处理这么一大堆的琐事啊,所以刘禅对诸葛亮说,丞相你不能走,这里的事情还需要你来处理啊,国家需要你,我也需要你啊。

但是诸葛亮对他说,不行,我必须得走,不然太对不起这次战争中丧生的士兵了,太对不起陛下和先皇了。

刘禅没办法,只得召开朝会,问问其他人的意见。虽然很多人对诸葛亮这次的行动有意见(以魏延为主),但是毕竟诸葛亮的名声太大,又是正面典型,所以大家还是热切地挽留,希望诸葛亮留在这里继续发光发热。

任凭诸葛亮说破了嘴,大家就是不放人,这时诸葛亮做出了一件让谁也想不到的事情,他“扑通”一声给刘禅跪下,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我只不过想离开,你们到底想让我怎么做,才能弥补我犯的过错?”接着涕泪横流,哭声震天,大有悲恸欲绝、要哭死过去的架势。

大家一时之间陷入沉默,反应过来以后就纷纷上前来拉诸葛亮起身,有些人还附和着哭了几鼻子,看看人家诸葛丞相,人就是敞亮,敢作敢当,真是条汉子,人哪有不犯错的,改了就好了,何况诸葛亮先生认错的态度实在太好。

所以在大家一致力保下,刘禅还是让诸葛亮继续留在成都,但是诸葛亮坚持要求给自己处分,刘禅便把他降到了右将军意思了一下,其实还是管着丞相该管的那一摊子事情,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就这样,48岁的诸葛亮继续在权力中心发挥余热,孜孜不倦,其实辛辛苦苦奋斗20多年,才混到这个份儿上,鬼才想走呢。这不过是权益之计而已。

我还不能走,起码现在不能,你们虽然留下了我,但你们并不明白我,因为我和你们不同。

我知道天下还有太多的无家可归的孩子,太多的支离破碎的家庭。

我知道在我为自己定下那个理想的时候,我就会为它奋斗一生,永不停息。

我知道在日子一日一日过去的时候,你们已经丢弃了当年的激情壮志,除了官位和名利,你们不再有所需求,但我不是这样的,虽然我需要名利,需要留在这里,但我只是要借他们来完成我的理想。

在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和坎坷以后,我依然保存着我的理想,没有一天忘记过。

我相信,这个世界总会有一天要平静下来,所有战火都将熄灭,我会抱着这个信念继续走下去,直到再也无路可走为止。

这就是诸葛亮,那个从小寄人篱下,后来出山辅佐刘备成就君王大业的诸葛亮。总体来说,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好人,但好人也有他阴暗的一面。

在宦海沉浮了这么多年,见惯了战场上的厮杀无情,诸葛亮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幼稚的青年了,他懂得了明哲保身,懂得了利用手中的条件为自己铺路,懂得了面对无数困难的局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要想最终走到自己想要到达的终点,诸葛亮学会了善用权谋,积聚权力,他挖过坑,也排挤过一些人,牺牲过一些人,比如李严和马谡,但是这是他唯一的选择,只能如此。

有奶就是娘,有权就是爹,权力是他必须要握在手里的一样武器,这样你就该明白,诸葛亮其实也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已,他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算盘,就算他是英雄,依然需要借着权利的威力来办自己的事。

不管怎么说,英雄也是人,但是做到像诸葛亮这样千回百转却依然矢志不渝的,属于极品。

出来混要低调

打了胜仗的魏帝曹睿高兴得不得了,击败了蜀汉军队,收复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之后就觉得是老子天下第一了。而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少曲意奉承的人,大司马曹休就算一个,他看见老板高兴,便决定在火上再浇一桶油,提出了伐吴的计划。

当然,从现在的主体局势看起来,这是个可行的策略,说不定开疆扩土就是从此步迈出呢。志得意满的曹睿同志立刻任命曹休和大将军司马懿从荆州取道,曹休作为急先锋先去攻打,司马懿压轴,随后带领水军再去。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其实早就埋下了祸根,而且也为曹休挖好了坟墓。

走到半道上的曹休遇到了陆逊,被陆逊好一顿收拾,最后捡了半条命回去,可是曹睿也不给他好脸色看,都怨你,非得说什么乘胜追击,现在可好,本来大胜的局面成了败局,还有脸来见我。

世态炎凉,曹休又羞又气,不几天就病死了。那边的司马懿也不顺利,本打算用水军进攻,但是司马将军练兵的速度有些慢,等他练好水军,终于要去开打的时候,冬天来了,寒风呼呼的,江水都给冻住了,除非大家都进行冰上运动,否则根本动不了手,于是这次伐吴计划就这样夭折了。

曹睿想一鼓作气完成统一大业,真是有点力不从心,通常开国皇帝都属于朱元璋、赵匡胤那样的猛人类型,全部过程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来完成的,期间的谋略、打算可真不是曹睿这样的人能学得来的。

不过,低调的曹睿封锁消息工作做得很好,一直过了好几个月,诸葛亮才知道原来魏国和吴国干过一仗,而魏国则是元气大伤,大部分主力军现在还在路上没回去呢,这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时的蜀军经过几个月的调整训练,已经可以再次投入战斗了。

诸葛亮当机立断,决定再次北伐魏国,如果说上次北伐的最主要意义在于将军权握在手里,那么这次北伐则完全是为了理想而战。

但是搅局闹事的人出来了,此人是我们的老熟人魏延。

之前他被诸葛亮变相地抢了权,抢了就抢了吧,魏将军是个老实人,只要能办事,谁掌权不是掌呢,所以在第一次北伐期间,魏延曾给诸葛亮出过一个他自认为立竿见影的好主意,深信一定能拿下凉州。

计划如下:魏延亲自带领5000精兵强将和5000背粮的士兵从子午道袭击长安,他认为守将一定会弃城而逃,到时候就算魏军要反攻也得等20天左右,这个时候诸葛亮早就从另一条路赶来,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这个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被诸葛亮否决了,理由是不稳妥。你怎么就知道守将一定会逃跑呢?你怎么就知道我一定能赶到呢?你怎么就知道魏军反攻要20天以后呢?你这完全是瞎扯。

本来魏延还以为诸葛亮有什么好主意呢,结果还是输了那一仗,这让魏延对诸葛亮产生了极度的怀疑,他一度认为诸葛亮是虚有其表,甚至还产生过要去隆中调查一下,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出来混吃蒙事的。

这次诸葛亮刚歇了不到一年,就又要出去挑事,魏延觉得这个人简直就是胡闹,所以他坚决反对这次北伐,提出条件说就算要北伐,也得给他1万兵马要他调度,不然他就罢工不干。

这位老哥在这里热热闹闹地跟诸葛亮搞工潮运动,那边诸葛亮早就定好路线、选好人马、挑好领导准备出发了,跟魏延也没废话,反正你要去,给你留个位子,你不去就在家里待着,要人是没有。

魏延再次被诸葛亮给黑了,作为老实人,魏延还是参与了这次集体活动,毕竟为国家效力还是不要掺杂个人恩怨的好。

同类推荐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晚清枭雄袁世凯

    晚清枭雄袁世凯

    不得不说,讲述袁世凯的故事,是一件令人颇为伤神的事情!这种伤神,当然因为袁世凯这个人是难以盖棺定论的。时至今日,人们对于袁世凯,依旧有着各种各样的评论。按照这种趋势,估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情况都不会有所改观!不过,阅读袁世凯的一生,有一点评论倒是可以确定下来的:袁世凯绝对是那种有着多面性格和复杂心灵的历史巨人。 先来看看袁世凯复杂、多面的性格吧!毫无疑问,对于袁世凯,是很难用现在某些教科书式的善恶标准评论的。袁世凯身上的确有恶,比如他贪财好色、凶残跋扈、独断专横……然而,袁世凯身上也有善,例如他勇于改革、励精……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20几岁,初涉世事,没背景,没经验,没银子,没平台……如何成功?本书是一部求生、求胜的公关必备心法,是为你迎接辉煌30岁而准备的人际战略。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诗人哲学家尼采

    诗人哲学家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热门推荐
  • 霸道校草的斗气小冤家

    霸道校草的斗气小冤家

    她和他原本就是两个没有交接的人,一次邂逅将两人的命运相交一起。她是一个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女生,谁惹她,那就会加倍的追讨回来。他性格暴躁,家中的天之骄子。因不满家人对他人生的安排,选择了离家出走。男生眼神当中带着危险将她逼近墙角,嘴角上扬,他说:“第一次,你莫名奇妙的拦住了我不就是想跟我套近乎吗?我如你所愿。”第二次,你故意破坏我跟别的女生的好事,你是不是应该赔偿我?第三次,你看了我的身体,是不是应该对我负责?
  • 穿越之绝世皇后

    穿越之绝世皇后

    自己是世界首富的养女,在医学方面被别人说是天才。在一次奇遇之间遇到时光精灵,随后就踏上了自己的穿越之旅。但是这时光精灵太不靠谱了!!经过了数十几次才到了自己想去的时空,但是是到了猎场,被一个超帅的皇帝拿箭射……
  • 元素召唤大陆

    元素召唤大陆

    万物皆有道,由一生二至生万物。剑也有意,气化意识后转灵识。这些皆为力。为力量。但却不属于这世间。这里有更简单的力,为元力。而世人造就武道炼元力,后者少年悟万物道意。
  • 陆少的隐婚夫人
  •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本书是一本关于最平常生活的叙述,作者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充满了诗意。这缘于她有一腔对生活热忱的品性,坚持爱与善良的传播,让亲身所历的一切真善美都有所注脚,永远做一个在场的人,心存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热爱和赞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许多人误以为作者是在书写她们的生活,因为读者也她的生活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生活有十色,请相信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一定是最茂盛的。作者愿意与你一起,沐浴心灵的阳光,每天都有拔节的声音。
  • 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百姓投资38金律

    百姓投资38金律

    本书主要介绍了 38条家庭实用理财的方法,指导您对投资管理做出更客观的判断。过去,银行的“零存整取”曾经是普通百姓最青睐的一种储蓄工具。每个月定期去银行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存起来,过上几年会发现自己还是小有积蓄。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月去储蓄一笔钱的习惯换作投资一笔钱呢?结果会发生惊人的改变!不一样的理财观念造就不一样的人生!
  • 坏坏首席:绯闻小甜心

    坏坏首席:绯闻小甜心

    第一次见面,她手挥着破旧的小碎花手绢,跟在他后面拼命地喊:“哥哥,哥哥,你的内裤掉了!”尼玛,那脏兮兮的手绢哪一点像是内裤了?他们前世无仇,今世无怨的,这小丫头要不要这么丢他的脸?******当风骚首席,对上无赖小萝莉,是宿命的纠缠,还是从此拜别,就此不再相见……
  • 百炼菩提

    百炼菩提

    菩提树下参禅,菩提树上坐观。入世修身一念间,佛门菩提百炼。
  • 异能之电王

    异能之电王

    海贼王有橡皮果实,有火火果实,有震震果实......异能之电王有紫电之玉,有点卡之玉,有电脑之玉.....海贼王的恶魔果实来自海上。异能之电王的灵玉来自灵玉山。杨清是有霸气,有邪气的一青年,他被老羊头安排到青云高中,对于能力觉醒的他将会是面对什么样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