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9000000051

第51章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序

上大学,是大多数青少年学子都会有的愿望。然而,多少年来,大学之门是那么狭窄,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上大学不过是藏存于心中的一个梦想。记得我在上山下乡期间,当白天在水田中长时间弯腰割稻的间歇抬头望着蓝天与青山的交接处的时候,当夜晚在牛棚之上的卧室里就着一灯如豆的光线读那时的禁书的时候,心中还不时会掠过一丝上大学的幻想。1977年冬,570万考生怀着兴奋的心情踏进考场,结果只有27.3万人如愿以偿,录取的比例是21∶1。所以我在那年考入厦门大学,感到特别幸运,因为当时考上大学的机会实在太小了。

然而,比起从前的读书人来,能有机会参加激烈的高考竞争就算不错了。近代以前,在东西方各国,接受高等教育都只是少数人的特权。中国古代有国子学、国子监,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国子”的机构,只有王公大臣的子孙才能入学,一般平民子弟是无法窥其堂奥的。即使到了近代大学兴起之后,高等教育主要还是培养社会的精英,大学生往往被称之为“天之骄子”。1958年的教育“大跃进”,试图使更多的大众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结果发现这不过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一厢情愿。“文革”时期所谓的“大学就是大家都来学”,更是不着边际的空想。真正使高等教育走近中国广大民众,还是在经济大为发展、高教大为扩张的90年代以后。

在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传入以前,中国一般是以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的多少来衡量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1935年出版的《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载有1931年度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主要各国之比较表。1931年中国人口4亿7000多万,有大专以上在校生44167名,每万人口中之大学生数近1人,在世界各国中位居第19名(包括名次并列者在内,实际位居第27名),而排名第20(实际排名第28)的印度,1929年每万人口中仅有大学生0.3名,与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排名第一的美国,1931年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数是73名,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虽然当时中国已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世界各国中排名还不算太后,每万人口中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至少比印度高出许多。而今,印度的高等教育已先期进入大众化阶段。中国却因受日本侵华战争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适龄人口中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反而低于印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潮流中,当今中国必然要奋起直追,尽快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适龄人口基数很大,且城乡差别巨大,要达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的经验表明,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主要不是依靠多办传统大学,而应走多种形式办学的道路。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在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1998年8月,在烟台召开的自学考试学术研讨会上,我也曾应邀作了题为《自学考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的专题报告。不过,高教学界对大众化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谢作栩同志《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一书从介绍和辨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与理论入手,在进行美、英、日、韩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与现实基础,探讨今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方向、体系结构、办学力量的构成与演变、规模扩张的速度和形态等方面的规律特征,以及实施对策。书中有不少内容颇具学术价值,如对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介绍和剖析,在中国是较为全面和深入者。谢作栩同志作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主编,以往曾组织翻译过马丁·特罗有关大众化理论的经典论著在该刊发表。今年我在日本访问研究期间,发现日本教育学界对马丁·特罗的理论相当了解。当日本高教学会会长天野郁夫教授将他与喜多村和之合译的马丁·特罗的代表著作《高学历社会的大学》赠予我时,才知道该书在1976年已译成日文了。而我们中国高教学界真对其理论了解深入者是不多的,谢作栩此书的出版,相信对我们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来龙去脉很有益处。作者用力甚勤,特别是书中大量数据的搜求和图表的制作,花了许多时间和心力,洵属难能可贵。在中国日益接近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时候,此书的面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明显的现实意义。

即使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大众大学”大为增加,处在高等学校金字塔顶端的“精英大学”永远还是少数,要想考入名牌大学一样需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想成为学术精英也必须作出比常人更为精深的研究。谢作栩博士一向潜心学问,虚心向学,作为同事,我在与其切磋琢磨之间也获益良多,这次忝列指导教师,协助潘懋元先生指导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实乃互相学习的过程。今见其学位论文充实成书,可喜可贺,特草此文,聊以为序。

(本文为谢作栩著《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序,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本书作者在世界文学视野下,多层面地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及其创造性成就,提出了包括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现实战斗精神、现代战斗意识、现代生存意识、先锋与常态、恶魔性因素等命题,在价值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为中国比较文学和国别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启示。
  • 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本书文章以特定时代园艺工人奋斗前行、建设家园为背景题材,记述灵武园艺场的发展历程和业绩。
  • 苏轼文集2

    苏轼文集2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三册为诗:诗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五十四首外,另增加了八首。
  • 伟大号角

    伟大号角

    本书介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正式确立的有关情况,内容包括:确定目标、贯彻实施、付诸行动。
热门推荐
  • 古神风暴

    古神风暴

    苍天知我意,日月明我心,一笑山河动,一怒天地崩!强者的世界,唯我独尊!
  • 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

    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

    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
  • 被云装满的天空

    被云装满的天空

    在冬季晚上,一个温馨公园里面,雪花飞舞。一个身材娇小叫做云的女孩子,伸出一只右手指着天,惊喜的说道:“天哥哥,你看,天被云装满了。”旁边一个穿着黑色衣服被那个女孩叫做天的男孩儿,看了一眼天,把她搂在怀里,充满爱意的抚摸着她的头发,轻嗅着她的发香,说道:“是啊,云把天装满了呢!
  • 霸道老公好讨厌

    霸道老公好讨厌

    七年了,我终于可以离开你了。她的心里竟然还有些不舍。她不忍心抛下孩子和他,重新回到他的身边,没想到,此时,家里居然有一个陌生的女人,而自己的孩子居然还叫着妈妈。他看见她,冷哼一声,对下人说把她赶出去!
  • 凤逆九天:腹黑帝君独宠狂傲妃

    凤逆九天:腹黑帝君独宠狂傲妃

    她,25世纪无敌神偷,不小心就穿越了,没事,既来之,则安之。白莲花,呵呵,跟姐斗心机,你这招姐3岁都玩腻了。废物?你们见都没见过的禁忌神兽为嘛一直跟在姐后面!他,一国战神,不近女色,清心寡欲,可偏偏看上了她,当无耻遇上腹黑,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她与他携手,走向世间巅峰,睥睨天下,傲视苍生,倾城一笑,何等的绝代风华!
  • 闺墨萃珍

    闺墨萃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

    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

    《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包括作家生平与思想的意向性考察、虚无世界与诗人何为、神秘主义与死亡认识等内容。
  • 少年异界驭龙收美:神瞳

    少年异界驭龙收美:神瞳

    神龙:“小子,我发觉自从碰上你后,总是要倒血霉的!”“得啦得啦。哥带你冲上九天,泡尽母龙。”萝莉:“你已经和我那个了,我已经是你的人啦!”“得啦得啦。等你长大点再说吧。”少年万初辉穿越到异界,从一个废物开始,到收复神龙,降服萝莉,驾驭御姐。且看他如何横行异界吧。
  •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由欧阳茉莉著,前半部分,作者以循序渐进的构思,对潜意识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什么是潜意识,如何识别潜意识陷阱,如何训练自己的潜意识,如何运用和掌控潜意识,这些知识能有效引导人们有意识地开启潜意识的能量,从而成就不一样的人生理想。《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后半部分,作者以一种轻松的语言,对神奇的第六感进行了层层解密,并阐释了第六感产生的日常行为、心理常识,试图为人们解开那些看似合理却又令人迷惑的现象和行为,从而让人们将第六感的能量为己所用,掌控自己的生活。
  • 不能溶化的冰凌花

    不能溶化的冰凌花

    每个人的选择都不是相同的,也许钱宇的选择不是合乎常理的,也许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