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6200000023

第23章 对疾病、死亡等不吉语言的禁忌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喜庆隆重的日子里,人们总是尽量自觉不说或者少说那些属于避忌的语句,尤其是与“老”、“病”、“死”、“寡”等表示不祥事物以及表现有关性行为、排泄等不洁事物的语句。在民间,只要小孩子一说自己“腰疼”,大人们马上就会反驳道:“小孩子没腰,疼什么呀。”这是最普遍而典型的民间对疾病忌讳的心理表现,似乎只要嘴上不说出来,疾病就不会存在似的。实际上,在生活中即使真的生病了,也不能直接说出“病”字来,而习惯用“不好受”、“不舒服”、“不舒坦”、“不乖”、“不爽”、“不乖爽”、“不好”、“不大好”、“不方便”、“不行”、“不壮实”、“不消停”、“不稳当”、“不稳”、“不当”等委婉词语来替代。对于身体有残疾的人,则习惯用“不得劲”、“不方便”、“不行”、“不灵便”、“不灵脚”、“耳背”、“耳沉”、“眼色不好”等词来指代。如果有人有意或者不慎误入了这一禁区,就会被众人斥之为“乌鸦嘴”或者“没教养”。这种对某些语言禁忌的现象,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应该说都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的一种极为普遍而又正常的文化心理。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所编的《古今谭概·迂腐部》“忌讳”条中,记载了三条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云:

宋文帝好忌讳,文书上有“凶”、“败”、“丧”、“亡”等字,悉避之。改騧马字为马边瓜,以騧字似祸故也。移床修壁,使文士撰祝,设太牢祭土神。江谧言及白门,上变色曰:“白汝家门。”后梁萧詧恶人发白。汉汝南陈伯敬终身不言死。

谢在杭云:余所见缙绅中有恶鸦鸣者,日课吏卒,左右彀弓挟弹,如防敌然。值大雪即不出,恶其白也。官文书,一切“史”字、“丁”字、“孝”字、“老”字,皆禁不得用。

柳冕为秀才,性多忌讳。应举时,有语“落”字者,忿然见于词色。仆夫犯之,辄加箠楚。常谓“安乐”为“安康”。闻榜出,遣仆视之。须臾仆还,冕迎门曰:“得否?”仆曰:“秀才康了。”

以上所录,虽不能代表民间最为典型的忌讳情形,但由此也可窥其一斑。而鲁迅先生在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中就写到了不但在南方绍兴,而且可能在全国都存在的这种典型的禁忌现象:

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

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

“哙,亮起来了。”

阿Q照例地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

“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

阿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

“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但上文说过,阿Q是有见识的,他立刻知道和“犯忌”有点抵触,便不再往底下说。

这一段精彩的描写,正是至今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禁忌的生动而真实的艺术反映。其实,不仅在中国是这样,在世界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有生必有死。死亡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是人们依然不愿意直言“死亡”之类的字眼。这一禁忌在古代就已经存在。《礼记·曲礼下》中就记载了古人对“死”的各种称法: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子死了称崩,诸侯死了称薨,大夫死了称卒,士死了称不禄,一般民众死了称死。人死了,停在床上称作尸,装在棺材里称作柩。带羽毛的鸟死了称降,四条腿的兽死了称渍。死于战乱的称兵。祭祀已死的亲人,称谓和在世的时候不同:祖父称为皇祖考,祖母称为皇考妣,父亲称为皇考,母亲称为皇妣,丈夫称为皇辟。在世时称父,称母,称妻;死后就改称考,称妣,称嫔。一般寿数长的死了也可以称卒,生命短促的也可以称不禄。上述这些委婉的说法,至今在民间的书面语如祭文、讣告以及牌位中仍然大量运用。

在甘肃各地的民间,禁忌直说“死”之类或与此相关的话。一般称正常的死亡即寿终正寝的,多用“过世”、“去世”、“殁了”、“没了”、“老了”、“走了”、“仙去了”、“享福去了”、“撒手了”、“不在了”、“不好了”、“老大了”、“咽气了”、“没气了”、“断气了”、“合眼了”、“倒头了”、“睡过去了”、“睡去了”、“过去了”、“扔下了”、“去见上帝了”、“去见毛主席了”、“去见马克思了”、“去那一世了”、“见阎王爷了”、“走阴去了”等词来说,更文雅一些的还有“作古”、“逝世”、“亡故”、“离开了人世”、“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停止了呼吸”、“献出了生命”、“永远闭上了双眼”、“再也没有醒来”等;对因疾病医治无效而不幸死亡的,一般用“没治过来”、“没收救”、“没法扎裹”、“没抬头”、“没救了”、“没疗程了”、“没法疗程了”、“没治了”、“没事了”、“病输了”以及“病故”、“英年早逝”、“香销玉殒”、“玉楼赴召”、“兰摧玉折”等来代替;对因自杀、服毒等非正常死亡的,一般用“丧生”、“丧命”、“想不开”、“上吊了”、“钻牛角尖”、“钻牛角”、“寻短见”、“寻了无常”、“伸了头”(指上吊自缢)、“服了毒”、“喝了药”等来替代;对未成年人不幸夭折而亡故的,一般用“拽了”、“抛撒了”、“不填还人”、“冤家”、“丢了”、“没了”、“跑了”、“坑了人”、“糟蹋了”、“折整了”、“晒背了”、“整日蹋了”、“撂”、“撂摆”、“殇”以及文雅的词等来表示。

在民间,如果一个人生病了,通常不说“病”,而称“不乖”、“不爽”、“不舒服”、“不好”、“不舒坦”、“不好受”、“不受活”、“不利祥”、“不寿”、“不精神”、“不攒劲”、“不轻身”、“不妥帖”、“不吉祥”、“不康宁”等;如果疾病经过治疗痊愈,一般不说“好了”,而称“乖了”、“行了”、“转了”、“轻身了”、“受活了”、“康宁了”、“舒坦了”、“精神了”;如果病情加重,称为“过失重”、“不好了”、“不见行”。

不但在有人去世时,不能说与“死亡”有关的话语,即使在平时,也不能直接说“死”之类的话。在陇中地区,过年时禁忌说“死”、“杀”等字眼,认为不吉利。俗话也说:“大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在陇中地区,亲人亡故,禁忌说“死”,一般称“殁了”、“没了”、“过世了”、“仙逝”、“逝世”、“去世”、“走了”、“去了”或“作古”等。婴幼儿如果死亡,则称“糟蹋了”。和在世的老人或父母亲商量去世后的事情时,把“去世”称为“老百年了”或者“百年以后”,而不说“过世”或者其他指代死亡的词。

对于一个人的年龄,民间也通常禁忌冒昧直接地问,而是尽量采取委婉的说法。这种对年龄的忌讳以及代称,在古代就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某种禁忌的意味。如将童年称为“总角”,是因为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一对如牛角状的小髻;又称为“垂髻之年”,就是因为古代的儿童在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自然下垂。一般把十五岁左右的男青年称为“束发”,是因为古时男子成童的时候就要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把十五岁左右的姑娘称为“及笄”,是因为女子到了十五岁就要把头发用笄簪起,表示已经到了成年。把十六岁称为“破瓜”,是因为文人将“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在诗文中多用于女子。把女子等待出嫁的年龄称为“待年”。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是因为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就行冠礼,戴上成人戴的帽子,表示已经成年。三十岁称为“而立”,语出《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四十岁称为“不惑”,语出《论语·为政》中的“四十而不惑”,意思是说到了四十岁,社会经验比较丰富,遇事能明辨是非,不再疑惑。五十岁称为“艾”,语出《礼记·曲礼上》中的“五十曰艾”,意思是老年头发苍白如艾的颜色。六十岁称为“花甲”,是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七十岁称为“古稀”,语出杜甫《曲江》诗中“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句子。百岁称为“期颐”,指人生以百年为期,应该颐养天年的意思。称老年的称谓语还有一些,如“耄期”,《礼记·曲礼上》说:“八十、九十曰耄。”还有“皓首”,又称“白首”;“黄发”也指长寿老人,指人的头发由白转黄;“鲐背”也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对人的年龄进行细致论述的,要数《礼记·曲礼上》中的这段表述了,说:“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为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意思是说,男人十岁为幼,专心学习。二十岁为弱,举行加冠礼,表示成人。三十岁为壮,结婚有了家室。四十岁为强,出仕做官。五十岁为艾,主管部门行政事务。六十岁为耆,指挥支使别人。七十岁为老,把工作交给别人,把家事传给子孙。八十岁九十岁为耄,七岁为悼。悼和耄即使有罪,也不加刑罚。一百岁称为期,由人细心供养。这主要是就男性而言的,而在过去对女性的年龄一般是忌讳的,就是现在,人们也有避讳女性年龄的规矩。

在民间,人们对有些数字也有禁忌。如“四”,因为和“死”谐音,也不常说,或者在择日时也尽量避开,尾数为“四”的数字也不太受人喜欢,因为“14”谐音为“要死”、“914”谐音“就要死”,当然也有将“4”说成是乐谱中的“发”的,而禁忌更多表现在电话号码、车牌号等。其次,还有一些行业有需要避忌的词语,如棺材俗称“木头”、“材木”,老人棺材称“寿材”、“老材”,年轻人的棺材称“薄皮子”。木匠禁忌说“破”字。泥土匠禁忌说“塌”字。瓦匠和铁匠禁忌说“烧”字。石匠禁忌说“烂”字。

同类推荐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秉承“老北京”系列的京味儿,诗文画三位一体。诙谐、逗乐、风趣、自然,旨在为正在失去的老北京留下鲜活记忆:踩高跷、贴门神,寄托着老北京最生动的生活乐趣;锔匠、染坊、日杂挑子,串起老百姓朴素的岁岁年年;牛头肉、二锅头,蕴含着老北京的老礼儿老习俗;编席子、采野菜、拉冰床,是再也见不到的困苦;穿“的确良”、戴“羊剪绒”,野营拉练、看露天电影,是新时代的新时髦。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老北京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再现了老北京难以复原的精神遗产。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热门推荐
  • 暖味游戏2

    暖味游戏2

    在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上官慕华不愿随波逐流,为了享乐而出卖自己,他只想独善其身,却抵不住现实的残酷,权势的逼迫,一步踏入便越陷越深,无可挽回……
  • 腹黑小姐别太狠

    腹黑小姐别太狠

    无意帮他狙击杀手,他却还想赖着她,她转身,只留下一个华丽的背影给他,任由他在身后狼狈得咬牙切齿……10年忍辱负重的她不反击并不代表她懦弱,随着身世之谜逐渐明朗,杀父弑母之仇也是时候了断,欠了的血债总是要还的……李傲雪脸上那抹富有深意嗜血的笑容,让人发寒,她在等着钟声的响起,那是她与这里的终结,不!应该是说开始……
  • 人言今心

    人言今心

    一个普通山村的穷小子,偶然的机会来到大都市,本想平平淡淡的在都市中生存,但却无意间沦落为了乞丐,谁知这不是一切的结束确实一切的开始,以他种种离奇的经历诠释了他与众不同的人生。
  • 网游之至尊法师

    网游之至尊法师

    异世界法师玩网游....大家闺秀的东方萱。寂寞百年而性格多变的羽灵。他终将选择何人?
  • 棋局

    棋局

    世界便如一盘大棋局,而每个人又都处在一个小棋局当中.无形中有手操纵我们.我们在棋局中哭,在棋局中笑,在棋局中唱着自己的歌.这本小书,也只不过是一个棋局.一个小小的棋局.
  • 小猪宝宝霸上我的床

    小猪宝宝霸上我的床

    一觉醒来,她变成男人怀中一只迷你猪!抓狂!逃闯!不料却与富可敌国的他结下了不解之仇!怀阴爪、杀猪劫、迷魂大法、溺水功、成人游戏,她应接不暇。再醒来,她又变回一个女人!聪明漂亮,贪玩淘气,鬼点子多,成为男人们的焦点!谜一般的身世,一次一次把她推向了不可预测之境。
  • 修罗帝君

    修罗帝君

    一念天地变,一意苍穹怒;一掌风云动,一剑沧海啸!为了替亲人报仇,他踏上了无尽的杀伐之路,为重造魔族,他血溅轩辕帝;他手执修罗剑,化身修罗帝,以风华绝代之势,艳冠天下。为追求武道之巅峰,他力破虚空,脚踏百万伏尸,血染异世星辰!
  • 1分钟,解读爱情的微心理游戏

    1分钟,解读爱情的微心理游戏

    如何知道你真实的爱情态度,如何发现谁会和你是天生的一对,在爱情中你是赢家还是输家,你的爱情之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充满波折,在恋爱时,你会变成怎样的人,你的爱情魅力又有多少,你的爱情弱点又有哪些……这些关于爱情的判断,都可以通过好玩的心理游戏来实现。本书为你准备了200余个爱情心理测试游戏,从不同的方面为你的爱情把关献策。让你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在爱情中的定位和角色,找到符合你的恋爱方式,从而让你更幸福地收获爱情,在两性的情感中处于优势地位。
  • 悔婚的小妻子

    悔婚的小妻子

    家里的束缚,压力让她透不过气来,她只想离开!遇到了他,她做了决定...他放逐自己,漫无目标游走却意外的碰到她,冒冒失失的她,让他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萌生了一起生活的念头,可这该死的女却在关键时放他鸽子...
  • 都市新趋势

    都市新趋势

    《都市新趋势》主要通过年轻人的喜怒哀乐来反映都市的发展趋势。共有78篇文章,分五辑,分别是爱情新风尚、都市流行色、生活新生态、都市碰碰车、奇异新世界。都市爱情故事令人品咂不尽,都市流行元素令人眼花缭乱,都市生活状态令人难以捉摸,都市各种碰撞令人感慨万千,都市诸多怪事令人匪夷所思……都市新趋势给了我们说不完的话题、看不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