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6200000014

第14章 起居禁忌

在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中,住房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如果对“家”这个字进行解构,我们就会发现宝盖下压着一头“猪”,这代表了中国人对“家”的所有朴素情感。对于“有房才有家”的诗意阐释,早在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就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表述;而早逝且富有天才的诗人海子在其名诗中这样吟唱自己想象中的寄居之地:“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歌手潘美辰也在《我想有个家》这首歌中唱道:“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有房才有家,安居才能乐业,可以说房子是所有人安身立命的处所,它可以为人遮风挡雨,可以使人尽享天伦之乐,房子承载着中国人内心最温暖和最私密的部分。在民间,通常把结婚生子后的分家称为“另立门户”,而新房子是每个家庭首选的生活必需品。在广大农村,通常都用房子的规模和档次来作为判断生活水平富庶的标准,可见房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因为房子在一个家庭中占有着如此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因此民间对修建宅院相当讲究,也就有了许多禁忌,统称为起居禁忌。一般来说,起居禁忌主要指建筑禁忌即修建屋舍方面的禁忌、设计庭院方面的禁忌、室内设计方面的禁忌和迁居时的禁忌等。

建筑是一门艺术,但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存在着各种禁忌。修建屋舍在民间来说,堪称一项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大事业、大工程,因此千万不能随意、马虎。这方面的禁忌主要表现在选择建筑用地时的禁忌、选择建筑日期时的禁忌、建筑布局方面的禁忌、建筑结构方面的禁忌、建筑材料方面的禁忌以及具体建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禁忌等。

修建家庭住宅,第一步就是选择地方。在选择地基时,要顺着地理形势,禁忌逆势。一般而论,中国人建筑房屋的习惯是坐北朝南,向阳、避风,禁忌坐南向北,尤其禁忌南高北低。俗话说:“前高后低,主寡妇孤儿,门户必败。后高前低,主多牛马。”在明代人撰的《营造门》中,从求神佑、避鬼祟、躲战乱、图清静、多生殖、恐讼争等角度列举出了建房选地的要领:凡宅宜居宫观仙居侧近之处,主益寿延龄,人安物阜。不宜居当冲口处,不宜居塔冢、寺庙、祠社、炉冶及故军营战地,不宜居草木不生处,不宜居正当流水处,不宜居山有冲射处,不宜居大城门口及狱门、百川口去处。一般而言,民间都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择地的。在陇中地区,修建房屋前一定要请阴阳先生搭罗盘定位,确定方位“空”不“空”,如空必选吉日。庭院内雨水禁忌倒流入后园。若庭院内发现地下有坟墓,须另择新宅。在陇中地区,建造房屋禁忌选择“丁”字路口,认为路是一条土箭,射向住宅会破财或家庭败落。

修建房屋的第二步,就是选择良辰吉日。在吉日的选择上,首先禁忌冲撞太岁。其他时日都由阴阳先生经过卜算后确定,在月份和具体日子上,大多喜双忌单。

在建房的格局方面,民间也有许多禁忌。一般而言,定格为一院四屋,其中主房、偏房、门楼、厨房和厕所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禁忌错乱安置,否则不吉。院宅地基宜前低后高,禁忌前高后低。禁忌宅院在形状上呈簸箕形,也就是左右陪房外展,俗以为不利聚财,易失财,因此在建左右陪房时都要向里收三分。又禁忌宅院在形状上不呈四方形,更禁忌三角形,俗称“三条腿的院子”。在建东西房时,西屋的间数不能超过东屋,俗话说:“宁叫青龙出头,不叫白虎张嘴。”“宁叫青龙高一丈,不叫白虎压一头。”就是这个意思。盖房的间数,禁忌双数,一般都是单数,以单间、三间和五间为宜,俗语说:“四六不通脊,通脊死丫头。”“四六不做主。”同住一处的各家,禁忌一家的房子或院墙高于其他人家,否则就压了其他家的风水、运气,不吉利,因此在建房上一片地域的房屋在高度上基本一致。盖房出檐、留滴水,禁忌超出自家的宅基地,遮盖或滴露到邻居家的房上或者院中。后房檐禁忌砌“狗牙砖”,否则会咬着后面的家。厕所禁忌建在上首即房子的左边,否则不吉。鸡窝禁忌垒在正屋的房檐下,称为“双落泪”,不吉利。修建阴沟即下水道时禁忌通过别人家的宅院,否则会将别人家的财运冲走。在陇东地区,建房禁忌用桑木,因为“桑”与“丧”同音,不吉利。

门是一个家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家的代名词,人们将成家立业形象地称为“自立门户”。门的位置在建筑中是最为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唯一通道。通过考古发掘的资料,我们发现,在原始先民开始转向定居生活的时候,他们在营造早期住宅和聚落建筑群时,就十分注重“门”的构筑。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发掘说明,在前仰韶文化遗存中,已经能够看到住居遗址中门棚的设计。而在西安半坡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门已经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正因为如此,有关门的禁忌内容,也是修建宅院中所有禁忌中最多的。古代就有门的方向和住家的姓氏五行有关的说法。如今在民间,还有许多关于门的禁忌。如在门前禁忌有两个水池,认为是“哭”的字形,不吉利。禁忌在门的西边有水池,那是为白虎开口,不吉利。禁忌门前直冲着河和井,认为不吉,易生灾祸。门口禁忌正对大路和巷门,否则会遭鬼祟的邪气。如果确实不能避开,就需要在门口高处悬挂“八卦镜”或者在低处竖立“石敢当”(也称“泰山石敢当”)等避邪的法物来加以禳解。门前又禁忌大树相冲,认为会招来瘟疫。门如果与邻居家的门相对,禁忌门小,禁忌正冲,民间认为二门相对,对双方都不吉利,尤其是相对门小的一家更是容易受到伤害,俗称“大口吃小口”,如果确实不能避开,就需要在自家门内垒上影壁墙,以抵挡邪恶的事物入侵。禁忌门前有坟墓和砖瓦窑,前一种情形被认为是阴阳相克,不吉利,后一种情形被认为是烧断了财路,也不吉祥。在宅院内,禁忌两旁房屋的门窗相对,民间俗语说:“门对窗,人遭殃;窗对门,必伤人。”在陇东地区,住宅之门,大小忌4、6两个数,因为通常人们说“四、六不成事”。可见,这一切都遵循着趋利避害、化凶为吉的基本原则。

由于门在一个家庭中起着脸面的作用,是一个家庭综合实力的浓缩反映,因此,民间除了在门的设计各方面相当讲究之外,还有历史悠久的门神崇拜和门神迷信。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作者描写宁国府和荣国府在过年前除夕时的准备情况:“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垂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烛,点的两条金龙一般。次日由贾母有封诰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这里特别提到了“换了门神”和“新油了桃符”,的确,门神崇拜既体现出中国人对“门”的特殊情结,同时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精神中慎于交往、简于出行以及相互忌避、人人自防的传统心理。

门神是古代传说中把守门户的神灵,是我国民间影响最大的神仙之一,对门神的崇拜可以上溯至先秦时代。过去人们常将门神的画像贴在门上,左右各一,用来驱鬼御凶。张贴门神这一民俗,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现如今在民间,门神影响还很大,到处都有贴门神的习俗。

在上古神话中,就有关于司门之神的传说,和门神有相似之处。先秦时代,有所谓“五祀”,祭祀门神就是其中之一。但“门神”一词,最初见于《礼记》之中,《丧大记》云:“君释菜,祝先入,升堂。”郑玄注曰:“释菜,礼门神也。必礼门神者,礼,君非问疾、吊丧不入诸臣之家也。”此外,《礼记》中还有“祀门”、“祀户”的记载。

在古代文献中,有关门神形象的描绘,并不统一。汉代已经有了贴门神的习俗,《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汉代广川王去疾殿门上,贴有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身穿短衣大裤,手握长剑。但是,成庆是门神的说法,在后世并不盛行。而关于门神的姓名,通常最盛行的就是神荼和郁垒、秦琼和尉迟恭两种说法。

有一种源于汉代的门神传说,说门神是两个有名有姓的神将,这就是令鬼魅望而生畏的神荼和郁垒。这两位门神的形象,十分丑怪凶恶。汉代王充在《论衡·订鬼》中引《山海经》的说法:“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山海经》中关于门神的神话,流传甚为广泛。汉代应劭在所著《风俗通》中,也作了类似的记载:“黄帝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应劭认为神荼与郁垒是黄帝时人,是最早的门神。神荼与郁垒,最初以桃人的形式出现,每年春节,人们将其悬挂于门户左右两侧,使鬼魅妖魔不得擅入,以保平安。后来,门神的形式逐渐变化,日趋简明实用,其中以桃符最为流行。

另有一种是源于唐代的门神的传说,认为门神是唐代的开国元勋、大名鼎鼎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位大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门神二将军》叙述:“门神乃是唐朝秦叔宝、胡敬德二将军也。按传,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太宗惧之,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曰:‘臣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蚁,何惧魍魉乎!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无警。太宗嘉之,谓二人守夜无眠,太宗命画工图二人之形像全装,手执玉斧,腰带鞭链弓箭,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西游记》小词有‘本是英雄豪杰旧勋臣,只落得千年称户尉,万古作门神’之句,传于后世也。”这里说的“胡敬德”,就是赫赫有名的尉迟敬德。《土风录》的看法是:“俗多用秦叔宝、尉迟敬德,盖本唐小说也。”不仅唐小说如此,《西游记》中第十回《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魏丞相遗书托冥吏》中对秦琼、尉迟敬德成为门神的描述更加生动,可以说为此二将成为如今最为广泛的门神形象起到了关键性的普及作用,也较为真切地反映出了门神迷信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的历史特征。限于篇幅,此处不录,读者自可参看。秦叔宝、尉迟敬德原本就是驰骋沙场、令敌闻风丧胆的名将,让他们二人守卫皇宫,连鬼都惧怕,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成了门神。二人原来只是守护皇宫的贵族门神,后来流传至民间,平民百姓也以他们的画像镇邪祛鬼。通常,画面上的秦叔宝被画成白脸,尉迟敬德被画成黑脸,或坐,或立,或徒步,或骑马,或着袍,或披甲,或舞鞭锏,或执金瓜锤,都是威风凛凛,咄咄逼人,令鬼魅邪物望而生畏,有的还在其二人膝前画一麒麟童子,使其兼有辟邪除恶和多子多福的寓意,反映出门神形象内涵已出现多元的端倪。俗话说:“秦琼敬德,把门厉害。”又有这样的对联:“昔为唐朝将,今作镇宅神。”

除此之外,各地民间所画的门神,较为多见者还有温峤、岳飞、魏征、孙膑、庞涓、萧何、韩信、钟馗、赵云、马超、马岱、裴元庆、李元霸、薛仁贵、焦赞、孟良、杨延昭、穆桂英、秦良玉以及民间佛寺的门卫金刚哼哈二将等等,还有将太岁神和姜太公并列为门神的,不一而足。他们有的是运筹帷幄的统帅,有的是冲锋陷阵的战将,或以善战著称,或以骁勇闻名,总之,将他们奉为门神,守门护宅,鬼不敢侵,邪不能迈,让人有一种安全感。

门神与桃符的流传,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从宗教学的角度说,创造门神,使用桃符以打鬼、镇鬼、驱鬼,用以招徕信徒,扩大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们都希望趋吉避害,对幸福、平安的追求,对灾祸、鬼魅的恐惧,是许多人都有的心态。门神与桃符能驱鬼避邪,保护家庭的安全,所以人们就很乐意张贴门神。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说,门神的出现,并广为流传,是古人受到各种自然灾异和社会压迫的威胁,感到无力摆脱,只得盼望神灵的保佑。门神的功能作用,正适合人们的需要,并因此而走红。但当贴门神、桃符从最初的求神护佑、辟邪祛恶一变而为祈福迎祥,则意味着人们对鬼魅和灾祸的恐惧已逐渐减少,标志着门神特质已经发生了重要改变,因此,如今民间的门神也有以祝福吉祥为题材的,原先威严狞厉的武将形象已经更多地为戴官帽、着朝服、捧笏板、持吉物、白面美髯、慈眉善目的文官或神仙形象所替代,反映的主题也由把守门户的单一功能向“天官赐福”、“天仙送子”、“五子登科”、“加官进禄”、“双喜临门”等转换,门神画的形象系列中加入了喜神、刘海、如意状元、送子娘娘、招财童子、和合二仙等,标志着尚武精神的衰微和温厚平和的时代精神,也反映着商品经济浪潮对民俗的影响和冲击。总之,每逢新年,或换桃符,或贴门神,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惯,一种迎喜接福的喜庆形式,表现出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在建筑房屋的材料选择上,民间也有禁忌。一般而言,房梁喜欢选用榆木,因为“榆”谐音“余”,禁忌桑木,因为“桑”与“丧”谐音,不吉利。一般都禁忌果木。在陇东地区,禁忌用槐木做门窗,因为“槐”的右为“鬼”,鬼把门是不吉利的。在陇东地区,禁忌做门框时木料的木纹朝下,认为会走下运。

在建造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民间也有一些禁忌。通常在开工、上梁和合龙竣工时,都要燃放鞭炮以驱逐鬼祟,求得吉庆,有的还要给大梁披红,撰写“江山永固”等上梁文字,并且要大饷工匠及帮忙的人。动工后,禁忌说“倒”、“塌”等不吉利的话。禁忌工匠在施工过程中于房内埋藏“祟物”。如果主人家对工匠招待不周或者发生争执,或者工匠对主家有仇,这些工匠们便会在施工过程中暗自将一些不吉利的东西如面人、面兽、草人、纸人、木头人、木船、头发、牛骨、字、画、笔之类的祟物放置在砖瓦或者梁、檩、椽子、夹墙中,据说上面写上主家的姓名以及生辰八字等,或者按照一定的方位有意放置,就会使主人家轻则家运不昌、连遭灾祸,重则可以使之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因此,民间在建房时对工匠都是热情周到地招待的,同时这样做对工匠也是无益而有害的,既有损于自己的职业道德,又不利于他人,实际上这样缺德的工匠还是不多的,从实质上说,这也是迷信利用人们惧怕招灾惹祸而希望兴旺发达的心理所施行的一种巫术观念的遗存而已。

设计庭院既关系到各种禁忌,又与审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方面的禁忌主要表现在庭院种植花木方面的禁忌和庭院事务方面的禁忌。在陇东地区,院内禁忌栽桑树、柳树和白杨树。因“桑”和“丧”同音;白杨树皮泛白,夜间呈丧白色,而且风吹树叶的响声特别大,俗语所谓“门前不栽鬼拍手”。而柳树生性随花伴水,会影响后代人的品行,而且柳枝多做上坟之用,坟地定向也用的是柳木桩,不吉利。也有禁忌栽种桃树的,因为“桃”与“逃”谐音,恐怕邪灾多、家穷讨饭,俗语说:“门前一株桃,讨气讨不了。”禁忌在屋后栽种槐树,民间认为槐树是吉祥、长寿和官职的象征。禁忌庭院内大树罩顶,认为这样会使阳气不通而阴气聚结,不吉利,俗话说:“大树通轩,疾病连绵。”树冠一大,容易遮挡阳光,使院内潮湿阴暗,自然对人的健康无益。民间禁忌庭院内栽种的树木不旺或者死亡,以为是不祥之兆,必须将树连根挖掉,另植新树,否则就会使家运倒霉而多灾多难。在打扫庭院方面,民间也有一些禁忌。禁忌从里往外扫地,一般都由外向里,认为这样聚财,否则失财。

室内设计不但体现着房屋居住者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情趣,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禁忌。这一方面与陈设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风格有关。这方面的禁忌表现为器物、家具摆放方面的禁忌。在民间,房屋一旦修好,就要住人,禁忌新房空闲,否则会生鬼祟。禁忌房门常关,认为这是“关门绝户”,会对将来的子嗣不利。门槛是家神所依靠的,因此禁忌坐、踩或者站在门槛上,尤其禁忌用刀砍或者在门槛上砍东西,否则家中会招灾异。《礼记·曲礼上》就说:“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意思是说:大夫、士出入国君的大门,要由门橛的右边走,别踩门槛。在陇东地区,禁忌用椿木做门槛。对于蒙古族来说,禁忌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处,因为蒙古族以西方为上尊。满族也是以西为大,将供奉祖先的牌位都放在西墙,因此禁忌在西墙悬挂衣物和张贴年画;西炕也被俗称为“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禁忌随意乱坐,尤其禁忌女人坐;一般客人也禁忌睡西炕,更禁忌将狗皮帽子或者鞭子放在西炕上,否则就是对这家祖先的大不敬。在设置锅台方面,民间也有一些禁忌。建灶时,禁忌孕妇、产妇、月经期的妇女或者有孝在身的人观看,进灶时也不得观看参与。在民间,到处都有供奉灶神即灶王爷的习俗。禁忌在屋内用扫帚扫地,以为不祥。禁忌在室内将两把扫帚叠在一起,也是不祥的征兆。

迁居时的禁忌更为严格,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后果。一般来说,中国人是不喜欢迁居的,俗话说:“人搬穷,火搬熄。”“人搬三道空,火搬三道熄。”“家住三年用车拉,家搬三次用手提。”都是安土重迁观念的反映。迁居时,在时日和方位的选择上都禁忌太岁。东汉王充《论衡·难岁篇》中说:“《移徙法》曰:‘徙抵太岁凶,负太岁亦凶。’抵太岁名曰岁下,负太岁名曰岁破,故皆凶也。假令太岁在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迁居时,民间讲究“搬家先搬灶”,即将灶王爷和家谱要先迁到新居所在,然后才可以搬别的东西。在搬迁时,一般都要先往灶门里放一把火,烧开一锅水,并要燃放鞭炮,有的地方还向空中撒铜钱、糖果、花生、核桃、枣子等物,供人哄抢,以制造热闹吉祥的气氛。

同类推荐
  • 大佛寺诗联选

    大佛寺诗联选

    本书是一本古今诗人吟颂张掖大佛寺的诗联荟萃,作品主题鲜明,咏意厚重,风格迥异;诗集编排得体,融贯尔雅,和谐成篇。这对弘扬佛寺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 桂海苍茫

    桂海苍茫

    一个人的体验,一位作家的眼光,穿越千年广西,穿越地理桂海。于是,赤子之心发现了一份份被遗落的时空形态,一片片人们应该拾捡的文明碎片。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关于广西的人文地理笔记。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于是,从本书您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
  •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日本女性正从之前唯美的大和抚子形象,向现代女性渐渐转变。本书讲述了转变之后的日本女性的各种故事,比如日本的美少女文化、女性家庭角色的变异、女性社会角色的困境、女性角色转变带来的社会问题、女性与政治、情色服务中的女性问题,等等。“说不尽的日本女性那些事,道不完的日本女性那些情。”作者正是以这种笔触,书写了他对日本女性的格外关注。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姓名的故事

    姓名的故事

    本书道出姓名背后的故事,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快一点文化知识,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热门推荐
  • 万千宠爱《老婆,敢不爱我试试看》

    万千宠爱《老婆,敢不爱我试试看》

    她是一个无害心善又软弱的天使,他是残忍的恶魔......青梅竹马的男友居然是杀手,还想刺杀那个恶魔。她没有选择的机会,就被定格为人质......她说:慕先生,你受伤了...她胆怯的说:慕先生,对不起,对不起,雪球刚刚亲你了,不过......它的口水有利于你的伤口......她哭着说:慕先生,真的对不起,我从来没有爱过你......他说:在你的心里最好把我当做神,不然我会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也能让你从天堂掉进地狱......他说:这是你咎由自取,谁让你偏偏喜欢一个杀手,你就替他慢慢接受我的制裁吧......孰不知,越想要留住他的心,却伤的她越深......
  • 虐恋情深:王爷太淡定

    虐恋情深:王爷太淡定

    她曾把初心付与绉子芽,把毕生的爱交予林风辰,又把最后的依赖全部托付给林宫。夜幕降临时,窗外的乌鸦盘旋低叫时,她蜷缩着身子,眼睛是止不住的水阀。她曾在想,若没有当初倾心的伞,她的父亲,她的家是否会一如既往,温暖而甜蜜。”悬崖边,满目的苍夷,她苦笑着流泪,“林风辰,你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样”。林风辰目光远眺,风拂袖而起,他嗫嚅着,却终究没说话。绉子芽穿着血迹斑驳的衣服,步履蹒跚的抱着她前行时,耳边的声音依旧,嬉笑中带着苍凉“丫头,欠你的我可能要下辈子给你了林宫在她面前一字一句的起誓,铿锵有力,“我此生必定以生命保护王妃。”她笑靥如花,戏谑中带着认真,“不,我只要你的心”……
  •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深度宠爱:老婆我错了

    深度宠爱:老婆我错了

    “小哥哥,你叫什么呀,长的真好看。”那是林致远第一次见到她,双马尾大眼睛,虽然没有公主裙的陪衬可是也依旧那么让人喜欢的离不开眼,直到心里。一个人的爱情,两个人的纠缠。“林致远,我告诉你,你不配!永远都不配”“对不起思璇····”“我曾经的确很爱你,但是现在,对不起,放过我吧,我累了你知道吗,其实我都看见了,你在我们种的树下和她接吻,你知道我有多难过多心痛吗,你不懂!你也不会懂!永远都不会懂!”"我怎么会不懂·····我也爱你,从小到大我的心都是为你跳动的”
  • 花开醉相思

    花开醉相思

    灰色的梦在我的记忆中盘旋,我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的,可没想到这么快。在那些青春的岁月里,痛并快乐的时间里,谁会懂得最后的结局呢?谁能守护这瞬间的永恒呢?
  • Beowulf

    Beowul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嫡女重生之凰倾天下

    嫡女重生之凰倾天下

    新婚之夜,她被一杯毒酒谋害,含怨而亡,誓死有来生必报仇!一朝重生,凤凰涅槃,嫡母阴狠、嫡妹骄纵,她应付自如,低眉浅笑间将那些人玩弄于鼓掌之间,还顺带抱得美男归!
  • 脏地密码

    脏地密码

    启动人体养生密码。吸收中医养生精华,汲取智者养生之道。五脏六腑被昵称为人体的“五个福娃,六个灵童”,本书顺时温养五脏六腑,健康的身体就掌握在你我手中。全面解读五脏六腑的奥秘,深入挖掘藏在五脏六腑中的养生秘诀。
  • 反手遮云庶女反嫡

    反手遮云庶女反嫡

    无故卷入一场车祸,老天让她活了下来,穿越?我去,我一不会武功,二不懂医术,让不让人活啊?我除了会化妆,还会什么啊!不仅如此,老天还雪上加霜,乞丐?额,好吧,不过好像这个乞丐会武功,这副身子我还满意。心中暗念,上辈子没有享受够,这辈子我要好好享受,不是暗杀不犯法嘛,嘿嘿,不好好利用怎么行呢?认祖归宗,头埋书海,左手翻云,右手遮月。洞察古今,玩世不恭。(桢桢还在上学,暑假无聊才想写的,自知没天赋,但是你们不爱看可以,请不要在评论上说一些很伤人的话。)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